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豆腐衣 兒時的味道

2021-02-06 走遍山村

在街頭鎮的湖酋村,有一個豆腐皮加工廠,這個加工廠生產出來的豆腐皮,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外婆的豆腐衣,而創作這個品牌的是一個90後的年輕人。他說他們家的豆腐皮,可以讓你吃出小時候的味道,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呢?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施哲浩是一位90後的年輕人,畢業於中國美院建築系,在杭州、蘇州等地工作了幾年,今年初,辭職回家,創立了璞素生活這個品牌,主要著力於把中高端的豆腐皮通過網際網路,銷售出去。

施哲浩說:「我回老家做到豆腐皮,並不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因為從我太婆,我外婆,我媽媽,到我這已經是第四代了,我希望通過自己的方式去傳承它,讓身邊的人,更好地去享受這個豆腐皮,從目前來看的話,豆腐皮都是發往全國各地的,在外面生活工作的天台人也很多,他們吃到以後給我的反饋就是說,好像吃到了小時候的味道,所以讓我更加有心去繼續把它做好。

原來,豆腐皮對於施哲浩來說,是一個家族的記憶和傳承,小時候就在外婆身邊,吃著外婆做的豆漿、豆腐皮長大。現在他把豆腐皮取名為外婆的豆腐衣,他希望,顧客吃了他的豆腐皮,是原汁原味的,是小時候外婆的味道。

施哲浩外婆施皮球說:「我今年73歲了,小時候跟我媽做豆腐,後來嫁人了也一直做豆腐皮,現在侄女做豆腐皮,我幫忙做,只要我還能幹得動,我儘量都幫忙,盡最大的能力去做。」

一位在大城市有良好發展的年輕人,辭職回家搞起農業,剛開始,施哲浩的父母還是難以接受的。但是施哲浩先斬後奏,直接辭職回家了,父母也沒辦法,爭吵過後,也慢慢接受、理解並支持他。

施哲浩媽媽施東燕說:「當時說心裡話,我很糾結,內心是極力反對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他畢竟是中國美院建築系畢業。但是他這麼執著,也說服了我,那作為他媽媽,我只能無條件支持了。」

在父母的支持下,現在施哲浩跟姨父合作,姨父負責生產,外婆負責質量把關,施哲浩負責銷售,為了確保網上銷售豆腐皮的品質,施浩哲只把第一批製作的豆腐皮進行真空包裝,然後通過網際網路銷售到全國各地。

他們這裡製作豆腐皮也用柴火文火燒制,用蒸汽持續加熱,據說這樣比煤炭燒制的味道更「正宗」。

施哲浩姨父葉良周說:「我們做的豆腐皮是良心豆腐皮,第一個說衛生,第二個是品質。」

豆腐皮的製作,撈皮是至關重要的一大環節。在保持蒸汽持續加熱環境下,鍋內的豆漿慢慢凝結出油膜,這便是豆腐皮。當乳汁似的鍋漿初皺時,意味著豆腐皮已經成形。只見外婆一手拿小鏟子,沿鍋口旋上一圈,掛壁的油膜與鍋體分離,一手持細木棒,小心穿過這層薄如蟬翼的油膜,輕輕地往上一挑,並往上方支架一插,一張完整豆腐皮即出鍋。

施哲浩說:「我們都是真空包裝,延長了保質期的同時,讓它的口感,能夠保持原來的味道,新鮮的味道,我們採用前三張的豆腐皮,真正做到了原汁原味不添加任何的東西。」

施哲浩說,外婆的豆腐衣只是他創業的第一步,他希望大家能夠沉澱心情,回歸生活,就像他的品牌名字一樣璞素生活,能夠返璞歸真,找回兒時那種原汁原味的記憶。

相關焦點

  • 甜酒雞蛋裡有外婆的味道
    一直很懷念外婆,也想寫點東西紀念她老人家,人之天性好吃是其一,作為愛折騰的吃貨,我的很多食物做法來自記憶中的味道,而外婆的味道就是這甜酒雞蛋
  • 外婆家·杭兒風 家在心,心在家
    說起初衷,所有的一切都始於外婆的家,不僅僅是兒子,外婆家對於吳國平自己而言,也是內心深處溫暖的所在。 走過熟悉的街道,佇立於兒時的校園,童年的片段霎時間襲上吳國平的心頭。在他的童年記憶中,外婆是一個慈祥溫和又精明能幹的長者,幼年的他在外婆的家中度過天真爛漫的好時光,也是外婆燒的一手好菜,成為他靈感的源泉。日月更迭,從父到子,唯一不變的,便是這記憶中屬於外婆家的味道。
  • 兒時的味道升級了----蒜泥青瓜白肉卷
  • 今年正流行的是「豆腐衣」,高圓圓穿上後美極了
    」就不錯,女神高圓圓穿上後美極了,快來看看究竟怎麼搭吧~LOOK1:「豆腐衣」+拖地褲高圓圓就曾在出席品牌活動時選擇了簡潔大方的「豆腐衣」,十分符合她清新知性的氣質。若擔心普通拖地褲不夠有設計感的話,也可以參考下影后小宋佳的這款拖地喇叭褲。
  • 攸縣鄉村兒時的味道:又開始曬紅薯片了!
    攸縣的小夥伴們還記得兒時外婆親手打的紅薯片嗎? 小時候最喜歡在暖暖的太陽底下,看外婆打紅薯片,每次剛把薯泥拌好就忍不住偷偷的用手指沾一點放小嘴裡嘗嘗,酸酸的,甜甜的 現在我們大了,外婆老了,你有多久沒有再吃過?
  • 流行一種新搭配,叫「豆腐衣」顯瘦精緻
    很多女生都希望自己的皮膚能夠像豆腐那樣細嫩幼滑、白淨光澤,雖然要想養出這樣的好皮膚還真是非一日之功,但是我們卻可以用穿搭在短時間內讓自己看上去又白又嫩,關鍵就是要選對單品,而今年正流行的「豆腐衣」就不錯,快來看看究竟怎麼搭吧~解鎖的"豆腐衣",是2020年的新搭配,穿上它不僅顯瘦又精緻,並且會提高人的時尚感。
  • 我外婆
    大躍進時他曾寫過很多口號,帶領鄉親們吆喝著口號大幹特幹,這是他一輩子的驕傲,現在每當說起這些時,興奮的表情掩飾不住,把那時自己寫的的口號背的滾瓜爛熟。老年時成為五保戶但自己生活,每個月有點錢,自己種的糧食和蔬菜,打點小牌,喝點小酒,生活過得怡然自樂,經常感嘆自開天闢地以來共產黨最好。
  • 『外婆手工酸菜』,一年只賣3個月,老廣都愛的"兒時味道"!
    ///酸酸甜甜,五彩繽紛,一口一口脆你的童年是不是也曾擁有這麼一口「酸」也許是外婆的味道,也許是學校門口的零食店三五知己,滿滿的青澀都在裡面...外婆酸菜,不知不覺做了50年。祖傳3代,目前第一代。在味道的刺激下,大家的童年回憶都被勾起。「小時候想吃點酸菜,只能等過年。因為一年中只有過年時才有「零花錢」,而每次拿到「零花錢」,第一件事總是先貢獻兩毛錢給最愛的酸菜。
  • 簡約「豆腐衣」才是王道,明星紛紛上頭
    簡約「豆腐衣」才是王道,明星紛紛上頭隨著氣溫不斷升高,很多女生都穿的十分時尚。但在這種季節,大家還是避免深色系的衣服,多穿一些淺色系衣服會更顯青春洋溢。豆腐衣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穿起來清涼且舒適,輕鬆打造時尚感,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奶奶、外婆與廚房
    異地求學的四年裡,西北美食的醇厚與濃烈消遣了我許多煩悶的時光,但飲食這回事兒,與舌尖的感觸同等重要的,還有習慣。醪糟、烤肉、大饢、抓飯、羊肉湯等這些西北風味固然足以俘獲一個常德人的胃,足以在每一個平淡的日子給生活增色增味,但真正牽扯住內心的,還是家鄉的滋味。
  • 兒時的夏日回憶 - 來一碗麻辣涼粉和桂花紅糖冰粉
    小時候,每當放暑假了,我就會去外婆家住一陣兒。在外婆那裡住著,是我記憶中最歡樂的童年時光。因為平時父母對我的管理非常嚴格,在家沒法撒瘋兒啊。去了外婆那兒,嘿嘿,其實就是隔輩兒親,啥都不管我,要什麼給什麼,快樂極了!還好我不是熊孩子,沒有做出一些讓她非常頭疼的事兒。外婆現在都還誇我,說我從小就乖,懂事,哈哈。在外婆那兒,印象最深刻之一的就是麻辣涼粉。
  • 當我遇見你 我想帶你回我的外婆家 一起嘗這道菜 外婆的味道 · 紅燒肉
    有一種味道,是專屬於一個人脈脈的溫情。那個被你喊做外婆的人,陪著你玩耍,護著你安危,為你燒菜做飯。 有一道菜,勾連起世間最凡常的情愫。有一天,當你獨自一人在疲於奔命的生活中,面對著餐桌上一道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菜,突然想放聲大哭;有一天,當你遇到一個讓你想要安定下來的人,迫不及待想帶TA回外婆家,嘗嘗外婆最拿手的那道菜。
  • 豬蹄+海帶+大豆湯=外婆的味道
    我想那個時候,外婆和所有的家人都很不開心。有一點好,父親母親,很孝敬外婆外公,外公去世的時候,父親母親一直陪著的。這些他們後來常常說起,我也記在心中,對長輩也時常關愛。現在在路上總是會拍一些老人的照片,可能跟這個也有關係。
  • 艾草不但能提神,還是兒時的美味
    每次割草回家的時候,外婆都會從混雜野草中挑出大捆大捆的艾草,奇怪的是野草是用來餵牛羊的,而艾草卻可以通過神奇的手法做出神奇的美味讓人食用。剛摘下來的艾草塵土很多,洗完後它們褪下了這灰撲撲的外衣,變得水靈靈的。艾草葉子有毛茸茸的觸感,得將它洗了一遍又一遍才能洗乾淨。
  • 觸及內心記憶的味道 — 外婆的紅燒肉
    小時候特別喜歡吃外婆做的紅燒肉,外婆燒肉的時候我總愛蹲在一旁看,不斷的向外婆提出要試試鹹淡的要求,外婆總是笑眯眯的用筷子頭蘸一點湯汁給我嘗
  • 傳說|狼外婆的故事
    有一天,老嬤嬤趕集買了點心、燒餅和香油果子,裝進一個籃子裡頭,去走娘家,臨走時囑咐孩子們說:    「今天我去看外婆,明天才能回來。晚上早吃飯早睡覺,不是娘回來,誰來叫門也別開。」娘叮囑了一遍又一遍,才挎著籃子出門走了。
  • 【同學來信】能被記住的味道,都和愛有關——外婆的荷香粉蒸肉
    我想每一個人的記憶裡應該都會有一點特殊的味道,當你聞到這股味道時,過去的那些情景,經歷就會馬上浮現出來,這是一種很神奇的感覺。前不久,帶女兒一起去了一趟赤壁,看三國,遊長江,也品嘗了不少當地美食。其中粉蒸系列的菜品花樣繁多,只有你想不到,沒有蒸不出來的。粉蒸這種技法,據說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了。
  • 2020年流行「豆腐衣」,袁泉穿上美極了
    時尚界每年都會推出新的單品,相對於之前大火的"牛仔裝",以牛仔為主的服裝,已經過時了,而2020年開始流行了最新單品,它的名字叫"豆腐衣
  • 【食韻·童年】外婆的味道,是初雪那碗濃鬱的麻婆豆腐湯
    想到外婆,你想到的美味是什麼呢?童年的回憶裡,外婆的石磨豆腐一直深刻。院落裡滿滿的飄散著黃豆的香味。而每年初雪的的那天,外婆總喜歡做一碗麻婆豆腐。煙燻火燎的廚房,繫著圍裙的外婆,大鐵鍋燉著鮮辣的豆腐,是外婆給我最溫暖的味道。小時候總是喜歡坐在燒爐旁,學著大人的模樣,抓一把裹挾著樹枝、麥秸稈的草垛塞進柴火裡,耳邊儘是噼裡啪啦炸開的響聲,和熱騰的蒸汽從鍋蓋邊緣冒出來時的噗噗聲。
  • 徽墨酥 就是這口兒時的徽州味道
    不知道你是否還能記起,兒時春節糖果盒裡的麻酥糖,那曾是你最愛的零食。這是一種用薄薄的油紙包著的,再普通不過的糖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