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窈窕姐
昨天,有位關係較好的寶媽問我:生完孩子已經快半年了,腿和胳膊倒是很正常,體重也基本上恢復到產前的狀態。可是小腹上的肉肉還是很多,松松垮垮的,看上去和懷孕三四個月的孕婦似的,走出去別人都說肚子裡還有一個。平時稍微緊身的衣服都不敢穿,不然難看得要死。窈窕姐,你當時是咋甩掉肥肉的,我也想要和你一樣的小蠻腰,求帶!
好吧,自從上次爆照以後,經常會收到類似的問題。為了不辜負寶媽們的信任,今天我可是拿出看家本事的小可愛哦。
當初生完熊娃子,我也是悲催地發現其他部位都瘦下去了,卻只有肚子上還是一大坨肉。在網上搜了很多資料,聽說做仰臥起坐很有效。於是乎,如我這般懶蛋,居然堅持了一個月,但沒什麼效果。肚子上的三層肥肉貌似很難甩掉,二尺二的腰圍,看起來簡直是妥妥的米其林輪胎。
眼看瘦身無望,我趕緊向從醫多年的朋友求救。朋友說,剛生完孩子,小腹依舊比較大,其實是很正常的現象。這主要是子宮盆底肌等尚未恢復導致,一般產後42天以後,腹部就會逐漸變小了。
但如果寶媽發現,生完孩子已經大半年了,肚子遲遲瘦不下來,就需要考慮可能是以下這兩個原因:
腹部脂肪堆積
懷孕以後,孕媽體內激素會發生變化,雌孕激素升高、雄性激素降低。這會導致脂肪增多,並且囤積在特定的部位,尤其是腹部。再加上整個孕期,大多數孕媽媽會進食含有營養的食物,很容易導致熱量過剩,進而使腹部脂肪堆積。所以,如果不想為產後恢復困擾,孕期就要適當控制體重的增長以及進行適量的運動。
產後腹直肌分離症
除了脂肪堆積之外,其實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腹直肌分離造成的。這是因為,孕中後期,隨著胎兒的生長發育,子宮會不斷增大,進而使肚子上的兩條腹直肌向腹部兩側分離。不過呢,一般來講,生完孩子一年以後就會恢復到原來的位置。
但如果寶媽的腹壁比較薄弱,孕期胎兒偏大,連著生好幾個娃等,那麼就可能會患上產後腹直肌分離症。具體表現為生完孩子以後,腹壁鬆弛膨隆,長期不能恢復,甚至還伴有腰酸背痛的後遺症。
不過寶媽們也不要太過擔心,如果腹直肌分離的寬度小於三指寬,一般通過一套簡單的動作就可以促進腹部恢復。具體操作起來其實也不難:1.做平板支撐(保持時間越長越好)2.仰臥抬腿(每組6—8次,做2—3組)3.跪姿伸腿(每條腿伸出4—6次,重複2—3組)4.背對著牆收腹站立(每組10—15次,重複2—3組)。
如果寶媽堅持做這套動作,但產後一兩年,肚子還是瘦不下,則可能需要藉助手術的方法,
將分離的腹直肌重新向腹中線靠攏,恢復到原有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