新四軍浦東支隊慘烈突圍,一個班死在擲彈筒下,還被畫成漫畫嘲笑

2020-12-12 騰訊網

作為活動在上海浦東地區的新四軍浦東支隊,一直是日軍的心腹之患,由於他們的存在,使得上海這個中國最大的城市在日軍所謂的「治安強化計劃」中,只能被列為「準治安區」。面對著就活動在自己眼皮下的新四軍遊擊隊,日軍一直欲除之而後快。日偽軍一面加緊派出密探,收買漢奸收集我軍的情報,一面積極地調動部隊,準備以「雷霆一擊」殲滅我軍,反觀我軍在多次勝利後,出現了驕傲輕敵的情緒,一些在遊擊區的注意事項也開始忽略,最終在1944年3月,在老根據地北宋宅遭到了上千日偽軍的包圍,經過一場惡戰才得以突圍,事後還被鬼子在上海的敵偽報紙上畫了漫畫嘲諷。

▲駐上海的日軍部隊

當時浦東支隊下轄的3個中隊約150名指戰員在打完朱家店戰役後,便沿著小路冒雨秘密開到北宋宅宿營。這裡是浦東支隊的老根據地,群眾基礎很好。部隊宿營後,隨即向村子四周都放了警戒哨。支隊和中隊的領導在查崗後,覺得沒什麼異常,便都放心去休息了。

3月28日凌晨,浦東下了一場大雨,清晨時分,雖然雨停了,但一層薄霧籠罩著村子和附近的田野。大約5時許,部分戰士已經起床出操,這時幾名戰士突然發現在村西邊的田埂處,似乎有狗在探頭探腦,而且後面還跟著戴著鋼盔,穿著黃色軍用雨衣的人。他們仔細一看,竟然是日軍!敵人摸到了我軍的眼皮下,而我軍居然一無所知!我軍戰士立即對敵人射擊,日軍也隨後開火,戰鬥打響了!

▲在上海鬧市區揚威耀武的日軍

浦東支隊在最短時間內安排了任務,以2個中隊的兵力全力阻擊敵人,掩護群眾和支隊部和機關撤退。最先撲向我軍的是駐奉城的日軍憲兵隊、偽警備隊和偽中央稅警4支隊一部,由於這些敵人距離我軍駐地較近,因此先行抵達,但由於昨晚下了大雨,其他幾路敵人尚未抵達,所以他們只能在野地裡乾等,結果被我軍發現。

▲日軍在上海搜捕抗日民眾

我軍以輕機槍封鎖了從村子東南和南面衝來的日偽軍,部分從西面衝進村子的敵先頭部隊也被我軍趕了出去,但我軍的反突擊也很快被敵人的優勢火力逼回了村裡,隨後便依託民居堅守。

見敵人的攻勢受挫,而從新場、六灶、周浦、川沙等據點出動的日偽軍還未抵達,我軍立即決心在敵人合圍形成之前突圍。向東南方向突圍的一個中隊集中3挺機槍的火力開路,一路猛掃,硬是從敵人尚未合攏的包圍圈裡殺開了一條血路。但在村子東南角的牛車棚的一個班,為了掩護主力突圍,用火力吸引企圖對我主力尾追和側擊的敵軍,惱羞成怒的敵人見我軍主力突圍而去,就集中火力對付這個班,以擲彈筒對著牛車棚猛烈射擊,把整個牛車棚徹底炸毀,我軍1個班幾乎全部犧牲。但他們用生命掩護了主力和群眾的轉移。

▲新四軍在操練

最終主力在當天逐屋順利抵達奉賢,甩掉了敵人的追擊。向西北方向的突圍戰鬥也打的十分激烈。敵人拚命尾追,我軍則交替掩護,邊打邊撤,在半路又遇到從新場和周浦撲來的敵軍,在與敵人進行了2個多小時的周旋後,才把幾路圍追堵截的敵人甩掉,跳出了合圍。

▲堅持敵後遊擊戰的新四軍遊擊隊

這時天已大亮,合圍村子的敵人從四面八方猛撲而來。他們都還以為浦東支隊的主力還在村裡,便用密集火力向村裡射擊,一直打到上午10時,日偽軍才發現村裡早就沒人了。

▲在行軍的新四軍

這次戰鬥我軍犧牲了20多名指戰員,但確保了主力和群眾成功突圍。雖然日偽軍也陣亡20多人,傷30多人。但鬼子卻大肆散布謠言,聲稱「殲滅」了浦東支隊,還在日偽報紙上登出諷刺我軍的漫畫,畫著一個新四軍抱著機槍,坐在岸邊上,面朝東海「痛哭流涕」,成了「光杆司令」。

參考資料

《我與浦東抗日遊擊隊——憶淞滬支隊逐鹿浦江兩岸》

編輯/周洪新

更多當代歷史相關事實,以及觀點評論請關注看北朝,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共同談論

相關焦點

  • 新四軍改編初期只有四個支隊十個團和一個特務營,各自主官都是誰?
    1937年10月12日,由南方八個省遊擊隊組成的新四軍正式成立。國民政府任命葉挺為新四軍軍長,後來經過中共提交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核定,新四軍的其他領導人是:副軍長項英,參謀長張雲逸,副參謀長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國平,副主任鄧子恢,當然了這只是新四軍軍部成立,人員真正到位卻經歷了漫長的過程。
  • 新四軍組建時八個團,各以一個字為代號,合起來就是一句革命口號
    11月21日,葉挺將軍在南京面見蔣介石,並提交了我黨編制新四軍的方案。對於這個方案,蔣介石不但加以拒絕:「延安提出幹部名單不能同意」,還提出「八路軍拒絕點驗,現在必須派人點驗,按槍多少決定編制,不能先委任師、旅長」,甚至當場拒絕為新四軍撥發經費。葉見蔣如此咄咄逼人,是怒不可遏,當場以辭職相抗議。
  • 新四軍第五師成立初有六個旅級單位,為新四軍七個師最多
    1937年7月7日,日本製造「盧溝橋事變」發起全面侵華戰爭,國共雙方迅速達成合作協議,中國工農紅軍整編為國民革命軍,其中位於西北的紅軍主力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而新四軍則由於南方數省堅持遊擊作戰的紅軍及遊擊隊合編組成。1937年12月,新四軍軍部於漢口組建,1938年三四月間新四軍整編完成,全軍共四個支隊十個團,總兵力1.03萬人,軍長為葉挺。
  • 新四軍組建時八個團,各一個字代號,合起來是一句革命口號
    新四軍組建時編制很奇特,四個縱隊下轄八個團,這八個團由14支遊擊隊合編組建,每個團都有一個字的代號。 參謀長:熊夢輝(皖南事變中率部突圍,1941年1月在無為縣姚家溝中彈犧牲); 政治主任:鍾國楚少將。 部隊發展: 皖南事變中被打散。 四、第2支隊第4團 部隊代號:揚團。
  • 此戰非常慘烈,總司令罕見評價:這是我軍英雄主義的最高表現!
    抗日戰爭時期,在江蘇省北部地區一個名叫「劉老莊」的村子裡,新四軍一個連隊與二十倍兵力的日軍展開了極為慘烈的戰鬥。由於寡不敵眾,全連包括連長、指導員在內的82位勇士全部壯烈殉國。雖然從戰鬥本身來看,這並不是一次值得炫耀的勝利,但朱總司令卻罕見地作出了這樣的評價:這是我軍英雄主義的最高表現!
  • 井延坡丨細數新四軍武器:破鐵鍋造的手榴彈照樣打鬼子
    新四軍蘇浙軍區二縱隊兵工廠戰士在製造手榴彈麻尾手榴彈手榴彈是新四軍的基本戰鬥兵器。新四軍的手榴彈有繳獲的,但大多是自製的。新四軍自製的手榴彈不少是麻尾手榴彈。麻尾手榴彈,也稱馬尾手榴彈,一種帶尾巴的手榴彈。這種手榴彈形狀獨特,一個圓形彈體後面結著一根粗粗的麻繩,有點像古代兵器流星錘。
  • 新四軍成立時有28個營,營長們建國後獲什麼軍銜
    1937年10月,分散在各處山區打遊擊的紅軍戰士們陸續開出遊擊區接受改編,全軍共有共1.03萬餘人,各種槍6200支(挺),編為4個支隊9個團(不含四支隊手槍團)27個營(含軍部特務營,九團只有兩個營)。 四支隊手槍團雖然名義上為一個團,但下轄三個分隊,分隊以下便是小隊,相當於排,可以當成一個營。因此,新四軍在改編時間總共有28個營。營長人數和八路軍三個師相當。
  • 武警上海總隊執勤第二支隊:當好「浦東衛士」
    在武警上海總隊執勤第二支隊隊史館內,有一張照片格外醒目。照片上,一名老兵正掄著大錘打地樁,他的身後是尚未竣工的東方明珠。「這張照片是二支隊官兵建設浦東、守護浦東的生動縮影。」執勤二支隊政委吳方澤說,二支隊因浦東開發開放而組建,伴隨著浦東發展而壯大,30年來,他們用實際行動擦亮了「浦東衛士」這張名片。用青春汗水助力浦東騰飛1992年4月,執勤二支隊官兵從黃浦江西岸搬進浦東。
  • 1942年大悟山突圍戰,為什麼引起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高度讚揚?
    這裡還誕生了紅軍第一架飛機,解放戰爭第一槍也在這裡打響……也正是在這座英雄的山中,李先念曾率部艱苦奮戰,創造了不朽功勳。1939年初,李先念率領新四軍獨立遊擊大隊(亦稱新四軍豫鄂獨立遊擊支隊)160餘人自河南竹溝南下,進入豫鄂邊區,深入敵後到達大悟山腹地,在這個三面臨敵、一面接頑的地區,他們會合和聚集此地黨組織領導的零散武裝力量,認真貫徹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路線,獨立自主地開展敵後遊擊戰爭。1939年11月,豫鄂邊、鄂豫皖、鄂中的抗日武裝力量統一整編為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李先念任司令員。
  • 日本老兵回憶:新四軍打仗有「神仙」相助,我軍12人嚇得集體上吊
    在如此狹小的區域內集中數以萬計的人馬和單位,可謂是「塘小魚大」,倘若日偽軍對此地來個拉網式大掃蕩,屆時新四軍就連個轉圜的餘地都沒有。粟裕神情嚴峻地看著眼前的地圖,在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交鋒後,他將敏銳地將目光投向了淮南城東南的車橋鎮。車橋是淮南東南的一座大鎮,鎮前河道上有五座橋梁,可俯瞰全鎮,形如一個「車」字,是以得名。
  • 新四軍初建期間戰鬥編制及領導
    第一、第二支隊相繼進入蘇南,開闢了以茅山為中心的抗日遊擊根據地,並將丹陽縣的抗日武裝改編為新四軍挺進縱隊。第三支隊留在皖南擔任長江防務。第四支隊在皖中、皖東以遊擊戰頻繁打擊日軍。新四軍第一支隊:新四軍初期的4個主力支隊之一,1938年1月組建。司令員陳毅,副司令員傅秋濤。下轄第一團(由湘鄂贛邊紅軍遊擊隊編成)和第二團(由湘贛邊、贛粵邊、皖浙贛邊、湘南紅軍遊擊隊),共2300餘人。
  • 「皖南事變」中新四軍中的二名叛徒,他們最後是什麼樣的結局?
    抗日戰爭爆發後,趙凌波任八路軍第115師344旅687團副團長,後又任新四軍第3支隊參謀長,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成立後,趙凌波被任命為新四軍司令部參謀處處長。
  • 新四軍蘇南抗戰第一仗——韋崗戰鬥
    韋崗地處鎮江之西,與句容交界,群山峻岭,地形險要,兩座百米高的連綿山崗橫臥南北,鎮江至句容的一條狹長的公路從兩山之間穿過,新四軍進入蘇南抗戰的第一仗就發生在這裡。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根據兩黨協議,原在南方各省的中國工農紅軍和遊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下轄4個支隊,開赴長江兩岸,發動抗日遊擊戰爭。
  • 簡介日軍最常用的三款武器:92式步兵炮,89式擲彈筒,92式重機槍
    九二式步兵炮九二式步兵炮體積小、重心低,所以射擊範圍比較大,即可充當曲射的榴彈炮,也可充當平射的加農炮,甚至該炮還能像迫擊炮那樣進行大仰角射擊,且彈道比迫擊炮穩定,精度也遠超過之;有時,藉助九二式步兵炮的高射角度,還可將其布置在反斜面陣地上
  • 是勇士,更是詩人——紀念新四軍老戰士石平誕辰105周年(下)
    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石平他們還是在集中營秘密黨支部的領導下,有組織的開展了對敵鬥爭。因為天天吃不飽,還要乾重體力活,戰友們便提出了:「反對奴役、反對飢餓,清算夥食帳!」的要求。於是在秘密黨支部的策劃下,各班派出代表,由石平帶頭去交涉,雖然「算帳鬥爭」最後取得了勝利,但是從此石平也成了敵人打擊的重點對象。
  • 韋崗伏擊戰其實不是新四軍第一仗!
    提到新四軍第一仗,可能你會想到粟裕大將指揮部隊打的韋崗伏擊戰,而且看過電視劇《新四軍》的朋友都應該注意到電視劇提到新四軍第一仗是衛崗伏擊戰,其實不然,新四軍抗日第一仗是新四軍第四支隊打的。此戰名叫——蔣家河口戰鬥。
  • 《嫁給一個死太監》這是一部讓人嫌棄把男主畫太帥了的漫畫
    《嫁給一個死太監》這真的是一部讓原著粉嫌棄把男主畫太帥了的漫畫。一個太監張那麼帥幹嘛(笑)。如果你穿越了,在你的印象裡那些漫畫小說電視劇之類的不是穿越成,小姐、妃子就是穿越成丫鬟在逆襲成王妃、皇后之類的吧。
  • 紅色之旅—韋崗新四軍抗戰紀念館館長尋訪記
    4月13日,我和 李永義老大哥相約前往新四軍韋崗抗戰紀念館尋訪,從另一個角度感悟了紅色傳承的意義。新四軍韋崗伏擊戰的事跡家喻戶曉。1938年6月17日, 粟裕率新四軍先遣支隊和第一支隊二團一部在鎮江西南的韋崗伏擊日軍運輸車隊,僅半小時便獲全勝。韋崗戰鬥是新四軍挺進江南敵後,抗擊日本侵略的第一仗。
  • 新四軍三個團擊退五千日軍進攻,顧祝同得到消息,連說三個「不」
    新四軍在敵後建立抗日根據地,一直處於艱難困苦而又複雜的環境中,既要面對日偽軍的反覆「掃蕩」,還要面對國民黨頑軍的摩擦。新四軍三個團曾擊退五千日軍的進攻,顧祝同得到消息後,卻連說三個「不」。1940年3月30日,汪精衛偽政府在南京成立。
  • 我的父母在新四軍教導總隊做隊友
    1937年12月新四軍軍部組建後,我父親任葉挺軍長的特務員。1938年1月,隨著新四軍軍部各處、科和各支隊陸續建立起來,配備幹部的問題就突出出來。為了培養幹部,軍部移駐南昌後成立了教導隊。3月,葉挺軍長選派我父親到教導隊學習,為勉勵他努力學軍事、學文化,臨行前特意送他一個籤名的硬皮筆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