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按道理,作為沾滿國內外人民鮮血的帝國「獨裁者」、「戰犯」,沙皇本人確實犯下了重罪。只是,即便要處死,也得走個法律程序才能說的過去,況且,以「滅門」的形式,株連婦女兒童等家屬和兩名無辜僕人(一名廚師,一名貼身女僕),實在是太過了。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末代沙皇》裡,還原了尼古拉二世一家人被處決前,在地下室等待的一幕。此時,雖然也非常忐忑,但他們還是樂觀的認為,這大半夜的行動,真的就是「緊急專移」。)
在整個漫長的蘇聯時代,對於尼古拉二世一家七口的下落和死因,一直被非常刻意迴避著,甚至還故意縱容了一些有關王子、公主們仍在人世的流言傳播。
直到90年代,葉爾欽執政時期,才開始允許著手挖掘遺骸,並進行了DNA檢查和比對,最終確認了沙皇夫婦及五個兒女,兩名僕人在1918年的盛夏,全家整整齊齊,共同以一種極為慘烈的形式,提前見了上帝。多年來盛傳的那個「倖存」的沙皇小公主安娜希塔希亞,就是個「冒牌貨」。
那麼,當年的蘇俄,為什麼要在倉促中,如此著急的處死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一個大家庭呢?
其實,壓死駱駝的從來不是一根稻草。說到底,還是悲劇的尼古拉二世最終親手埋葬了羅曼諾夫王朝和他的全家。
尼古拉二世和亞歷山德拉皇后是當年政治聯姻的大環境中,少有的自由戀愛的王室夫婦。兩人感情忠貞,都非常熱愛家庭生活。沙皇本人算是個模範兒子、丈夫和父親。
然而,還是這兩口子,都對封建集權抱有超乎尋常的「執著」,不願聽取任何有關改革、民主的諫言。最後竟然可悲的被一個風流妖僧掌控,一步步走向了滅亡。
而且,在「有皇位要繼承,必須得生兒子」的壓力下,亞歷山德拉皇后患了抑鬱症,每天神神叨叨的。好不容易生出了阿列克謝王子,卻又發現,他患有遺傳的血友病,跟紙糊似的,一碰就血流不止。
此時,著名的「妖僧」拉斯普金被請進了宮。沒成想,他給做做法,真的就能緩解王子的流血症狀。
於是,尼古拉夫婦,尤其是亞歷山德拉皇后,把拉斯普金封為神明。這個文盲農民出身的「神父」,開始對俄羅斯的內政外交指手畫腳,還不顧修行者的身份,亂搞男女關係。俄羅斯朝野上下對此議論紛紛,尤其是各種「神父」與皇后的「私情」,被編造、放大,甚至印成了色情漫畫,散布於帝國的大街小巷。
緊接著,一戰中沙皇的數次決策失誤、國內饑荒、皇后德國公主的身份,再加上尼古拉在前線指揮的過程中,亞歷山德拉皇后負責主持國內政務,把內政也搞得烏煙瘴氣.......這時,沙皇一家的威信,已經跌到了最低點……
更有之前沙皇與各階層人民的「積怨」,例如,國家杜馬沒被「獨裁」給架空,根本無法發揮立法和議政作用,各種暴力鎮壓遊行示威活動等等(即便其中多數並非尼古拉二世的直接命令),不但中下層階級對沙皇統治表示除了極度抵制,甚至連部分開明貴族都對尼古拉二世不報好感。
所以,當年的沙皇夫婦已經成了全國人的「公敵」,除掉這兩口子,幾乎成了革命黨人的共識。
然而,面對那四位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和虛弱的少年,無辜的僕人,布爾什維克軍人們有什麼理由,又如何下得了手呢?
這就要聯繫當年的緊張情形了。
二月革命後,尼古拉二世一家也曾經試圖流亡英國。然而,大表兄英王喬治五世,考慮到英國國內正在興起廢除君主制的潮流,怕大表弟一家的到來影響自己的王位,竟然直接拒絕了他們的避難請求。
(尼古拉二世和喬治五世長得跟雙胞胎似的,而且喬治五世的奶奶和亞歷山德拉皇后的姥姥還都是維多利亞女王。這兩家人的血緣非常近)
期間,俄羅斯在一戰中的敵人,德意志第二帝國皇帝,威廉二世曾經邀請沙皇一家去德國流亡。只是,鑑於兩國仍處於交戰狀態,去「敵國」流亡,不但面子上掛不住,操作難度也相當大。
(下圖這位就是德皇威廉二世,他老人家為亞歷山德拉皇后的忠實愛慕者。沒成想,沙皇一家子剛遭難不久,德國也爆發了革命,威廉二世自己都流亡去了荷蘭。)
就這樣,沙皇一家被困在了國內,先後被克倫斯基臨時政府安置在皇村和西伯利亞的託博爾斯克。到了1918年春,沙皇一家又被布爾什維克軍隊囚禁於葉卡捷琳堡的一棟住宅內,接受著全方位監視。每天僅給他們一小時的鍛鍊機會,其它時間只能呆在室內,窗戶玻璃被塗上了白色油漆,以防止內外串通。
此時,蘇俄的內戰中,保皇派的白軍迴光返照般的掌握了一定的優勢,已經直逼葉卡捷琳堡城下了。面對這種不可控局面,負責看押的軍官向蘇俄中央緊急請求指示,很快接到密令,授權他們,在必要時刻,可以對反動沙皇全家執行死刑,但必須得毀屍滅跡。
對,並不是反動沙皇「夫婦」,而是他們「全家」。
現在看,這麼著急要「斬草除根」,主要原因是,面對仍很具戰鬥力和競爭力的「白軍」,還有英德等外國勢力出面武裝幹涉俄國內政的可能。沙皇一家必須死,否則,哪怕就是個小公主留下來,也會給舊勢力提供擁立對象和凝聚人心的口號。
也就是說,不殺掉尼古拉二世全家,君主專制就不能徹底結束,就不能打消外國勢力幹涉的念想和名義,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也就無法安穩立足。
而且,不光是沙皇全家,跟羅曼諾夫王朝有關的王室成員,只要還沒來得及「跑路」的,他們都必須死。
基於這種策略,其餘被關押的皇室成員,如沃倫斯基公爵夫人、塞爾維亞女王等,也在沙皇被處死前後,遭遇了相同的命運。據說,在處死沙皇一家前,曾經有士兵拒絕向婦女兒童開槍,被臨時替換掉了。
可悲的是,正如文章開頭說的那樣,被囚禁中的尼古拉二世一家人們還都樂觀的認為,他們即將被白軍「解救」,這大半夜的行動,真的就是「緊急專移」。因而,女孩子們穿上了內部縫進了大量珠寶的緊身衣。顯然,這些胸前身後的珠寶讓緊身衣起到了防彈衣的作用。開始的時候,四位公主並沒有被擊中要害,在血泊中尚有氣息。
緊接著,她們被又被用手槍補槍打死。隨後,一大家子被扒光衣服、面部用硫酸毀容,拉到森林中掩埋。
就這樣,尼古拉二世全家七口,就在葉卡捷琳堡郊區的森林裡沉寂了70多年。直到現代俄羅斯聯邦時代,被挖掘出來,進行了認真鑑定,封為「東正教殉道者」,並重新安葬在了聖彼得堡的彼得保羅大教堂中。算是終於和彼得一世、葉卡捷琳娜二世等俄羅斯歷代沙皇在地下「團聚」了。
2008年,在他們離世90年後,俄羅斯聯邦最高法院宣布,正式為尼古拉二世平反。
在葉卡捷琳堡,沙皇一家被槍殺的原址上,俄羅斯人修建了一座東正教「滴血教堂」。按照一比一模式,復原了他們一家被槍殺的場景,同時也售賣大量有關尼古拉二世全家的聖像和其他沙俄帝國時代的紀念品。每年的收入,相當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