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麵團發酵得又好又漂亮?

2020-12-14 笑笑的麥子

這段時間買早點不方便,於是很多人都在自己家裡做起了饅頭、包子之類的麵食。對於經常在家做麵食的人來說,用多少麵粉放多少酵母粉,依據經驗就可以輕鬆搞定。

而對於新手而言,特別是第一次做麵食的人,建議將水或者是其它的液體、麵粉和酵母粉準確地稱量出來,這樣成功率會高很多。

【如何讓麵團發酵得又好又漂亮?】

酵母粉的用量

發酵面是利用水加入酵母粉和麵粉製成麵團。酵母的用量對麵食有一定的影響,通常麵團內酵母的用量越多,發酵能力越強,發酵的時間就越短。但是酵母粉的用量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有一定比例的。

酵母的使用量為麵粉重量的1%~2%時,發酵能力最強。但如果酵母的用量超過這個限度,發酵能力則有可能降低。

溫度

酵母粉屬於純生物發酵劑,溫度是影響發酵的最主要因素。發酵時,適宜的溫度可以促進酵母菌的生長繁殖,提高酵母菌力。溫度不當會減弱酵母活力。

麵團發酵的溫度最好控制在25~28℃,這是酵母菌發酵最適宜的溫度,最高不宜超過35℃。

發酵時如果溫度過低,麵團發酵速度會變得緩慢,甚至導致發酵失敗;發酵時如果溫度過高,酵母菌會死亡,造成麵團酸度過高,致使發酵失敗。所以,夏季氣溫高時可以用冷水和面,冬季溫度低時可用溫水和面。

水量

酵母菌在麵團中生長繁殖的快慢,與麵團的軟硬程度(水分含量高低)也有關係。如果麵團含水量低,酵母菌生長繁殖速度慢,需適當延長發酵時間。如果麵團含水量高,酵母菌生長繁殖速度快,會加速麵團發酵。

但如果麵團含水量過多,雖然容易發酵,體積卻會因發酵產生氣體而迅速膨脹,使得麵團過於鬆軟,麵筋的網狀結構鬆散麵團容易軟塌溼黏,不利於麵食製作。

麵粉

麵粉品質不同對發酵也有一定的影響。麵團在發酵時會產生葡萄糖,酵母菌可利用這些糖分進行繁殖,以加速麵團的發酵。

如果麵粉變質或是澱粉受損,麵團在發酵時無法較好地為酵母菌提供葡萄糖,酵母菌就會「生長不良」,麵團就發不起來。

所以在製作發麵麵食時,可以在麵團原料內加入少許的糖,促使麵團更好地發酵,也是為酵母菌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以彌補麵粉品質不好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怎樣發酵麵團

1、首先將水(或者是其它的液體)、麵粉和酵母粉準確地稱量出來。將酵母粉和水混合,攪拌均勻,或將酵母粉撒入水中,等其完全溶解。

2、將調製好的酵母水以繞圈方式衝入麵粉盆中,邊加邊用筷子攪撒。

3、將容器內的乾濕材料混合至水分消失,麵粉變成小團的面絮狀。

4、將筷子上的面絮清理乾淨,用手繼續在盆內將面絮揉成完整的麵團。如果使用的容器不夠大,可以將麵團倒在面案上揉。

5、邊揉邊將粘在手上和盆上的乾麵粉揉至麵團中,先聚攏成粗糙麵團,然後用掌根部位向麵團的下前方向用力推搓出去,再將麵團轉90°,聚攏後再用力推搓,反覆動作,直至麵團光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光麵團」——手光、盆光、面光。

如果感覺無論怎樣揉,麵團都不光滑,可用保鮮膜或大點的盆子扣在麵團上,讓麵團「休息」一會,也就是常說的「醒」,大約10分鐘後再揉,麵團就變「聽話」了。

6、將揉好的麵團放入盆內,連盆口一起用保鮮膜蓋住,放在溫暖的地方靜置鬆弛發酵。

7、當麵團漲至1.5~2倍大時,基本上就是發好了。用手指輕按,麵團上凹陷的小坑會慢慢恢復原狀,因為發酵成熟的麵團有適宜的彈性和柔軟的伸展性。如果按壓後很快回彈(恢復原狀),那是因為發酵不足;但如果麵團繼續下陷,就說明發酵過度了。

也可以用手指蘸點乾麵粉插入麵團,然後將手指拿出,如果麵團上的凹坑不會迅速反彈,整個麵團也不會慢慢塌陷,即可視為麵團發酵完畢。

如果凹坑迅速反彈,則說明發酵不足,需要繼續發酵一會兒。如果麵團隨即下沉陷落,說明發酵過頭了,聞起來會有酸味。

麵團發酵好後就可以按自己的想法開始製作面點了。

生活是很真實的柴米油鹽,一簞食,一瓢飲。謝謝閱讀,大家有什麼更好的烹飪方法,歡迎在下方評論或留言!如果大家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希望大家能為我點個讚,並關注我一下,最後別忘了幫我分享,轉發一下哦!特別感謝!

相關焦點

  • 冬季如何快速發酵?麵包廠用蒸汽發生器發酵麵團,發酵快蜂窩均勻
    01麵團發蒸汽發酵冬季溫度低發酵時間長,大型麵包工廠如何在保證口感的前提下,提高產量和生產效率?據了解麵團發酵最主要的就是溫度和溼度,冬天溫度低麵團不容易發酵該怎麼辦呢?據了解大型麵包生產車間一般採用蒸汽發酵工藝。用蒸汽進行麵團發酵,讓麵團在恆溫恆溼狀態下發酵,發酵後的麵團皮質柔軟,色澤明亮,內部蜂窩均勻,烤出來的麵包鬆軟可口。
  • 在眾多的麵團發酵方法中,為什麼要選擇低溫冷藏發酵法?
    哪怕是一日三餐,也要吃得更健康更美味。美食不止顏值要高,口味要棒,營養要全。在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大環境下,我們還要吃得更健康,不沉醉於添加劑的香氣、人工色素的誘惑,而是更喜愛食物最本真的味道!於是誕生出了越來越多的健康美味符號,比如"handmade food"、"分子料理"、"輕食主義"、"低溫烹飪"、"冷藏發酵"等。
  • 詳細解剖麵團的基礎發酵!
    前兩天把揉面給大家總結了一下,不知道大家都實踐了沒有,面揉的如何呢?揉面是做麵包很重要的一步哦!如果第一步面揉不好,那後邊再做其他步驟的時候面的狀態不對,最後的成品也不會太滿意了,所以一定要把面揉好哦!揉面最重要的就是溫度的控制,溫度控制好,一般都可以揉出膜的,具體怎麼揉,怎麼降溫看我本周二(3月17日)發的一系列的文章和視頻。今天再來說說麵團的第一次發酵。
  • 談談麵團發酵的那些事兒!
    比如饅頭花卷麵包等屬於發麵,特點是蓬鬆,口感好,又有韌性;而死面是不用發麵的,比較耐煮,口感勁道,比如麵條,餃子,死面中還有燙麵,這種不勁道,但是會增加柔軟度。 從口感上來說,發麵要比死面好吃得多,今天就來講講發酵的那些事兒!
  • 【乳酸菌】發酵酸麵團對麵包品質影響
    快速發酵法的應用大大提升了麵包生產率,但是這種方法生產的麵包品質較低,有很多不足,如麵包風味較單調,柔軟度低,老化快,保鮮期短等。而酸麵團麵包法作為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麵包製作方法,因其生產的酸團麵包具有風味獨特,營養價值高,麵包品質好等優點,近年來又重新受到重視並逐漸興起。
  • 如何判斷麵團發酵是否到位?發過了咋辦?大廚為你解答發麵6疑問
    發酵過的麵食營養更加豐富,更加利於人體消化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很多新手在製作的時候容易犯很多小錯誤,導致發酵失敗使做出的饅頭和包子不夠暄軟蓬鬆,如何能夠避免和解決這些小錯誤和疑問是準備發麵之前你必須要知道的。今天就為大家整理出了發麵常遇到的6大疑問,比如酵母加多了會怎樣?會不會對人體有害?麵團發酵過了怎麼辦?如何判斷發酵剛剛好?
  • 麵團如何發得又快又好?每一步都是技巧,饅頭包子都適用,很簡單
    只要麵團發好了,這麵食就算是成功一大半了,做出來的麵食非常的蓬鬆選軟。相反的,如果麵團沒有發好,那做出來的麵食很容易出現死面,吃起來又幹又硬,難以下咽。別看發麵好像很簡單,其實每一步都是技巧。多少麵粉加多少酵母,用什麼水,用多少水,除了酵母還要加什麼等等,都是發麵很重要的問題。今天就教大家發麵的方法和技巧,如何讓麵團發得又快又好,是有技巧的哦。
  • 拯救打發過的奶油 拯救發酵過度 斷筋的麵團方法
    好了,如果人品好的話會變成這樣。。。我覺得類似打發到9分的奶油吧(也許)。。。效果如何待我拿去做冰淇淋再說。。。烤蛋糕什麼如此高難度的事情就別拿這種拯救回來的奶油虐自己了吧。。。用料  如何拯救不小心摔洩氣了的麵團的做法  這個是吐司發酵好準備進烤箱了,然而卻摔了一下,那個洩氣的麵團因為太鬱悶,所以沒拍。這時候就把麵團撿起來,如果有點髒,就清理一下,乾脆再把氣排掉滾圓,入冰箱冷藏備用。
  • 常見的四種麵團發酵方法對比
    第一次攪拌的麵團為種子麵團或中種麵團,第二次發酵的麵團為主麵團。      工藝流程:稱料→種子麵團和面→種子麵團發酵→主麵團攪拌→主麵團發酵→麵團成型→最後醒發→烘烤→冷卻→成品。       特點是:①麵包體積大而且不易老化,貯存保鮮期長②發酵耐力好,後勁大③麵包發酵風味濃,香味足④生產周期長,效率低     液體發酵法是先將酵母放置於液體介質中,先經過幾個小時的繁殖,製成發酵液,然後用發酵液與其他原輔料攪拌成麵團。
  • 麵團發酵必學小技巧
    >|起酵頭(俗稱中種法)|酵頭揉面→發酵→主麵團揉面→主麵團基礎發酵→主麵團排氣,分割劑子,滾圓☞鬆弛☞整形→最後發酵→烘烤|對揉面有哪些要求|麵包的麵團都要揉到出膜,怎樣叫出膜,麵團能有延展性,可以揉開,像一層透明薄膜一樣;具體多透明,薄膜有多大的韌性,針對不同類型麵包,有不同的要求:
  • 麵粉4元一斤,麵團發酵失敗,丟了可惜,如何挽救?
    發酵麵團1) 首先準備製作紅豆沙:將洗好的紅豆沙300g 左右,衝洗一遍後 ,放少許白醋浸泡1小時後,再衝洗後放入電飯煲,放入適量冰糖,放入量依個人喜好,將飯煲檔位開到最大。2) 這樣煮好的紅豆沙香濃順滑。竊喜,第一步成功,好兆頭。
  • 製作麵包的入門基礎知識2——麵團的發酵
    接下來進入本期正題:麵團的發酵在揉好麵團之後,就可以靜置一旁,讓酵母菌發揮作用。市面上常見的酵母分為幾種:新鮮酵母(塊狀),乾酵母,即發酵母(顆粒)。從延遲發酵延伸而來的面種問題:首先製作預發酵麵團也就是面種,準備烘烤前,和入新的麵粉和水製作的麵團再進行一次發酵、整型,然後烤制。面種有多種形式,可以是前一批麵團保存下來的部分,也可以是以少量酵母預發好的麵團或者稀麵糊,還可以是市面上比較流行的天然酵母(比如自己養殖的葡萄酵母)。
  • 發酵麵團 I 消災避邪諸事順遂の芋頭包
    但是頭露今天只想分享去了皮的芋頭包的做法不然表面都是毛皮無法入嘴哈哈象形饅頭的普及、市面上屢見不鮮但是要做好還是要用點心喲做得好什麼病都沒了做得不好可能什麼病都出來了氣不死人就不叫頭露了下面來看看做法配方什麼的都不是重點做得好一定是你的經驗使得!
  • 發酵麵團中間醒發工序細節、喚醒原麥的香味
    發酵麵團中間醒發工序細節、喚醒原麥的香味文|中國糕餅資深工匠杜德春成品麵包往往會出現表面光潔度不好、麵包瓤心粗糙等品質缺陷。誠然,這些缺陷與原料品質、加工條件等多種因素相關。但是中間醒發與其關係甚為密切,極可能是由於省略中間醒發工序而造成的。那麼,究竟什麼是中間醒發,它有哪些作用,該工序是否需要專用設備,實際中又該如何操作呢?
  • 詳細解剖麵團的基礎發酵!(什麼是中種法)
    舉個例子:方子的麵粉總量是131+56=187,這個187就是100%,187乘以70%=131,得出來的這個數就是中種的麵粉量,算出麵粉量以後可以先加一部分液體和酵母揉成團發酵,發好後再和其他剩餘材料揉成團。那131克的麵粉應該加多少液體和酵母比較合適呢?就加麵粉量的65%——70%就可以了。131*0.7=91.7,這個就是中種的液體量了。
  • 冷凍麵團發酵方法的核心技術控制點
    冷凍麵團發酵方法文|中國焙烤食品工業發酵資深工匠杜德春冷凍麵團發酵方法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發展起來的麵包新工藝;麵包麵團冷凍的成功與應用,為饅頭、包子、油條、餃子、餅子等焙烤或麵食主食工藝提供了可以嫁接的技術
  • 蒸饅頭總是失敗,這是麵團沒有發酵好,教你兩種發麵的正確方法
    ④發酵麵粉時所處房間的溫度我們把麵團和制好以後,需要放在一個溫度適宜的房間中進行麵粉發酵,室溫在二十度以上就可以,如果有條件的話,把發酵麵團放在溫度在三十度左右的環境中進行發酵,那麼麵團的發酵效果更佳。
  • 麵團總是發酵不起來?來了解酵母粉的正確使用方法,輕鬆發好面
    酵母粉獨有的生物酶能幫助麵團發酵,體積膨發變大,更光滑柔軟,有效延緩面的老化。我們做麵食類食物,小小的酵母粉起到關鍵作用。酵母粉使用得當,麵團會發酵得好,做出來的包子、饅頭、麵包鬆軟美味可口。如果使用不對,面點會發黃、發硬,難以下咽。
  • 麵團揉面手法及發酵技巧,做麵包不再難!(詳細圖解)
    看一下揉了十五分鐘的麵團,已經邊得光滑了麵團太幹的話,也是不容易拉出薄膜的5.檢查出膜情況的時候,切下來的麵團放在一旁鬆弛一下下,這樣比較好拉開哦,要慢慢向四周拉開,就是轉著圈的拉,不要一直朝兩邊拉。也不用非得套在手上弄成手套膜,自己感覺薄膜有韌性、撐破的地方邊緣很光滑就可以了6.做普通的甜麵包的麵團只需要麵團有延展性、能拉出膜。 以上是揉面的手法,下面我們就來講講發酵的問題。
  • 其實只要掌握好發酵麵團的方法,可以做出很多種
    麵包的製作方法與蛋糕不同,麵包會稍微難一點,因為它對麵筋的形成有嚴格的要求,想要做出好吃好看的麵包,那麼就要掌握好發酵的溫度,溼度及發酵時長。學會了發酵麵團的基本流程及方法,便可以製作出合式各樣的麵包,什麼豆沙包,椰蓉包,土司等等都不在話下,想吃什麼便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