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編者按: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在全國範圍內廣泛開展「中華傳統曬書活動」。今年以「傳習經典融古慧今」為主題,以中華傳統文化推廣為重點。曬書活動啟動儀式在曲阜孔子博物館舉行。中國古代先賢探索曬書、曝書之法,肇始於周漢。每年農曆七月七,都有曬書的傳統。古人曬書是為了防潮防蛀,更好地保護書籍,又逐漸涵養了獨特的書籍文化。那些承載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籍得以世代相傳,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天,這些典籍傳到了我們這一代人的手裡,我們應該如何傳承經典、活化經典呢?閃電新聞獨家推出《大家話經典》專欄,眾多知名文化使者分享他們的曬書感受,讓我們一起傳承經典、活化經典!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7日訊「這次曬書活動我們舉辦了兩個展覽,一個是館藏珍貴古籍展,另一個就是館藏漢魏碑刻拓片展!漢魏碑刻展我們共展出了27塊漢碑和4塊魏碑,等於31塊漢魏碑刻的48件拓片,此外還展出了14套孔府珍藏的拓本,這一次的展覽是我們第一次全方位、全角度、系統的展示我們的漢魏碑刻。」孔子博物館副館長楊金泉接受閃電新聞獨家專訪時興奮地介紹著此次的展出亮點。
漢魏碑刻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有一種說法是「漢碑三字成一寶」,而山東的漢碑不光是數量多,而且價值珍貴。這些歷史悠久的碑刻珍品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也是研究我國古代文字沿革、書法藝術和漢魏時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發展水平及孔廟建築史的寶貴資料,在中國碑刻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有三塊碑,大家學漢碑的人都知道,漢碑現在最重要、最大眾的價值是書法價值,乙瑛碑、禮器碑、史晨碑最好的這三塊碑都是魯國宰相魯相所相關的,它們恰恰是漢代隸書的代表作。所以學習漢隸的書法愛好者和許多其他書法家到了曲阜以後,往往會被這三塊漢碑震撼。」楊金泉館長介紹說。
「有些人一輩子都沒有同時見到過這三塊漢碑的原拓,我們如果到曲阜孔子博物館來參觀這個展覽,就不光能看到這三塊原碑,還能看到它珍貴的拓片。」楊金泉副館長表示,這樣見到三塊漢碑「真面目」的機會難得,對書法愛好者來說是一個真正的文化大餐。
曬書節期間,孔子博物館除了以上兩大展覽外,還組織了「傳承經典 活化經典」沙龍、「以書會友——兒童換書」、「兒童古籍裝幀」等活動,流風遺韻,書香飄萬裡!
閃電新聞記者 周諾 尹承謙 梁金鳳 王文佳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