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防涼,滋補潤燥' 之 酥脆杏鮑菇 ]回歸廚房,愛的美食,有你才有味道

2021-02-27 鳳展超市

*寒露*

 公曆每年10月8日或9日是太陽到達黃經195°時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 在這節氣裡最容易誘發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疾病,要充分防範,加以警惕。

*寒露*當季食材

*寒露*推薦美食寒露要防涼,滋補潤燥正當時

寒露在二十四節氣中排列十七,於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節。秋季時節必須注意保養體內之陽氣。當氣候變冷時,正是人體陽氣收斂,陰精潛藏於內之時,故應以保養陰精為主,也就時說,秋季養生不能離開「養收」這一原則。

應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製品等柔潤食物,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加體質;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薑、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精。有條件可以煮一點百棗蓮子銀杏粥經常喝,經常吃些山藥和馬蹄也是不錯的養生辦法。

  精神調養也不容忽視,由於氣候漸冷,日照減少,風起葉落,時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悽涼之感,出現情緒不穩,易於傷感的憂鬱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因勢利導,宣洩積鬱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

  除此之外,秋季涼爽之時,人們的起居時間也應作相應的調整。我在多年的臨床診療中發現,每到氣候變冷,患 腦血栓的病人就會增加,分析原因和天氣變冷、人們的睡眠時間增多有關,因為人在睡眠時,血流速度減慢,易於形成血栓。

^-^ 秋補菜品. [ 酥脆杏鮑菇


主料

杏鮑菇、雞蛋、

輔料

麵粉、麵包糠、鹽、胡椒粉、

用具

炒鍋

..(所有食材,用具,鳳展超市均已為您準備齊全)


酥脆杏鮑菇的做法

杏鮑菇洗淨,手撕成長條狀,撒鹽煞一下水分,待10分鐘後,將水倒出;

雞蛋磕在碗裡,攪拌均勻,加麵粉,拌成麵糊狀,麵包糠備好;

杏鮑菇沾麵糊,再沾麵包糠,放置待用;

鍋裡倒油燒至6成熱,將裹麵包糠的杏鮑菇放入,炸至兩面金黃撈出即可;

自製麵包糠:

1、土司麵包鍋內烘乾,

2、放入料理機找碎即可。

竅門:

1、同樣的方法也可以炸蘑菇,但是兩者味道相比,杏鮑菇的韌勁兒好,口感也相對好些; 2、杏鮑菇煞過水後,要將杏鮑菇的水全部擠幹,要不麵糊不容易掛住; 3、裹麵包糠後炸,成品更加酥脆,生菜裹著吃,味道更佳。

----

我們一直尋找

每一道有愛的菜品

回歸廚房,沉澱心靈,安靜的一個人,

讓香味在你指間韻動,蔓延整個世界

有你在

愛的美餐,才有味道


快和你的小夥伴一起加入鳳展超市大家庭吧!

相關焦點

  • 雅趣·生活 喝湯滋補養顏 一盅寒露養清秋
    寒露時節,天氣漸漸轉涼,地面露水增多,空氣中的水分減少,從中醫的角度,此時燥邪當令,最應防燥養陰,而且在天寒夜長的深秋,無論是脾胃還是心情,都需要得到滋潤,京城的不少餐廳也適時推出了湯煲新菜單,寒露喝湯去,邊進補邊享受那一分清淡,不亦快哉。
  • 【健康養生】寒露時節「涼燥」當令,這三款養陰防燥的食養藥膳別錯過!
    現在已進入寒露時節,秋風送爽,炎暑消退,正是豐收的季節,人體也正處於收穫時期,機體由活躍、外向、支付的階段轉變到沉靜、內向、貯蓄的階段。此時節「涼燥」當令,如果秋分時沒有及早潤燥養生,此時可能會有皮膚乾裂、咽燥乾咳、痰中帶血絲等秋燥症狀。中醫認為,燥邪不僅會外襲傷肺,也會內傷脾胃,使胃津液減少。
  • 寒露節氣之十八般養生大全
    寒露養生,湧泉穴很重要寒露時節收令大行,人體養生,最易借天之力而幫助自身把浮暑之火收歸腎水裡面。《內經》指出:「腎出於湧泉」,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於腳下,湧出灌溉全身;因此,溫暖湧泉穴即有引火歸元之功。經常揉按湧泉,應對失眠、疲勞及怕冷等,均有較好療效。本法尤其適宜老人,養生諺語云:「若要老人安,湧泉常溫暖」!
  • 二十四節氣"寒露"養生藥膳 重在滋補潤燥 潤肺益胃讓MM們肌膚逐步美白、細膩:
  • 一起動手做一道滋補又潤燥、美容又養顏的黃豆燉豬蹄
    加入正道,點擊上方「正道農場」,關注新知青種地的故事寒露過後
  • 今日寒露,深秋病易催,做好這10個1不吃虧!
    「寒露寒露,遍地冷露」。今天22時6分,我們將迎來「寒露」節氣。到了寒露,一重秋風一重冷,一場秋雨一場寒,有一種真真切切的冷,叫「忘穿秋褲」。諺語說:「不怕霜降霜,只怕寒露寒」,寒露已然是秋天中的秋天,而且是從立秋到霜降整個秋季中氣溫下降最快的節氣。天氣的變化進入了快車道。秋意熟透,你那裡冷嗎?每天多睡1小時,可以解秋乏。
  • 【秋季滋潤】秋分時節需潤燥,自製梨子美食滋補吧!
    冰糖雪梨菊花茶秋季是雪梨上市的季節,雪梨清甜多汁,不僅味道受人喜歡,而且有去燥潤肺的益處,今天介紹的冰糖雪梨菊花白茶不僅有雪梨,還加入清熱的菊花和白茶,最重要的是,只要一口電飯鍋就能一切搞定啦!2古法秋梨膏 止咳又潤燥秋季氣溫起伏很大,而且十分乾燥,所以秋季養生宜以清火滋潤養肺為主。此款秋梨膏十分應景,對於潤肺、止咳效果很好。特別是有小寶寶的家庭可以備一些。
  • 明日寒露,這7種食材要常吃,氣溫漸涼,防寒保暖需做好
    明日寒露,這7種食材要常吃,氣溫漸涼,防寒保暖需做好。今天與大家分享7道寒露時令的美食,寒露到來天氣轉冷,大家在飲食上必須做好調整,切忌大魚大肉盲目進補,多吃蔬菜水果給身體潤燥補水,吃溫熱菜餚給身體保暖禦寒。
  • 寒露養生
    寒露過後,天兒一天冷過一天,晝夜溫差變大,夜涼如水。寒露以後進入真正意義上的秋天,諺語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意思是提醒大家不要繼續穿涼鞋了,所以,可以把涼鞋、單衣等洗乾淨並收拾起來。交替時節,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儘量與氣候變化相適應對於身體健康十分重要。
  • 節氣養生——寒露丨士材
    隨著寒露將至,冷空氣將進一步來臨。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正如俗語所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吃了寒露飯,單衣漢少見」,提示我們寒露時節,氣溫漸降,秋意更濃。寒露來臨,夏熱已遠,深秋漸進,時處涼熱交替之際,氣溫漸降,日短夜長,應早睡早起,充足的睡眠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晝暖液涼,晨起及夜間出門,應著長袖長褲,做到寒露腳不露。
  • 晶珠廣場「寒露」時節滋陰潤燥少食辛辣
    寒露三候  我國古時曾使用的「平氣法」將寒露分為三候:  一候鴻雁來賓: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  二候雀入大水為蛤: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  三候菊有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 【深秋養生】防寒腳不露,潤燥好過秋
    古人把露作為天氣轉涼的表徵,「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此時要注意防寒保暖。寒露時節,秋高氣爽,氣候宜人,許多人卻感到四肢無力,懶動懶言。克服「秋乏」應該從調節人體節律入手,包括起臥、飲食和運動等。
  • ['貼秋膘,貼營養' 之 香菇燉雞腿]回歸廚房,健康營養不長膘.
    立秋已過,伴隨著早晚天氣變涼,不少人開始準備在立秋後好好「貼秋膘」。
  • 寒露時節,這五種美食幫您遠離秋燥健康過秋季!
    每每到了寒露,天氣漸冷,已是深秋時節,天氣更加乾燥,那麼我們該如何在寒露節時預防秋燥呢?今天小編就來向大家推薦寒露節氣潤燥五種佳品,讓你遠離秋燥健康過秋,一起來看看吧。  木耳能夠滋陰、潤肺、生津、降血脂。木耳中鐵、鈣、磷含量豐富,富含維生素C,所特有的脂肪質和植物膠質滋養效果極佳。木耳還有排毒的作用,素有「素中之葷」的美稱,是理想的補血佳品。
  • 寒露過後,一定要吃這八種食物,清心又潤燥
    寒露過後空氣乾燥,人容易煩躁不安。這時一定要多吃一些清心潤燥的食物來去除秋燥。
  • 【健康】寒露到,秋意重,寒色濃.預防生病,寒露養生應該這樣做
    白露、秋分和寒露,是北京、杭州等地市民鬥蛐蛐兒的高潮期。蛐蛐兒也叫促織,一般聽見蛐蛐兒叫就意味著入秋了,天氣漸涼,提醒人們該準備過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織鳴,懶婦驚」之說。為防「燥氣」,這個時節的飲食應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宜多吃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製品等柔潤食物,以及潤肺潤燥的新鮮瓜果蔬菜、豆類及豆製品,同時增加雞、鴨、豬肝、魚、蝦、山藥等以增強體質。有條件的,還可以煮一點百棗蓮子銀杏粥經常喝,經常吃些山藥和馬蹄也是不錯的養生辦法。
  • 今日寒露|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菊有黃華:再五日,「菊有黃華」,華是花,草木皆因陽氣開花,獨有菊花因陰氣而開花,其色正應晚秋土旺之時。香山位於北京市西北郊的西山東麓,方圓數萬畝坡地上紅豔似火,遠觀以為是一片片花瓣,近看才辨清是一片片橢圓的樹葉。香山觀賞紅葉絕佳處是森玉笏峰小亭,從亭裡極目遠眺,遠山近坡,鮮紅、粉紅、猩紅、桃紅,層次分明,似紅霞繚繞,情趣盎然。講養生,吃芝麻寒露到,天氣由涼爽轉向寒冷。這時人們應養陰防燥、潤肺益胃。於是,民間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習俗。
  • 【每周一膳】寒露時節,適合進補淮山北芪寸冬豬脾湯.
    寒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寒露時節天氣轉冷,已是深秋時節,常言道:「寒露腳不露。」寒露過後,氣溫逐漸降低,因此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筆者特別介紹一味淮山北芪寸冬煲豬脾湯,特別適合寒露時節食用。淮山北芪寸冬豬脾湯食材:洗淨的豬脾臟200克,淮山30克,黃芪30克,寸冬15克,山萸肉15克,生薑10片,杞子15克,豬瘦肉300克,水澱粉、醬油、鹽適、料酒、色拉油適量。做法:1.將豬脾去除脂肪,切成均勻的小片,用適量水澱粉、醬油、料酒、色拉油拌醃30分鐘。
  • 秋季養生,寒露養生小常識
    寒露是深秋的開始,天氣越來越冷,那麼寒露節氣怎麼養生?今天跟大家說一說寒露節氣養生五個小常識。第一個足部保暖。常言道寒露腳不漏,寒露過後氣溫逐漸降低。不要經常去赤膊漏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腳自古就有人體的第二心臟之說。腳與人體的心臟是最遠的。負擔最重的,最容易導致血液循環不好,加上我們腳的脂肪層很薄。保溫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腳與上呼吸道黏膜之間有一個密切的神經聯繫。一旦足部受涼,就會引起我們上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的收縮。纖毛運動減弱導致人體抵抗力下降,所以足部的保暖是非常重要的。
  • 快寒露了,「三白二黃一黑」要常吃,別忘兩件事,順利過秋身體棒
    寒露前後,常吃這「三白二黃一黑」,做好兩件事,秋冬季節身體棒。「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秋季的第五個節氣「寒露」快到了。秋分前為「白露」,後為「寒露」,此時涼意遞進,地面的露水即將凝結成霜,故有寒露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