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敦刻爾克、鋼鋸嶺、比利林恩」票房差距這麼大?

2021-01-08 悅幕電影觀察

文/哈麥 來自/搜狐娛樂

經授權轉載自/中國電影產業

01

《敦刻爾克》、《血戰鋼鋸嶺》、《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都是戰爭題材,都是世界級名導的作品,但結果完全不同,不管是在評論上還是票房上。

這三部電影的命運,實際上反映了電影行業的諸多複雜規則,上至投資商,下至觀眾,以及電影本體商業性和藝術性的永恆衝突。

02

《敦刻爾克》在中國上映10天,淨分帳票房2.87億。在《蜘蛛俠3》的衝擊下,開始進入疲態,最終可能止步3億多。去年上映的《血戰鋼鋸嶺》最終票房4.26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最終票房1.65億。

在北美,《敦刻爾克》票房1.82億美元,《血戰鋼鋸嶺》6721萬美元,《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174萬美元。全球範圍內,《敦刻爾克》票房4.75億美元,《血戰鋼鋸嶺》1.75億美元,《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3093萬美元。

《敦刻爾克》導演諾蘭是好萊塢最受寵的商業類型片導演,好萊塢六大之一的華納兄弟參與投資,並主控全球發行,預算1億美元。《血戰鋼鋸嶺》導演梅爾-吉布森曾因「反猶太」言論遭到好萊塢多年封殺,電影是中國的上海熙頤文化等很多獨立小片商組的局,預算4000萬美元。《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是經常拿歐洲三大電影節獎及奧斯卡獎的華人導演李安的實驗性作品,索尼哥倫比亞旗下的三星影業和中國的博納等公司投資,預算4800萬美元。

03

結果是,《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最慘,在北美本土的票房只有可憐的174萬美元。

口碑也差到讓人震驚。專業評分網站爛番茄的新鮮度只有46%,媒體平均分5.4,屬於「爛片」級別。大眾評分網站IMDb觀眾評分也只有6.3。

但在中國,這部電影在影迷居多的豆瓣評分8.4,《血戰鋼鋸嶺》和《敦刻爾克》分別是8.7和8.6。在大眾購票及評分網站貓眼上,《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8.3分,《血戰鋼鋸嶺》和《敦刻爾克》分別是9.3分和8.1分。

通常來說,對一部電影的評分,中國觀眾要比北美觀眾寬容,給的分更高。但是《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變成了一個特例,美國媒體、觀眾全都不喜歡,反應在票房上,幾乎像是遭遇了抵制的冷遇。

這不得不讓人相信電影行業裡的「政治正確論」和「觀眾情緒論」。

從內容上看,《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是在赤裸裸地展現美國當下生活中的本質,而且是用極度寫實又高清的方式。一個外來者,揭人家的短給人家看,從來都宣揚「英雄主義」,當慣了「世界老大」的美國人,誰願意?比如假設馬丁-斯科塞斯拍了《阿Q正傳》,放給中國人看,票房會好嗎?

另一方面,《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不是一部典型的商業片,更像一部文藝片。它太沉悶,太冷靜,太含蓄,沒有套用好萊塢幾分鐘一衝突,十幾分鐘一高潮的劇本框架,沒有某種價值觀的輸出或者情緒的引導。政治傾向上既不左也不右,也沒有明確的反戰主題。它太真實,太像生活本身,讓觀眾得不到情感的寄託和宣洩。

這種拍法,恰恰是票房的死敵。

你看《血戰鋼鋸嶺》,有激烈精彩的戰爭戲,有反戰和人道主義的內核,最後男主角捨命救人的場面多麼觸動觀眾的情緒。你看《敦刻爾克》,雖然戰爭不及《血戰鋼鋸嶺》刺激,但也在音樂的烘託下顯得驚心動魄,尤其是空軍飛機戰。雖然拍的是一次逃亡,但也同樣有英雄主義的核,表現了英國人的勇氣和堅定。船長為救同胞義無反顧,飛行員為爭取時間耗盡最後一滴油,指揮官最後留下來支援法國人。

04

從官能刺激以及情緒帶動這兩個方面看,票房排序應該是《血戰鋼鋸嶺》>《敦刻爾克》>《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在中國,還真是這樣。三部片的票房分別是4.26億、2.87億(暫時)、1.65億,差距看起來也很合理。

但為何在北美及全球範圍,《敦刻爾克》票房均是《血戰鋼鋸嶺》的2.7倍,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嚴重撲街?

前面提到,梅爾-吉布森被好萊塢封殺了很多年。這是真事兒。

八九十年代,這個俊俏的美國男人因《瘋狂的麥克斯》系列、《致命武器》系列、《天荒情未了》等電影,成為好萊塢大明星。後來又自己當導演拍了《無臉的男人》、《勇敢的心》、《耶穌受難記》、《啟示錄》,部部好評,其中《勇敢的心》還拿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事業如日中天。

2006年7月的一天,梅爾-吉布森在高速公路上超速酒駕,被警察攔下,爭執中他飆了一句:「該死的猶太佬,他們該為全世界所有的戰爭負責。你是猶太人嗎?」在宗教敏感的美國,梅爾-吉布森從此被扣上了反猶太的帽子。況且,他曾經還拍過一部很有爭議的《耶穌受難記》。

這之後,梅爾-吉布森就再沒演過好萊塢主流大製片廠的電影,也沒有再導過電影。一來,好萊塢的權力系統,基本都是猶太人在把持,那麼多明星可以用,大製片廠的老闆們沒必要再給一個肆意妄為的反猶太者機會。再來,反猶太這種政治不正確像是一個標籤,明星帶著它,勢必會影響電影票房。而梅爾-吉布森自己,後來身上又加了家暴、種族歧視等負面新聞。

雖然梅爾-吉布森曾多次為自己的言論澄清和道歉,但作用都不大。直到十年後,他才又有機會拍了一部《血戰鋼鋸嶺》。

當然,這部電影跟主流好萊塢系統沒多大關係,只有4000萬美元的成本,來自中國的上海熙頤文化、澳洲的宇宙電影娛樂、美國的十字小溪影業等十幾家公司,全是獨立的小公司。北美發行是獅門在負責,這也是一家好萊塢六大以外的獨立公司。

獅門雖然這幾年崛起的很快,但是跟華納這樣的老牌大製片廠比,發行能力還是有限的。而且,《敦刻爾克》是華納自己參與投資的片子,製作預算1億美元,發行預算也少不了,這會直接影響到票房。而獅門只是從外面拿了一部片子來掙個發行費,而且製作預算只有4000萬美元的《血戰鋼鋸嶺》,宣發預算能有多少呢?上映首日,《血戰鋼鋸嶺》在北美的影院數是2886個,《敦刻爾克》是3720個,差距立見。

還有,別忘了,諾蘭雖然是英國人,但這些年在好萊塢是個嘴巴嚴實的「好孩子」,作品也好看,觀眾的期待值當然高。而梅爾-吉布森這個美國人養的「壞孩子」,多年未出作品了,而且還有「前科」在身,是否去看他的作品,是不是不少人會猶豫一下呢?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除了作品本身,同樣也遇到了宣發的問題。據說,北美口碑危機後,索尼就沒再怎麼投入宣發,選擇了止損策略。在中國票房還不錯,是因為中國區的宣發主要由投資方之一的博納負責,該花的錢是花了的。

05

再回到口碑。在北美,不管是媒體評分還是大眾評分,都是《敦刻爾克》>《血戰鋼鋸嶺》>《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爛番茄新鮮度《敦刻爾克》93%,媒體平均分8.7;《血戰鋼鋸嶺》86%,媒體平均分7.2;《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46%,媒體平均分5.4。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特殊原因不說,《敦刻爾克》和《血戰鋼鋸嶺》的媒體平均分差距很明顯,差1.5分。

IMDb觀眾評分《敦刻爾克》8.4,《血戰鋼鋸嶺》8.2,基本相當。

為什麼美國的媒體,對諾蘭那麼寬容,對梅爾-吉布森那麼苛刻?

最終,《血戰鋼鋸嶺》也在奧斯卡角逐中沒拿到什麼重要的大獎。是因為競爭對手《月光男孩》、《愛樂之城》、《海邊的曼徹斯特》太強?或者片子真的不行?

在中國,豆瓣評分《血戰鋼鋸嶺》8.7,《敦刻爾克》8.6,《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8.4,基本相當,都屬於佳作。貓眼觀眾評分《血戰鋼鋸嶺》9.3分,遙遙領先,《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8.3分,《敦刻爾克》8.1分,墊底。

這反應了大眾標準和媒體/影迷標準的不同。

但一般情況下,不論北美的媒體、觀眾,還是中國的媒體、影迷型觀眾、普通觀眾,雖然給一部電影打分有差距,但好壞的標準基本是一致的。而票房,和普通觀眾的評分也多數是成正比的。

這三部題材屬同一大類,導演名氣也都響噹噹的電影,結局如此不同,正是電影行業及電影產品複雜性的一次集中體現。

「悅幕中國電影觀察」已入駐以下平臺:

今日頭條|一點資訊|騰訊新聞|百度百家

企鵝媒體|UC平臺|搜狐新聞|新浪微博

相關焦點

  • 《血戰鋼鋸嶺》:一個有信仰的男人是多麼的可怕
    而就在小編最近看的一部電影《血戰鋼鋸嶺》中,男主道斯的經歷讓我真正明白了什麼才是信仰。《血戰鋼鋸嶺》是2016年上映的影片,完全根據二戰時期的真人真事改編。男主因小時候傷害了他的兄弟,所以他發誓再也不傷人了,從此開始信仰基督教懷抱著和平理想。只要是能動嘴解決的事,他絕不報警。就是這樣的一個愛好和平的人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毅然決然選擇參軍,走上保衛祖國之路。
  • 二戰奇蹟:敦刻爾克大撤退
    求勝心切的戈林在德空軍司令部作戰室內按耐不住了,拿起電話打給德國元首說:「元首,請讓下官的空軍去殲滅在敦刻爾克的敵人吧!」 元首非常爽快地接受了這一請求!這一天,禿鷹般的德國施圖卡式機群幾乎整天都在港區和海灘的上空盤旋俯衝。空中硝煙瀰漫,地面火光沖天,1.5萬枚高爆炸彈和3萬枚燃燒彈把敦刻爾克港變成廢墟。
  • 電影裡沒講的,都在這篇「敦刻爾克」最全花絮
    在談到敦刻爾克戰役重要性的方面時,克里斯多福·諾蘭說道:「敦刻爾克大撤退在二戰史上是個極其重要的轉折點。如果大撤退失敗了,英國就不得不臣服於德國,整個世界也將淪陷,或者說世界將會走向不同的命運:毫無疑問,德國將會佔領歐洲,美國也不願意去參戰了。敦刻爾克大撤退不僅是二戰的轉折點,也是世界歷史的轉折點,這是具有決定性的時刻。
  • 淺述電影《敦刻爾克》以及克里斯多福·諾蘭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導演
    諾蘭為什麼要拍《敦刻爾克》?可能是因為諾蘭本身就是英國人。而在英國人的觀念裡,第二次大戰的轉折點就是敦刻爾克大撤退--英國正式參戰了。但在真實的歷史裡,「敦刻爾克大撤退」從頭到尾都不是什麼值得歌頌的事情吧。
  • 「二戰大逃亡」敦刻爾克大撤退裡有12萬法國人,你知道嗎?
    敦刻爾克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940年5月到6月期間,因在與德國的作戰中法國軍隊一觸即潰而導致盟軍不得不由敦刻爾克港口撤退的故事。敦刻爾克地理位置上圖中紅色箭頭所指的灰線是比利時和法國的國境線。而多佛爾海峽往上便是與之相連的北海。對歐洲比較了解的朋友應該也同時會知道,布魯塞爾是比利時的首都。
  • 「鋼鋸嶺」上「戴斯蒙德」不僅僅只有信仰和信念!
    看過《血戰鋼鋸嶺》的朋友們一定記得:槍林彈雨中,轉瞬之間無數美國大兵應聲倒地。
  • 有中國網民抵制《敦刻爾克》 英媒第一反應是《戰狼2》
    【文/觀察者網 王驍】9月1日,著名導演諾蘭的新作《敦刻爾克》在中國正式上映。5天拿下2.23億票房。 (貓眼實時票房截圖) 諾蘭拍攝電影技法獨特,有著大量優秀的作品,也在國內有著一眾粉絲。《敦刻爾克》上映以來也基本獲得好評。該片在豆瓣上獲得了8.6分的好成績。
  • 《血戰鋼鋸嶺》:信仰的力量,這次我信了
    作為一個無神論者,以前我從不明白外國人對宗教的推崇與信仰,談不上不屑一顧,但也絕對算不上尊敬,最近看了《血戰鋼鋸嶺》這部電影,我才了解真正的信仰確實是可以升華一個人的。《血戰鋼鋸嶺》男主角不知道大家看這部電影看到這裡的時候是什麼感覺,小編當時是覺得戴斯蒙德太過矯情了。
  • 關於《敦刻爾克》的中文影評,我只服這一篇
    敦刻爾克大撤退對大多數英國公民來說是相當熟悉的,受過教育的美國人和各國人民應該對這個事件有最基本的了解。儘管如此,他顯然需要弄清楚,電影應該如何處理這場涉及人員之多、相對持續時間較長的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發生於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
  • 兩位英雄兩個營救奇蹟 "血戰鋼鋸嶺""薩利機長"即將上映
    原標題:兩位英雄,兩個營救奇蹟 《血戰鋼鋸嶺》和《薩利機長》即將上映 本周有兩部關於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備受觀眾期待,分別是梅爾·吉勃遜的《血戰鋼鋸嶺》(8日上映),以及老硬漢伊斯特伍德的《薩利機長》(9日上映),雖然一部是戰爭片,一部是空中事故片,但兩者有很多共性,都有一個「英雄」,創造了救援的
  • 世界徵服者4-敦刻爾克大撤退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場戰役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敦刻爾克大撤退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在1940年5月25日,英法聯軍在與德國的戰爭中節節敗退,於是聯軍高層決定,英軍將會在敦刻爾克這個城市進行部隊的戰略轉移。敦刻爾克的戰略撤退為英國保留了實力,但同時也意味著英國的勢力撤出了歐洲,歐洲的大部分國家已經被德國佔領。
  • 《寶貝老闆》亂入奧斯卡提名影片 萌娃「血戰鋼鋸嶺」
    《寶貝老闆》亂入奧斯卡提名影片 萌娃「血戰鋼鋸嶺」 發布時間:2017-02-27 09:08:07.0光明網       一年一度的奧斯卡頒獎盛典將於明日(2月27日)隆重拉開帷幕,被提名的熱門候選大片自然成為眾多影迷的關注話題。
  • 集暮光女的冷豔與寡姐的風情於一體,這個《血戰鋼鋸嶺》的女主不...
    今天橘子君給大家介紹一個最近熱播的電影《血戰鋼鋸嶺
  • 穰城之戰與敦刻爾克大撤退
    在英國首相邱吉爾的主持下,英軍統帥部迅速擬定「發電機計劃」,並於5月26日18時57分開始執行,抽調1000餘艘艦船和8500餘艘民間船隻,衝過德國空軍封鎖,奔赴敦刻爾克。自5月26日至6月4日,一共從敦刻爾克地域撤退34萬餘人。這就是戰爭史上的一大奇蹟——敦刻爾克大撤退。計謀分析審時度勢,判明情況。
  • 「二戰」德國閃擊歐洲,邱吉爾敦刻爾克大撤退,不列顛空戰失利
    德國人一口氣佔領了這麼多歐洲國家。與此同時,德國的盟友法西斯蘇聯,開始對外侵略擴張,建立蘇聯所謂的東方戰線,瓜分了歐洲。蘇聯按照和德國籤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秘密協定,開始動手佔領了波羅的海沿岸三個國家,佔領了羅馬尼亞的北部科為那和比薩拉比亞,把蘇聯的國境線,向西推移了400公裡,然後,史達林集團悍然出兵侵略芬蘭。
  • 撤退是為了更好的進攻,二戰英法聯軍敦刻爾克大撤退行動
    敦刻爾克事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發生的一起英法聯軍撤退行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於1939年9月,德國對波蘭發起了閃電戰,在德國軍事家驚才豔豔的策劃和德國精銳部隊的默契配合下,在短短的一個月內便徵服了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由此拉開了帷幕。
  • 《八佰》與《敦刻爾克》的千裡奇緣
    近期,熱血愛國電影<八佰>正火熱上映中,截止目前票房已破20億。<八佰>主要講述了1937年10月淞滬會戰後期,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團附謝晉元率領四百二十餘名將士不惜生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的真實歷史事件。
  • 血戰鋼鋸嶺中,日軍為何不直接毀掉美軍繩梯?日軍絕對是陰謀家
    戰爭題材是現代電影不老的題材,隨著特效發展,電影也做的越來越精緻,比如「血戰鋼鋸嶺」就是一部難得的好片,上映以後獲得了不錯的反響。小編看了兩次,都有不同的看法,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裡講述的是二戰中一次真實的戰役,衝繩戰役。真實的情況也如電影一般,十分殘聯。
  • 血戰鋼鋸嶺:身為軍人不拿槍不殺生,真的合理嗎?
    就這樣多斯如願前往前線,在去前線的路上看到退下來的滿車的殘肢斷軀,還有毫無生氣的戰後傷兵,都在側面烘託前線這場戰鬥是如何的慘烈,他們要奔赴的戰場是衝繩島的鋼鋸嶺,這裡山勢險要,唯獨爬上懸崖才能與日軍一戰。
  • 周六034 法乙 羅德茲 vs 甘岡 036 法乙 敦刻爾克 vs 波城FC
    本場比賽交手的兩支球隊在上周的聯賽當中均收穫一場平局,積分榜上兩支球隊目前都排名聯賽中後段,兩支球隊的積分差距目前僅有3分。本賽季羅德茲目前的主場成績僅有1勝,糟糕的主場表現讓球隊目前在積分榜上處於尷尬境地。而甘岡也並不擅長客場作戰,新賽季客場也僅僅收穫1勝。兩隊此前各項賽事共有過4次交手, 羅德茲1勝3負,其中主場1勝1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