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的奇世姻緣:兩任丈夫兩種極端,一個漢奸一個共產主義者

2020-12-14 路之意

張愛玲不喜歡 Sentiments(英文「感傷的」、「溫情的」等意);也並不怎麼浪漫。她在創作中表現來的,是異常的冷靜與清醒,仿佛一個冷冷的旁觀者,看穿了人生的一切把戲,將蘊含於日常生活中的悲劇層層地撕下給世人看。在現代中國的女作家中,她可能是唯一的一位遠離煽情的女作家。也可稱得是最具觀察力的一位。

張愛玲對愛情、婚姻的看法,切近實際,絕不浮誇。

她對女權有自己的看法:「菲律賓的一個島上,女權很高,因為一切事情都由女人來做,男人完全被養活,懶得很,只知道鬥雞賭博。那樣的女權我一點也不羨慕。」所以,她又說:「用丈夫的錢是一種快樂」,「那是女人傳統的權利」。至於理想中的丈夫,她是這樣說的:「常常聽人家說要嫁怎樣怎樣的一個人,可是後來嫁到的,從來沒有一個像她的理想,或是與理想相近的。看她們有些也很滿意似的。所以我決定不要有許多理論…… ……不過我一直想著,男子的年齡應當大十歲或是十歲以上,我總覺得女人應當天真一點,男人應該有經驗一點。」

但是,張愛玲在現實中的婚戀,卻充滿了傳奇色彩,她似乎並不是那種能完全把持自己的女性。看來,人都是一樣的,都難免要為情所困。

張愛玲第一次的婚戀發生在與一位讀者之間。

那位讀者讀了張的小說,仰慕得了不得,親自去拜訪張愛玲,兩人一見鍾情,墮入情網。這位讀者就是日軍佔領期間汪精衛政府的宣傳部次長胡蘭成。

胡蘭成比張爰玲年長十五歲,性情風流,略具才情。他是浙江人,曾當過文書、教師,抗戰爆發後,當過香港《南華日報》主編,寫了許多親日的社論,因而得到汪精衛政府的青睞。汪組織偽致府時,胡蘭成便背雲直上,當了宣傳部次長,《中華日報》總主筆。

張愛玲與胡蘭成在經歷、思想各方面都有很大差異,但這種差異卻使雙方如痴如醉。胡蘭成讀到她的作品,驚為才女,與張認識後,更為她那種既天真又成熟的性格所傾倒。張愛玲呢,覺得胡蘭成能讀懂她的小說,再加上胡的學識廣博,談資豐富,也將他引為知已。那時,胡蘭成已有家室,張愛玲卻是第一次戀愛。

1944年,胡蘭成與他的夫人離婚,而與張愛玲籤訂婚約:胡蘭成與張愛玲籤訂終身,結為夫婦,願使歲月靜好,現實安穩。炎櫻旁寫為媒證。

結婚後,夫婦兩人的生活溫馨、平和,而充滿色彩,雙雙並座欣賞文學著作,讀古詩,讀外國小說,偶爾出去到西洋糕店鋪吃點點心。兩人的談話也總是平易而激人想像。顯然,張愛玲對於這段生活比較滿意的。

但是,好景不長,隨著抗日戰爭的進展,胡蘭成預感到末日的來臨,作了潛逃的打算,他對張愛玲說:「我必定逃得過,頭兩年裡要改姓換名,將來與你雖隔了銀河亦必定我得見。」張愛玲說:「那時你變姓名,可叫張牽,又或叫張招,天涯海角有我在牽你招你。」

胡蘭成先去漢口,企圖在那兒成立什麼「大楚國」,沒想到日本人很快投降,他只好隱姓埋名,躲在浙江溫州一帶。在這期間,他先後與周小姐、範小姐有染。張愛玲曾往溫州看望他,要求他與周小姐斷絕關係,胡蘭成卻擺出多情才子的派頭,哪一個都不想放棄,張愛玲十分傷心,對他說:「你是到底不肯。我想過,我倘使不得不離開你,亦不致尋短見,亦不能再愛別人,我將只懸萎謝了。」兩人從此產生芥蒂。

到了後來,張愛玲又知道了範小姐的事,痛下決心與胡分手,她給他去了一信:「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歡我了的。這次的決心,我是經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惟彼時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難。你不要來尋找,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了的。」這段奇特的婚姻就此結束,多少有點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胡蘭成不久便去了日本,先與範小姐結婚,後又與大漢奸胡世寶的遺孀佘愛珍結婚,並撰寫回憶錄《今生今世》。

張愛玲第二次婚戀發生在美國。

那時,她從香港到了美國,已是一個三十四、五歲的婦人。她與美國著名劇作家 Fedinand Reyher相遇,Reyher長張愛玲三十歲,他是一個馬克思主義的信徒,對於共產主義非常鍾愛,他的性格算得上典型的「美國佬」,熱情爽朗,正好與張愛玲的冷漠內心相映成趣。

他們在1956年6月結婚。1961年, Reyher先生不幸中風癱瘓,直到1967年去世。

張愛玲的兩位丈夫,一位極端反共,並且墮落為漢奸,另一位卻極端地信仰共產主義,說明張愛玲本身對於政治的極其冷漠,她注重的是人本身,才華,情致,這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焦點

  • 張愛玲的兩任丈夫,前夫是渣男她愛的低到塵埃裡,後者比她大30歲
    在這樣一個家庭出身,張愛玲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而這也是她後來能在文學方面取得成就的基礎。本文不為大家介紹張愛玲文學上的成就,只說她的兩任丈夫。張愛玲曾說:「愛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裡,然後開出花來。你大可以愛他到塵埃裡,但你記住沒人會愛塵埃裡的你。」給了她這一番感觸的男人,正是她的第一任丈夫胡蘭成。
  • 《色戒》裡的抗日女志士王佳芝,和漢奸易先生的原型與張愛玲有關
    這是一部根據作家張愛玲的小說改編的電影。在張愛玲的諸多短篇作品中,有一個叫《色·戒》的無間道故事,據說這個短篇她前前後後寫了三十年。 故事內容大約如下:美麗性感、氣質柔美的抗日女志士王佳芝,或許是感動於對方願意為她一擲千金的慷慨,又或許是出於情慾,愛上了一個自己曾立誓殺之而後快、陰險冷酷、蒼老猥瑣、變態無恥的漢奸易先生,甚至不惜為保護漢奸而葬送了自己和同志們年輕的生命。
  • 讓愛低到塵埃裡的才女—張愛玲
    對面坐著胡蘭成的妻子張愛玲,張愛玲看著丈夫只顧和另一個女人調情,完全無視自己的存在。張愛玲提議給丈夫的女客人畫一張素描,可張愛玲剛剛描到女客人的眉眼輪廓就停了下來,再也畫不下去。而讓人最氣憤的是,作為一個有妻室的男人,胡蘭成對這件事竟然寫得洋洋自得,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文中的她指的就是張愛玲,胡蘭成筆下的張愛玲簡直就是「超凡脫俗」,作為妻子,丈夫在外面與女人鬼混,張愛玲不但不吃醋,反而滿不在乎,十分支持,這可能嗎?這當然不可能,胡蘭成要麼就是不了解張愛玲,要麼就是在為自己的薄情開脫。其實在胡蘭成與張愛玲最初交往的時候,他還是個有婦之夫。
  • 張愛玲說:愛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裡然後開出花來
    張愛玲,民國時期著名女作家。筆者一直覺得張愛玲是民國時期影響力最大的作家,而且是一個極度複雜的女作家,根據她寫的作品很難研究清楚,張愛玲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而她在愛情裡面就顯得更加複雜難懂。張愛玲與胡蘭成,一個是當時上海最負盛名的女作家,一個是汪偽政府的要員。在亂世之中,他們的相識、相知、相戀,及至最後的分手,都堪稱是一場「傳奇」。
  • 張愛玲的一生:讀懂情慾世界的生存法則
    先是跟胡蘭成相愛,背負文化漢奸的罪名;後跟體弱多病的美國作家賴雅結合,一生供養這把「老骨頭」。一個世紀過去,流言蜚語早已不復存在,而她的作品愈加受歡迎。要說爭議最大的民國女子,非張愛玲莫屬。她的才情,轟動上海文壇。處女作《第一爐香》被紫羅蘭雜誌主編看到後,他驚呼:「從來沒看過這麼好的小說!
  • 【人物】張愛玲的一生:讀懂情慾世界的生存法則
    先是跟胡蘭成相愛,背負文化漢奸的罪名;後跟體弱多病的美國作家賴雅結合,一生供養這把「老骨頭」。一個世紀過去,流言蜚語早已不復存在,而她的作品愈加受歡迎。先是跟胡蘭成相愛,背負文化漢奸的罪名;後跟體弱多病的美國作家賴雅結合,一生供養這把「老骨頭」。一個世紀過去,流言蜚語早已不復存在,而她的作品愈加受歡迎。
  • 原生家庭到底有多重要:張愛玲為什麼會喜歡上愛沾花惹草的大漢奸
    婚姻失敗最大的受害者是孩子,甚至有人終其一生,都會留下陰影,亦如一代才女張愛玲,會被一個比她大14歲的漢奸才子迷住。作為現代文學的領軍人物,張愛玲的文筆細膩,風格綺麗且充滿寓意,不知多少人為之傾慕,可是她的婚姻卻是不幸的。
  • 張愛玲百年:如何不附庸風雅的穿越她
    親日通敵漢奸者的清奇腦迴路,與渣男新世相,面子裡子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儒雅的不要臉,攀附思維硬上,出名還算趁早的張愛玲在豐碩稿費裡,賞胡蘭成點兒而要飯錢外,真沒倒貼別的。他們之間往來的那些信札文字,只是文字,外人認真不得。兩人的事兒,和生活裡真相有很大的差距。在他們徹底斷了以後的幾十年間,漢奸還不時暗送秋波,試圖勾搭回這位聲名顯赫的前妻,均以失敗告終。
  •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中天易斷張愛玲人生二三事
    象張愛玲這樣的傳奇女子,大概只有愛到極致,才願用一紙婚書寫下牽絆。張愛玲遇到第一任丈夫胡蘭成,正是自己的最好年華,短短的幾次見面便被其學識及佛法上的造詣所吸引。胡蘭成其人歷史評價不高,曾在汪偽政府任要職,被很多人斥為漢奸、賣國賊,但張愛玲崇尚自由主義,不問政事,對胡的政治行為亦沒有過多關注(這也為其情路坎坷埋下伏筆),豈不知「欲知其品先觀其行」,一個在大義上沒有底線的愛人,在感情上對其背叛也就不足為奇了。今天,且由我與大家一起,以中天易的思維去分析品味,冥冥之中張愛玲的八字命理已埋下了的坎坷情路基因。
  • 民國四大渣男,一個比一個渣,卻又一個比一個有才華
    他和第1任夫人結婚幾天後離家出走了,那個妻子一直等了他20多年。他的第2任妻子是日本人,為他生了5個孩子,可他拋棄時毫不手軟,他幾個妻子結局都非常悽慘,還有很多情人,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十足的渣男。後來在國外又和其他的女人發生感情,直到他被日軍殺後,才結束了頗有爭議的一生鬱達夫三任妻子,多個情人,見一個愛一個,甚至攛掇情人拋棄未婚夫和他在一起,在一起後又劈腿他人,和他相比,徐志摩都算是痴情胡蘭成,雖然文學造詣很高,但人品人格差,比前三位更為讓人不齒,甘願做漢奸,和他有關係的女人八個以上,也是見一個愛一個張愛玲,胡蘭成,蘇青。
  • 張愛玲的三段感情,給所有女人警醒:真正愛一個人,是「適應」
    她以為,只要付出全部的真心,就能換來一個白頭偕老相依偎的結局,卻忘了:「一段好的婚姻,需要的是相互適應,而不是刻意改變。張愛玲第一個愛上的男人,喜歡張愛玲的,對文學有一定了解的人皆知道,是有婦之夫胡蘭成。和胡蘭成在一起的日子裡,張愛玲從高冷的性格變得愛說愛笑。她不惜當小三,更不惜當個漢奸的情婦,只要能和胡蘭成在一起,她便可以永遠的宅在家遠離世俗的困擾。
  • 晚年悽涼孤獨的張愛玲,愛錯了人,不幸的信仰
    民國奇女子張愛玲,祖上是晚清貴族,可惜在她出生時家道已中落,在她很小時父母離異,她跟著父親生活,繼母對她不好,生活中沒有母慈父愛,飽受世間冷暖。張愛玲的一生很傳奇,二十歲初踏文壇,就已轟動四方。現在有一個學派張學,特意研究張愛玲的文學作品。
  • 張愛玲的兩段婚姻:真正貴氣的女人,從來不依賴婚姻
    不管從家世,才華,事業,名氣,張愛玲和胡蘭成的差距都可謂天上地下。一個是沒落貴族的天才少女,一個是落魄的鳳凰男。如果張愛玲世俗一點,或許胡蘭成連張愛玲的面都見不到。可是張愛玲性情孤傲,行事亦不按常理出牌。
  • 民國四才女:楊絳嫌棄張愛玲,張愛玲嫌棄冰心,冰心嫌棄林徽因
    在她們之間存在著一條"民國鄙視鏈",即楊絳嫌張愛玲醜,張愛玲瞧冰心作,冰心諷林徽因綠茶。一、楊絳嫌棄張愛玲醜從古至今,能被尊稱為"先生"的女子並不多,楊絳是其中一位。溫馨開明的原生家庭、情投意合的丈夫、活潑可愛的女兒以及真心熱愛的事業,這樣的美好環境,也使得楊絳先生雖嘗盡人生百味,卻始終明媚從容。與之相對的張愛玲,也是出生於民國時期的名門望族,其祖父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李鴻章的長女,可謂家世顯赫。然而這樣的家庭背景,卻沒有帶給張愛玲一絲一毫的幸福溫暖。
  • 張愛玲的漂亮母親黃逸梵
    她的一生,惟一的傳世成就是生出了一個名為張愛玲的女兒。然而,倘若人生能夠不以留給後人多少來計算價值,黃逸梵(原名黃素瓊)的人生是一個女人鑽石或者翡翠的生命,即使置於今日,也足夠良家女子羨慕、唏噓。「與外國人戀愛後,再也不想跟中國人戀愛」黃逸梵生長在一個官宦之家,從來不愁生活,即便是一輩子。
  • 張愛玲與胡蘭成的今生今世
    胡蘭成隔三差五地拜訪張愛玲,陪她聊天、逛街、散步,還經常誇讚張愛玲的美麗與氣質,這哪是一個情竇初開的姑娘能夠招架的,更何況還是一個極度缺失關注和寵愛的女人。張愛玲寫給胡蘭成的第一句情話,便是把胡蘭成說成對自己「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可見,她已經開始把胡蘭成當成知心人了。
  • 如何成為一個靈魂有香氣的女人?「林徽因、楊絳、張愛玲」告訴你
    讓我們走近3位國民女神:林徽因、楊絳、張愛玲,學做一個靈魂有香氣的女人!01.做一個有才情的女子她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梁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嶽霖默默記掛了一生,這個美好的女子叫林徽因。張愛玲張愛玲的第二任丈夫是德籍劇作家賴雅,當時張愛玲也就36歲,而賴雅已65歲了。偏偏張愛玲愛上了,半年後嫁給了年長29歲的賴雅。
  • 賴雅離世後,張愛玲悲涼晚年:獨居30年無子,死後骨灰灑太平洋
    大才女張愛玲,除了愛過「漢奸」胡蘭成和大導演桑弧,還曾與大她近30歲的美國作家賴雅有過一段婚姻。
  • 為何張愛玲會被漢奸才子胡蘭成迷住?香港學者一語道破真相
    一個又一個的才子佳人為了愛情而前赴後繼,如同飛蛾撲火一般。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的張愛玲在遇到愛情時也不能免俗,儘管她知道胡蘭成的身份,知道他的情況如何,但她還是忍不住陷入到對他的愛戀當中,無法自拔。初見定情「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未經情事的張愛玲,遇上早已是風月場老手的胡蘭成,自然是只有繳械投降的份。1920年9月,張愛玲出生於上海。
  • 讓張愛玲唯一能和自己「相提並論」的女作家蘇青的唏噓人生
    張愛玲的清高是眾所皆知的,但是在她口中唯一說出過一個女作家是自己心甘情願與之相提並論的,就是民國海派女作家「蘇青」。張愛玲曾經放言:「若將我和蘇青相提並論,我是心甘情願的,可是若將我與冰心、白薇等歸為一類,我實在不能引以為榮。」可見,蘇青在當時的才氣和名氣並不在張愛玲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