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大遼為什麼滅國了?偶然事件是女真崛起,趨勢問題是凝聚太差

2021-02-18 減水書生

偶然事件,就是女真崛起。女真崛起的速度太快,快得迅雷不及掩耳。公元1115年,女真建國;十年後,1125年滅了遼國;又兩年後,1127年滅了北宋。

這個速度,就是寫小說也不敢這麼編。女真十年時間滅遼、兩年時間滅宋。單從這個節奏來看,遼國要比北宋更能扛。

但是,偶然事件就沒有分析的必要了。打麻將,起手就是天胡;鬥地主,抓牌就是春天。這麼玩,就是不講武德。切磋牌技,要講技術;推敲歷史,需講道理。所以,打牌、要走技術流;而歷史、就玩觀點對抗。

對於歷史問題,總要先擺好一個觀點的擂臺,然後你提出你的觀點、我提出我的觀點,最後咱們一起講道理。誰的觀點勝出,就算誰更逼近真相。歷史的真相,只能逼近,不可能絕對。

所以,偶然事件只能先放在一邊,重點要落在趨勢問題上來。否則,擂臺就沒法擺。

契丹滅國,最主要的趨勢問題,就是凝聚力太差。

從公元907年建國,到公元1125年滅國,契丹的主要歷史線索就是內部叛亂。無論是關鍵時期還是一般時期,契丹內部的叛亂就沒停過。

看一下契丹發展的主要關鍵期,就能知道契丹的這個凝聚力有多差了。

耶律阿保機絕對是契丹人的天降神主。因為這傢伙太能打。在公元907年,他被推舉為可汗。記住,契丹的可汗是選舉出來的,而且每三年選一次。但耶律阿保機能力爆棚,於是就想賴在大汗的位置上不下來。但是,不行。雖然戰功赫赫,但日子到了也得交權。

公元911年,因為耶律阿保機不交權,其所在的迭剌部立即發生叛亂。但是,阿保機太能打,接連三次叛亂,都被他給平了。但是,契丹八部,你迭剌部只是一部。耶律阿保機搞不服其他七部,最後還要下臺。

而這時候,他肯定搞不服其他七部了。因為三次叛亂已經把迭剌部打廢了。「民間昔有萬馬,今皆徒步,有國以來所未嘗有」。於是,天降神主耶律阿保機就這樣下臺了。後來,他又起死回生了。原因是用詭計把其他部族首領殺了個遍。公元916年,阿保機重新當上可汗,而契丹也才重新開張。

這個關鍵期,兇險不兇險?契丹大遼差一點兒就沒能生出來。接下來是一個最大有可為的關鍵期。

耶律阿保機死後,次子耶律德光繼位。繼位之路也是鮮血鋪就。其一次屠殺政敵,就達數百人之多。耶律德光還算大有為之主。內部叛亂鎮壓得乾淨利索,而且還帶兵入主中原,在開封城當了中原的皇帝。但是,在中原沒待穩,就趕緊跑回了草原。耶律德光死後,契丹立即內亂,中間還出了一個睡王遼穆宗。這就沒法玩了。

從後晉到後漢、從後漢到後周,中原亂得慘不忍睹。而契丹呢?不僅沒能繼續向南拓土,反而被後周奪走了關南之地,眼睜睜看著後周以及北宋崛起。

所以,這個關鍵期,契丹人就白白浪費了,沒啥作為。那接下來就只能挨打了。從公元954年高平之戰後,契丹就一直在挨揍。後周發動了一次舉國徵戰,北宋發動了兩次舉國徵戰。但是,契丹人都抗住了。一個原因是兩任雄主,柴榮和趙匡胤死得太倉促;另一個原因是宋太宗趙光義的操作太騷。

挨過至暗時刻就是光明。党項崛起之後,北宋也就危險了。契丹又迎來了一個關鍵期。然而,契丹接著錯過。

君子館血戰後,蕭太后主動停止南下,不打了。戰神耶律休哥氣得要死。為啥不打了?沒法打。搶了北宋的土地,大概率守不住,耶律德光就是前車之鑑;搶了北宋的人口和財富,發財的肯定不是皇室,而是將軍們。而將軍們有了人、有了錢,就更要資本造反了。接下來,契丹皇室就更不可能控制住手下的將軍和部族了。最後,只能以澶淵之盟跟北宋休戰,徹底不打了,回頭趕緊收拾整合內部。

澶淵之盟後,契丹應該好好發展了吧?的確,契丹發展得相當不錯。但是,內部凝聚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內部時而叛亂不算,和平久了還要再加上一個朝政腐敗。女真建國,金人大舉進攻。契丹在幹什麼?天祚帝和天賜帝這叔侄二人竟殺紅了眼。

說契丹的內部凝聚力差,慶曆增幣的一個細節最能說明問題。

公元1044年,北宋對西夏接連戰敗,只能忍辱求和。契丹立即趁火打劫,索要關南之地。這時候,北宋肯定是沒法打仗了,但也不想割地。那怎麼辦?北宋大臣富弼一句話就點出了契丹的要害所在:

且北朝與中國通好,則人主專其利,而臣下無獲;若用兵,則利歸臣下,而人主任其禍。

契丹與宋朝通好,宋朝給的歲幣,全都裝進契丹皇帝的腰包;契丹與宋朝開戰,戰爭損失肯定由契丹皇帝出,戰爭虜獲卻全歸了臣下。這就是契丹的問題。聽了富弼的一通言辭,契丹皇帝立即同意增幣,而不再索求關南十縣了。

這就是契丹的內部問題。皇帝與大臣們就不是一條心。大家各有各的利益、各有各的盤算。契丹族內如此,契丹族外的渤海人、女真人、烏古人、室韋人、韃靼人以及回鶻人,就是一個個的獨立王國。特別是渤海人,一看契丹被女真揍了,立即就搞叛亂。所以,契丹雖大,卻大而不強。

那麼,契丹的凝聚力不足是怎麼造成的?

一個原因是契丹自帶的。契丹八部,耶律阿保機所在的迭剌部只是其中一部。最初是大家商量著辦事,後來迭剌部一家獨大。所以,契丹建國的基礎,仍舊是一種部落聯盟的模式。它跟成吉思汗的千戶制蒙古就不是一個路子。後來,靠軍事手段收服了渤海人等一大批遊牧部族。但這些遊牧部族只是被武力徵服。你契丹人能打,那就聽你的;你契丹人不能打,但是有錢,那也聽你的;等你不能打了、也沒錢了,那誰還聽你的?

一個原因是二元王朝本身。對草原,按照草原模式來治理;對幽雲十六州,按照中原模式來治理。契丹是一個二元王朝。二元統治模式,是智慧但也是無奈。而其統治效率,必然弱於一元模式的北宋。幽雲十六州很小,卻集中了契丹百分之六十的人口。所以,幽雲十六州是契丹的錢袋子。但也只是錢袋子了。契丹遭遇女真進攻,幽雲十六州發揮了什麼作用嗎?根本就沒作用。

一個原因是契丹的超越性不足。帝國在內部尊重不同地區和不同民族的差異性,這一點,契丹做到了。但帝國同時也要有超越性。超越性的意義,在平時形成合法性;在戰時提供凝聚力。契丹在中原與北宋爭儒家正統、在草原死命搞武力輸出。這麼個玩法,契丹的超越性在哪裡?西夏還能有個佛教,貴族與平民一起玩。契丹也有佛教,但佛教把渤海人、女真人的人心給徵服了嗎?沒有,因為這些傢伙都造反了。

北宋打不過了,還能扛。宋帝國的超越性已經堅韌到了國族意識,扛住了契丹和西夏,也扛住了女真,還跟蒙古人扛了半個世紀。而契丹呢?只要打不過,那就必然滅國,而其滅國的速度與戰爭的進程完全同步。

相關焦點

  • 匈奴、契丹、柔然、突厥、女真、韃靼,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中國的歷史中,少數民族也建立過多個民族政權,特別是在中國北方就出現了許多強大的少數民族政權,但這些少數民族政權存在的時間卻不算太長,雖然這些少數民族都是遊牧民族但卻戰爭不斷,同一個地區政權頻繁更替。中國人對北方古代的少數民族記憶比較深刻,因為這些少數民族時常侵犯中原地區,可每次前來侵犯的民族卻不同,比如突厥、匈奴等等。
  • 匈奴、突厥、契丹、蒙古,傻傻分不清楚?今天讓你全部弄懂
    春秋戰國時秦、趙、燕、齊都要對抗犬戎、山戎、東胡、林胡、婁煩,而到了漢朝,大漢軍隊在霍去病的帶領下「北驅匈奴,封狼居胥」,唐朝打敗突厥徵服草原、宋朝先後遭遇草原大敵契丹、女貞、蒙古,元朝蒙古人主宰中原、明朝推翻蒙古統治、然後明朝的統治又被女真族衍生出的滿族愛新覺羅氏給打敗,來到了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朝代--清朝。
  • 古代的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等民族哪裡去了?
    目前,我國56個民族,可為什麼沒有匈奴族、鮮卑族、突厥族、契丹族、女真族等歷史上著名民族呢? 西突厥一部分被唐攻滅,一部分又遷到西亞,建立了強大的奧斯曼帝國。現在土耳其人主要是西突厥的後裔。
  • 從高句麗到女真,與韓國人都沒半毛錢關係,韓國歷史該從何算起?
    韓國人認為東夷建立的商帝國就是他們的領土,沒想到被周滅了,所以長江以北都是他們的,他們沒搞清楚一件事,他們只是東夷的一支,大部分東夷還是中國之人。其實根本沒有女真這個民族,這是漢族人誤解造成的。原本有滿洲,哈達,輝發,烏拉,葉赫,錫伯,瓜爾佳,完顏等等部落組成的所謂的「諸申」,其實是以漢人為中心對少數民族的蔑稱而已。
  • 乘風破浪的大遼女主
    上一節我們開啟了契丹-遼朝的歷史,今tian繼續演繹遼宋風雲~需要複習的小夥伴請戳這裡——《契丹崛起》唐末藩鎮割據的亂局中,北方草原的契丹猛人耶律阿保機登場,統一契丹各部,正式稱帝立耶律阿保機向東滅渤海國(中國東北地區+朝鮮半島+俄羅斯遠東地區),打通了從西到東的廣袤疆土,然後劍指南方。只可惜耶律阿保機與沙陀戰神李存勖狹路相逢,被生生擋在了長城以北,沒能完成南下霸業,最終含恨九泉。
  • 蒙古帝國統治過俄羅斯,為何俄國卻稱中國為契丹,而非蒙古
    1243年,金帳汗國成立,疆域囊括俄羅斯地區。公元1283年,莫斯科公國正式建立,俄羅斯帝國的前身出現,與此同時俄羅斯人將中國命名為「契丹」(Kitan),直至今天,翻譯過來就是「契丹人民共和國」。遼國亡於12世紀之初,莫斯科公國成立於13世紀之末,兩者相差150餘年,遼國沒有對俄國產生影響,相反蒙古帝國四大之一的金帳汗國一度統治俄羅斯地區,為何俄國卻還將中國人命名為契丹,而不是命名為蒙古?其實,這裡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契丹歷史。
  • 宋滅北漢之戰:大宋勢正強,沙陀數已盡,契丹恰逢暗淡時
    所以,現在已經「事同而勢異」,同樣的事是滅國北漢,但不同的勢是北漢已經國力跳水。02.北漢為什麼不好打但逢亂世,山西必出梟雄。西晉有匈奴劉淵、北魏有秀容爾朱、隋末有大唐李氏、唐末有沙陀人李克用。山西一直是個亂世稱雄的地方。
  • 五分鐘了解大遼:有五個京城,皇帝卻常年坐氈車、住帳篷
    大遼,契丹人建立的國家。除了統治者契丹人,境內還住著人口最多的漢人、被滅國的渤海人和部分女真人等等。 契丹遼國面積廣大,也豪氣,先後建立了五個京城。這些都是很好的,可契丹人不怎麼住。他們呢,喜歡一年四季坐著氈車到處巡遊,連國家大事都在車馬上商量。
  • 古代的柔然,契丹,西夏,現在分別是哪些省份?
    古代的柔然,契丹,西夏分別是現在的哪些省份? 柔然是公元四世紀後期至六世紀中葉,在蒙古草原上崛起的部落制國家,當時正是東晉十六國後期和南北朝對峙時期。鼎盛時期的柔然疆土遼闊,北達貝加爾湖,南抵陰山,西及準噶爾盆地,因此,古代的柔然應該是現在的外蒙古,內蒙古,俄羅斯靠近外蒙一帶。
  • 蒙古滅金時,金國為什麼往河南跑,而不回女真人的老家東北?
    先明確一下,雖然通常說蒙古滅金,可實際上如果沒有聯合南宋,蒙古滅金不會那麼輕鬆容易。準確一點的描述,是蒙古加上南宋南北夾擊才滅亡了金國。至此,金兵主力幾乎打沒了,苟延殘喘的金國又沒有生力軍補充,滅國已經成為了一個可以預見的事實。時任皇帝的金哀宗見南京糧盡援絕,絕對守不住,只得率領剩下的少數心腹臣子輾轉歸德、亳州等地,最後到達蔡州,即現在的河南汝南。也許是出於行蹤保密的考慮,金哀宗逃跑的時候沒有帶上太后和妃嬪,使得她們都成為了蒙古的俘虜。
  • 雄踞東北229年的渤海國,為何被弱小契丹滅國?背後或有隱情
    契丹滅亡渤海之時,渤海國的整體實力依然強大,那麼弱小的契丹又是如何迅速的絆倒矗立於東北亞229年渤海國的呢?下面筆者結合當時契丹滅亡渤海的實際情況來分析渤海國被滅亡背後的種種原因。自渤海大彝震繼位之後,渤海國的國力達到了鼎盛,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整個渤海國體制的迅速崩潰。
  • 歷史上的9月19日——女真主阿骨打死
    甚至有契丹官吏強迫女真未嫁女子陪寢。 1113年十月,阿骨打任聯盟長,接受遼朝惕隱的官稱。1114年六月,遼天祚帝授予阿骨打節度使稱號。阿骨打索要逃奔遼國的紇石烈部長阿疏,阿疏和紇石烈部是完顏部最大威脅。遼國自然拒絕,阿骨打也沒指望遼國能答應,他建城堡、修器械,準備南徵遼國。遼天祚帝準備先發制人,命契丹、渤海兵八百人進駐寧江州防備。
  • 耶律洪基在位46年,犯下了什麼錯,讓大遼從強盛一路滑坡到衰敗
    那麼他到底做了啥,把大遼的那點兒家底都給折騰光了呢?一、迷信佛教,勞民傷財。有這麼一種說法,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其實不是瓷器,而是契丹,契丹的諧音就是China。由此可見那個時候的契丹也就是大遼是多麼的強盛。耶律洪基是遼聖宗耶律隆緒的長孫,耶律隆緒就是《燕雲臺》裡,蕭燕燕的兒子,那個鼓勵老媽和韓德讓在一起,還拍手稱快的傻孩子。
  • 【史學】大遼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
    憑藉這支精銳武裝,阿保機迅速崛起。阿保機的伯父被殺後,阿保機繼承了伯父的于越(地位僅次於可汗,相當於中原王朝的宰相)的職位。相繼降小黃室韋,破越兀、兀古、六奚諸部,被國人譽為「阿主沙裡」(沙裡,契丹語「郎君」)。902年(唐末天復二年),耶律阿保機以兵40萬伐河東、代北,攻下九郡,獲牲口95000,駝、馬、牛、羊不可勝數。在潢河南岸建龍化州城,將所俘漢人遷居於此 。
  • 女真人在遼朝管控下,悄然崛起……
    具體說來,「系籍女真」也稱「系遼女真」或「系案女真」,也就是所謂「熟女真」,指的是納入遼朝人口正規統計、相對正常進行課稅課捐的女真族群,這部分人口原先居住在渤海國境內(大約在今天朝鮮鹹鏡北道、鹹鏡南道一帶和圖們江、鴨綠江兩岸),渤海國被遼朝滅亡後,他們直接與契丹人和高麗人為鄰,生活水平和生產力發展均長期受較其先進的其他民族影響,遠遠超過生活在東北北部的其他女真人。
  • 韓德讓為什麼幫遼人打漢人?請不要用現代的認知去衡量古代的問題
    一位讀者在某篇文章後給我留言:韓德讓既然是漢人,還在大遼當漢籍宮奴,為什麼不願意回到自己民族做個正常人?卻幫著大遼殺那麼多漢人,還那麼愛蕭太后?真讓人想不通。看完留言,我不由長嘆,又是以現代種族主義的眼光去看待古代的種族問題,猴格很認真地提醒,請不要用現代人的認知,去衡量古代的問題!
  • 俄語烏克蘭語至今仍把中國稱作契丹,歷史上的契丹王朝有多強大?
    前言 從先秦到明清,幾千年的歲月裡,我國北方草原上出現過大大小小數不清的遊牧(漁獵)部落,從大家熟知的匈奴、突厥、鮮卑、羯、羌、氐、柔然、回鶻、契丹、女真、党項、蒙古,到鮮為人知的吐谷渾、鐵驪、沙陀、奚、室韋、黠戛斯等等;這些部落有的能夠存在數千年直至今日,有的只出現短短幾百年就被淹沒在歷史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