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面試中,總會遇到HR問到一個問題:「你的期望薪資是多少?」
這個問題對於有職場經驗的人來講,自然不是什麼難事兒,因為他基本對自己都會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的,所以一般會如實說出來的。
但是對於大學生來講,確實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因為她們怕說高了,可能單位不要,但是說低了呢,自己可能又不太願意去了。也經常因為這個問題頭痛。
曾經有個同學給我說,「我對薪資沒有要求或者說薪資隨便給」。
這麼去說的話,很顯然,你是對自己的能力沒有做個好的評估,你連自己的能力都沒有評估好,怎麼去說明你能夠勝任這個工作呢
如果把薪資說低一點或者說高一點呢,又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
很顯然,薪資說的太低了,那就是你在貶低自己的能力,說明你的自信心不足,如果薪資說的太高,那又顯得自己的分量過重,公司受用不起的。
其實,很多企業通常都是事先對求職的職位定下了開支預算的,他們說這個的目的,就是證實一下這個預算是否足以引起你對該工作的興趣。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回答會比較好呢?
首先,我們需要對這個崗位做一個足夠的了解;我們在了解這個崗位的時候,一般在招聘簡章或者在網站上都有相關的薪酬範圍,你可以說一個範疇,這個範疇是最低價是平均薪資,最高價是最高薪酬加上平均薪資和最高薪酬的差距;比如對於一般城市,應屆生崗位的薪酬一般是4000-6000,那麼你可以說你的期望薪酬是5000-7000;
第二,把這個問題交還至面試官,就是當你遇到你得期望薪資這個問題的時候,你可以反問說到:「咱們單位,這個崗位的薪酬大概是什麼樣子的呢,可以說一下嗎?」,這個時候,如果面試官知道薪酬結構的話,一般情況下會告訴你的範圍的,如果你能接受,那麼你就直接給他說,公司的薪酬非常符合我的期望的。如果你不能接受,你可以說貴公司的薪酬比我想像的可能略低了一點,因為我能夠做什麼,我有過什麼樣的經驗,做過什麼項目,帶過什麼團隊,我期望我的薪資大概範圍是xx—xx元,也希望公司可以考慮一下。
第三,不做任何分析,就是直接說出你心中的薪資。特別對於應屆生來講,很多對於這塊,都是不敢說,或者唯唯諾諾的,感覺要到嘴邊了,但是又說不出來,到了面試結束,也不知道這個崗位的薪資狀況是什麼樣子,甚至入職了以後,都不知道自己的薪資是多少。其實確定薪資,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恰恰相反,這個是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當然這裡的薪資,我的建議還是說一個範圍,不建議直接說出一個數字來。也不要出現「至少」,「最多」等字眼。
最後,給大家一個建議,薪酬我們一定要知道,但是我們一般不要在開始就去提薪資的問題,既然都去面試了,那麼出於禮貌,你也會把這場面試給進行下去,所以建議在最後,大家都談的差不多的時候,面試官沒有提出薪酬的情況下,你可以提出關於薪資待遇的問題。其他的時候,需要看準時機再提,不然就會有一點唐突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