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俄國末代沙皇一家滅門始末

2020-12-15 大江侃歷史

尼古拉二世·亞歷山德羅維奇,史稱尼古拉二世,是俄羅斯帝國的末代皇帝,同時也是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的最後一位沙皇。

尼古拉二世登基的時候,沙皇制度已經開始搖搖欲墜,他對外擴張、對內改革卻不盡人意。

1917年3月8日至12日,俄羅斯帝國爆發了二月革命,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結束了君主專制的統治,尼古拉二世於1917年3月15日在列車上宣布遜位。

但二月革命後俄羅斯帝國出現了兩個政權並立的局面:俄國臨時政府(俄羅斯共和國)和蘇維埃政權,尼古拉二世遜位後與家人被俄國臨時政府軟禁在皇村。

原本臨時政府想把尼古拉二世一家送往英國,當時英國也答應派軍艦來接,但這個消息傳出後遭到彼得格勒蘇維埃的堅決反對,英國報刊輿論也激烈反對,於是臨時政府改變了把尼古拉二世一家送往英國的決定,而把他們送到了偏遠的託博爾斯克市。

十月革命後,布爾什維克奪取政權,各地的蘇維埃逐漸轉入布爾什維克手中。1918年1月,烏拉爾工農兵蘇維埃把沙皇一家從託博爾斯克遷往葉卡捷琳堡。

十月革命後的新政府決定並沒有決定要善待尼古拉二世一家,尼古拉二世一家的生活也從一開始的軟禁變成了囚禁,甚至一度連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都沒有。這讓尼古拉二世意識到了事情開始變得糟糕了……

當時擔任尼古拉二世一家的衛隊長是尤洛夫斯基,副隊長是尼庫林。他們都是契卡成員,直接受烏拉爾州軍事委員戈羅謝金的領導。

1918年7月17日凌晨,烏拉爾州蘇維埃通過處決尼古拉二世一家的決議,由特殊家庭的衛隊長尤洛夫斯基負責執行,軍事委員戈羅謝金下達處決命令……

這裡就有問題了:尼古拉二世是蘇俄的第一要犯,不經過中央的批准,一個小小的烏拉爾蘇維埃就敢「通過處決尼古拉二世一家的決議」,這可能嗎?雖然至今仍未找到中央下令處決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的文件,但從種種材料和跡象可以看出:烏拉爾蘇維埃只是執行者,莫斯科才是決策者。

於是,在1918年7月17日凌晨,尤洛夫斯基和執行處決任務的士兵把尼古拉二世一家:沙皇尼古拉二世(50歲)和皇后亞歷山德拉·費奧多蘿芙娜(46歲)、大公主奧爾加·尼古拉耶芙娜(23歲)、二公主塔季揚娜·尼古拉耶芙娜(21歲)、三公主瑪麗婭·尼古拉耶芙娜(19歲)、四公主阿納斯塔西婭·尼古拉耶芙娜(17歲)和患血友病的皇子阿列克謝(14歲),還有御醫博特金、廚師和兩個僕人,共11人,被趕到地下室,尤洛夫斯基對尼古拉二世說:「你們在歐洲的親戚準備進攻蘇維埃俄羅斯,烏拉爾蘇維埃執行委員會決定槍決你們!」接著下達了開槍的命令。

處決尼古拉二世一家後,烏拉爾蘇維埃電告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鑑於敵人迫近葉卡捷琳堡,契卡截獲白軍妄圖劫持前沙皇一家的情報,根據烏拉爾蘇維埃主席團的決議,7月17日凌晨處決了尼古拉二世,他的家人已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看到這裡,真的令人無語,明明殺了別人全家,就連廚師、僕人都沒放過,還居然只是「處決了尼古拉二世,他的家人已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家人已轉移到安全的地方?什麼是安全的地方,估計就是俄國人說的上帝那裡吧!

無恥的政客,典型的已經到了睜著眼睛說瞎話的最高境界。

7月19日,《消息報》公布處決末代沙皇的消息:「近日紅色烏拉爾首都葉卡捷琳堡受到日益逼近的捷克匪幫的威脅,同時截獲反革命分子妄圖從蘇維埃政權手中劫持沙皇劊子手的機密情報,因而烏拉爾州蘇維埃主席團決定處決尼古拉.羅曼諾夫……近日曾準備把前沙皇送交法院,公審他反人民的罪行,但意外的事件使公審無法實現。」

如果要對尼古拉二世進行公審,最多再加上皇后亞歷山德拉·費奧多蘿芙娜。但4個年輕的公主和一個14歲的小王子是無辜的啊。

處決了尼古拉二世一家以後,尤洛夫斯基命令將死者搬到車上之後,凌晨四點左右卡車開動,前往上伊謝季車間之外,葉爾馬科夫預先準備妥當的地點。由於卡車無法再往前開行,於是在此將屍體改用四輪馬車運載,繼續前行。此時天色漸亮,往前再走了一會,在距離卡普洽卡村1.5俄裡處停下來,在樹林裡找到積水的小礦坑。尤洛夫斯基命令解下屍體的衣物,所有的珍貴物品被搜括一空,衣服放火焚燒,屍體被丟進礦坑,並向礦坑投擲手榴彈。

完成任務後,尤洛夫斯基動身前往烏拉爾執委會,報告任務情況。

2008年,俄最高法院正式為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平反,稱他們是蘇維埃政治迫害的犧牲品。

時代變遷,事世無常,紛爭不斷,一言難盡……

願這世界上永遠沒有殺戮,願這世上永存仁愛之心。

相關焦點

  •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滅門始末
    1918年7月17日凌晨,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被秘密槍決。尼古拉二世低估了列寧的革命性,始終認為其不會對自己全家斬盡殺絕。然後最終的結果是沙皇一家被滅門,連續數百年的羅曼諾夫家族滅亡了。
  • 末代沙皇一家滅門始末
    尼古拉二世腐敗的統治,激起俄國人民不斷起來進行革命鬥爭。從1915年開始,俄國革命運動因戰爭而重新發展起來。在統治階級內部,內鬥愈演愈烈。朝廷內外,醜聞百出。亞歷山德拉甚至被懷疑是德國的間諜。朝廷內部也有人在醞釀廢黜尼古拉二世,另立沙皇。拉斯普廷成為尼古拉二世的替罪羊,於1916年被暗殺。
  • 末代沙皇一家被殺,真正的兇手大白於天下,俄羅斯專家:不是列寧
    遇難者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家人(沙皇的妻子和5個孩子),以及11名醫生,廚師和女僕。這是一件震驚世界的大事。是誰下令殺害末代沙皇的家人?。列寧長期以來一直是人們懷疑的對象。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知道末代沙皇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年經歷了什麼。一九一七年三月十五日,尼古拉二世籤署退位宣言,俄國羅曼諾夫王朝滅亡。
  • 末代沙皇全家珍貴遺照:五個漂亮兒女實在太可惜,圖6是槍決現場
    而清末的皇室宗族也算得上是所有的封建王朝末代皇族中活得最好的也是最自由的了。 今年,距離俄國的十月革命過去已經103年,蘇維埃也已經是一個久遠的名字。其實,1917年3月,沙俄羅曼洛夫王朝已經結束了君主專制制度,沙俄皇族和貴族們對於俄羅斯共和國的建立已經完全沒有了任何影響。
  • 歷史上,俄國的君主為何被稱為沙皇,而不是皇帝?
    因為公元1472年,在東羅馬滅亡之後曾一度自封東羅馬流亡皇帝的託馬斯·帕裡奧洛格斯之女索菲婭嫁給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莫斯科也據此認為自己通過聯姻繼承了東羅馬末代「沙皇」的法統,所以自己已經成為了東羅馬帝國的繼承者。但是其卻被被稱為「大公」,很顯然「大公」沒有睥睨天下的氣勢。
  • 俄羅斯真假公主:精神病冒充末代沙皇小公主,欺騙眾人數十年
    前言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很多時候,總會發生一些令人們感到出其意料的事情,比如在上個世紀的俄羅斯,就發生了一件幾乎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一個精神病冒充末代沙皇小公主,成功欺騙了眾人64年。
  • 末代沙皇已經退位,威脅幾乎為零。蘇聯為什麼要把他全家都殺光?
    1917年11月,臨時政府在「十月革命」中被推翻,沙皇的家人再次被轉移,這一次轉移到葉卡捷琳堡,關押在商人伊帕季耶夫的住處。一九一八年七月十七日凌晨,沙皇一家(沙皇夫婦,五個孩子)和四個僕人在公寓地下室被他槍殺。屍體被故意損壞,面部被灑上酒精。
  • 末代沙皇全家珍貴遺照:全部都被槍決,五個可愛孩子最大的才22歲
    這是一組末代沙皇家庭成員的照片。圖:末代沙皇全家合影照。1917年俄國爆發「二月革命」,當年3月15日,尼古拉二世在列車上宣布遜位,他把皇位傳給弟弟米哈伊爾大公,但米哈伊爾大公拒絕繼承皇位,於是尼古拉二世成為了末代沙皇。圖:末代沙皇的五個孩子合影,四個女兒和一個兒子。
  • 末代沙皇最美麗的女兒:處決前還在和衛兵調情
    瑪麗亞·尼古拉耶芙娜,俄羅斯帝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第三個女兒,延續三百年之久的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的末代公主,也是被廣泛認為最美麗迷人的女兒。正如她的許多同時代人所指出的那樣:「如果她不是沙皇的女兒,這個堅強、熱情的女孩會成為一個出色的妻子。」她的英國堂兄蒙巴頓勳爵,打小就喜歡瑪麗亞,一心想娶她為妻,直到後來成為英國海軍元帥,蒙巴頓還一直將瑪麗亞的照片放在床邊,直到去世。一戰期間,瑪麗亞和三個姐妹都到一家軍隊醫院擔任護士,陪伴俄國傷兵,她的美麗和活潑,經常得到士兵們的歡呼。
  • 精美之下的末世氣息——天才法貝熱的沙皇彩蛋
    (視頻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聖彼得堡法貝熱博物館) 沙皇彩蛋的始創者,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父親,亞歷山大三世。 從畫像上看,沙皇亞歷山大三世並不是細膩多情那一類型的人物,倒是很有些「一介武夫」的氣質。
  • 俄國沙皇最想徵服的城市:徵戰四百多年,仍然沒有得到
    俄國的前身是莫斯科大公國,統治範圍很小,還向欽察汗國的納貢。可是後來,莫斯科大公國崛起,通過武力擴張,在幾百年間,成為起地跨亞歐的俄羅斯帝國。俄國雖然徵服了很多地區,但有一個地方讓歷代沙皇魂牽夢繞,經過四百多年的徵戰,不過依然沒能佔領,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末代沙皇全家都被槍決:五個漂亮孩子實在太可惜,圖8是遇害現場
    核心內容是,為了挽救俄國和保持前線部隊的安定,我必須退位。我同意了……凌晨1點,我離開了普斯科夫,心情因痛苦而沉重。我周圍到處都是背叛、懦弱和欺騙!」【末代沙皇全家福】尼古拉二世有四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女兒分別是:奧爾加、塔季揚娜、瑪麗亞、阿納斯塔西婭以及皇子阿列克謝。這五個孩子遇害時,最大的才22歲。
  • 尼古拉二世的一家
    圖:末代沙皇全家合影照。1918年7月17日凌晨,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沙皇夫婦、四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御醫、女傭、廚師、僕人,在葉卡捷琳堡市商人伊格納季耶夫的住宅地下室裡,被秘密槍決。那年,尼古拉二世50歲,他妻子46歲,兒子阿列克謝14歲,大女兒奧爾加23歲,二女兒塔季婭娜21歲,三女兒瑪利婭19歲,小女兒阿納斯塔西婭17歲。
  • 蘇俄為什麼殘酷地殺害了沙皇一家,包括尚未成年的孩子?
    講真,按道理,作為沾滿國內外人民鮮血的帝國「獨裁者」、「戰犯」,沙皇本人確實犯下了重罪。只是,即便要處死,也得走個法律程序才能說的過去,況且,以「滅門」的形式,株連婦女兒童等家屬和兩名無辜僕人(一名廚師,一名貼身女僕),實在是太過了。(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末代沙皇》裡,還原了尼古拉二世一家人被處決前,在地下室等待的一幕。
  • 末代沙皇「全家福」遺照:5個漂亮孩子無一倖免,圖10為槍決現場
    末代皇帝的命運通常都比較悲慘,像溥儀那般得到一個普通公民的身份已經是最最幸運的事情,在俄羅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連同其家人就得到了一個極其慘烈的結局,即使已經退位,也免不了在流血中畫下了一個悲情的句點。
  • 俄羅斯帝國的最後歲月,滴血教堂見證沙皇走進歷史
    1896年,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登基之時,俄國社會已經是風起雲湧,大有山雨欲來之勢。原本如星星之火的罷工、示威運動,在資本家、官僚、革命者、軍隊等勢力的支持下逐漸呈燎原之勢,武裝革命鬥爭在俄國境內四處興起。1917年2月,彼得格勒的罷工運動演變為武裝鬥爭,軍隊倒向起義者一方,眾叛親離的尼古拉二世只得下詔退位,是為「二月革命」。
  • 末代沙皇全家珍貴遺照:5個漂亮孩子實在可惜,圖10為槍決現場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祖父亞歷山大二世是被刺殺而死,因此亞歷山大三世上臺後為躲避謀殺,從而移居到了加特齊那行宮,並且扼殺國民教育、取消大學自治等改革運動。
  • 俄羅斯帝國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退位
    沙皇尼古拉二世 1917年3月16日下午3點,俄羅斯帝國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正式退位。按俄羅斯及世界主流學派觀點,沙皇俄國是1547年~1721年間俄羅斯的國號,而1721年彼得一世在與瑞典的大北方戰爭勝利後,被俄羅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的皇帝」的頭銜,正式稱皇帝,從此以後的俄羅斯正式國號為「俄羅斯帝國」,「俄羅斯的沙皇(凱撒)」的稱號也變成了「俄羅斯的皇帝」。
  • 十月革命後,列寧和布爾什維克,如何對待退位的沙皇全家
    俄國二月革命後,50歲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就已經退位,和自己的妻子兒女們搬出了皇宮,被安排在臨時政府提供的別墅居住。當時的臨時政府對沙皇一家的待遇還是相當不錯的,尼古拉二世除了沒有統治權,生活和待遇都和在皇宮中一樣。但尼古拉二世的好日子還沒過幾天,列寧就發動了十月革命。
  • 「解放者」亞歷山大二世,解放農奴的沙皇被刺,俄國歷史的分水嶺
    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被害是俄國歷史上一個很重要的分水嶺,這間接導致了俄國1917年爆發的紅色革命。俄國幾代沙皇都在持續進行改革,但是因為阻力太大,所以改革進行緩慢,也不夠徹底。改革成功後,所有的農奴取得了解放,並且擁有了自己的土地,這對俄國社會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這些改革不僅讓俄國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也讓俄國的國力進一步增強。當然這些改革是在艱難中進行的。因為舊貴族勢力一直在反對,還有一些激進革命者也對改革中存在的不足表示不滿。為了阻止沙皇繼續改革,他們成立了各種組織,進行恐怖活動,以此來威脅亞歷山大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