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行:為何我們用的棕櫚油越來越多?棕櫚油憑啥位列「油脂三劍客」?

2022-01-09 oilcn油訊



要做專業賣油郎,怎能不懂棕櫚油?

沒有哪一種油,會像棕櫚油這樣,幾乎無處不在卻很少被談論;即便被提及,也充滿爭議性。

棕櫚油實在是太隱形了,儘管在中國人食用植物油消費中的佔比高達15%,但人們通常不知道自己在消費棕櫚油。

在超市貨架上看不見桶裝的棕櫚油,只是作為「調和油」中的一種成分,出現在配料表上;方便麵、膨化食品、糖果、餅乾、冰淇凌雖然都普遍使用棕櫚油,但在包裝上卻常常被寫作「植物油」。

這種種因素,都讓大多數消費者對棕櫚油一無所知;與此同時,我們用的棕櫚油卻越來越多。

2019年我國棕櫚油消費量為646萬噸,創近十年新高。目前中國是世界僅次於印尼、印度的第三大消費國。

圖片:大連商品交易所

棕櫚油消費量的上升除可歸因於便宜的價格外,還與食品工業對方便麵、休閒食品和西式快餐的需求不斷增長有關。

棕櫚油既可用於食用消費,也可用於工業消費。

棕櫚油的食用消費主要是生產方便麵、烹飪調和油、餐飲業煎炸,以及在食品工業中用於巧克力、餅乾、冰淇淋、糖果等。

工業用途則包括生產皂類、環氧棕櫚油等產品;以及油脂化工類產品,如脂肪酸、脂肪醇、甘油等。

2019年中國棕櫚油消費中食品用途約佔到消費量的65%,而工業用途約35%。(美國農業部數據)

即便在新冠疫情肆虐的今年,棕櫚油的用量依然有增無減。

業內專家預計我國19/20年棕櫚油年度消費同比增加3.5% ;20/21年度食用消費將繼續增加,工業消費下滑;

據專家分析,今年我國棕櫚油的消費增量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低熔點棕櫚油在食品行業取代豆油(非轉);

高熔點棕櫚油在火鍋底料中替代牛油﹔

在西南地區,由於豬瘟的發展﹐棕櫚油替代部分豬油;

由於疫情影響,餐飲下滑﹐棕櫚油替代部分地溝油(作為生物燃油原料)出口;

由於疫情影響,在飼料行業﹐棕櫚油替代部分動物油脂。

12月2日,國內「奶油第一股」海融科技成功上市,公司核心產品即是以棕櫚仁油為主要原料的植物奶油,也稱為人造奶油,在麵包、蛋糕和餅乾等食品焙烤領域廣泛使用;去年52.44%的毛利率在食品加工上市公司中排到第八,甚至超過部分白酒。

像海融科技這樣專做烘焙油脂的企業還有不少,正是棕櫚油製品在中國市場蓬勃發展的展現例證。

對於整個食品界而言,百變的棕櫚油用途廣泛,具有明顯的功能和價格優勢,其他油脂無可替代;棕櫚油的安全性和健康性已有定論,只是在終端市場,消費者對棕櫚油認識不足、仍有不少誤解。

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用的棕櫚油還會更多。

如果你關注過油脂價格行情,會發現分析師們的研報中,幾乎十篇有八篇要提到棕櫚油。

與在消費市場的低調隱形相反,在產業上遊的現貨和期貨市場,棕櫚油與豆油、菜油並稱為「油脂三劍客」,也常常在過山車般漲落的行情中"呼風喚雨」、「興風作浪」。

棕櫚油憑啥有這樣的地位與威力?

噸位決定地位。我國的油脂消費豆油稱王,在全球則是棕櫚油排第一。

目前,150個國家內,30億人都在使用含棕櫚油的產品。全球範圍內,人均每年消耗棕櫚油8公斤。

隨著全球經濟的增長和人口的增加,植物油消費量一直保持增長態勢。從1998年開始,全球棕櫚油產量隨著東南亞棕櫚油產量的快速提升而實現了飛躍性增長,截至2019/2020年,全球的棕櫚油產量超過7300萬噸,相當於上世紀50年代產量的13倍,並超過了豆油的產量。

目前棕櫚油是全球產量最大的油脂品種,貿易量和消費量都位居全球油脂品種首位。

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是棕櫚油的主要生產地,印度、中國和歐盟是棕櫚油的最大進口地。因此,這五個地區也是棕櫚油的最大消費地。

所以棕櫚油價格對於全球油脂價格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尤其在貿易領域,棕櫚油通常引導著大豆油,處於領導地位。


由於棕櫚油、豆油、菜籽油同屬油脂品種,彼此間有很強的替代關係,當某種油脂價格相對其它品種上漲時,那麼相對低廉的品種需求開始增加,並最終導致兩個品種間的價格差異回歸到合理的區間內,因而油脂「三劍客」既相互牽制和競爭,又共同決定著食用油市場的漲跌節奏。

由於棕櫚油還能用作生物燃料,與原油走勢息息相關,再加上氣候、匯率等影響因素,價格時常劇烈波動,在三劍客中最具上躥下跳的「猴性」,常常是行情的始作俑者,因此成為油脂圈的重點關注油種。

國內食用消費的棕櫚油以24度精煉棕櫚油為主。所謂的24度棕櫚油,簡單理解就是溫度在24度以下時,棕櫚油就會凝結。在華南地區,由於氣溫常年較高,可以直接將24度精煉棕櫚油用於餐飲,北方地區受溫度影響,對於棕櫚油的消費會表現出一定的季節性。

這種情況目前已經有所改變,24度棕櫚油進一步加工分提,可以得到18度、14度、12度、8度甚至更低熔點的棕櫚油,這樣即使在北方溫度比較低的時候,也可直接食用,季節性消費特點已經開始模糊,消費的區域也越來越大。

圖片:大連商品交易所

華南(黃埔、廈門及深圳等)、華北(天津周邊地區等)和華東(南京、張家港、寧波等)是我國棕櫚油的主要進口、加工、銷售地區,國內有棕櫚油加工企業上千家,分布在主要進口港的周邊地區,具有領導地位的大型企業包括益海嘉裡、中糧、中儲糧、儀徵方順、嘉吉中國等。

大連商品交易所於2007年上市交易棕櫚油期貨,為現貨企業提供避險工具,同時增強我國在國際油脂體系中的話語權。

今年上半年,大連商品交易所棕櫚油期貨成交量在全球農產品期貨期權市場中排名第二位,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

12月22日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棕櫚油期貨交易,「國際交易、本土交割」,成為中國首個對外開放的油脂油料品種。

因此,棕櫚油也成為國內外市場聯動性最強的油脂,在整個油脂油料產業體系中更具舉足輕重的地位。

想要做好油脂生意,不懂棕櫚油還真不行。

點擊進入

相關焦點

  • 為何我們用的棕櫚油越來越多?
    在超市貨架上看不見桶裝的棕櫚油,只是作為「調和油」中的一種成分,出現在配料表上;方便麵、膨化食品、糖果、餅乾、冰淇凌雖然都普遍使用棕櫚油,但在包裝上卻常常被寫作「植物油」。這種種因素,都讓大多數消費者對棕櫚油一無所知;與此同時,我們用的棕櫚油卻越來越多。
  • 為何食品中總用棕櫚油
    陝西西安的程阿姨越來越注重養生,現在買食品時總會看看食品的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對比幾個品牌後選擇更健康的產品。前幾天她在買餅乾和糕點時發現,很多食品配料表中都有棕櫚油,棕櫚油是什麼油,為何很多食品都會用到棕櫚油呢?
  • 棕櫚油全集
    >但是你一問她:手工皂常用的二十種油:洗感、皂化時間、皂化特性都是啥?說白了,就是這種液體偏黃或者白色透明的棕櫚油是被過濾掉了紅棕櫚油本身自帶的各種營養物質後的得來的油脂,我們一般管這種油脂叫:棕櫚油。這種油脂不會速T,是因為引起速T的營養物質被過濾掉了。
  • 食用棕櫚油的危害是什麼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種類的食用油,當然各種類型的食用油有不同的用處,比如有專門用來炒菜的,也有專門用來燉菜的,還有專門拌涼菜的。
  • 棕櫚油的用途
    有營養的脂肪酸組成棕櫚油有50%的不飽和脂肪酸,無反式酸,不易與酸質聚合。3. 顯而易見的經濟性用油的成本一直是餐飲業選擇煎炸、燒烤用油的重要考量因素。油棕是一種高產的多年生油料植物,其一次栽種可收穫20年左右,而且單位面積年產油量遠比其它植物油料高,並且產量相對穩定,這些都促使棕櫚油成為世界上最具價格優勢的食用植物油。
  • 馬來西亞棕櫚油利空消息打壓棕櫚油價格
    印度對植物油的進口依賴決定了棕櫚油仍是食用消費的主體,在減少對馬來棕櫚油進口的前提下,印度增加從印尼的進口將成為不可避免的結果。這將會導致印尼的出口價格升高,使得其他國家轉向馬來進口,印度的政策變動只會調整棕櫚油的全球貿易流向,而不能減少棕櫚油的消費需求。我們可以從航運公司數據看到,馬來1-10日的出口量環比上升20%以上,這意味著馬來的棕櫚油需求依舊十分旺盛。
  • 棕櫚油期貨國際化業務常識
    我國是棕櫚油進口和消費大國。大連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我所」或DCE)的棕櫚油期貨上市十餘年來,運行穩健,市場規模位居全球前列,影響力日益提升,已經成為我國現貨貿易定價基準。棕櫚油品種期現貨市場與國際市場聯動性較好,產業對國際化需求強烈,已經具備國際化條件。
  • 棕櫚油的用途 使用標準 常吃棕櫚油的壞處
    棕櫚油由油棕樹上的棕櫚果壓榨而成,果肉和果仁分別產出棕櫚油和棕櫚仁油,傳統概念上所言的棕櫚油只包含前者。棕櫚油經過精煉分提,可以得到不同熔點的產品,分別在餐飲業、食品工業和油脂化工業擁有廣泛的用途。但是棕櫚油可不適合經常使用,因為裡面的不飽和脂肪酸很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 棕櫚油緣何持續上行?
    12月18日,國內油脂期貨振蕩上漲,棕櫚油主力合約漲幅超過1%。南華期貨農產品研究中心趙偉峰認為,油脂價格上漲最主要的推動力量來自產地棕櫚油價格的上漲。談到棕櫚油價格上漲的原因,趙偉峰認為,主要是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比較緊張,MPOB發布的11月報告顯示,產量繼續下降,庫存小幅下調,而分析機構預期12月份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仍可能進一步下降。
  • 國際棕櫚油可持續發展論壇召開 聚焦棕櫚油最新研究成果
    棕櫚油具有生產效能高、應用範圍廣、貿易量巨大等重要優勢  當前,全球食品工業需要一個可靠和可持續的油脂解決方案,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與傳統油料作物不同,油棕作物從種植到收穫周期短,而棕櫚油屬多年生植物,具有商業生產周期長,產量高的特點。從全球各品種食用植物油的供應端和貿易情況來看,棕櫚油產量和貿易量佔比均居首位,分別佔據了35%、 60%左右的市場。
  • 瘋狂的棕櫚油,能比豆油貴?
    一年多來,油脂行情如同一列疾馳的高速列車,豆油、棕櫚油、菜油輪番扮演火車頭角色。現在,棕櫚油又強勢上位。10月8日節後第一個交易日,國內棕櫚油貨主力合約創10年新高;現貨跟盤暴漲,棕櫚油報價突破萬元大關,追隨豆油、菜油,成為「萬金油」家族一員。對油脂行業來說,更具歷史性的一幕已發生:「豆油貴過棕櫚油」的常識被打破!
  • 舌尖上的棕櫚油
    中國四大西式快餐 :必勝客、德克士、肯德基、麥當勞, 總煎炸用棕櫚油量13-15萬噸;預加工肉製品(骨肉相連、雞肉丸、雞爪、雞翅等)是中國傳統火鍋食料,一般都用50度棕櫚硬脂作油炸預處理,總煎炸用棕櫚油量約為7-8萬噸;
  • 棕櫚油期貨國際化平穩起步
    該公司負責人認為,棕櫚油期貨國際化是中國期貨市場對外開放、服務全球產業的又一重要舉措。棕櫚油作為全進口商品,對外開放後將打通全球棕櫚油生產、加工和消費各環節,跨國公司可以同時參與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和大商所棕櫚油期貨市場,形成更完整的風險管理鏈條。
  • 棕櫚油真的能調節血脂嗎?
    本文首發生命時報人們生活越來越好,但吃得卻越來越不講究,高脂肪高熱量的食品充斥著人們的生活,全球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很多人開始反思並探索健康的飲食模式,油脂的種類和使用量是其中備受關注的整改要點。
  • 聚焦棕櫚油最新研究 探討食品可持續發展 國際棕櫚油可持續發展...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王興國教授認為,我國每年進口600萬噸左右的棕櫚油,約60%用於食品專用油脂的製造,其中塑性脂肪基料油主要由24—45℃的棕櫚油/仁油分提物製造,包括烘焙油脂、糖果脂、冰淇淋用油等;煎炸油主要由24℃棕櫚油和/或棕櫚硬脂製造;嬰幼兒食品用油主要由硬脂通過酯交換改造製造;特醫食品用油主要由棕櫚仁油改性製造。
  • 【棕櫚油摻假危害及鑑別方法】
    說到棕櫚油,大多數人都覺得是植物油,對健康沒什麼危害,其實大錯特錯,棕櫚油是一類脂肪酸的混合物,碳鏈長度在16-18之間。針對棕櫚油無色、無味,將棕櫚油摻入其他食用油後,基本上不會大幅度改變原來的香味;因棕櫚油成本極低,國內一些不良企業將棕櫚油摻入食用油中以次充好。
  • 棕櫚油期貨國際化正式起步,上市首日19家境外客戶參與交易,油脂...
    而棕櫚油主力合約價格曾在11月19日,創下六年來新高。國內壓榨行業的普遍利潤率,也創下10年來最高水平。面對2021年全球包括大豆、棕櫚油在內的油脂產品,進入階段性供應緊張和產量下滑周期,國內外大型壓榨企業,都開始紛紛鎖定成本。
  • 極低調的東南亞棕櫚油「賣油翁」:馬來西亞!
    我開始認為棕櫚油是在家裡烹飪用的,後來發覺棕櫚油無處不在,用途廣泛。棕櫚油是馬來西亞主要出口的原產品之一,棕櫚樹也是馬來西亞的主要經濟作物,可以源源不斷地供應世界市場。 《國際市場》:楊總,請您簡要介紹馬來西亞棕櫚油的特點。
  • 棕櫚油的食用方法及食用常識
    其實作為食用油的一種,棕櫚油也有屬於自己的優缺點,就像亞麻籽油對女性具有美容的功效,但是不能高溫烹調,建議添加到粥中或者直接用於涼拌食用,再例如菜籽油,人體吸收率非常高,但是因為其味道有一種莫名的「青菜味」,所以不適合做涼拌菜食用,那我們快來看看棕櫚油的優缺點和食用方法吧。
  • 棕櫚油:弱勢震蕩
    原標題:棕櫚油:弱勢震蕩   昨日棕櫚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