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拿什麼來成佛啊?這樣臥禪成功了嗎?

2021-01-15 網易

2021-01-06 13:39:15 來源: 意識的宇宙

舉報

  

  一、所做的都是為了自己受用嗎?

  首先自己要學通,然後才能廣用,自利利他……不論如何做,第一個受用的就是自己,然後才是利他。

  佛法首先是自受用,然後才讓他受用,也即所謂的「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然後彼此都圓滿,彼此都高興。

  據因果報應,自作自受,雖則布施,實則自受。

  二、如何驗證佛法是真實不虛的?

  以佛教的開示悟入自性,即知佛法真實不虛。這樣來驗證修行。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自己修行與經書相應。

  精進學習,無我奉獻……學習見地,體驗實踐。學佛做人,做人學佛,踐行實證

  在見地正的基礎上去修證。「七分見地,三分修證。」

  修行首先是見地,見地正確了,然後才是修證;修證上去了,就可以驗證佛法的真實不虛。當你真正地與道相融、相合,也就真正的體悟了佛法的真實不虛,若有虛則離道甚遠。

  三、拿什麼來成佛?

  福德智慧具足才能成佛。成佛需要好的心理素質、好的生理素質、一個好師父、一個好環境、一個好法門、虔誠、毅力、智慧、福報等等。法、財、侶、地都要齊備。

  佛是覺悟的人,想要覺悟必須是真正的達到信、願、行,而信願行的主體和主載就是那個真心本性、自性。當福德資糧積累夠了,你想成為什麼就會成為什麼。

  四、這樣臥禪成功了嗎?

  某師兄:學佛三年以來,不可思議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和大家分享一下。

  關鍵字:臥佛、吉祥臥、收發機,身體空到只剩下軀殼。

  兩天前我坐禪至凌晨三點,下坐後又再上床睡覺了。我又開始以吉祥臥的方式入睡,也才剛開始試了幾天而已。這次我把大拇指塞進了耳洞,其它四指蓋著太陽穴,形成一副收發機一樣的臥睡方式。

  不一會兒,我被壓著的五個手指輪流在動了,之前也發生過這樣的情況,不過沒有那麼規律。我認為是手指因為被壓而會顫動。

  接著下丹田有感應,雙腳底出氣並發熱,感覺到被壓的那個手掌先不見了,接著身體內部、雙腳也慢慢的消失。感覺只剩下外殼。

  在長達兩個小時的這個整個過程,我都非常清醒,感覺到有另外一個我在旁邊細心地觀察著。太不可思議了!

  今早我又重複兩天前的那個臥禪情況。入定、身體消失……這次索性張開了眼睛感受全過程,也絲毫不受影響。也是長達兩個小時(其實可以更長些時間),整個過程也是舒舒服服、輕輕鬆鬆地度過了。

  我發現,一定要右側臥,要把大拇指要塞進耳孔才能觸發。如有看過臥佛,就會明白的。

  其它師兄:隨喜師兄,臥禪成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拿什麼來才能成佛?這樣是臥禪成功了嗎?
    一、所做的都是為了自己受用嗎?首先自己要學通,然後才能廣用,自利利他……不論如何做,第一個受用的就是自己,然後才是利他。佛法首先是自受用,然後才讓他受用,也即所謂的「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然後彼此都圓滿,彼此都高興。
  • 臥禪實戰
    臥禪時可以觀呼吸,可以觀腹部起伏,可以觀心跳,可以觀脹、麻、酸等苦受,甚至可以觀照脈搏的起伏,覺知皮膚的呼吸。觀照心跳,既是一種禪修方法,可以獲得心的寂靜;觀心跳,也可以治療心臟病和高血壓,獲得身的健康。親身體證2014年旱季,離垢菩提在緬甸毛淡棉帕奧森林道場禪修。
  • 2.14 :臥禪
    不過,就算真的睡著了,以冥想的姿態進入睡眠絕對能使你睡得更安穩香甜。你可以以同樣的方式從沉睡中醒來,充分地感受初醒時刻。靜臥時,你可以更輕鬆隨意地放鬆自己的身體,這是任何其他姿勢都無法比擬的。你的身體可以陷入床裡、墊子中、地板上或地上,直到你的肌肉無須再作出任何努力來支撐身體。在這種情況下,肌肉以及控制肌肉的神經才能得到徹底放鬆。
  • 禪文化與人生
    不必,你能夠接受了,就會說:「謝謝你,罵得真好。」由於這一念忍,一切不好的事,都會變成對你的加持,替你消災。「感謝!感謝!替我消災。」這樣問題就化解了,因為你有了力量,苦難、冤枉、委屈,就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了,這就是法忍。
  • 佛教知識|禪究竟是什麼?
    一、禪是什麼? 「禪」究竟是什麼呢?事實上,「禪」是不著語言、不立文字的,能夠用語言文字來解說的,就不是禪。若真要說禪的話,我一站上臺就應該立即下臺的。因為「禪」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一經書寫或口說即成廢話。 然而我卻不得不說,因為禪門有個「以指標月」的譬喻:對於一個從來不知月亮為何物的人,在蒼茫的星空中,不知那一個叫作月亮,這時候就需要一個認識月亮的人,用手指著月亮說:「那就是月亮!」。
  • 為什麼臥禪念佛這樣做最殊勝呢?
    「臥禪念佛」其殊勝之處在於,對於學佛者或念佛功夫尚淺者來說,相比其它「四禪念佛」的方法更容易進入一種全身心的放鬆狀態,而這種「極致」的放鬆,非常容易切入「心念合一」的境界,也是「自得心開」最容易被激發的念佛實修狀態,「
  • 佛教故事:草木也可以成佛嗎?日本高僧的回答讓人意外!
    大家都相爭帶著一些困難的問題請禪師解答,例如:「達摩祖師西來大意是什麼?」、「有人問趙州和尚,狗子是否有佛性,趙州和尚時而說有,時而說無,到底是有還是無?」、「吾人的本來面目是什麼?」等等。問題雖然很多,但真觀禪師總是閉著眼睛,不予回答。
  • 坐臥觀想阿彌陀佛必定成佛之法
    成佛十劫以來光明無量遍滿十方攝取眾生不舍的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告訴我們聽聞經教後如法修行實修觀法,如果我們這樣的訓練後,每個人都法喜充滿
  • 禪很神秘嗎?學會這十二個字,你也可以迅速領悟禪定大意
    一說到禪,人們會迅速地在腦海中想到佛教中那些入定參禪的和尚們,在潛移默化的意識中,禪和佛教似乎是一個劃等號式的不可分割體,就像一說清靜無為就想到道教是一個道理。禪定確實是佛教獨具特色的修行手段之一,但是如果要讓人將禪是什麼說出個子醜寅卯來,對於沒有學習過的人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 到底什麼人能成佛?原來你就是佛!從容不迫成佛去
    舉個例子,有兩個人在交談,只要誰先張口,就相當於佔據了聊天的上風,不管對方怎樣回答,都落入了你的框線之中,像這種道理不難理解,凡事快人一步,先發制人,以至於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一個人消除被動,時時刻刻了解自己的周遭,任汝自來,我自隨之,隨順又主動,這就是禪。修學禪宗的人通常不求生淨土,就是因為他領會到了這種境界,剎那剎那都已解脫。
  • 念經能成佛嗎?持咒能成佛嗎?念佛能成佛嗎?辯證看待這個問題
    吃素的人,人稱他為善人,其實吃素只是了斷迴圈,你不吃它,它不吃你。」這與達摩《血脈論》所說「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益處。念佛得因果,誦經得聰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報,覓佛終不得也」的論述完全一致。江希張問:「老先生認為,注《金剛經》的能成佛呢?還是講《金剛經》的能成佛呢?」王鳳儀先生回答:「注的、講的都未必成佛,行《金剛經》的才能成佛。」
  • 禪與身心靈健康(一)
    當今社會,雖然物質已不再匱乏,但精神世界的日漸荒蕪已經令一代又一代人失去固有的理性,隨之而來的是種種的求不得苦。  2010年5月9日的母親節是一個殊勝吉祥的日子,為了感恩天下的母親,在廣州祈福酒店,六祖寺方丈釋大願法師作了一次題為「禪與身心靈健康」的精彩演講,來自各地的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共同探討禪的智慧。
  • 行直何用修禪?」六祖開示如何在家修行
    功德的本質,在於破除我執,以無我的智慧貫穿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五度中,如此修行才能成佛。反之,福德的本質,則是沒有破除我執,以自我的目的貫穿在布施等一切行為中,僅僅是生死輪迴之因。行直何用修禪?這是當初,韋刺史為六祖慧能營辦大法會和齋飯。韋刺史請問道:「在家人該如何修行?希望大師給我們教法、授道。」六祖大師給大眾開示無相頌說:「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 你要麼成佛,要麼成魔 ——耳傳口訣之王 五
    北京某著名電視臺的梁師兄,私下提醒我:「你知道師父今天講的是誰嗎?」我拍拍他的肩回答:「是我!」我說:「我們漢人從小就飽受禪(世界觀、價值觀、審美觀等)的影響,我們的血液、我們的細胞,甚至我們的生命,全充滿了『禪』的精髄,早都融為一體,無法分開;您硬逼我與禪宗決裂,我抽掉了『 禪』就失去了生命。」上師拿起金剛杵砸向我,並大吼:「那你就去死吧!」
  • 無情物能成佛嗎?
    有太多的人就說:無情物能成佛嗎?這個就是卡在自己的能所的觀念。當我們的心迷了的時候,我們很清楚的,能緣的心、所緣的境界是歷歷清楚的,這個是桌子、這個是經本、這個是牆壁、這個是燈光、這個是佛像、這個是鳳梨、這個是飲料、這個是袈裟、這個是冷氣。當我們活著的時候,迷了的時候,我們對外面的相安立一個名詞,堅固的執著這個名相是實在的,我們的生命就完全被限制住,限制住在某一種觀念裡面。
  • 「禪」到底是什麼?日本人鈴木大拙,講得清清楚楚!
    如果有人說,在禪寺不是也有各式各樣的佛、菩薩天人及其他塑像嗎?我們說,那不過是若干木頭、石塊、金屬做成的東西,和我們庭院裡的椿樹、杜鵑花、石燈籠並沒有什麼不同。禪師說過如果你願意,也可以去拜那盛開的椿樹。
  • 虛雲老和尚禪七開示:信心堅固,長遠心不退,皆可即身成佛(首七第五日)
    易者,只要你放得下,信得實,發堅固心和長遠心,就可成功;難者,就是你我怕吃苦,要圖安樂,不知世間上的一切有為法,尚且要經過一番學習,才能成功,何況我們要學聖賢,要成佛作祖,豈能馬馬虎虎就可成功!所以第一要有堅固心,因為修行辦道的人,總是免不了魔障。
  • 一禪:瑜伽脈學結構與生理關係及體式功能!
    學過我們課程老師們的分享(因分享很多摘錄部分): 廣東王華  12:34:12我用英雄臥練習下行氣真的好好哦,腸胃改善了,消化不良調理好,腹部小了很多呀,尤其是腰腎虛沒有了,腰痛活動有勁了,我都五十多歲,一禪老師方法真好啊,呵呵。
  • 什麼是禪?禪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參禪?
    古人說禪,一般喜歡標榜禪的超乎邏輯,超乎理性,這使得禪有一種神秘性,甚至變成了是沒有道理可講,有的變成沉默大師,有的就胡說八道。什麼是禪?從嚴格的語言意義上來講,所謂禪,就是禪那的簡稱,是從梵語引譯而來的,是靜中思慮的意思,一般叫做禪定,一種精神的集中,一種有層次的冥想,他是佛教很重要的也很基本的修行方法。
  • 手持智能佛珠,你就真的會功德加倍,一念成佛嗎?
    朋友,最近工作順利嗎?家庭幸福嗎?生活美滿嗎?看你心情複雜,要不要了解一下宏碁剛發布的智能佛珠?不不不,你沒走錯片場,作為老牌電腦廠商的宏碁(ACER),的確發布了這樣一款產品——主打智能祈福的 Leap Beads,這串看似其貌不揚的佛珠在預定階段就被搶購一空,而憑藉與佛教的跨界合作,一些品牌這些年也漸漸獲得了「佛系青年」們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