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加封孔子詔碑》,用顏楷將聖旨刻在了孔廟(高清圖)

2020-12-26 觀印山房
14-01

《加封孔子詔碑》介紹

《加封孔子詔碑》,也作《大成至聖文宣王追封碑》、《上天眷命聖旨》,碑在曲阜縣孔廟。原碑為潘迪書,茅紹之刻。此清朝拓本,經折裝, 墨紙尺寸28x18cm,現收藏於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

這位撰書者潘迪,沒什麼印象,看這一手不俗的顏體楷書,而且負責撰寫詔書,應該也是個書法好手。但是刻碑茅紹之,就非常熟悉。觀印 山房 一直留意收集趙子昂的碑刻作品,這位茅紹之就頻頻出現。趙子昂很多碑刻都是他刻的,如《張公道教碑》《珊竹公神道碑》等。甚至誇張到「彼時求公(趙子昂)書者,非茅刻則不書」

(此文附字帖全圖,有需要的可以自行收藏下載)

14-02

「大成至聖文宣王」由來

孔丘,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後代敬稱孔子或孔夫子。(這裡簡單科普一下:孔子是子姓孔氏,現在姓氏不分所以才說孔子姓孔)。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歷代皆尊孔崇儒,最直觀表現就是給孔子加封,給自己加戲。漢和帝封孔子為「褒尊侯」,北魏孝文帝給孔子的諡號是「文宣尼父」,北周宣皇帝則進封孔子為「鄒國公」。至於這個最常見的「大成至聖文宣王」是三個朝代的「累世之功」。

唐代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唐玄宗時孔子進爵「文宣王」;宋代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宋真宗又在「文宣王」前加「至聖」二字,成了「至聖文宣王」。這個「至聖」就是「聖人之最」的意思。元代大德十一年(1307年),剛即位不久的元武宗孛兒只斤海山,覺得這樣還不夠,於是在「至聖文宣王」前加「大成」二字,成了「大成至聖文宣王」此碑就是此事的見證者。對此,元代閻復解釋說:「蓋言孔子集三聖之事,為一大成之事,猶作樂者集眾音之小成而為一大成也。」

14-03

好在明清以後打住了不停往上做加法的步伐,走了「先師」的路子,尊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要不然由著清朝封諡號習慣,指不定能出來個類似「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的奇怪東西。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09
14-10
14-11
14-12
14-13
14-14

虞世南唯一行書墨跡《汝南公主墓志銘稿》,真偽難辨

王寵小楷點畫內斂隸意十足,但也有人批評「精氣不足」(高清圖)

相關焦點

  • 北京孔廟:不是最老的,規模不是最大的,級別卻是最高的
    孔子,可以說是中國教育的象徵,從漢朝開始,歷代帝王就特別喜歡給孔子加封號,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給孔子加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曲阜孔林孔子墓碑上就是這個稱謂。在國內眾多的孔廟中,論規模和歷史該數曲阜孔廟,畢竟那是孔子家廟;以國家典禮祭祀孔子的,當然也有曲阜孔廟,但那裡畢竟離京城太遠,皇帝參與不容易。
  • 北京孔廟,4A景區700多年歷史,有多位皇帝御筆題匾,門票才30元
    它就是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孔廟,是祭祀孔子的祠廟。最有名的孔廟,當屬山東濟寧曲阜的孔廟了,萬仞宮牆,金聲玉振,聖時門,杏壇,還有成化碑,以及大成殿,等等。西安的孔廟,就在文昌門裡面,碑林博物館那個地方,有欞星門,泮池,華表,照壁以及牌坊,戟門,碑亭等看點。北京孔廟,始建於元大德六年,也就是1302年,距今700多年歷史了。
  • 《明拓唐虞世南孔子廟堂碑冊》講述初唐往事 李世民稱虞世南為...
    在這一年的農曆十二月廿九,唐太宗李世民下旨立孔子三十三代孫孔德倫為褒聖侯,並下旨重修長安孔廟。一時間「鳳甍謇其特起,龍桷儼以臨空。霞入綺寮,日暉丹檻。窅窅崇邃,悠悠虛白。圖真寫狀,妙絕人功。象設已陳,肅焉如在」,就是說新修的孔廟翹角飛簷,雕梁畫棟,達到了人間的極致。裝飾一新的孔廟寬闊幽深,按照古代的制度進行陳設,一切的樣貌就好像孔子在世時那樣莊嚴隆重。
  • 儒道至聖曲阜孔廟朝聖之地
    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十一月,高祖劉邦自淮南還京,經過闕裡,以太牢祭祀孔子。開皇帝親祭孔子之先。元始元年(1年),平帝追諡孔子為「褒成宣尼公」。自此,孔廟愈受重視。東漢建武五年(29年),光武帝過闕裡,命祭孔子。明帝、章帝、安帝均曾到曲阜祭祀。永興元年(153年),桓帝下詔重修孔廟,任命孔和為守廟官,並立碑以記。後漢末年,天下大亂,「百祀墮壞」,孔廟頹敗。
  • 中國文化遺蹟:介紹文化勝地南臺孔廟
    人們來到東邊,首先見到的便是大門坊額上的「全臺首學」四個大字,旁立「臺南孔子廟」石碑一座。在大成坊旁還立著一塊下馬石牌,上刻「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十二字,並附刻滿文,可見臺南孔廟的崇高地位。北京國子監孔廟大門外,也有一塊下馬石牌,所不同的是北京的那一塊上面是用漢、滿、蒙、回、藏五種文字鐫刻的。走進大成坊,眼前是一片綠茵草地、幾株古柏蒼松和明靜的「泮月池」。
  • #臺南孔廟#(免費)
    #臺南孔廟#(免費)   臺南孔廟修建於1665年,為臺灣的第一座孔子廟,也是古代臺灣的最高學府,有「全臺首學」之稱。   進入孔廟只能走側門,也就是大成坊。碑上刻著「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意味著所有人到此都只能步行入內,以表示對孔子的尊敬。   走進孔廟內,便看見古樸的廟堂建築,以及蒼翠的古樹。建築屋頂上高高翹起的屋簷,融合閩南民居風格,頗具特色。三百多年來,始終保持原樣,未曾經歷大型修繕。孔廟內還可以參觀舊時學生們研習儒學經典的場所「明倫堂」。每年孔子誕辰(9月28日)期間,臺南孔廟都舉辦孔廟文化節,表演六俏舞等節目。
  • 廣西有一座孔廟,是全國四大孔廟之一,其所在的小縣城無人知曉
    作為中華多民族文化的象徵,孔廟的建設,很多地方都有,其中山東的曲阜孔廟、北京的北京孔廟,是一大亮點,每年吸引了無數的遊客前來參觀,廣西有一座孔廟與他們並列為全國四大孔廟,在桂林的一個小縣城,沒有人知道,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卻不知在桂林還有一座歷史悠久,傳承著歷史儒家文化的孔廟。
  • 首都北京——大哉孔子
    成賢街北側各立一座「下馬碑」,現為清朝遺物,碑文用滿、漢、蒙、藏、回、託忒等六種文字銘刻「官員人等到此下馬」,用以表達對先祖的崇敬之情。 如今的國子監與孔廟並立,東邊是孔廟,西邊是國子監,這是古代「左廟右學」規制的集中體現。從東邊過來,自然先進孔廟看看。孔廟門口的招牌上寫著這是中國十大名街。
  • 元武宗加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
    713年前的今天,元武宗大德十一年七月十九日,加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 上天眷命,皇帝聖旨: 蓋聞先孔子而聖者
  • 《史晨碑》被人譏諷為漢隸中的館閣體,卻是學習隸書入門的典範?
    《史晨碑》卻處處表現出標準的漢隸法度,一招式都在向世人解說漢隸些微的技巧法則。因此時常被人譏諷為漢隸中的「館閣體",但是這種「館閣體」在隸書教學的人門階段,其標準化的審美趨向更有教育學上的意義。《史晨碑》亦稱《史晨前後碑》,無額。東漢建寧二年(169年)三月立於魯縣(今山東曲阜)孔廟。《史晨碑》有個明顯的特色,即分為前後兩碑,而且同處石,內容不同但形制完整,可獨立成篇。
  • 瞻仰臺灣孔廟:在那鮮紅色的巍峨宮殿裡,充滿著一派仁愛的氣氛
    當我訪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時,孔仲尼銅像,表明師生對至聖先師孔子的崇敬。到了臺南,大任同學又帶我去參觀孔廟。臺灣人尊崇儒學的風尚,是十分普遍的。我瞻仰過曲阜的孔廟、孔林和孔府。孔廟的雄壯輝煌,是世界無與倫比的。在我的故鄉古城潮州,也有孔廟,去年我也趁學術會議之便參觀過。
  • 來山東曲阜的三孔,感受孔聖人的故居,一碑一墓,皆是文化的滋養
    大家都知道,山東濟寧曲阜是孔子的故鄉,而曲阜的孔廟、孔府、孔林統稱「曲阜三孔」,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象徵,以豐厚的文化積累、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小遙在高中學習中知道了孔子生前在此開壇授學,首創儒家文化,為此後2000多年的中國歷史深深地打上了儒學烙印。
  • 洛陽孔子入周問禮碑被曝「表裡不一」:碑後建築坍塌成垃圾堆
    向記者投訴的這位讀者說,當地對於孔子入周問禮碑的保護流於形式,而且這麼重要的歷史文物也沒有任何講解性的文字或展示。12月7日,記者在洛陽市瀍河區華林路和東關大街交叉口附近,見到了這座立於清朝雍正五年的孔子入周問禮碑。如上述讀者所說,該碑正面設有鐵欄杆保護,欄杆上還懸掛有「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的銘牌與保護責任人的姓名,欄杆上還搭有附近居民的被褥正在晾曬。
  • 齊魯瑰寶耀中華|雍正把什麼頒賜給孔廟?
    孔子去世後,弟子們住進孔子居堂後來人們在這裡放置孔子的衣、冠、琴、車、書作為廟宇,紀念孔子歷代帝王尊崇孔子對於孔子的祭祀延綿兩千餘年未斷清雍正皇帝尊孔崇儒,興修孔廟並頒賜大量禮器雍正十年(1732年)賜五件御製琺瑯禮器於孔廟清雍正黃地彩繪纏枝牡丹紋銅胎畫琺瑯五供用以供奉孔子
  • 上遊•文薈丨古時畢業季 · 畢業典禮丨進酒、簪花、立題名碑...
    5進酒and簪紅花清代的進士在拜謝皇帝之外,還要專門赴國子監和孔廟拜謁孔子。屆時,諸進士由狀元率領,在孔廟向孔子行禮後,更換補服,前往國子監拜謁國家最高學府的校長--祭酒、司業(註:祭酒一人、司業二人,掌儒學訓導,相當於今天的大學校長、副校長)。接下來,三名校長分別向狀元、榜眼、探花進酒並簪金花,其餘諸進士由祭酒、司業的屬官進酒、簪紅花。
  • ...重要的事都刻在石頭上 曬書節孔子博物館誠邀您觀珍貴碑刻拓片展
    曬書活動啟動儀式在曲阜孔子博物館舉行。中國古代先賢探索曬書、曝書之法,肇始於周漢。每年農曆七月七,都有曬書的傳統。古人曬書是為了防潮防蛀,更好地保護書籍,又逐漸涵養了獨特的書籍文化。那些承載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籍得以世代相傳,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天,這些典籍傳到了我們這一代人的手裡,我們應該如何傳承經典、活化經典呢?
  • 「穿越」到2012年臺北的孔子
    「穿越」到2012年臺北的孔子 2014年08月04日 11:27:31  來源:東南網
  • 女星赴孔廟拜師!以SHE為榜樣步上音樂路
    為慶祝孔子誕辰2570周年,臺北孔廟將在27日舉辦「儒風藝起行園遊會」,晨悠、VOX玩聲樂團、臺北愛樂弦樂四重奏屆時將擔任演出嘉賓,今(15日)記者會上晨悠穿著制服獻唱《給曾經的我》,她們也藉此感謝當年參加「中國好聲音」幫忙寫歌曲《野子》合音的文德老師,讓她們有機會在大舞臺被更多人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