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烏龍麵是唐朝麵食傳入日本的產物,是最具漢族特色的麵條之一,與日本的蕎麥麵、綠茶麵並稱日本三大麵條,是日本料理店不可或缺的主角。在日本著名的烏冬縣吃一碗烏龍麵,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烏龍麵
雖然都是面,在日本,烏龍麵與蕎麥麵的麵館有著迥異的氣質。後者佔一個「雅」字,且不提那種自帶庭園的蕎麥麵館,就算是普通的小館,也有和風十足的掛軸,且提供日本酒。大白天吃一份笊籬冷麵喝清酒的男子並不少見,吃貨還會配一碟烤魚鰭之類的小菜。
而烏龍麵館則是填肚子的地兒。冷麵蘸汁或直接來碗熱湯麵,呼嚕呼嚕幾口吃完,抹抹嘴出門,所謂的平民館子概莫如此。
到四國的香川縣必須吃一碗烏龍麵,因為這裡是日本最著名的烏冬縣。隨處可見烏龍麵館,拉麵和蕎麥麵的生存空間被擠到了一角。香川古名贊岐,日本全境都有掛著「贊岐烏冬」名頭的店鋪,好比中國的福建小餛飩和桂林米粉。據說香川縣幼兒斷奶期的食物就是煮得軟軟的烏龍麵,想必對香川居民來說,烏冬是刻在血脈裡的食物。
我們在四國環遊一周,臨走時才去了最著名的烏龍麵館之一。為了吃這碗面,得從高松坐一個小時的JR到香川縣金藏寺,所以我們直到從高松前往琴平溫泉,才「順路」過去。金藏寺站是個無人小站,下來後沿路有標識,指向附近的三處廟宇,金倉寺、甲山寺和善通寺。這幾間寺廟都在四國遍路八十八所之中,路上偶爾看到背包行走鬍子拉碴的外國遊客,拿著遍路杖,可見作為信仰的遍路已經和當下流行的徒步運動融為一體。
「長田香in香」在金藏寺站不遠處的公路邊,田野間孤零零一處店鋪,門口是停車場。我們去的時候該店排名香川縣第二,幾個月後便攀升到第一名的寶座。店名源自另一間「長田烏冬」,「香in香」的創始人從那裡拿來五十年的蘸汁開設新店,是在2004年,如今店裡的蘸汁已有六十年的歷史,和中國老字號的老滷一個意思。店裡只做兩種面,熱的和涼的。小碗250日元,大碗350日元。我們來一趟不容易,三個人都點了冷熱各一小碗。說是小碗,也有二兩。服務員看我們是外國人,便熱心地捧來九隻杯子,教我們倒茶和蘸汁。原來桌上風格寫意的陶瓶裡是熱湯麵的蘸汁。把蘸汁倒入形態憨實的大杯子,加點蔥花,熱面蘸熱汁,冷麵蘸冷汁。在大鍋裡用碩大笊籬煮出來的麵條有著滑潤如玉的質感,裹上濃鬱魚湯味道的汁,入口的感觸很妙。沒有任何「澆頭」的素麵,吃的就是蘸汁和面的原味。熱的略有點魚腥味,冷的則鮮美無比,很快就兩碗下肚。吃飽了環顧四周,發現不少客人獨自吃一份碩大的笊籬冷烏冬,那是小碗三碗的量。
此時是下午兩點,放在入口售賣的袋裝面和蘸汁已經售罄。出門時服務員大嬸追上前來,塞給我們一人一枚四國遍路的平安符。這舉動和烏冬的滋味一樣,樸實雋永,回味悠長。(文/默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