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電商主播的直播間,一雙品牌運動鞋需要「幾步走」?

2020-12-06 東方資訊號

東方網記者王旭11月29日報導:2.9元買頭繩收3元好評返現卡、品牌運動鞋直播間「骨折」甩賣……電商的迷惑行為究竟圖啥?品牌商逐鹿各大電商節,背後竟有神秘推手?電商這些年,買買買這件事情,前所未有的複雜起來。

進入主播直播間,一雙品牌運動鞋需要「幾步走」?

「主播帶貨」只是電商推銷產品的一種渠道,夢夢告訴記者,她來自上海的一家電商代運營公司(為品牌方提供技術、服務和運營團隊,連結品牌方和天貓、京東乃至抖音等平臺),主要負責某品牌運動鞋的數據分析工作。在夢夢看來,電商直播這隻正在風口上的豬並不是什麼值得驚嘆的事情,「不管線上還是線下,運營的核心還是人貨場(人員、貨品、場地)」。夢夢的上一份工作是年線下品牌運營,據她介紹目前行內大部分人都擁有線下經驗,「電商也不過十幾年嘛」。

一雙品牌運動鞋的生命周期開始於版樣的設計,電商渠道憑藉行業的多年發展已經在設計層面擁有了影響力。根據歷史數據、地區銷售特點和對流行趨勢的把握,從電商渠道的特點出發,品牌方會特別根據電商渠道的反饋設計電商專供款。相對來說,電商專供款的設計會更有成本控制的意識,要求最低起訂量也會更大。「每年的六七月份會有場訂貨會,各個銷售渠道都會確定好明年的訂貨款和數量,精確到一雙鞋子的每個鞋碼要多少雙」,這幾乎是夢夢和同事們一年中最重要的工作。

「電商是最後的渠道」,無論是電商專供還是普通款,最終都會匯集到線上品牌店中。接下來就是夢夢的工作內容之一,根據市場反響、銷售數據以及存貨量確定主推款和次推款。「主推款的存量一定比較大」,夢夢強調,「如果量不夠的話,大家買了 ,沒有貨發,就很難辦」。對於商家來說,供貨跟不上是一場災難,薇婭轉電商的時候店鋪就遇到過這種情況,不僅會造成大量的資金損失,也會影響店鋪的等級和信譽。

銷量不錯、量深的款式就有可能出現在主播的直播間中,以讓價的方法走量。而在主播的選擇上,電商運營公司會對該主播的流量、歷史數據以及帶來收益的情況做具體明確的預計。夢夢說,「幾乎沒有主播不刷流量,水分可以通過圈子內的熟人打聽」,「說實話,這個圈子是很小的,很容易就遇到前同事」。夢夢覺得主播翻車的情況在兩種情況下可能發生,一種是主播之前沒有直播過,比如很多明星,翻車的可能性更高;另一種是沒有獲得圈子內的信息,不過「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圈子」。

目前行業內比較大的代運營公司以及服務的品牌,圖片來源見水印

從電商專供款式,到商品的陳列運營,再到大眾比較熟悉的秒殺、直播帶貨等促銷活動,電商代運營公司都可能是品牌背後的操盤手,H&M、耐克、雅詩蘭黛、資生堂、華為等知名品牌的線上店背後就有電商代運營公司的影子。9月以來代運營機構若羽臣和麗人麗妝先後上市,這個曾經被遺忘的行業重新在資本市場找回來存在感,據億邦動力的報導,「2020年代運營機構陸續上市,是因為疫情讓資本看到了國內網購市場的潛力」。

而對夢夢來說,對家人和朋友解釋自己的工作仍然是一個難題,「我就說我是做數據的」,她最終省事地採取了一種籠統的說法。

電商迷惑大賞?不,是流量套路

進入電商代運營行業,夢夢覺得和線下的銷售邏輯差不多,唯一的區別是「線上無法獲得買家面對面的直接反饋」。「你去一家實體店,售貨員可以觀察到你的反應,也可以獲知你不喜歡某一款產品的理由」,但在線上「客服不可能與每一個進店的人交流」,留下的只有數據。但數字能反映的信息也很有限,「比如很多人的退貨理由都是隨便選的」。夢夢和記者感嘆,線上流量就像空氣,促銷手段可以吸引流量,但也會很快散去,無從尋覓。

隨著電商門檻的升高,運營逐漸變成了一門需要學習的「學問」。很多行業內部的運營方式被很多消費者認為是「迷惑行為」,也引起了廣泛討論。記者提起近期的微博熱搜「2.9元買頭繩收3元好評返現卡」,夢夢肯定的說,「這是店鋪的引流做法,新店鋪為了吸引人氣可以這麼做,有一定流量的我不會選擇這種方式」。她解釋新開的店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吸引人氣和好評,很快的提升店鋪等級,但人力、快遞和返現等都是實打實的成本,。

對雙十一複雜促銷方式的吐槽也是引起廣大網友無限同感的事情,買東西像在做數學題,斤斤計較只為「全網最低價」。夢夢說「全網最低價一定找不到,行業內的方式不會全部告訴你」。作為買家,夢夢的應對方式是利用自己工作特長,製作表格、找人拼單充分地利用好平臺和店鋪等的打折券,「平常工作就是跟表格打交道,雙十一怎麼便宜,對我們來說就是列個表的事情」。

對於夢夢來說 ,職場轉移到電商代運營行業之後帶來的另一大變化是,不用再跑商場的實體店了。有了線上渠道,很多人都會在家裡就完成了購買行為,線下的老式百貨也在越來越多的向集吃喝玩樂為一體的Shopping Mall轉變。圍繞購買行為,未來也許還會出現更多的風口,但無論是拆快遞的快樂還是在商場穿上新衣服閃閃發亮的記憶,對於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來說,都同樣重要。

相關焦點

  • 直播電商怎麼玩?三年直播經驗主播帶你一起走進直播帶貨
    直播電商提供了相對公平的環境,只要商家將直播做得好,就能脫穎而出,實現銷量與流量雙豐收。那麼直播電商該怎麼玩?新手如何開始直播帶貨呢?三年直播經驗主播帶你走進直播帶貨。一,直播電商的模式有哪些?這種模式好處是不需要花費太多成本,更直觀的讓顧客看到店內商品,真實可靠,提高用戶信任度。不過這種模式需要商家花費更多的心思去運營,去深入了解直播電商行業,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看到自家的直播。
  • 深調研:千年商都轉型直播電商之都還要往前跨越幾步?
    深調研:千年商都轉型直播電商之都還要往前跨越幾步?線上直播成為了重要出口。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幾乎每走十幾步路,便能撞見一名主播。這些主播,以年輕的女孩子為主,往往一個主播會搭配一名助理,她們有些是檔口固定聘請的,有些則穿梭在各個批發檔口間進行探店「走播」。在各大批發市場,也隨處可見商鋪張貼著「歡迎直播」「招主播,有經驗者優先」的招募字眼。
  • 直播電商的「泡沫」真相:品牌、主播、平臺都需要個虛榮的數據
    一見面就笑嘻嘻的道歉,為我買了杯摩卡。解釋遲到原因時,迅速變臉咒罵起公司新來的00後網紅,直播帶貨出了事故還被老闆包容,並感慨女人最大的敵人就是時間,自己犯錯就得罰錢,還問道:到底誰才是運營總監?千鶴大學時是服裝設計專業,2016年畢業後就到杭州加入了電商公司,從買手到店鋪主播再到運營、供應鏈搭建都幹過,94年出生的她已屬於行業老人。直播帶貨數據造假問題是我們必聊的話題。
  • 直播電商風雲滾滾,蘑菇街主播優勢或將成為品牌商家新選擇
    有價值的粉絲,已經成為了帶貨主播的立身之本。 在淘寶直播中,主播「烈兒寶貝」粉絲不到400萬時,商業轉化指數就曾高過粉絲超1000萬的初代網紅張大奕。同樣在蘑菇街,2020年雙11期間,主播「小甜心_呢」以200萬粉絲創造了單場2.73億成交額。在其粉絲數量與頭部主播存在差距時,最終成交量卻趕上了後者。
  • 帶貨主播的直播間,還能走出多少「完美日記」、「花西子」?
    而不少人也認為,目前品牌方的直播帶貨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似乎越來越「激進」,也越來越「封閉」——重視自身直播間的力量。一方面,價格戰策略少了,依舊有越來越多品牌,擠破了頭、虧錢也要進頭部主播的直播間。今年4月份還在以「低過老羅」作為噱頭吸引消費者的電商商家,如今大都已經換上了「老羅推薦」的宣傳語。
  • 電商直播的「宇宙中心」:方圓3公裡有上萬主播
    2017年10月,她直播5小時,幫海寧一家皮草店賣出7000萬元的貨,「一夜掙下一套房」。薇婭一戰成名,電商直播也首次破圈進入公眾視野。隨之而來的是園區很快滿員了。「薇婭在你們這兒嗎?」薇婭開始走紅之後,最多時每天有近10家網紅孵化與營銷平臺機構找來,見面就這樣問季建星,要求入駐。薇婭的公司擴張最快。
  • 活在直播間的品牌,賺了什麼?
    這一晚,李艾嘉在玉澤、完美日記、花西子這幾個此前從未聽過的店鋪下了單,直到直播間的屏幕黑了下來,李艾嘉的心情才漸漸平復。 在此之前,李艾嘉也看過幾場直播帶貨,但往往是因為某個自己感興趣的品牌而有針對性地看直播。「很多新品牌我都是在直播間第一次聽說,平常從來沒看到,但直播間的折扣力度很低,會給我一種『買到就是賺到、不買就虧了』的想法,所以很衝動地就跟著大家一起搶了」李艾嘉說。
  • 從頭部MCN機構與主播的角度,看直播電商的未來
    有主播因商品涉假賠償千萬;有中小商家因直播帶貨起死回生;有人說主播、機構數據造假、刷流量;有商家給機構幾十萬的坑位費,成交量卻只有幾單,意難平;有主播一夜間創造幾十億GMV的神話,主播和商家賺得盆滿缽滿;…………… 以上種種,都是直播電商行業的百態。
  • 辛巴辛選打造頭部主播矩陣 營造直播電商新生態
    無論是今年特殊的疫情形勢,還是雙11的火爆都讓我們看到了電商直播的社會價值,直播成為2020年以來最熱門的行業。淘快抖三足鼎立,進一步促進電商與直播業態融合。直播業態日益豐富,平臺直接電商直播也呈現出不同方向的細緻化發展。
  • 讓人頭禿的雙11,薇婭、李佳琦的直播間是「全網最低價」嗎?
    從社交平臺上的「功課」來看,薇婭、李佳琦的比價對象不是其他主播,而是各品牌旗艦店,甚至是日上免稅店、代購、海淘等非傳統電商渠道。可見,薇婭和李佳琦直播間的「低價」標籤,已經深入人心。薇婭和李佳琦的直播間,真能買到「最低價」嗎?薇婭、李佳琦,打響品牌價格戰梳理兩大超頭部主播的雙11預售清單,CBNData消費站(下稱C站)發現,薇婭和李佳琦的選品有不少重合,但他們選擇的品牌大多數情況下互為競品。都賣乳膠床墊,李佳琦賣金橡樹,薇婭賣喜臨門。李佳琦賣Smoothskin脫毛儀,薇婭則選擇國貨品牌Ulike。
  • 薇婭、李佳琦的雙11直播間,真的是「全網最低價」嗎?
    從社交平臺上的「功課」來看,薇婭、李佳琦的比價對象不是其他主播,而是各品牌旗艦店,甚至是日上免稅店、代購、海淘等非傳統電商渠道。可見,薇婭和李佳琦直播間的「低價」標籤,已經深入人心。對於這類國際品牌來說,在雙11投放頭部主播更像是配合購物節點的一次宣發活動。他們有一定市場認知,投放直播間的也是熱門單品,不需要讓利討好頭部主播,可以牢牢把控自己的價格底線。一位美妝品牌從業者告訴C站,雙11投放外部主播主要是為了給旗艦店導流,「他們直播間裡上的都是官方旗艦店連結,只是從他們直播間裡進,可能會有更好的力度」。
  • 直播電商沸騰2020
    一位接近老羅品牌商的人士告訴記者,坊間流傳的坑位費60萬元是真實的,電商主播的坑位費可以理解為廣告費,商品能被選入直播間售賣,就需要支付這筆錢。羅永浩當天賣了22個商品,就是1320萬元入帳。頭部主播佣金一般在20%以上,按銷量1.1億元計算,是2000萬元收入。老羅因錘子欠下的債還剩3億元,一晚上就能還掉十分之一。
  • 直播電商下一個黃金賽道在哪?新居網MCN雙12家裝直播破千萬啟示錄
    在剛結束的雙12大促裡,新居網MCN機構旗下的「設計師阿爽」IP迎來在其抖音直播間的帶貨首秀,6個小時直播,下單人數1.1萬多人,人均客單價近900元,總銷售額破千萬,擠進了當天雙12直播帶貨前三甲,這是迄今為止家裝行業有對外公開數據以來銷售規模最大的直播帶貨專場。
  • 組女團出道、董事長進直播間走穴,國產皮鞋還能崛起嗎?
    奧康將賣場搬上淘寶直播間,不光舉辦了千人直播,他本人也頻頻出現在直播裡。光是3月24日這天,奧康直播間就吸引228萬人次在線觀看,當天直播銷售額是去年雙11直播銷售的6.5倍。(奧康董事長王振滔)奧康「少東家」王晨如今是電商總經理,他評價父親的這場直播一是為了做品牌,二是為了給一線導購們做個表率。(奧康電商總經理王晨在直播間)董事長在直播間露臉,調動公司全員力量直播的企業絕非個例。
  • 阿爽雙12直播帶貨破千萬,垂直行業成為直播電商黃金賽道
    隨著直播電商行業的火爆,主播行業迎來越來越多的入局者,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8月,中國直播電商主播總數8.25萬,10月主播總數達到11.44萬人。一部手機、一臺電腦、一支話筒,賣貨主播這個職業看起來賺錢輕而易得,只需要每天坐在屏幕前,以光鮮亮麗形象示人即可,然而細看之下,卻隱藏著許多艱辛。在家裝領域,也有這樣一位主播,今年幾度試水直播帶貨,但戰績卻從不超50萬。
  • 掘金服飾直播電商,該自播還是代播?找頭部主播還是KOL?
    2019年,全年電商直播服飾類的商品構成佔到46%,是直播帶貨中交易額最大的品類; 2020年上半年,服裝服飾直播商品數854.9萬,在直播電商全品類中佔比37.6%...... 在直播電商全類目中,服飾類直播多位居前列。
  • 品牌折扣女裝直播帶貨總「翻車」?還不是因為這三步沒做好
    也有許多品牌折扣女裝主播說直播帶貨銷量總是很不理想,這些「翻車」情況總是發生,那肯定是你沒有做好必備的這三步:01判斷業務與直播的相關性首先,要分析自己的業務與直播或短視頻營銷的相關性。這種相關性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強相關、弱相關、毫無相關。強相關。直播電商風口之下,非常適合供應鏈及運營能力較強,有一定電商基礎的企業。
  • 電商直播被推上風口 薇婭:我永遠是一名主播
    疫情之下,電商直播被推上風口,全民帶貨成為熱潮,薇婭也被更多人知曉。 每天早上,當很多人正準備出門上班的時候,薇婭才收工回家。休息到下午2點,起床開始處理各種工作消息,下午5點到公司,直奔5樓的直播間,和工作人員核對晚上的直播內容。晚上8點開始直播,午夜下播,凌晨開會復盤,為接下來的直播選品,有時還要會見商家、接受採訪。走出公司的時候,已經天亮。
  • 2020上海直播電商品牌峰會成功召開
    有機構預計,2020年直播電商整體規模將突破一萬億元。為了助力品牌商構建直播體系,創造「播品牌」,本次大會特別設置以「直播電商萬億賽道的紅利,品牌商該如何介入」為主題的專題分享和圓桌論壇,並在現場搭建10多家直播倉,品牌商協同主播共同直播,打造線上「逛」播沉浸式視覺體驗,為品牌商、供應鏈資源和直播平臺進行互通共享對接,實現線上線下流量互通,持續為品牌商引流賦能。
  • 關注「雙11」丨帶貨主播是如何煉成的?走進「西南薇婭」的直播間
    程麗嵐 四川在線記者 張紅霞11月12日凌晨1點過,由於長達6個小時的緊張直播,儘管全身已經疲倦到極點,恨不能靠著牆就睡著,但她的心是熱絡的、興奮的,「雙11」點燃了粉絲的消費願望,更點燃了網紅主播「木頭小馬兒」與粉絲間如同家人般的情感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