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公眾號名稱「Decanter醇鑑」
關注英國葡萄酒雜誌Decanter官方微信號
同樣來自波爾多,經典的瑪歌和波雅克葡萄酒,喝起來有什麼區別?聽Decanter雜誌波爾多專家Jane Anson的私人盲品指南。圖片版權:Château Angélus
最近,來自二十個國家的代表隊聚集在波爾多的詩密拉菲酒莊(Château Smith Haut Lafitte),參加2020年世界葡萄酒品鑑挑戰賽,以各自的盲品技巧展開巔峰對決。
在決賽當中,中國隊惜敗法國隊,瑞典隊和芬蘭隊並列獲得第三名。自這項賽事首次在拉裡奧比昂酒莊(Château Larrivet Haut-Brion)舉辦以來,已經舉辦了八屆。
葡萄酒盲品是一種特殊的技能,常被視為一種可在餐桌上展現的「表演項目」,或者是一種對葡萄酒評鑑者能力的評判標準。
圖片版權: Magdalena Paluchowska / Alamy Stock Photo
盲品確實難。我就總是會想得太多,尤其是想起許多的「例外」,反而不敢根據典型的特徵得出結論。
欣賞著盲品技巧高超的愛好者品飲、思索、層層推導、得出正確的結論,是個魔法般令人雀躍的過程。
如果你擅長數學、邏輯和解決問題,那就在成為優秀盲品者的道路上前進了一大步。
如果不需要參加比賽或考試,盲品並不是一種必要的技能。但是,盲品有助於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產區的特徵。
如上文所說,邏輯對於盲品十分關鍵。你需要在腦海中梳理出一個信息的思維矩陣,用於推導。
🍷慢點開始,仔細記錄
🍷首先把葡萄酒兩兩相比
🍷用產區風格最經典的酒莊來做練習
🍷不要讓個人偏好影響判斷
🍷顏色
🍷香氣
🍷果味特徵
🍷濃鬱度
🍷單寧的量和質感
🍷酸度的性質和量
🍷酒精度
在波爾多工作了多年的加拿大籍侍酒師Leagh Barkley指出,考量葡萄酒的「架構」或者「形狀」很有幫助。
「在我看來,聖愛美濃(St-Emilion)葡萄酒是三角形的,同在右岸的波美侯(Pomerol)則是個倒三角。產自波美侯的葡萄酒給人風格精準的第一印象,但果味和單寧都蓬鬆厚重,會在口中慢慢鋪展開來。聖愛美濃最開始果味明顯,力量磅礴,但接下來石灰石土壤令風味收斂回來,以清爽的酸度收尾。」
我的做法是,最開始把口味分成三個部分來分析:入口,中段和收尾。問自己幾個問題:
🍷在哪個部分感到酸度?
🍷什麼時候開始感到的?
🍷單寧的質地如何,什麼時候最有存在感?
🍷果味的特徵是什麼,質感如何?
把以上這些信息,與你對每個產區的了解對照,就有了思路。
但是,就算分析得再仔細再認真,還是要做好盲品猜錯的心理準備。
對於想要通過盲品分辨波爾多產區的「硬核」愛好者,我將每個主要次級產區的風格特徵記述下來,並且選擇了一款風格最接近經典特徵的酒款,供大家參考。
圖片版權:Decanter
我選擇了2009年份用於本次品鑑——這是因為,2009年份波爾多全域的葡萄園表現都比較統一,有助於我們將不同產區風土進行比較。
圖片版權:agefotostock / Alamy Stock Photo
這是個有點古怪的產區,風土環境多樣,所以在盲品的時候,要尋找一個統一的特徵性風格比較困難。
但是,聖愛美濃的酒卻常具有熱情洋溢、力量磅礴的釀造風格。
所以,我選擇了一座葡萄園土壤以石灰石為主的酒莊作為聖愛美濃經典風格的代表——這也是當地最首要、也是最典型風土特徵。
石灰石土壤出品的葡萄酒,產量自然較低,因此風味更加濃鬱,往往在年輕的時候比較嚴肅收斂,具有令人興奮的淡鹹收尾,餘位綿長。
樹莓、櫻桃和藍莓的果味,加上清晰的橡木味,是聖愛美濃紅葡萄酒常見的風味特色。品種方面以梅樂為主,常與品麗珠混釀。
經典風味酒款:
富爾泰酒莊(Clos Fourtet)
圖片版權:ROUX Olivier/SAGAPHOTO.COM / Alamy Stock Photo
產區大部分的土壤成分以礫石、粘土和沙子為主,其中粘土佔主要地位。整體而言,因為波美侯靠近Isle河三角洲地區,礫石也有助於保溫,所以整體風土偏「暖」。但是粘土能夠在給葡萄酒帶來力量的同時,保持新鮮的酸度,兼顧豐滿、濃鬱的果味。
波美侯的葡萄酒通常滋味濃、顏色深,單寧絲滑細膩,酸度良好。主力的葡萄品種是梅樂,所以產區的風味以黑櫻桃、洋李子為主,還有摩卡、松露、巧克力和紫羅蘭的香氣,「骨架」比較寬闊。
經典風味酒款:
克裡奈酒莊(Chateau Clinet)
波雅克是一個礫石為王的產區,但土壤中也含有不少石灰石和粘土。
礫石通常能帶來細膩的質感、濃鬱的風味和香氣,但由于波雅克的礫石中夾雜了粘土,釀造出的葡萄酒通常具有「抓人」的單寧。
這樣的土壤特徵,令葡萄酒在漫長緩慢的陳年過程當中保持穩定的架構,同時給收尾帶來清新的類似薄荷與桉葉的氣息。想要分辨來自波雅克的酒,就要找準類似鉛筆芯、板巖還有濃鬱的黑色水果——包括黑莓利口酒和覆盆子的香氣。
我選擇了一款來自深邃礫石土壤、滲水性良好的葡萄園的酒作為代表。赤霞珠是波雅克的首要品種,出產的葡萄酒的果味偏「鹹」,這和右岸波美侯以及聖愛美濃甜美濃鬱的風格有所差別。
經典風味酒款:
拉古斯酒莊(Chateau Grand-Puy-Lacoste)2009年份
前文說過,聖愛美濃之於右岸是個有點奇怪的產區;聖艾斯泰夫也和其他左岸梅多克的「兄弟們」不太一樣。這個產區的土壤類型更加多元化,粘土、石灰石的含量意外很高,當然也有梅多克典型的礫石。
聖艾斯泰夫種植的葡萄品種也以赤霞珠為主,但是混釀當中含有的梅樂常常要比梅多克內其他產區的常見比例要高一些。此外,酒精度也會相對高一些。
和波雅克、聖於連相比,聖艾斯泰夫出品的酒通常單寧更粗獷、更有嚼勁。這一部分是因為聖艾斯泰夫的土壤含有粘土而偏「涼」,果實成熟相對較慢;另一部分的原因在於土壤多樣,而種植方式卻沒有完全「因地制宜」。
經典風味酒款:
玫瑰酒莊(Chateau Montrose)
聖於連是梅多克風土最統一的產區,大部分是礫石土壤,混入部分粘土,赤霞珠為主力品種。
和粘土為主的產區相比,聖於連出產的葡萄酒酸度相對較低;但因為距離加龍河三角洲較近帶來的降溫效果,聖於連的酒收尾時口味清新。
要分辨產自聖於連,要重點搜尋黑莓利口酒、薄荷、桉樹葉的氣息,這與波雅克有些相似;但是聖於連的酒整體單寧顆粒更加細膩,風格含蓄但複雜。
經典風味酒款:
雷歐威·巴頓酒莊(Chateau Leoville Barton)
圖片版權:Inspiration Images / Alamy Stock Photo
梅多克內的村級法定產區當中,只有瑪歌集齊了1855列級當中從一到五各個級別的酒莊。同時,瑪歌也集合了左岸的全部六類石灰石風土。
這意味著,儘管瑪歌的土壤類型多樣,礫石的顆粒和北邊的其他酒村相比要小一些,含有的粘土也較少。
這種風土條件下出產的葡萄酒,具有細膩的質感——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聽說瑪歌是梅多克「最女性化」的產區的原因了。
瑪歌的酒,通常具有顆粒細膩的單寧和花朵的香氣,以及黑莓果味,內斂而不張揚。我選擇的這家酒莊,葡萄園土壤以顆粒大小不一的礫石為主,釀出的酒款具有優美的瑪歌經典風格。
經典風味酒款:
布朗康田酒莊(Chateau Brane Cantenac)
佩薩克-雷奧良產區接近波爾多市中心。這裡能夠同時出品高質量的紅葡萄酒以及白葡萄酒,是因為當地的風土環境極端複雜。此外由於毗鄰城市,氣候比較溫暖。
佩薩克-雷奧良栽種紅葡萄的葡萄園多以礫石土壤為主,擁有和梅多克相似的礫石梯田地帶,也有沙子和粘土為主的地塊。所以當地栽種的品種當中,赤霞珠和梅樂的分布更平均一些,這與赤霞珠為絕對主力的梅多克地區不同。
佩薩克-雷奧良產區出品的酒,往往具有極佳的陳年潛力,但在陳釀六到八年之後,便已經適合飲用。相比之下,波雅克和聖於連的酒常需要十年才會進入適飲期。
風味方面,佩薩克-雷奧良的葡萄酒平衡而精雕細琢、姿態優美,最佳的酒莊還會大膽使用顯著燻烤後的橡木桶,為他們的酒增添一絲現代氣息。
經典風味酒款:
瑪蒂雅克酒莊(Chateau Latour-Martillac)
再來說說甜酒產區。如果你查看巴薩克和蘇甸(Sauternes)的地圖,就會發現兩個產區的交界處也正好將不同的風土劃分開來。
巴薩克的土壤以石灰石為主,既有堅硬的Asteries石灰石,也有更軟的Molasses石灰石(兩者也出現在聖愛美濃),表面覆蓋一層紅色的壤土。
這又能如何幫助我們區分貴腐甜酒是出自巴薩克,還是出自蘇甸呢?
這類土壤,通常意味著更高的酸度、細膩的質感以及優雅的風格,令甜酒礦物風味明顯,力量沒有那麼強勁。所以巴薩克甜酒和蘇甸比起來要輕盈一些,具有青檸花和柑橘果皮的甘苦,餡餅皮、杏子和檸檬醬的滋味卻更豐富。
另外,巴薩克的地勢也比蘇甸更平坦,海拔20米左右,基本沒有變化。蘇甸的海拔卻最高攀升至75米。
經典風味酒款:
古岱酒莊(Chateau Coutet)2009年份
圖片版權:Decanter
蘇甸的土壤是礫石(和梅多克、佩薩克-雷奧良相似)、此外還有沙礫石、粘土以及沙子,幾乎不含石灰石,只有少量存在於毗鄰巴薩克的邊界。這類土壤能賦予甜酒更加飽滿、奢華的風格。
我選擇了一款來自三種不同類型土壤的酒,以賽美蓉葡萄為主要成分——這是蘇甸和巴薩克甜酒共通的特徵。蘇甸的酒濃鬱甜美、複雜飽滿,質感豐盈,具有異域風情的水果味如木瓜、菠蘿、杏子等等,陳年後顯示出松露以及藏紅花的氣息。
經典風味酒款:
緒帝羅酒莊(Chateau Suduiraut,也譯旭金堡)2009年份。
(作者:Jane Anson,編譯:Sylvia Wu / 吳嘉溦)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擊「在看」 。
可以讓更多新文章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中喲~
ღ( ´・ᴗ・` )比心
✎如何查詢更多文章?
點擊右上角「···」
點擊「全部信息」進入「歷史消息」
在上方「搜索欄」中輸入關鍵詞,
如「橡木桶」,
便可查詢瀏覽相應文章
長按以下圖片↓↓↓
點擊「識別二維碼」
關注Decanter雜誌官方公眾號。
(或搜索微信公眾號ID:Decanter醇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