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暖時光(此文為原創,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家兒子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讓人頭疼的入學報名結束後,孩子們現在已經開學幾個星期了。前幾天學校給家長們開了一場講座,講座的主題是:孩子剛上一年級,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講座最後學校邀請了幾位學霸家長給我們分享經驗,不得不說,真的是受益頗多。
孩子剛上一年級,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講座上幾位學霸家長談了自己的看法,作為比較成功的過來人他們總結的這幾點還是很不錯的,家長們跟著學學。
學習很重要,但是家長知道重要沒有,關鍵是讓孩子樹立對學習的正確看法
學霸家長們提到的第一點就是讓孩子樹立對學習的正確看法。確實,站在家長們的角度,我們都知道,學習很重要,雖說眼下的成績不能決定什麼,但一年級或者說整個小學階段都是打基礎的關鍵時期。可能學習的知識難易程度沒有太難,但孩子對學習的正確認識卻是很關鍵的。
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給自己學的。不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會催孩子,催孩子寫作業、催孩子用功、催孩子預習複習等等,家長們這樣做之後,不少孩子就會感覺自己學習是給爸爸媽媽們學的。這一點萬萬要不得,家長一定要注意,找機會給孩子解釋,讓孩子意識到家長催他們學習,而他們自己才是真正的受益者。
不要讓孩子感覺學習是別人的事情,學習是為別人而學。只有家長或者老師催了自己就被動地學一會兒,這也是萬萬要不得的。學霸家長表示,家長們在孩子一年級的時候,單純給他們講道理說學習有多重要,可能孩子還不能夠完全理解。
家長們可以通過一些生活案例或者身邊的一些故事,讓孩子自己去感知到底什麼才是「學習」,以及「學習到底有多重要」。當孩子切身感覺到學習是和自己休戚相關的事情後,他們就會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讓孩子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一年級的時候,有關孩子們的學習,不少家長都會催,可能不少孩子的學習其實都是很「被動」的,有的孩子甚至是別人催說該寫作業了,他知道該寫作業了,別人不催,他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有關學習上的事情,事事都讓別人去催,這就很「被動」。這樣的結果是孩子自己不上心,家長還很累。
所以,一開始家長一定要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讓孩子知道「主動」學習自己才能夠真正從中受益。加上上面說的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當孩子能夠對學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並且可以自己「主動」學習的時候,那麼最關鍵的基礎就打好了。
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很重要
孩子剛上一年級,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學霸家長表示,低年級的孩子,關注他們的學習成績和考試排名其實意義是不大的。一方面,孩子學習的知識有限,即便是考試考了滿分,能說明的問題也有限;另一方面,一年級的學生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以及養成一些正確的學習習慣。這些才是會伴隨自己整個學習生涯甚至影響自己整個人生的關鍵。
而在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的過程中,家長要允許孩子犯錯,不斷試錯的過程看似很糟糕,但當孩子試錯了,也才能夠從錯誤中吸取經驗,總結到哪些才是正確的,同時也適合自己的方法。
而學習習慣的養成,某種程度上也是需要家長幫忙的。尤其是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要學著給孩子立規矩,然後讓孩子懂規矩,並且堅持去按規矩辦事。這樣堅持下去,好的習慣才能夠養成,孩子也才能夠真正地從中受益。
孩子剛上一年級,可以說有關學習,什麼事情都是剛剛開始。此時,一切都不晚,真正對孩子好的家長,可要抓住機會,在孩子最開始的起點和孩子一起把基礎打好。這樣今後在孩子學習的事情上才能夠事半功倍。
【話題討論:孩子剛上一年級,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網友們,這個話題你怎麼看?】
90後寶媽一枚,因為有了孩子,開始關注並學習育兒知識。在這裡希望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寶媽寶爸,共同探討育兒心經。
未來亦暖,歲月如初。時光,總是暖暖的,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