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搬家,我氣呼呼發了一條只能家人看到的朋友圈!(負能量就不影響大家了。)
我們忙的底朝天,輝哥竟然爛醉如泥,躺在床上怎麼都不起。
還好小舅子妹夫迅速看懂了我的朋友圈意圖,及時趕到肩扛手提協助搬家公司,才避免了我對輝哥的升級打擊。
起因是前一晚輝哥去一個朋友那兒喝酒,按說喝的也不多,我去接他時還神志清醒。
結果到了下午他還是昏睡,中途起來一下上廁所,我一看不對啊,怎麼整個臉都腫了,眼睛紅的像兔子,嘴巴像香腸,他自己也覺得胸口非常不舒服。
這個圖片真心不誇張,過敏時嘴巴真的會這樣。
我不敢再批判他,轉而關心他昨晚到底吃了什么喝了什麼。
輝哥說也沒吃什麼啊,喝的是朋友自己釀的酒,度數又不高。
我一聽壞了,以前光關心他少喝點酒,忘記科普自己釀的酒不能喝這一條了!
很多家庭勤勞的主婦們,特別是婆婆媽媽們,很喜歡自己釀「葡萄酒」或者其他酒以為自己釀的健康。
且不說只要是酒精就是致癌物,滴酒不沾最好。
其實葡萄酒根本就不是我們日常吃的葡萄釀造的!
所以超市買來的葡萄再大再甜,榨葡萄汁是適合的,釀葡萄酒是不合適的!
要知道釀酒葡萄與食用葡萄完全不同,此葡萄非彼葡萄。 而且自己釀這種餐食葡萄,就等於是培養一大罐細菌黴菌罷了,裡面產生的酒精是不足以殺死裡面的有害菌類的,說不定還會導致雙目失明,容器炸裂,傷到家裡的小孩子,那就得不償失了!
■ 曾經有位張先生被媒體報導,因喝自釀的葡萄酒中毒險些雙目失明。據張先生回憶,他請幾個好友到家中吃飯,並用家中自釀的葡萄酒招待大家,當天晚上,張先生突然感覺心跳加快、胸悶,並且視力模糊。家人發現他全身發抖,嘴唇發紫,立即撥打了120急 救電話,將他送醫救治。
經過醫生的治療,張先生恢復了健康,醫生告訴他,他是因為所喝葡萄酒中甲醇超標而引起的中毒。當時記者從急診科了解到,醫院之前也接診過多起喝自釀酒中毒的情況!!!
■ 2015年8月24日,家住徐州金山橋的馮女士根據網帖介紹的釀酒方法自釀葡萄酒,沒想到被封存的葡萄酒瓶突然發生爆炸,還將8歲女兒的手臂炸傷。經過了醫院急救後,現在女孩傷情趨於穩定,醫生表示,他們共從孩子胳膊、手上取出了10多塊玻璃渣。
釀酒的本質,就是葡萄汁裡的糖分在酵母菌作用下,轉化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在密封容器中,二氧化碳無法釋放到空氣中,形成較高的大氣壓。由於家庭發酵很難控制環境溫度和發酵速度,如果二氧化碳沒能及時排除,瓶中會很快堆積6-8倍的大氣壓,市面上普通的玻璃罐很難承受這種壓力,便會引發爆炸。
有關專業部門曾對自釀葡萄酒樣品進行分析,顯示樣品中含有不同濃度的甲醇和雜醇油。甲醇、雜醇油的產生主要來源於原料。一方面,葡萄皮中的果膠在果膠酶或熱能的作用下分解出甲醇,黴變也會產生大量甲醇,酵越徹底,甲醇含量會越高,另一方面,葡萄中的蛋白質水解為胺基酸,再經過酶的催化作用生成雜醇油。
甲醇有較強的毒性,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和血液系統影響最大。甲醇在體內不易排出, 會發生蓄積,在體內氧化生成甲醛和甲酸也都有毒性。
另外,自製葡萄酒還有個最大的問題是:細菌汙染。在發酵過程中極易受到雜菌(如黴菌)汙染,如果滅菌不徹底,雜菌很可能在裡面生長,從而產生有毒物質,這也是自釀葡萄酒普遍存在的問題。
另外,很多人在家裡釀葡萄酒,其實還會添加冰糖、蔗糖等, 所以其實最後出來的無非是帶酒精的葡萄汁而已。對你血糖和健康也都沒有什麼好處。
不過這種酒拿來炒菜少量使用還是極好的,好不容易釀了,這樣使用也還是對得起消耗的葡萄和勞動力的。
下次去吃飯,如果有自己釀的酒,還是婉言謝絕的好,也提醒更多的人,不要喝這種酒,包括一些裡面泡了未知中藥材的。
提醒家裡老人家不要再浪費買葡萄去釀這種酒啦!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會有問題,但是遇上了還是很有風險的!
去南崑山旅遊當地的「特產」之一是老鼠酒,看了不寒而慄啊,廣東人還真是什麼都吃什麼都喝,所以換腎之都的稱號當之無愧啊!
關於紅毛藥酒是啥,為啥不能喝,如果你還不知道可以看我之前寫的這篇裡有提到:
三觀一致,方得始終!幫助那些三觀一致的人成功是今年我的主要的目標!男姐新書領取推薦:
兒保時 「身高體重不達標」,是孩子真的發育不好嗎?真的要加奶粉嗎?
穿越回民國去餵奶,為那永不回來的瞬間!
IBMP「沃」是合作人計劃啟動,城市合伙人「種子」招募中,發芽蓬勃的會是你嗎?
《母乳餵養成功100問》新書發布會:免費贈予1200位孕媽媽和哺乳期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