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註定會成為我們難以磨滅的記憶。面對當前的疫情,每個爸媽都焦慮萬分。根據近期的疫情數據表示,各年齡段均可感染,最小病例僅為出生不久的新生兒。從最初報導的「兒童不易感」,到目前接連出現確診案例,這提示家長必須密切關注自家寶寶的感染情況。
2月2日,國家衛健委公布《關於做好兒童和孕產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指出兒童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
為了幫寶寶遠離病毒,很多爸媽都配合著宅家陪伴寶寶,努力做好寶寶營養的堅實後盾。具體該如何從營養方面幫助寶寶提升抵抗力呢?一起來看看吧!
分階段營養,建立寶寶強大免疫力
對於各年齡段的寶寶在疫情期間該如何科學飲食才能提高抵抗力,斌姐給大家一些有針對性的營養建議。
一、0-6月齡寶寶
中國疾控中心(CCDC)對於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0-6歲兒童日常預防》中提到的:母乳是提高新生兒抵抗力最好的「藥物」。6月齡以內的嬰兒應堅持母乳餵養,但若兒童母親為確診病例或疑似病例,應暫停母乳餵養並與母親隔離,直至母親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所有症狀消失。
為什麼說母乳可以提升寶寶免疫力?這裡不得不提到母乳的兩大重要營養元素:乳脂和母乳低聚糖。
1. 乳脂
乳脂就是母乳中的脂肪,它天然來源於母乳中,為小寶寶生長發育提供50%的能量,是寶寶能量來源的重要基礎。這種天然來源的乳脂不僅能夠促進寶寶對脂肪和鈣的吸收,還幫助減少鈣皂的形成,軟化便便,讓寶寶的腸道更舒暢!
2. 母乳低聚糖
母乳低聚糖母乳中三大營養成分之一,是一種特殊的糖類,是支持細菌(有益菌)生長的重要物質。
大家都知道,腸道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而母乳低聚糖是寶寶腸道內有益菌的食物,幫助有益菌在寶寶腸道內定植,在早期就幫寶寶建立平衡的腸道菌群,搭建健康的腸道生態系統,從而提升寶寶的免疫力。
營養師答疑
網友:現在疫情很嚴重,我雖然在母乳,但是為了提升寶寶的抵抗力,是否還需要額外補充VC或者乳鐵蛋白?
王斌:不需要給寶寶額外補充VC或者乳鐵蛋白,這兩種成分母乳中都含有。
這幾天微博有一條#維生素C或可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熱搜,再次把VC推上了臺前。是的,VC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素,除了大家熟知的抗氧化作用,還有幫助機體維持正常的免疫力的作用。目前對於VC在預防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流感等,研究結果基本一致,VC沒有任何預防作用,所以不用給寶寶額外補充。倒是想提醒母乳媽媽一句,飲食要均衡,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如果攝入量遠遠達不到,可以每天補充100-200毫克VC。
乳鐵蛋白是一種具有抗菌、抗炎活性的蛋白質,在非特異性的黏膜免疫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母乳中含有許多免疫活性物質,包括豐富的免疫活性蛋白,乳鐵蛋白就是其中一員。而且目前也沒有研究證實,額外補充乳鐵蛋白對提高自身抵抗力有幫助。
很多家長都是看著別人家孩子吃什麼補充劑就買什麼,這樣是非常不理性也不合理的。日常需要服用補充劑,除了維生素D(尤其現在特殊時期基本沒有戶外活動,全家人都要注意補充VD),其他的我都不建議自行服用,一定要通過專科醫生或營養師評估後,確定孩子需要補充時再按醫囑服用,切不可自己盲目選擇服用。
二、7-24月齡寶寶
世界衛生組織和大多數國家的政府機構都建議,寶寶滿6個月後逐漸引入輔食,同時建議繼續母乳餵養到1歲,甚至2歲或以上。對於1歲以下寶寶還是以母乳為主,輔食為輔。1-2歲逐步過渡到穀類為主食。
營養師答疑
網友:寶寶8個月,坐標湖北,疫情期間,食材不太豐富,如何保證自製輔食的營養呢?
王斌:爸媽們要注意一個問題,保證寶寶每日攝入一定的膳食纖維,以防止便秘。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孩子每天攝入膳食纖維量應該是其「(年齡+5)克」,6-12月齡的孩子,每天膳食纖維攝入量不應該超過6克。
但要注意,膳食纖維並非越多越好,由於膳食纖維會增加腸蠕動,寶寶攝入過多就會導致腹瀉。
由於特殊階段,食材匱乏,可選擇耐儲存的根莖類蔬菜、幹制菌類、豆類、堅果、粗糧、水果等膳食纖維豐富的食材(如胡蘿蔔、春筍、銀耳、木耳、蠶豆、豌豆、玉米、芝麻、庫爾勒梨等)給寶寶製作輔食。
如果擔心蔬果類食材添加不足,可以適當增加米粉的比例,也可以利用一些高澱粉的蔬菜(如土豆)來替代一部分主食,以補充缺乏的膳食纖維以及B族維生素。
網友:寶寶15個月,最近天天宅家,也不好好吃飯了,真是頭疼……
王斌:寶寶會走路以後,運動量需求較之前增加,但由於最近提倡居家隔離,又變身為一個個難伺候的「小食客」。究其原因,主要是運動量減少,食慾下降。
飢餓是進食的最大推動力,爸媽們可以適當採取「飢餓療法」來對付不愛吃飯的寶寶,如適當地延長寶寶的吃飯間隔,且控制每次進餐的時間不超過半小時,讓寶寶體會到「餓」的感覺。
在執行過程中,要記住三點:
1、孩子不是低血糖的孩子
2、孩子不在疾病期間
3、全家人要執行統一的標準
(不要因為祖輩不忍心,就隨時更改這個原則。這樣對孩子來說是無效的。)
三、2-3歲寶寶
這個階段寶寶的消化吸收能力已比較完善,乳牙也基本長齊,但仍然要學習咀嚼和吞咽。在每天保證350-500克奶量的基礎上,可適當增加蔬菜等粗纖維食物的攝入,食物種類應不斷豐富,逐漸向成人化飲食過渡。
營養師答疑
網友:寶寶30個月,最近發現她這個不愛吃,那個不愛吃的,愁死人~
王斌:孩子的行為很多時候都受父母的影響,包括吃飯的問題。爸媽們可以反思一下,以下做法是否有中槍:
切菜都切得很大塊,很不方便寶寶進食;放調料很隨意,一次放很多;在孩子不想吃飯的時候用火腿腸、泡芙等食品去誘惑他;行為簡單粗暴,直接把飯端走;在孩子吃飯的時候自己卻在吃水果,沒有做好示範;在飯桌上,全家人都圍繞著孩子轉,餵個飯都輪番上陣;……在這裡,我給大家幾點提醒:
1、家長要做好表率作用,不能在孩子面前挑食偏食。
2、可以用含同類營養素的食物來替代寶寶不喜歡的那類食物。
3、耐心鼓勵,不強迫進食,對孩子有信心。
4、可以藉助於繪本讓寶寶愛上吃飯,可以借著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話題,讓孩子明白,只有好好吃飯,才能提高抵抗力,從而能打敗病毒。
斌姐還要提醒一句:不要「本本育兒」,也不要「刻度餵養」,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平衡膳食寶塔建議量只是參考,具體根據孩子胃口、需求和生長曲線狀況來餵養。
在家就可以馬上學會的花樣輔食教程
(註:食譜僅為示例,媽媽可作為參考,前提是寶寶已嘗過這些食材且不過敏。)
米粉替代輔食——奶香香蕉鬆餅
食材:香蕉、雞蛋、麵粉、配方奶粉
營養特點:
香蕉是補充能量方便之選,它有豐富維生素B6、鎂和鉀等營養素。雞蛋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和卵磷脂,是寶寶免疫力和大腦發育所需的營養素。配方奶同樣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還添加了鐵、鋅等礦物質,可補充這個階段寶寶營養所需。
查看具體製作步驟點擊連結:香蕉這樣做,便捷又美味,還能鍛鍊寶寶手眼協調能力
護眼輔食——蘿蔔煎餃
食材:胡蘿蔔、西葫蘆、香菇、肉糜、蛋液(僅蛋黃)、白蘿蔔片(2毫米厚)、低筋麵粉
營養特點:
白蘿蔔含有有機硫化物、木質素和糖化醇素等物質,具有抗氧化和抗癌的作用。胡蘿蔔主要含有類胡蘿蔔素,可在身體轉換為維生素A,對於眼睛發育及視力保護有很好的作用。
如果寶寶實在不喜歡吃蘿蔔,可以用同樣富含胡蘿蔔素的西紅柿、豌豆苗、南瓜、紅薯等深色蔬菜代替。
查看具體製作步驟點擊連結:這款超快手美味手指食物,專治不愛吃蘿蔔的寶寶
最後斌姐還是想囉嗦性的總結一下,母乳是提高新生兒抵抗力最好的「藥物」,如果不能母乳在選擇配方奶粉時也要注意配方,比如是否含有乳脂、母乳低聚糖等成分。合理的膳食、良好的營養狀況是提高抵抗力、降低發病風險、改善疾病預後的關鍵。
作為營養師媽媽,同樣上有老下有小,在這個特殊時期,我一定會和全國的爸媽們一起並肩作戰共同抗擊疫情,為武漢加油,為祖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