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子女5博1碩:他的教子理念被譽為家庭教育的「孫子兵法」

2020-12-13 淑的寶麻麻

竇燕山,有義方。 教五子, 名俱揚。

古有竇燕山,今有蔡笑晚。

竇燕山教子有方,五個兒子先後中了進士。

而蔡笑晚,教子亦有方,6個子女5博1碩,他的教子理念被視為家庭教育的「孫子兵法」,而他本人則被眾多媒體譽為「人才魔術師」。

01「人才魔術師」蔡笑晚

蔡笑晚雖然在培養孩子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績,但是他本人的經歷卻並不順利。

他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一名醫生。

21歲那年,父親病逝,他從杭大物理系退學回家。

人生本該有一個輝煌的開端,可是家庭出現變故,作為家中老大,不得承擔起生活的重擔。

蔡笑晚曾跑到父親墳頭,暗自發誓:

一定要讓這個家振作起來!

他說到做到。

26歲那年,他和妻子擁有了生命中第一個孩子,「人生失意」的蔡笑晚決定將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寄托在孩子們身上,為此,他取名「蔡笑晚」:年少時不能開懷暢笑,那就讓自己笑在最晚!

10年間,蔡笑晚和妻子一共生了5個兒子、1個女兒,生兒育女對別人來說也許僅僅意味著傳宗接代,但是對蔡笑晚來說不是,培養子女成材,是他傾其一生為之奮鬥的目標。

他把「做父親」視為事業,既是事業,就要狠抓落實,怎麼落實?

蔡笑晚重操父親的舊業——做了一名個體醫生,這樣工作和生活就可以自由安排,他一方面努力賺錢養家餬口,另一方面和妻子一起為每一個出生的孩子制定一系列的「養育方案」。

有人曾問蔡笑晚培養成才的秘訣,蔡笑晚說自己的不同之處在於在養育孩子的路上比別人準備的更早、更長遠。

02蔡笑晚的家庭教育「孫子兵法」究竟有多牛?

蔡笑晚關於養兒育女的第一個重要經驗:

教育孩子,自己要有主見!

這句話要怎麼理解呢?

古語云:「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但是蔡笑晚認為,在教育孩子成才的路上,多聽則亂,越聽越糊塗。

拿早教來說,有人認為大腦開發越早越好,但是,也有人說「拔苗助長」只會損害孩子的天性,對兒童成長極為不利。

育兒理論各派紛爭,似乎都有道理,又似乎都有漏洞。

蔡笑晚提出了一則辯證育兒觀,他認為:當今世界沒有新東西,只有新組合,任何理論經驗都有一種與之相反的存在。

所以,父母在培養成才的路上,要排除幹擾,勇敢堅持走自己的路。

但是,這條路並不是你想怎麼走就怎麼走,而是有一套精密的實操手段相配合。

蔡笑晚教子成材的關鍵:

超前意識。

子女們從出生開始,蔡笑晚便給他們設計了一條「成才之路」——讀博士。

在這條目標的指引下,蔡笑晚告訴孩子:

眼前的名次對未來發展並不重要,如何在人生的馬拉松賽跑取得最後衝刺才重要;放棄許多參加比賽和過量做練習的小選擇;沒有意義的課外作業可以不做。

除了對孩子的超前培養意識,蔡笑晚還認為:孩子是人一生中最大的財富,教養好孩子是父母對社會的最大貢獻。

自我的警醒和對家庭、社會的責任感讓蔡笑晚在「父親」這個事業上一幹就是一輩子。

蔡笑晚教子成材最重要的經驗:

重視早教和志趣培養。

①早教訓練

蔡笑晚的大兒子天文出生不到一個月,父母就開始對其進行「專注力訓練」,具體就是通過孩子注視某個對象,不斷延長時間,訓練孩子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方法。

後來,他們又通過「舉高高」、爬行、學走路訓練孩子的膽量,這其中有一條經驗引起了我的關注:堅持每天給孩子洗澡,並且讓他玩水玩個夠。

這個方法不僅培養了孩子的衛生習慣,更增強了孩子的體質,有了良好的體魄,學習和生活才能有保障,這是醫生出身的蔡笑晚送給孩子們「最珍貴的人生資本」。

②語言訓練

從《百家姓》、《千字文》到《明日歌》、《朱子格言》,蔡笑晚通過詩詞和歌謠的背誦,對孩子進行口語和記憶力訓練,他還自編《家教三字經》,通過一些耳熟能詳的典故,加強孩子的學習興趣。

到了第六個孩子——小女兒蔡天西,口語和識字訓練相同步,不僅認漢字,還認阿拉伯數字,蔡天西三歲前已經能認全1-100。

③思維訓練

蔡笑晚大學期間學的物理專業,他曾寫了數篇高質量的科學論文,因此受到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親筆回信。

這還不是最厲害的,他最厲害的是將理科思維的精髓融入到孩子的早教過程中。

大兒子天文一歲多一點,父母就用硬紙板做成一塊塊的小四方塊,每塊上寫著一個數字,背後畫上對應的點數,教他認數字,孩子不認識數字的時候,就數後面的點數。

兩歲半開始,又對孩子進行最簡單的加減運算訓練。三歲以後,又讓他背熟加法表,並教他排豎式。四歲左右孩子已經能夠進行簡單的乘除運算。

④從小立志

在蔡笑晚看來,一個人志高德高,所以,從小時候開始,他就特別重視子女的「道德教育」。

良好的道德教育來源於好習慣的約束和志趣的培養。關於好習慣,蔡笑晚提了一條:「要孩子做到的事情,父母自己必須首先做到。」關於志趣培養,他除了讓孩子熟讀傳統名家經典,還重視西方文化的薰陶,他曾教孩子讀《聖經》中的小詩:

莫偕無道行,恥與群小立,避彼輕慢徒,不屑與同席。

除了讀萬卷書,蔡笑晚還帶孩子「行千裡路」,在那個缺衣少穿的年代,他領著孩子爬長城、遊北戴河……

蔡笑晚說:「孩子除了努力學習增長知識之外,更需要有一種精神滋養他們的靈魂」。他所做的這一切,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孩子從小立志、做一個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03蔡笑晚教育子女的經歷帶給我們的啟示

01一個人才的培養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蔡笑晚的爺爺曾供父親在中央法學研究所讀書,後來從醫為業,而母親是一位正規助產士,不僅具有紮實的理論功底,再加上親自撫養過眾多兒女,所以在育兒方面相當權威。

蔡笑晚和妻子在養育6個子女的過程中,任勞任怨、配合默契,丈夫主導孩子的學習發展規劃,妻子則在「母親」的崗位一幹就是幾十年。

看了蔡笑晚養育兒女的經歷,我的腦海裡浮現出一句話:「一個人才的培養至少需要三代人的努力」,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父親當年供蔡笑晚上大學,雖然沒有順利畢業,但是他將父親對自己的期望寄托在兒女身上,並取得成就,蔡笑晚的經歷告訴我們: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成功養育一個良才並不容易,後代的培養可以通過傳承和延續的過程來逐步實現,此乃教育為百年大計之精髓。

02早期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階段

關於兒童早期教育,很多人都持否定的看法,但是蔡笑晚認為:人的腦細胞越使用,大腦就越靈活。

大腦功能開發的最典型表現便是記憶敏感,記憶敏感主要體現在「符號敏感」,那些早期識字的人記憶力普遍都比較好,這是因為當人的大腦在早期階段對某一特定符號產生記憶,成長過程中潛意識裡便會吸收這方面的信息,從而形成更為突出的直覺。

關於這一點,我曾在書中看到葉嘉瑩也有相似的提法,她說:兒童幼年時記憶力好,應該多讀些有久遠價值和意義的古典詩書

03重視子女間的「疊加效應」

蔡笑晚6個子女,一個成材,個個成材,這當中有一點值得關注,那就是蔡笑晚總結出的子女之間的「疊加效應」。

孩子都有模仿的習慣,在子女眾多的家庭中,孩子的進步都來源於比較,如果哥哥們愛學習,弟弟妹妹們也多半會愛上「學習」,兩個孩子之間相互競爭,會激發出更多的積極性,這樣不管是對學習成績提高還是個人習慣培養,都會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04結語

蔡笑晚說如果有一張名片,他一定會在正面印上:

蔡笑晚 頭銜:父親

背面印上:

五個兒子:四博一碩。小女蔡天西,22歲獲得哈佛大學生物統計學博士學位,現為哈佛大學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之一,她帶的博士生比她大12歲。

——感謝閱讀——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孫子兵法全球行:英譯本引發西方世界《孫子》熱
    中新網倫敦12月24日電題:英譯本引發西方世界《孫子》熱  記者 韓勝寶  中國2500年前的孫子,享有「百世談兵之祖」、「兵聖」的美譽,在世界範圍內除了軍事領域外,在政治、外交、經濟、體育、文化、生活等各個領域也產生了很深的影響。英國孫子研究學者稱,《孫子兵法》在全世界的影響離不開傳播和理解,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離不開對它的翻譯。
  • 跟《孫子兵法》學投資
    《孫子兵法》我很後悔沒有早點學習它,這本書裡的軍事思想過了2000多年依舊不過時,看來他是抓住了很多事物的本質。不僅僅是在軍事上有用,在生活,商業和投資方面都非常適用。我是做投資的,當然重點要講是《孫子兵法》和投資之間的關係。
  • 孫子兵法:真正聰明的人,從5個角度規劃人生,別等40歲後才明白
    《孫子兵法》是歷史上有名的軍事文化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裡面有許多關於人生的智慧,關於如何規劃人生,設定讓自己佔據優勢的戰術。孫子從「天、地、道、法、將」五個角度規劃人生,真正聰明的人會及早規劃,別等40歲後才明白一、天、人生目標順應時代如果你給自己的人生目標是「先賺一個億」,但是卻沒有定下實現期限,比如在十年、二十年內實現,壓力就會催生為動力,讓自己在一定年限內完成目標
  • 孫子兵法全球行:香港三聯書店讀書會兵法開講者
    孫子兵法全球行:香港三聯書店讀書會兵法開講者 圖為香港嶺南大學持續進修學院學務主任邱逸博士在開講孫子兵法
  • 孫子兵法全球行:日本手錶大戰中的《孫子兵法》
    中新網東京6月12日電 題:日本手錶大戰充滿《孫子兵法》的全勝智慧  記者 韓勝寶  日本手錶企業圍繞「不戰而全勝」的戰略目標,致力於在市場中取得相對的市場優勢地位,把《孫子兵法》智慧在手錶大戰中演繹的出神入化,在世界鐘錶行業中佔絕對的優勢,早在1983年已經超過了瑞士,被推上了「鐘錶王國」的寶座。
  • 讓老外們奉若神明,《孫子兵法》到底牛在哪裡?
    偉大領袖毛澤東評價《孫子兵法》:「孫子的規律,『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乃至今天仍是科學真理」。除了在軍事領域發揮重要影響,《孫子兵法》對政治、經濟、商業、人事管理和市場策略等與博弈有關的領域都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得到眾多商界大佬的喜愛。
  • 孫子兵法全球行:用兵法謀略鋪就的巴黎溫州街
    孫子兵法全球行:用兵法謀略鋪就的巴黎溫州街   記者 韓勝寶 龍劍武  被譽為「中國的猶太人」的溫州人,在浪漫的世界服裝之都巴黎與真正的猶太人博弈,從最初加工小皮具、開餐館、擺地攤,到如今佔領了昔日猶太人集聚的服裝區,形成了讓猶太人汗顏讓中國人自豪的「溫州街」,而這條街是用中國兵法謀略鋪就的。
  • 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有哪些不同?
    近期我用手機軟體聽孫子兵法,我的朋友知道這個消息後就問了我幾個讓我苦笑不得的問題,比如:圍魏救趙是孫子兵法裡面第幾計,或者知彼知己百戰百勝是三十六計裡面那一計的內容。更有甚者認為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就是一本書。
  • 我的《孫子兵法》觀(下):孫子十三篇各篇主旨分解
    職業的緣故,我更願意讓《孫子兵法》更實用,將它解讀成操作實務、操作工具,最好能夠拿來就用,也一直為這個目標而努力。當然,這樣的解碼容易讓《孫子兵法》缺乏時新的特點,不過有些工具和模型也是可以時新的。對於《孫子兵法》它享譽全球,得到了各國各個領域的追捧,尤其在日本,軍事界、企業界都廣泛應用它,非常遺憾的是,國內還沒有成功的企業家明確的說他應用了《孫子兵法》。甚至在軍事領域,除了院校的研究之外,各戰區有指揮員學習和應用嗎?儘管我接觸的不多,但從僅有的信息了解到並不多,這說明我們的研究有問題,或者說缺乏實用性。
  • 孫子兵法到底和三十六計有什麼區別?
    在很多時候大家都認為孫子兵法是跟三十六計並列的軍事奇書,但其實完全不是一回事,三十六計,講的是計謀,而孫子兵法則講的是計算,他無時無刻不在計算,算各種概率和可能,讓你儘可能多地掌握戰場上的優勢。這是道和術的區別,層次也和境界也不一樣。
  • 《孫子兵法》西傳歐洲始於清代,在長達兩個多世紀的流傳中
    1910年,英國著名的漢學家、不列顛博物館東方書籍與手稿部主任助理賈爾斯,在倫敦出版了他的新英譯本《孫子兵法》。後來,由布魯諾·納瓦拉翻譯的德文版《孫子兵法》在柏林正式出版,書名為《中國古典兵家論戰爭的書》。遺憾的是,現在德國已經找不到這個版本的書了,唯有瑞士聯邦軍事圖書館藏有一本。
  • 「溪谷歸樸」品味《孫子兵法》:修道而保法——強軍之道
    下面,我們從《孫子兵法》的角度來分析一下:第一,《孫子兵法》的「善戰者」和「善用兵者」是二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善戰者」和「善用兵者」的不同,孫子在說謀略是用「善戰者」(分析的是如何戰勝敵人,也就是將帥的謀略),「善用兵者」是講如何領兵打仗的常規的規律
  • 被譽為「兵家至聖」的孫武是怎樣一個人?不僅人品正,而且兵法高
    孫武(約公元前545年-約公元前470年),字長卿,是春秋末期齊國人,他的偉大創舉在於一是用三萬吳軍五戰五捷、攻入楚國都城郢城,幾乎滅亡楚國,後世稱其為「兵家至聖」、 「東方兵學的鼻祖」;二是編寫了《孫子兵法》十三篇,被譽為是「兵學聖典」
  • 2021廣東汕頭市金平區企事業單位招聘全日制博(碩)士研究生63人公告
    ,2021年汕頭市金平區企事業單位擬公開招聘63名全日制博(碩)士研究生。碩士配偶原有工作單位並願意在我區就業的,由區委組織部、區人社局根據其工作性質對口安排就業;原沒有工作單位的由區人社局牽頭協調安排就業;暫時沒有工作的,待業期間給予全日制碩士配偶每月1000元生活補貼,補貼期限不超過12個月。(五)子女入學。博(碩)士子女入學由區教育局按自願和就近原則安排到聿懷中學、東廈小學等區屬優質公辦學校(幼兒園)就讀。
  • 從《孫子兵法》看川普籤訂法案,中企有七勝,美方有七敗!
    從《孫子兵法》看,這場資本市場的博弈,結局將是誰勝誰負?回顧歷史上,美國曾制裁的企業。弗雷德裡克·皮耶魯齊作為阿爾斯通集團前鍋爐部全球負責人,2013年4月14日,他在紐約轉機時被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他同時被起訴多次洗錢、腐敗同謀等10項罪名,最高可被判處125年監禁。2018年9月出獄。
  • 《孫子兵法》:成大事者必有大格局,牢記四句話,早晚能飛黃騰達
    牢記以下《孫子兵法》中的四句話,提升你的格局,早晚能飛黃騰達!第一句話:「兵貴勝,不貴久」。——《孫子兵法·作戰篇》《孫子兵法》中指出,用兵作戰,貴在速勝,不宜拖得太久,否則就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且容易生變。
  • 「他還是個孩子」:父母對孩子「正面管教」,才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當未成年孩子做錯事時,很多人,特別是家長,會以「他還是個孩子」為由,替孩子的行為推卸責任。就像新聞中小女孩的行為,也有人認為,那是因為害怕,她才選擇離開,畢竟還是個孩子。確實,在遇到這樣的事情時,孩子驚慌失措也是正常的,但私自解開別人家狗的狗繩,這也是不對的。
  • 沒看過《孫子兵法》就不會用計?漢尼拔:背水陣、火牛計我都會用
    編者按:某乎上曾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何第二次迦太基戰爭期間的迦太基和羅馬雙方將領,明明沒有看過《孫子兵法》,卻能用那麼多謀略呢?畢竟羅馬與秦漢對比一直以來是網絡上經久不衰的話題。《孫子兵法》也經常被作為論據之一,被雙方用來彼此攻打。
  • 《孫子兵法》在現實生活中如何應用?它不光是一本兵書
    歷史上著名的軍事著作《孫子兵法》可以說是集合了所有的戰爭智慧,但是這現在沒有了戰爭,孫子兵法的那些思想又是否能在生活中被應用呢?1.不戰而屈人之兵首先,我們來了解下《孫子兵法》的最關鍵核心——不戰而屈人之兵,意思是說,不用打仗就徵服了對方,既可以避免傷亡,又可以不用勞民傷財發起戰爭,這是最高的徵服方式,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 《孫子兵法》之將法,將領選擇很重要,法度嚴明好帶兵
    我們都知道《孫子兵法》這本書跟《三十六計》這兩本書,好像有點相似卻又不相似。可《孫子兵法》當中的「計」卻又不是計謀,更像是算好了每一場戰役中的內容和可能會發生的時候,然後對這場戰役做一個針對性的分析和理解,從而讓自己在這場戰役中增加自己的勝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