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四種麵團發酵方法對比

2021-02-14 加福創意烘焙坊

     麵包的主要材料有麵粉、糖、油、鹽、水等,攪拌成麵團後,每一種材料互相混合均勻,經過一段適當時間的發酵,才能做出柔軟的麵包。

     做好麵包的關鍵是和面發酵,不同的發酵方法做出來的麵包口感也是不同的。下面我們來介紹幾種常見的麵包發酵方法:直接酵母法;中種法;液體發酵法;低溫過夜麵團法。

     直接發酵法是將所有的麵包原料,一次混合調製成麵團,再進入發酵製作程序的方法。

     工藝流程:稱料→攪拌→發酵→整形→醒發→烘焙→冷卻→成品。

     特點是:

①縮短了發酵時間,同時提高了勞動效率

②減少發酵損失

③減少了機械設備、勞動力成本

④麵團具有很好的攪拌耐力

⑤具有較好的發酵風味,沒有異味

⑥發酵耐力差,醒發和烘焙時後勁小

      中種法是採取兩次攪拌兩次發酵的方法。第一次攪拌的麵團為種子麵團或中種麵團,第二次發酵的麵團為主麵團。

      工藝流程:稱料→種子麵團和面→種子麵團發酵→主麵團攪拌→主麵團發酵→麵團成型→最後醒發→烘烤→冷卻→成品。

       特點是:

①麵包體積大而且不易老化,貯存保鮮期長

②發酵耐力好,後勁大

③麵包發酵風味濃,香味足

④生產周期長,效率低

     液體發酵法是先將酵母放置於液體介質中,先經過幾個小時的繁殖,製成發酵液,然後用發酵液與其他原輔料攪拌成麵團。

     工藝流程:原料混合→液體發酵→麵團攪拌→延續發酵→整形→醒發→烘焙→冷卻→成品。

     特點是:

①從原輔料處理到包裝可實現全自動化和連續生產

②縮短了發酵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

③提高了麵包的貯存期,延緩老化的速度

     低溫過夜麵團法是將麵包中配方的50%-80%的麵粉,以及相應的水量一起攪拌均勻成麵團,然後存放於0-5℃之間的冷藏環境中約12h左右,第二天取出在常溫下稍作軟化後,再與其他原輔料重新攪拌成麵團的一種方法。

      工藝流程:稱料→低溫過夜麵團攪拌→低溫冷藏→主麵團攪拌→麵團發酵→成型→最後醒發→焙烤→冷卻→成品。

       特點是:

①麵包老化速度較慢,貯存時間長

②麵包品質好,體積膨大,彈性和軟柔軟度更佳

③攪拌方法簡單,低溫貯存,可以隨時取用

④低溫過夜麵團溫度不宜控制

      麵包發酵在麵包製造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發酵方法,所製作的麵包品質各有特點。我們應當以產品質量為目標,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發酵方法,生產出品質合格的麵包。

相關焦點

  • 冷凍麵團發酵方法的核心技術控制點
    冷凍麵團發酵方法文|中國焙烤食品工業發酵資深工匠杜德春冷凍麵團發酵方法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發展起來的麵包新工藝;麵包麵團冷凍的成功與應用,為饅頭、包子、油條、餃子、餅子等焙烤或麵食主食工藝提供了可以嫁接的技術
  • 在眾多的麵團發酵方法中,為什麼要選擇低溫冷藏發酵法?
    麵團發酵方法那麼多,可我們還是更傾向於低溫冷藏發酵法,用低溫冷藏發酵法製作出的披薩麵團,更加彈韌光滑,更加溼潤柔軟,在長時間的低溫環境下,美妙滋味慢慢醞釀而出,烘烤後的餅底香味很足,沒有過多的酸味兒,在未來的三五天內都不會壞掉,再也不必手忙腳亂!
  • 拯救打發過的奶油 拯救發酵過度 斷筋的麵團方法
    斷筋麵團 華麗變身 香脆棒 (拯救發酵過度,斷筋麵團方法)用料  斷筋麵團 華麗變身 香脆棒 (拯救發酵過度,斷筋麵團方法)的做法  首先,你得搞清楚什麼是斷筋的面。如圖~ 不成團,抓起來很渣。水唧唧的感覺~ 如果你不幸中招。那放棄做麵包吧。也不要繼續加面揉了 沒用。我試過了。
  • 談談麵團發酵的那些事兒!
    首先,發麵需要加促使麵團發酵劑,常見的有化學發酵法、老面、酵母。酵母發酵是需要營養的,糖類能促進酵母發酵,鹽會抑制酵母發酵。所以,在揉面時加少許糖,會使發酵變快,效果更好。那麼,怎樣算發酵完成了呢? 一般麵團發酵40~60分鐘,可以手指沾麵粉,插一個洞檢查。如果這個洞既不立即回彈,也不塌陷,那就是完成了。發酵過頭,麵團會塌陷,嚴重會發酸,如果發酵不足,麵團會迅速回彈。要學會根據狀態判斷。
  • 詳細解剖麵團的基礎發酵!
    今天再來說說麵團的第一次發酵。我仔細想了想,好像麵團的發酵方式大致分為兩種:直接法和中種法的發酵。(如果少了大家給補充)中種不是面種,是做麵包的一種發酵方法,這裡大家一定要搞明白,它跟波蘭種、老面、魯邦種那些不是一個定義。
  • 製作麵包的入門基礎知識2——麵團的發酵
    接下來進入本期正題:麵團的發酵在揉好麵團之後,就可以靜置一旁,讓酵母菌發揮作用。市面上常見的酵母分為幾種:新鮮酵母(塊狀),乾酵母,即發酵母(顆粒)。上一期也講過,糖能使酵母活性增加,若不使用耐高糖酵母,還沒等發酵到麵團,酵母的功效已經讓砂糖耗費完了。除了填加酵母直接發酵以外,還可以進行延遲發酵。直接發酵在製作當天往往耗費時間很長,因此烘焙師傅通常會選擇更加靈活的延遲發酵法,也就是前一天先製作發酵麵團放入冷藏室低溫發酵過夜,第二天進行烘焙。
  • 如何讓麵團發酵得又好又漂亮?
    麵團發酵的溫度最好控制在25~28℃,這是酵母菌發酵最適宜的溫度,最高不宜超過35℃。發酵時如果溫度過低,麵團發酵速度會變得緩慢,甚至導致發酵失敗;發酵時如果溫度過高,酵母菌會死亡,造成麵團酸度過高,致使發酵失敗。所以,夏季氣溫高時可以用冷水和面,冬季溫度低時可用溫水和面。
  • 【乳酸菌】發酵酸麵團對麵包品質影響
    快速發酵法的應用大大提升了麵包生產率,但是這種方法生產的麵包品質較低,有很多不足,如麵包風味較單調,柔軟度低,老化快,保鮮期短等。而酸麵團麵包法作為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麵包製作方法,因其生產的酸團麵包具有風味獨特,營養價值高,麵包品質好等優點,近年來又重新受到重視並逐漸興起。
  • 麵團發酵必學小技巧
    >|起酵頭(俗稱中種法)|酵頭揉面→發酵→主麵團揉面→主麵團基礎發酵→主麵團排氣,分割劑子,滾圓☞鬆弛☞整形→最後發酵→烘烤|對揉面有哪些要求|麵包的麵團都要揉到出膜,怎樣叫出膜,麵團能有延展性,可以揉開,像一層透明薄膜一樣;具體多透明,薄膜有多大的韌性,針對不同類型麵包,有不同的要求:
  • 蒸饅頭總是失敗,這是麵團沒有發酵好,教你兩種發麵的正確方法
    可對於一些不經常製作麵食的人來說,發麵蒸饅頭就有了一定的難度,尤其是在發酵麵粉時,不是把麵粉發酵過度,就是麵粉發酵不成功,其實這就是不經常操作的緣故,對於麵粉發酵的步驟與發麵方法掌握不好,用這樣發酵不成功的麵團,自然無法蒸出又白又軟的饅頭了。所以蒸饅頭髮酵麵粉,還是有一定技術要求的,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就可以把面發好,蒸出的饅頭也會達到完美的標準。
  • 其實只要掌握好發酵麵團的方法,可以做出很多種
    麵包的製作方法與蛋糕不同,麵包會稍微難一點,因為它對麵筋的形成有嚴格的要求,想要做出好吃好看的麵包,那麼就要掌握好發酵的溫度,溼度及發酵時長。學會了發酵麵團的基本流程及方法,便可以製作出合式各樣的麵包,什麼豆沙包,椰蓉包,土司等等都不在話下,想吃什麼便做什麼。
  • 詳細解剖麵團的基礎發酵!(什麼是中種法)
    然後主麵團裡的材料,就是直接法剩下的其他材料,這就是直接法的方子換成中種法最簡單的方法。有的中種法裡可能會加糖或者加鹽或者加一些其他材料,就看原方是什麼樣子了,加鹽是為了抑制發酵,不想讓它發的太快,加糖是促進發酵,可能有些東西阻礙發酵了,就會加點糖促進一下。具體情況就要具體分析了。好了,我感覺我有點跑題了,講第一次發酵,順帶把中種又講了一遍。
  • 蒸饅頭新方法,成功率更高,簡單省事兒麵團不發酵,饅頭白又軟
    小時候蒸饅頭,用老面發酵,還要放鹼才能中和麵團的酸味。況且,放鹼的量很有講究,多了不行,少了不可。如今有了發酵粉,簡單省事了許多,再也不用那麼麻煩了。可現在呀,我又有了一種更簡單的做法,這種蒸饅頭的方法更省事兒,麵團不用發酵直接入屜,別看最簡單,蒸出來的饅頭一點兒不差,又白又軟又喧騰,你可一定要試試哦!
  • 麵團揉面手法及發酵技巧,做麵包不再難!(詳細圖解)
    發酵的最佳環境溫度在30-35度之間,最好別超過40度。溼度在70-75%之間。這個數據下的環境是最利於麵團發酵的。溫度還好辦,夏天室溫基本上能保證正常發酵的需要。但溼度就不好控制了。教朋友們一個四季皆可用的方法:在一個大蒸鍋中放入60-70度左右的熱水,將面盆放入鍋中(面盆不可與熱水接觸),蓋上蒸鍋鍋蓋。在蒸鍋這個小環境裡溫度、溼度都有了。
  • 冬季如何快速發酵?麵包廠用蒸汽發生器發酵麵團,發酵快蜂窩均勻
    01麵團發蒸汽發酵冬季溫度低發酵時間長,大型麵包工廠如何在保證口感的前提下,提高產量和生產效率?據了解麵團發酵最主要的就是溫度和溼度,冬天溫度低麵團不容易發酵該怎麼辦呢?據了解大型麵包生產車間一般採用蒸汽發酵工藝。用蒸汽進行麵團發酵,讓麵團在恆溫恆溼狀態下發酵,發酵後的麵團皮質柔軟,色澤明亮,內部蜂窩均勻,烤出來的麵包鬆軟可口。
  • 麵團總是發酵不起來?來了解酵母粉的正確使用方法,輕鬆發好面
    酵母粉獨有的生物酶能幫助麵團發酵,體積膨發變大,更光滑柔軟,有效延緩面的老化。我們做麵食類食物,小小的酵母粉起到關鍵作用。酵母粉使用得當,麵團會發酵得好,做出來的包子、饅頭、麵包鬆軟美味可口。如果使用不對,面點會發黃、發硬,難以下咽。
  • 麵包發酵方法、究竟哪一種發酵風味最佳
    麵包發酵方法、究竟哪一種發酵風味最佳現將麵包的不同發酵方法中的六種介紹一下:1.一次發酵法:此種方法是將配方中所有原料以先後的順序放入攪拌機內,一次混合調製成麵團進入發酵製作程序的方法。工藝流程為:稱料、攪拌、發酵、整形、醒發、烘焙、冷卻、成品。
  • 發酵麵團中間醒發工序細節、喚醒原麥的香味
    改善的方法是改變排列方式,調整產品間隔空間使受熱較為均勻。只有熱氣循環良好,產品才能變成金黃色。五、烤焙時間太過或不及。爐溫的高低、時間之長短要隨產品數量的多寡調整。產品數量少的烤盤空間較多,金屬傳導熱輻射的熱能大,所以底火要較低些;而產品碼放較多時,底火可以高些。烤焙時間的長短也需靈活調整。
  • 麵包發酵注意點及常見問題答疑!
    酵頭麵團,發酵到2~3倍體積大小,即可用來揉主麵團;個人喜歡發酵到體積膨脹到最大,3~4倍大小的體積,麵團中心略微下凹,有酒味。Q & A問:麵團發酵時的溫度該如何把控?或者把麵團放在一個碗中,用保鮮膜遮蓋好,放置於適宜發酵溫度的水中或電熱毯上(電熱毯調至中檔或低檔,這時溫度大概在30℃左右)。總之,就是想辦法讓麵團保持在發酵的最佳溫度範圍內,還要注意保持麵團的溼潤。
  • 兩種春季常見野菜(馬齒筧+莧菜)的四種食用方法
    4.用手揉成麵團,成團即可。蓋上保鮮膜或者蓋上比放麵團容器更大口徑的盆子進行發酵。5.將泡發的馬齒莧撈出來用清水衝洗兩三遍,攥幹,切碎。蔥洗乾淨姜去皮洗乾淨切碎。6.豬腿肉去皮,肥瘦肉分開切石榴粒大小的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