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最有逼格的廣東白切雞鑑賞指南

2021-02-07 阿滋楠

 生活方式 · 旅行 · 汽車 · 美食 · 購物 · 時尚美妝 · 家居 · 投資

關注我 | 你就是最懂生活的精英

爭取每日推送 不見不散


微信ID:阿滋楠 | azinannan

新浪微博:@阿滋楠

秒拍 視頻訂製:@阿滋楠

廣東人作為吃貨大省

對於吃這件事

是刻到每個廣東人DNA裡的

很多人吃到美味

都只是說:臥槽!好吃啊!

而廣東人會從食材到做法告訴你

這道菜為什麼好吃

哪個步驟改善一下更加好吃


粵菜中,白切雞絕對是最頂級的代表之一

可能你會覺得一道大街小巷的白切雞

有什麼好高端的?

正如達文西畫的雞蛋

歐洲頂級廚藝學校考的煎雞蛋

我們發現,大家都愛和雞過不去

越是簡單的東西,越能考驗功力



廣東酒樓裡的白切雞有頂級美味,但大街小巷的臨街店也是臥虎藏龍。中國人吃雞的歷史源遠流長,大江南北的名廚們研究吃各種各樣雞的菜餚。但是只有廣東人的吃雞方式,最講究禮數。


廣東人愛吃雞,和雞的吉祥寓意有關,在古代雞是光明和生機的象徵,廣東先人們過年必定吃雞討個好意頭,這個習俗也延續到廣東人的今天,無論大節小節還是祭祀先人,甚至在平時招待客人,也離不開雞,所以有了無雞不成宴的說法。


所以,我們和幾位資深廣東人一天狂吃8道白切雞,總結出了可能是目前為止最權威的白切雞鑑(zhuang)賞(bi)指南,告訴你同樣是雞,為什麼廣東的雞和其地區的就是不一樣。


不是所有的雞都能做白切雞。嘴刁的廣東人只選擇三黃雞、清遠雞、湛江雞和海南文昌雞。他們的共同特點是生長慢,體型小,飼養在山林野地之中,以草籽、泉水為食,過得比人還要舒適百倍的生活。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更加昂貴和特殊雞種,有的吃著葵花子長大的葵花雞,吃蟲吃草長大的蟲草雞,吃名貴藥材長大的檀香雞……廣東人相信只有雞養的好,才對得起雞的生命,這樣的雞吃進嘴裡,才能對得起為生活奔波的忙碌,廣東人真的是在用生命愛雞。



白切雞的烹飪步驟並不複雜,但是對每一步的功力把握都要求極高,好的白切雞是「煮不透」的,要達到以下三種水準,沒有多年的煮雞經驗,根本無法實現。



用好雞做出來的白切雞,皮都淡黃髮亮,彷佛是有土地般的生命力,一端上桌,就是一道能迅速奪人眼球的席上大菜。




好的白切雞,肌理飽滿,肉質嫩白似雪,不用嘗,就能從視覺上感受到的嫩。當一口咬下,藏在肉層之間的汁水會微微爆出,滿口飄香。




骨頭細,能看到四周微微透明,就證明是一個骨脆的嫩雞。如果骨頭切面可以看到淺粉血色,這不是不熟,是大廚精準的把握,讓這隻雞留在了最嫩的巔峰。如果不是,資深廣東人可能會拍臺問老闆今天的雞怎麼這麼老!



如果說好雞是白切雞的根本,那蘸料就是把白切雞的美味全部引出的鑰匙。廣東白切雞的做法大致相同,但是蘸料卻大有不同。


中山的白切雞常用沙姜作蘸料,湛江的偏好用紅姜頭配薑蓉、醬油等,廣州最喜歡的蘸料是蔥薑蓉。


廣州吃白切雞用蔥薑蓉的吃法,據說是大名鼎鼎的清平雞流傳下來的。清平雞的輝煌歷史自然不用多說,始於1964年的清平雞曾經日銷上萬隻,被稱為廣州第一雞。當時的大熱程度,現在的喜茶也不一定比得上。



蔥薑蓉的吃法就是清平雞根據更早流傳的的習慣改良而成,廣州地區的很多蘸料都多多少少受其影響,演變至今。因此白切雞的蘸料主要分三種:一是姜蔥蓉,二是沙薑蓉,三是紅蔥頭醬油。




用擠去薑汁的大肉黃姜搭配紅蔥頭或新鮮蔥,以3:7/4:6的比例混合,雞湯小煨過後,加入適當鹽,最後加入7成油溫的花生油。




沙姜和蒜以1:1的比例混合,加入適當鹽,最後加入花生油




將花生油和一品鮮醬油以1:3的比例混合,再加入適量的紅蔥頭提味。


三種碟之間除了調料的區別,必加的是花生油。一碟好的白切雞蘸料,必須要頂級的花生油。


胡姬花花生油傳承百年古法技藝精髓適溫烘炒,不過度加工,保留自然的濃鬱花生香,更適合做蘸料。


用它作蘸料,可以將蔥姜蒜去辣留香,既能去除雞的殘留腥味,也能最大程度帶出白切雞香味,只會讓白切雞更香,絕不奪味,帶來錦上添花的絕妙滋味。



夾一塊白切雞稍微蘸取,讓胡姬花花生油均勻包裹表面,讓白切雞吃起來更加皮滑肉嫩。



廣東白切雞的終極鑑賞指南你get到了嗎,點擊「閱讀原文」還有第二瓶半價的福利!量少油香速來!




相關焦點

  • 在廣東 每隻雞都是要被做成白切雞的
    在廣東很多地方,有「無雞不成宴」的俗語,各地都有引以為榮的本地走地雞:廣州葵花雞、清遠麻雞、湛江雞、肇慶杏花雞、茂名信宜三黃雞、中山沙欄雞……數不勝數。一隻雞,從頭到腳、從裡到外,只要是能吃的,決不能放過。「呢只雞好有雞味」,是廣東人對於雞的最高讚賞。
  • 如何做一碟正宗白切雞?這個方法廣東人都不一定會!
    以前,一說到廣東人就想到了吃蛇、吃蟲好像過於生猛其實與廣東飲食最息息相關的就是一盞不怎麼起眼的白切雞
  • 廣東人的最愛,簡單美味的白切雞!搭配上秘制蘸料,開胃一級棒!
    如果說到了夏天廣東的人愛吃什麼的話,那一定不可以缺少就是白切雞了,很多人想問白切雞到底是一個什麼東西,它其實就是把雞放在鍋裡面燉煮熟,當然還需要搭配上一起調料。雞肉裡面的蛋白質也是非常豐富的,尤其是在做好的白切雞以後,它的雞皮吃起來非常的有嚼勁,在煮熟了以後會把它放到涼水裡面去浸泡一下,冷熱一交替就會讓它吃起來更有嚼勁,而且更Q彈。不僅僅是我們家經常吃白切雞,在廣東的一些地方,家裡人要是團圓的話也都必不可少有這樣的一道菜,象徵著大家都聚集在一起,也對於他們非常有意義。
  • 粵菜第一雞白切雞,從燜制到擺盤,詳細講解最傳統的白切雞做法
    在很多人的眼中,粵菜的精髓在於食材,主要是說食材新鮮而地道,但是很多人往往忽略了粵菜技法的高超之處,套用一句廣告語,那就是「簡約而不簡單」,這一點在白切雞的製作過程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在介紹白切雞的傳統做法之前,先來簡單介紹一下白切雞的起源以及歷史。粵菜第一雞白切雞,從燜制到擺盤,詳細講解最傳統的白切雞做法。
  • 廣東茂名鄉鎮裡的小飯莊,靠白切雞火了36年,60元1斤只賣中午
    每個地方的老百姓都有自己最愛吃的食物,像四川人愛吃兔肉,南京人愛吃鴨肉,那麼廣東人肯定最愛吃雞肉。像什麼豉油雞、白切雞、雞煲等等,各種各樣的雞肉做法,讓人吃不過來,廣東人的飯桌上沒一隻雞都很少見,其實廣東人愛吃雞肉,主要是因為他們省內的雞太多,而且品種非常好,廣東人所吃的大部分雞肉都是自產自銷,像什麼清遠麻雞、文昌雞、湛江香草雞、龍門三黃鬍鬚雞,都遠近馳名。
  • 消失很久的廣東大哥教我做地道白切雞,我:還是吃你做的吧!
    消失很久的廣東大哥又回來了,我又能吃上地地道道的白斬雞了!「我覺得我上輩子就是廣東人!」每次吃著樓下大哥做的白斬雞,我都這麼對老公說。樓下楊大哥是廣東湛江人,來我們本地已經15年了。他說白切雞是他們湛江人宴客的「頭牌」。
  • 廣東六十多歲老師傅的燒鴨、燒鵝、叉燒、白切雞等秘方
    廣東湛江六十多歲老師傅的燒鴨、燒鵝、叉燒、東江白切雞、東江手撕雞、琵琶鴨做法燒鵝燒鴨廣東燒鴨、燒鵝:絕對與北京烤鴨不一樣的吃法與味道,北京烤鴨其精在於脆皮,而廣東燒鴨、燒鵝,不但皮脆,並且味便是一絕!做法與吃法也不一樣。鹹香為主,和酒樓燒鵝味道有所不同。
  • 廣東白切雞的正宗做法,先別急著下鍋煮,牢記「1泡2提」,鮮嫩爽口
    「 南方美食特搜,與你共享健康優質生活  」在廣東,白切雞是再家常不過的一道菜
  • 名菜白切雞最原汁原味的做法,皮脆肉滑,冰一下吃口感更佳
    白切雞是廣東的一道傳統名菜,在過大宴會中常出現,用最簡單的烹飪方法,做出最原汁的味道。所需要的配料和配料也是很簡單,只需蔥,姜,紅蔥頭加一隻雞就可以做出最美味的菜餚。白切雞雖然做法和配料都簡單,重點在於三浸三出和水溫的控制這兩步。
  • 20℃的白切雞最好吃?這些新派粵菜,徹底刷新你的認知!
    有一些菜是要用耳朵來幫忙:當海浪響起時,海螺出現在面前,尾隨而至的是主菜「護國海參」。   豬腳凍廚師們一方面保留粵菜傳統味道,一方面融合全世界各地食材,讓粵菜重新呈現:比如把姜蔥做成雪葩,來配搭白切雞一起吃,以保留白切雞的溫度。「每一個菜都有一個最佳溫度,我們嘗試多次,認為20度時白切雞最好吃,皮最爽,肉最嫩」,主理人魏旭翔說。
  • 廣東白切雞的正宗做法,先別急著下鍋煮,牢記「1泡2提」,鮮嫩爽口,年夜飯客家人必上的一道菜!
    點擊上方藍字「指間味集」關注我們在廣東,白切雞是再家常不過的一道菜,但想要讓白切雞做好卻並非是很容易的事情,白切雞從雞的選擇到煮雞的過程
  • 信宜美食蔥油白切雞 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蔥油白切雞,大片的青蔥覆蓋了整個盤子,用筷子撥開泛著油光的軟嫩雞肉,淡淡的蔥花香味合著雞肉的柔軟,透出油潤的口感,讓人不禁流連忘返
  • 論做雞,有誰不服廣東人?
    在廣東,有一隻雞,基本上統領了雞界的江湖地位。
  • 簡單快手白切雞食譜(手撕肉版)
    廣東人逢年過節飯桌上一定少不了白切雞這道菜,白切雞皮有彈性,肉有雞味,醬香,絕對的下飯神器。白切雞的做法其實不難,想要做好白切雞,兩個步驟不可少。第一,三提三放不可少。三提三放是短時間內讓雞冷熱交替,從而使雞肉更緊緻,鎖住雞的鮮味。第二,過冷河不可少。過冷河就是迅速給煮好的雞冷卻,使其表面行程一層雞油凍,雞皮有嚼勁。
  • 杭州最有名的白切雞竟然是梅豔芳的御用造型師做的~ | 白切雞
    談到「美感」,通常大家都認為只有在跟美有直接關係的行業中才會產生。比如說像服裝設計師、廣告設計師或是藝術家才會有創造美感的能力。但是其實美感是在各行各業都能挖掘到的。但是俊哥不但美發手藝一流,廚藝也聞名於整個杭州,人稱最好吃的白切雞就是出自他手。
  • 做白切雞別再開水下鍋,10人做8人錯,這樣做,皮光肉滑又多汁
    在廣東有個古老的傳統,對於慶生祝酒,可謂是無雞不成宴。
  • 海南白切雞的風味
    ﹀﹀﹀「你幫媽媽把那半隻雞拿出來解凍下,回去給你做白切雞吃。」掛掉電話,我乖乖地拉開冷凍櫃的櫃門,升騰的水氣撲了我滿臉,冰冰涼涼的觸感在這溫暖冬日裡顯得好不真實;保鮮膜的層層包被下,白中透粉的雞肉表面仍有零碎的冰碴子,我卻能感受到它的溫度——在盤中碼得整整齊齊的雞肉和酸酸鹹鹹的醬料仿佛已在我的眼前了。
  • 白切雞簡單卻很少人做得好吃?這個技巧才是真關鍵......
    (鹽焗雞,圖源《舌尖上的中國》)無雞不成宴,廣東人無論大小宴席、拜神、拜祖先都不能缺少雞。我有一名朋友,幾乎每頓飯都要有雞,無雞不歡。吃貨詩人袁枚在《隨園食單》也寫了白切雞是雞菜十款之首,假如他知道現在的雞有那麼多吃法,是不是趕緊會學醫延年益壽呢?
  • 如何使白切雞的表皮發黃?三黃雞的做法其實很簡單,一學就會
    如何使白切雞的表皮發黃?
  • 做白切雞,別直接下鍋煮!多加一步,肉滑皮脆,鮮嫩爽滑
    廣東人不但愛吃清淡的口味,而且還喜歡食材的原汁原味。所謂「無雞不成宴」,意思就是說在廣東,白菜雞的烹飪過程也很特別,凡是逢年過節或者做喜酒,必定會有白切雞。那麼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做白切雞,千萬別直接下鍋煮!多加一步,肉滑皮脆,鮮嫩爽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