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養肺只是「入門級」,養肝才算進階,三點需要注意

2021-01-09 文化養生談

秋季養生,養肺只是入門級,養肝才算進階,有三點需要注意。

作為我們身上最「嬌貴」的臟腑——肺,很多人都知道在秋天要好好呵護它。確實,進入秋天之後,因氣候變得逐漸乾燥,晝夜溫差較大,一不小心就會對肺造成一定的影響。

「肺為嬌髒」,意思是說,相對於其他臟腑而言,它對外界的變化、氣機的變化都是比較敏感的。比如風寒也喜歡犯肺,燥熱也喜歡損傷肺的津液。

秋季養生先養肺:

所謂秋季養生先養肺,總的來說,進入秋天之後,我們需要做好三方面的事情:

1、 防燥:這是秋季養生的主旋律。因為秋季燥氣當令,最容易損耗陰津,肺的津液不足,就會出現一些像咳嗽、氣喘、皮膚乾燥起皮屑之類的問題。燥邪又有溫涼之分,溫燥可以吃點金銀花茶、枇杷葉水等等,涼燥可以喝點薄荷茶、荊芥水之類的;

2、滋陰:至於怎麼保護好陰津,大致來說,也就是適當吃一些多汁多液的食物,以濡潤由外界燥氣引起的乾燥。比如蜂蜜、甘蔗、雪梨、百合、石斛、荸薺,都是滋潤肺陰,生津補水的藥食。實際上,大多數人在秋天都有喝點蜂蜜水,冰糖燉雪梨的習慣,這些都是滋陰生津的食物;

3、養肺:其實,防燥和滋陰生津,都是養肺的一種手段,但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主一身之氣」,因此,秋季適當補益肺氣、在滋陰的基礎上益氣,同時兼顧肺氣的宣肅,對肺也是一種很好的呵護。做好防寒,避免風寒之邪壅塞氣機,也是養肺的手段。比如吃點山藥粥、蓮子百合粥,培土生金以養肺;

以上就是秋季養肺的三點內容。做好了上述三點,基本上,對肺來說是做得比較好的了。但我們切勿固步自封,要知道,秋季養生的內容還是很多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秋季養肺,只能算是秋季養生裡的「入門級」,想要「進階」,至少還要兼顧「養肝」。

為什麼這麼說呢?肝這個臟腑對我們的身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解毒工廠,我們的身體,每天都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也就是營養,這些營養從哪裡來?就從食物而來。而我們所吃進去的任何食物,都需要肝參與「消化」,或者說,是「解毒」那些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因此,肝也是一個很容易受傷的臟腑。

進入秋天之後,根據五行生剋的關係,秋季是「金」通於肺,而肝屬木通於春,很多人認為,春季才是養肝的最佳時機。可是,事實上,很多肝不大好的人,最難熬的卻是秋季。

根據五行生剋的關係,金克木,秋季金氣旺盛,克制木氣,對本來就有點不好的肝產生更大的影響。所以,秋季養生,在養肺之時,最好能兼顧養肝。那麼,秋季如何養肝呢?我們可以分虛實兩部分來進行:

1、 虛:和肝有關的虛症,一般指肝血不足、肝不藏血這個問題。比如長期熬夜、久坐缺乏運動或者其它原因,都可能造成肝不藏血。這種情況,在秋天也是比較難受的。因為肝本來就有點「不足」,再在「金」的克制下,更能對肝木的調達升發造成壓抑。

這種情況的「秋季養肝」,我們可以採用「斂肺養肝」來進行。比如適當吃點酸澀收斂的食物,不但酸能生津,既可養肺,酸還能入肝,以滋長肝木之氣。比如秋天適合喝點五味子茶,橙子蜂蜜水,這些都有斂肺養肝之功;

2、 實:屬於肝的實證,一般都是肝鬱氣滯為主,如果氣鬱未能及時疏洩,氣滯血瘀也是後續可能發生的。這種實證,是最適合在秋季來調理、養護的。正是因為秋季「金」氣旺盛,中醫認為,剛好可以藉助旺盛的「金」來克制鬱結的「木」。

比如適當吃點生薑,注意不要太多,藉助生薑的辛散,破除乾淨鬱結之氣;也可以吃點橘子、橙子,或者陳皮茶,都是疏肝解鬱的食物,乘秋天金氣旺盛,能起到更好疏肝理氣的作用。

總之,肝有點不好的情況,無非就是虛實兩種可能,秋季養生,養肺只是「入門級」,適當養肝,才算比較進階的養生之道。我們可以從虛實兩方面養肝,虛者適合斂肺以養肝,實者配合辛散以養肝,也順應了五行的生克之道。

相關焦點

  • 秋季養生:除了肺,這三個部位也要好好保養,老中醫:對身體好
    意思是說只有養生與 自然氣候緊密聯繫 ,適應了氣候的的變化,才能做到延年益壽。那麼,在秋天由於早晚的溫差比較大,對於本身有些肺部疾病的人群,也會在這個季節大大加重了病情;很多人就會想好好的調理自己的肺部。那麼其實,除了肺部,在秋天,還有兩個部位是需要我們好好保養的,下面一起看看吧。
  • 《黃帝內經》:肺與大腸相表裡,秋季養生,大便通才能滋陰養肺
    《黃帝內經》:肺與大腸相表裡,秋季養生,大便通才能滋陰養肺。在中醫藏象學說裡,五臟六腑除了孤腑三焦之外,都是一個髒和一個腑對應的。比如心與小腸、脾與胃、肺與大腸等等。其中髒為陰屬裡,腑為陽屬表。因此,從中醫養生的角度看,臟腑的調理,需要在表裡之間權衡。
  • 秋季不僅要養肺,多吃這些食物,相當於給3個臟腑「洗洗澡」
    秋季養生,食療是最常見的方法,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幾種能夠養肺的食材,當然秋季除了養肺,同樣也需要給腸胃、腎臟排排毒,一起來看一看都有哪些食物吧。秋季不僅要養肺,多吃這些食物,相當於給3個臟腑「洗洗澡」養肺食物:雪梨梨現在正是應季水果,中醫認為白色入肺,梨屬於養肺佳品,梨性涼、微寒、清肺氣、生津潤燥,止咳化痰、對預防秋燥,秋季痰多咳嗽以及呼吸系統疾病有很好的作用
  • 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四季養生,為健康加把油
    五臟決定壽命,而季節與養五臟也是密不可分的。人與自然是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人的五臟有心、肝、脾、肺、腎。自然界分為春、夏、秋、冬。在中醫的理論中,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四季養脾胃。
  • 秋季很短,這些養肺佳品別落下
    今天有人問我說:秋季吃銀耳好還是金耳好?我說要是我的話就吃金耳,因為秋季太短了,又是進補的好季節,不吃點好的,有點虧。
  • 《黃帝內經》:秋天養生的3個「訣竅」,試試3物養肺
    但是,無論外界的溫度高低,進入秋季之後,我們養生需要注意的已經有了一些變化。在夏天的時候,我們主要做的就是避暑降溫,所以飲食生活方面,主要是以清淡、降火為主。而進入秋天之後,根據中醫的「四時五氣」對應的原則,大自然以「燥」氣當令,因此,秋天和夏天養生還是有所不同的。那麼,進入秋天之後,我們該如何養生呢?《黃帝內經》早就說出了答案。
  • 秋後養肺,人參養肺妙招一定要知道!
    燥是秋季的主氣,這個時節的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而傷肺。我國自古有燥令傷肺之說,可導致陰津耗損,出現皮膚乾燥和體液丟失等症狀,並傷及人體肺部,可表現為口乾、唇裂、鼻塞、咽痛、陣發性乾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帶血的痰等一系列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乾燥症」。只有肺好了,全身跟肺相關的其他功能才能跟著好起來。
  • 秋季,該怎麼養生?
    因此,我們的養生作息,也要符合秋季的氣候特點。作為養生的重要手段之一,食療一直受到廣泛重視。秋季食療的總原則是「秋主調肺,預防燥邪,滋陰潤燥」。三甲天團古籍裡的秋季養生我國現存最早、也是中醫理論的奠基之作《黃帝內經》,對秋季養生有一段經典的描述,如下。「秋三月,此謂容平。
  • 又到了秋季養生的季節,這段時間要常吃這些水果,養肺又健康
    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的晝夜溫差加大,這個時候人們經常著涼,感冒發燒等疾病開始逐漸流行起來了,這個時候要多多注意養肺,多吃養肺的水果對我們身體健康有很大好處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多關注節氣和季節的變化,學會根據它們的變化調理自己的身體。
  • 春主肝,夏主心,秋主肺,冬主腎,養生教你看四季!
    因此,順應天時變化,對自己的日常飲食起居及精神攝養進行相應調整。意指吃青色食物,利於養肝、護肝。健康的肝臟,也需要睡眠質量來保證。睡眠可以助力人自身對腦和整個神經系統的有效調節,高質量的睡眠狀態,體內代謝循環也更有利於生理變化,具有祛病延年之效。
  • 立秋養生 | 重在「收」與「養」
    這個階段要注意:1、早睡早起養肝護肺;2、晚上9點以後不要劇烈運動出汗過多;3、水果以當季為好,如葡萄、秋梨等。順應天時,保養好身體,冬季才能避免預防疾病的產生。而「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一身之氣,皆出入於肺。攘外平內之後,就要治理。管理自身、養生不能不靠肺。肺屬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黃,故肺主秋季。另外秋季主收,燥為秋季之主氣,而肺為「嬌髒」不耐寒熱,故很容易被秋燥所傷,因此需要潤燥、養陰、潤肺。而秋天屬金,金克木,所以秋天這種氣會抑制你的肝氣、肝血的生發。肝開竅於目,所以這時候呢眼睛的視力就會有所下降。
  • 養肺護肺是秋天的大事
    肺,位居胸中,左右各一,呈分葉狀,質疏鬆。與心同居隔上,上連氣管,通竅於鼻,與自然界之大氣直接相通。與大腸、皮、毛、鼻等構成肺系統。主氣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調水道。在五腑六腑中,位居最高,為五臟之長。養生保健,首要養肺。「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
  • 「參」養肺,百病除
    傳統養生學認為,「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
  • 秋季養生重在養什麼?知名講師現身孔雀城大湖指點迷津!
    立秋一過,一些地區的秋意就開始漸漸襲來,尤其早晚涼意明顯,孔雀城大湖溫馨提示:大家要注意保暖,而每個季節都有相應的養生之道。那麼,秋季養生應重在養什麼呢?孔雀城大湖帶您一起來看看。  秋季養生應重在養肺。而在五行養生中,秋季對應人體的肺臟應該注意對肺的保健,同時秋燥易咳,久咳傷肺。
  • 〔每日素食〕17道秋季養生食譜, 潤肺養肺正當時, 今年養生只貼健康不貼膘!
    那麼此時我們該如何養生呢秋季乾燥,氣燥傷肺,肺氣虛容易產生疾病,因此,秋季要潤燥、養陰、潤肺。辣椒、生薑等辛辣食物要少吃。夏天大家最愛的燒烤,此時也要忍痛割愛啦!因為入秋後氣候逐漸乾燥,如果再吃辛辣,對養肺十分不利。可以多吃一些蓮藕、荸薺、百合、銀耳,有養陰潤燥,生津止渴、潤肺止咳的作用。俗話說「秋瓜壞肚」,所以不論西瓜或香瓜、菜瓜,都不能任性多吃,否則會損傷脾胃陽氣。夏天大量吃瓜,雖不至於造成脾胃疾病,卻已經使得腸胃的抗病能力有所下降。立秋後依然貪吃勢必更助溼邪,損傷脾陽,腹瀉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也會隨之產生。
  • 秋季養肺的六個方法,你還在等什麼?快轉發收藏
    健康諮詢:13942367109                               健康食品:13204251287秋季是夏季和冬季的過渡季節,此時夏季的炎熱退去,冬季的寒冷還未到來,自然界呈現出肅殺凋零之景,秋季對應人體的肺臟,此時應該注意對肺臟的保健。
  • 養生知識秋季簡單的養生之道
    秋季燥邪當令,容易傷肺。治燥之法,以潤為貴。所以,解決皮膚幹癢問題應從養肺入手,多吃具有健脾潤肺、養血潤膚功能的食品,如白木耳、杏仁、白果、百合、芝麻等。多吃滋陰養肺的水果,如梨、楊桃、哈密瓜等,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蔔、油菜、禽蛋等,使皮膚得到潤澤。對於秋天的皮膚來說,補水是頭等大事,多喝水能夠從內到外緩解皮膚乾燥。
  • 秋季是「養肝黃金期」,3個秋天比較明顯的表現,說明肝不給力
    秋季氣候由熱漸寒,人體的生理活動也由外向活動轉為內斂收藏,雖然秋高氣爽,但氣候乾燥,天氣變化不定,早晚溫差大。根據中醫五行理論,肺與秋天同屬於金,而肝屬於木,肺金當秋而旺,可制約肝氣,導致秋天肝氣多虛,易傷機體陰津,肝臟「體陰而用陽,陰虧則肝氣虛 」,故秋季是肝病高發的季節。
  • 四季養生你要注意些啥?
    春天養生秘訣:養肝為先中醫認為,春在人體主肝,而肝氣自然旺於春季。肝臟是人體的一個重要器官,它具有調節氣血,幫助脾胃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的功能以及調暢情志、疏理氣機的作用。因此,如果春季養生不當,便易傷肝氣。反之,春季養肝得法,將帶來整年的健康安壽。
  • 秋季養肺,人參入肺經
    燥是秋季的主氣,這個時節的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而傷肺。 我國自古有燥令傷肺之說,可導致陰津耗損,出現皮膚乾燥和體液丟失等症狀,並傷及人體肺部,可表現為口乾、唇裂、鼻塞、咽痛、陣發性乾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帶血的痰等一系列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乾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