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俄為什麼殘酷地殺害了沙皇一家,包括尚未成年的孩子?

2020-12-17 黃老師評歷史

講真,按道理,作為沾滿國內外人民鮮血的帝國「獨裁者」、「戰犯」,沙皇本人確實犯下了重罪。只是,即便要處死,也得走個法律程序才能說的過去,況且,以「滅門」的形式,株連婦女兒童等家屬和兩名無辜僕人(一名廚師,一名貼身女僕),實在是太過了。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末代沙皇》裡,還原了尼古拉二世一家人被處決前,在地下室等待的一幕。此時,雖然也非常忐忑,但他們還是樂觀的認為,這大半夜的行動,真的就是「緊急專移」。)

在整個漫長的蘇聯時代,對於尼古拉二世一家七口的下落和死因,一直被非常刻意迴避著,甚至還故意縱容了一些有關王子、公主們仍在人世的流言傳播。

直到90年代,葉爾欽執政時期,才開始允許著手挖掘遺骸,並進行了DNA檢查和比對,最終確認了沙皇夫婦及五個兒女,兩名僕人在1918年的盛夏,全家整整齊齊,共同以一種極為慘烈的形式,提前見了上帝。多年來盛傳的那個「倖存」的沙皇小公主安娜希塔希亞,就是個「冒牌貨」。

那麼,當年的蘇俄,為什麼要在倉促中,如此著急的處死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一個大家庭呢?

其實,壓死駱駝的從來不是一根稻草。說到底,還是悲劇的尼古拉二世最終親手埋葬了羅曼諾夫王朝和他的全家。

尼古拉二世和亞歷山德拉皇后是當年政治聯姻的大環境中,少有的自由戀愛的王室夫婦。兩人感情忠貞,都非常熱愛家庭生活。沙皇本人算是個模範兒子、丈夫和父親。

然而,還是這兩口子,都對封建集權抱有超乎尋常的「執著」,不願聽取任何有關改革、民主的諫言。最後竟然可悲的被一個風流妖僧掌控,一步步走向了滅亡。

而且,在「有皇位要繼承,必須得生兒子」的壓力下,亞歷山德拉皇后患了抑鬱症,每天神神叨叨的。好不容易生出了阿列克謝王子,卻又發現,他患有遺傳的血友病,跟紙糊似的,一碰就血流不止。

此時,著名的「妖僧」拉斯普金被請進了宮。沒成想,他給做做法,真的就能緩解王子的流血症狀。

於是,尼古拉夫婦,尤其是亞歷山德拉皇后,把拉斯普金封為神明。這個文盲農民出身的「神父」,開始對俄羅斯的內政外交指手畫腳,還不顧修行者的身份,亂搞男女關係。俄羅斯朝野上下對此議論紛紛,尤其是各種「神父」與皇后的「私情」,被編造、放大,甚至印成了色情漫畫,散布於帝國的大街小巷。

緊接著,一戰中沙皇的數次決策失誤、國內饑荒、皇后德國公主的身份,再加上尼古拉在前線指揮的過程中,亞歷山德拉皇后負責主持國內政務,把內政也搞得烏煙瘴氣.......這時,沙皇一家的威信,已經跌到了最低點……

更有之前沙皇與各階層人民的「積怨」,例如,國家杜馬沒被「獨裁」給架空,根本無法發揮立法和議政作用,各種暴力鎮壓遊行示威活動等等(即便其中多數並非尼古拉二世的直接命令),不但中下層階級對沙皇統治表示除了極度抵制,甚至連部分開明貴族都對尼古拉二世不報好感。

所以,當年的沙皇夫婦已經成了全國人的「公敵」,除掉這兩口子,幾乎成了革命黨人的共識。

然而,面對那四位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和虛弱的少年,無辜的僕人,布爾什維克軍人們有什麼理由,又如何下得了手呢?

這就要聯繫當年的緊張情形了。

二月革命後,尼古拉二世一家也曾經試圖流亡英國。然而,大表兄英王喬治五世,考慮到英國國內正在興起廢除君主制的潮流,怕大表弟一家的到來影響自己的王位,竟然直接拒絕了他們的避難請求。

(尼古拉二世和喬治五世長得跟雙胞胎似的,而且喬治五世的奶奶和亞歷山德拉皇后的姥姥還都是維多利亞女王。這兩家人的血緣非常近)

期間,俄羅斯在一戰中的敵人,德意志第二帝國皇帝,威廉二世曾經邀請沙皇一家去德國流亡。只是,鑑於兩國仍處於交戰狀態,去「敵國」流亡,不但面子上掛不住,操作難度也相當大。

(下圖這位就是德皇威廉二世,他老人家為亞歷山德拉皇后的忠實愛慕者。沒成想,沙皇一家子剛遭難不久,德國也爆發了革命,威廉二世自己都流亡去了荷蘭。)

就這樣,沙皇一家被困在了國內,先後被克倫斯基臨時政府安置在皇村和西伯利亞的託博爾斯克。到了1918年春,沙皇一家又被布爾什維克軍隊囚禁於葉卡捷琳堡的一棟住宅內,接受著全方位監視。每天僅給他們一小時的鍛鍊機會,其它時間只能呆在室內,窗戶玻璃被塗上了白色油漆,以防止內外串通。

此時,蘇俄的內戰中,保皇派的白軍迴光返照般的掌握了一定的優勢,已經直逼葉卡捷琳堡城下了。面對這種不可控局面,負責看押的軍官向蘇俄中央緊急請求指示,很快接到密令,授權他們,在必要時刻,可以對反動沙皇全家執行死刑,但必須得毀屍滅跡。

對,並不是反動沙皇「夫婦」,而是他們「全家」。

現在看,這麼著急要「斬草除根」,主要原因是,面對仍很具戰鬥力和競爭力的「白軍」,還有英德等外國勢力出面武裝幹涉俄國內政的可能。沙皇一家必須死,否則,哪怕就是個小公主留下來,也會給舊勢力提供擁立對象和凝聚人心的口號。

也就是說,不殺掉尼古拉二世全家,君主專制就不能徹底結束,就不能打消外國勢力幹涉的念想和名義,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也就無法安穩立足。

而且,不光是沙皇全家,跟羅曼諾夫王朝有關的王室成員,只要還沒來得及「跑路」的,他們都必須死。

基於這種策略,其餘被關押的皇室成員,如沃倫斯基公爵夫人、塞爾維亞女王等,也在沙皇被處死前後,遭遇了相同的命運。據說,在處死沙皇一家前,曾經有士兵拒絕向婦女兒童開槍,被臨時替換掉了。

可悲的是,正如文章開頭說的那樣,被囚禁中的尼古拉二世一家人們還都樂觀的認為,他們即將被白軍「解救」,這大半夜的行動,真的就是「緊急專移」。因而,女孩子們穿上了內部縫進了大量珠寶的緊身衣。顯然,這些胸前身後的珠寶讓緊身衣起到了防彈衣的作用。開始的時候,四位公主並沒有被擊中要害,在血泊中尚有氣息。

緊接著,她們被又被用手槍補槍打死。隨後,一大家子被扒光衣服、面部用硫酸毀容,拉到森林中掩埋。

就這樣,尼古拉二世全家七口,就在葉卡捷琳堡郊區的森林裡沉寂了70多年。直到現代俄羅斯聯邦時代,被挖掘出來,進行了認真鑑定,封為「東正教殉道者」,並重新安葬在了聖彼得堡的彼得保羅大教堂中。算是終於和彼得一世、葉卡捷琳娜二世等俄羅斯歷代沙皇在地下「團聚」了。

2008年,在他們離世90年後,俄羅斯聯邦最高法院宣布,正式為尼古拉二世平反。

在葉卡捷琳堡,沙皇一家被槍殺的原址上,俄羅斯人修建了一座東正教「滴血教堂」。按照一比一模式,復原了他們一家被槍殺的場景,同時也售賣大量有關尼古拉二世全家的聖像和其他沙俄帝國時代的紀念品。每年的收入,相當可觀。

相關焦點

  • 末代沙皇一家滅門始末
    1905年12月,尼古拉二世把大量軍隊從彼得堡調到莫斯科,殘酷地鎮壓了莫斯科武裝起義。12月武裝起義失敗後,由於革命尚未消失,尼古拉二世被迫召開國家杜馬。當感到杜馬並不馴服時,他解散了第一屆杜馬。經過多時的辯論,確定他們的居住城市是託博爾斯克,羅曼諾夫一家便遷往該地。他們被允許從皇宮帶走必須的家具、私人物品,以及自願隨行並伺候他們的侍從。出發前夕,臨時政府總理克倫斯基攜同前沙皇的兄弟米哈伊爾騠虎煓德拉維奇來訪,兄弟倆最後一次見面、交談,從此以後再也無緣重逢。
  •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明明已經退位,為啥最後還是被處以槍決?
    當年德皇威廉二世在退位後就受到過表姐荷蘭女王的庇護,因此臨時政府也希望英國人能念及兄弟之情幫一幫沙皇一家。 但是由於英國政府擔心得罪新政權,最後拒絕了沙皇一家的流亡請求,沙皇一家還沒來得及轉移就被蘇維埃政府控制了,隨後被紅軍送往葉卡捷琳堡。
  • 末代沙皇一家被殺,真正的兇手大白於天下,俄羅斯專家:不是列寧
    遇難者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家人(沙皇的妻子和5個孩子),以及11名醫生,廚師和女僕。這是一件震驚世界的大事。是誰下令殺害末代沙皇的家人?。列寧長期以來一直是人們懷疑的對象。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知道末代沙皇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年經歷了什麼。一九一七年三月十五日,尼古拉二世籤署退位宣言,俄國羅曼諾夫王朝滅亡。
  • 揭秘:俄國末代沙皇一家滅門始末
    1918年1月,烏拉爾工農兵蘇維埃把沙皇一家從託博爾斯克遷往葉卡捷琳堡。十月革命後的新政府決定並沒有決定要善待尼古拉二世一家,尼古拉二世一家的生活也從一開始的軟禁變成了囚禁,甚至一度連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都沒有。這讓尼古拉二世意識到了事情開始變得糟糕了……當時擔任尼古拉二世一家的衛隊長是尤洛夫斯基,副隊長是尼庫林。
  • 末代沙皇全家珍貴遺照:全部都被槍決,五個可愛孩子最大的才22歲
    末代沙皇和兒子阿列西斯。1998年,時任俄羅斯總有葉爾欽下令將沙皇一家的屍骨,遷往聖彼得堡的保羅要塞教堂中安葬。2000年,末代沙皇一家被俄羅斯東正教會追封為殉教聖徒。圖:末代沙皇全家合影。當局為掩蓋罪惡,後來把關押處決沙皇的房子徹底摧毀,連紀念女皇的葉卡捷琳堡也改名為斯維爾德洛夫斯克(現已改回原名)。後來的幾十年裡,不斷有人秘密地尋找沙皇一家的遺骨。終於在1978年發現了毀屍現場,之後又在礦井中發現了沙皇與親屬的遺骨,上面有斧剁鋸拉過的痕跡。列寧的妻子回憶錄中記載她在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到西伯利亞去探望丈夫時,發現列寧過著頗為舒適的生活。
  • 末代沙皇已經退位,威脅幾乎為零。蘇聯為什麼要把他全家都殺光?
    1917年11月,臨時政府在「十月革命」中被推翻,沙皇的家人再次被轉移,這一次轉移到葉卡捷琳堡,關押在商人伊帕季耶夫的住處。一九一八年七月十七日凌晨,沙皇一家(沙皇夫婦,五個孩子)和四個僕人在公寓地下室被他槍殺。屍體被故意損壞,面部被灑上酒精。
  • 蘇俄愛情解放運動簡史
    俄羅斯當代歷史學博士日瓦尼亞(Дмитрий ЖВАНИЯ)認為,從理論上說,蘇俄早期 「愛情解放運動」的興起,緣於當時流行的兩種思潮,其一是杯水主義,不講愛情,只追求肉體滿足,猶如喝水止渴。其二,是帶翅愛神愛洛斯思潮,它否認愛情具有特殊性,批評從集體中選擇配偶。
  • 末代沙皇全家珍貴遺照:5個漂亮孩子全被殺害,圖10為槍決現場
    1918年7月17日,凌晨,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7口被秘密警察趕到地下室,幾分鐘後,傳來一陣陣激烈的槍響,7個人接連被機槍掃射,倒在血泊中,血濺滿屋,慘不忍睹,然而持槍者似乎並不滿意,他們將硫酸和汽油潑到屍體上,接著點燃火光…
  • 十月革命後,列寧和布爾什維克,如何對待退位的沙皇全家
    俄國二月革命後,50歲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就已經退位,和自己的妻子兒女們搬出了皇宮,被安排在臨時政府提供的別墅居住。當時的臨時政府對沙皇一家的待遇還是相當不錯的,尼古拉二世除了沒有統治權,生活和待遇都和在皇宮中一樣。但尼古拉二世的好日子還沒過幾天,列寧就發動了十月革命。
  • 沙皇尼古拉為什麼沒有審判,全家就被處死,其中有何蹊蹺之處
    隨後在3月22日,沙皇的專列,就帶著沙皇以及家人,奔赴西伯利亞,為了他們的安全,把他們安置在離革命最遠的託博爾斯克城。可是十月革命爆發之後,臨時政府也被解散,俄國完全掌握在蘇維埃政權的手裡。新政權的崛起,讓西方帝國主義感受到了威脅,於是就想盡辦法營救尼古拉。臨時政府中的保皇派,也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劃營救計劃。
  •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滅門始末
    1918年7月17日凌晨,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被秘密槍決。尼古拉二世低估了列寧的革命性,始終認為其不會對自己全家斬盡殺絕。然後最終的結果是沙皇一家被滅門,連續數百年的羅曼諾夫家族滅亡了。
  • 都曾是沙俄屬國,都與蘇俄發生過戰爭,為何芬蘭卻與波蘭截然不同
    1917年沙俄發生二月革命,不久之後又爆發了十月革命,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們奪取了政權,建立起了紅色的蘇維埃政權,而這場革命不可避免的傳播到原來沙俄時代徵服的領土,這些地區也發生了革命,其中就包括原本屬於沙俄的芬蘭。
  • 末代沙皇最美麗的女兒:處決前還在和衛兵調情
    同時,瑪麗亞也特別喜歡孩子,如果她不是一位公主的話,瑪麗亞會願意嫁給一位俄羅斯士兵,為他生兒育女。正如她的許多同時代人所指出的那樣:「如果她不是沙皇的女兒,這個堅強、熱情的女孩會成為一個出色的妻子。」她的英國堂兄蒙巴頓勳爵,打小就喜歡瑪麗亞,一心想娶她為妻,直到後來成為英國海軍元帥,蒙巴頓還一直將瑪麗亞的照片放在床邊,直到去世。
  • 17歲男生殺害陪讀母親,真相殘酷又心酸,為什麼養孩子「吃力不討好」?
    父母傾儘自己的所有,無非是想讓孩子能夠有出息回報父母,可是現在的孩子,不僅不懂得回報,還做出傷害父母的事情,這是一個多麼可悲的事情。 前幾日,網上曝出一則17歲高三學生殺害陪讀母親的新聞,這件事的結果讓所有人寒心。警方通報結果顯示,高三學生因不服家庭管教,與母親發生爭吵後在肢體衝突中致母親死亡。
  • 「解放者」亞歷山大二世,解放農奴的沙皇被刺,俄國歷史的分水嶺
    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被害是俄國歷史上一個很重要的分水嶺,這間接導致了俄國1917年爆發的紅色革命。俄國幾代沙皇都在持續進行改革,但是因為阻力太大,所以改革進行緩慢,也不夠徹底。他們考察了亞歷山大二世經常走的那條道路,發現路上有一家小商店,於是他們就租下了那間店鋪。白天他們開著門,像是正常營業的樣子,有一個人在門口把風,其他人則在裡面挖掘地道,如果有人來,門口把風的人就會移動一組櫃檯擋在通往地道的出口。同時也會大聲地和來人說話,以通知地下的人不要弄出聲音。
  • 沙皇的法貝熱彩蛋②
    蛋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巧妙地利用苜蓿葉本身的形狀形成的凹凸自然結合,沒有任何突兀的人工切割痕跡。這隻彩蛋的製作材料包括黃金、鉑金、玫瑰切割鑽石和紅寶石,以及翠綠色的琺瑯。透明琺瑯的運用在當時是個非常艱巨的挑戰,要達到如此細節精湛的工藝對工匠的技術要求非常高,如果製作的不夠好,很可能會被去掉皇家珠寶匠的封號,但法貝熱通過他精湛的技術成功完成了這枚彩蛋。
  • 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人稱「神秘沙皇」,從登基到死亡都被人懷疑
    由於這個孩子屬於葉卡捷琳娜二世不想要但又不得不要的孩子,女皇一直以來就對這個孩子極其冷淡,很少關愛孩子的成長。保羅成人後,母子關係更加緊張,公共場合基本上見不到這一對母子同框。孫子出生後,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性情突然發生一百八十度大轉變,給了他連自己兒子保羅都沒有得到過的母愛,甚至還將其作為未來皇位繼承人親自擬定詳細的培養計劃。
  • 《比海更深》:用成年男人生活的無奈,解讀成年人世界的殘酷
    用成年男人生活的無奈,解讀成年人世界的殘酷。為了見孩子一面,不惜跋山涉水付出一切。電影中的畫面有多真實,現實世界就有多麼殘酷。良多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小時候他就立下一個誓言,不管今後怎樣,都不要成為父親那樣的人。年少時的良多,展現出了自己卓越的文學天賦,二十幾歲的時候就發表過一部個人小說。然而遺憾的是,當他以為自己的人生即將開掛,生活卻讓他跌入低谷,那本小說之後良多江郎才盡。
  • 末代沙皇「全家福」遺照:5個漂亮孩子無一倖免,圖10為槍決現場
    阿歷克絲對尼古拉二世的影響非常深刻,甚至到了可以左右政局的地步,同時她也為沙皇一家帶來了血友病的基因,以至於皇儲阿列克謝出生後就罹患嚴重的血友病。 阿納斯塔西婭·尼古拉耶芙娜 作為最小的一個女兒,阿納斯塔西婭並不算特別受寵,因為沙皇太想要一個兒子了,結果第四個孩子居然還是女兒。
  • 俄羅斯帝國的最後歲月,滴血教堂見證沙皇走進歷史
    尼古拉二世退位後,與他的妻子亞歷山德拉以及他們的5個孩子被臨時政府軟禁於聖彼得堡附近沙皇村的亞歷山大皇宮,隨後又被遷往西伯利亞的託博爾斯克。十月革命後,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政權推翻臨時政府,沙皇一家被轉移至葉卡捷琳堡,關押在伊帕契耶夫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