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好久不見啊!怎麼愁眉苦臉的?這麼久不見咱哥幾個一起吃頓呀!」
「是老張啊!唉,不了。最近胃不舒服」
「怎麼了這是?」
「前幾天胃脹不消化,醫院檢查說是萎縮性胃炎」
「萎縮性胃炎?是你的胃萎縮變小了嗎?」
「不曉得,正準備去醫院複診呢」
可能大多的小夥伴都會跟老張一樣,根據字面理解認為萎縮性胃炎就是胃變小了。
今天桑醫生來告訴你這都是誤解!
那萎縮性胃炎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帶著這些疑問一起同桑醫生往下看吧!
組織學上胃壁自內向外分四層:黏膜層、黏膜下層、肌層、漿膜層。慢性萎縮性胃炎就是胃黏膜層的固有腺體萎縮。
根據腺體萎縮的程度又分為輕度、中度、重度。
說通俗一點,萎縮性胃炎就是胃黏膜層變薄,而不是胃變小!
萎縮性胃炎的診斷方法主要是依據胃鏡檢查和胃黏膜活檢結果,依據新雪梨系統分類分為兩種:自身免疫性胃炎,多灶性萎縮性胃炎(即:單純萎縮,較為常見)。
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
幽門螺旋桿菌(HP)是主要的攻擊因子,80%以上的慢性萎縮胃炎患者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胃十二指腸反流
正常情況下,膽汁被分泌到十二指腸後,會往腸道下遊流,但是如果反流入胃中的就叫膽汁反流。膽汁可損傷胃黏膜屏障,使黏膜修復功能減弱,導致慢性萎縮胃炎的發生。
免疫因素
胃體萎縮性胃炎也與自身免疫有關,因長期缺乏維生素B12而誘發貧血、胃黏膜萎縮等。
飲食、藥物因素
長期過熱、高鹽飲食,水果蔬菜攝入與慢性萎縮性胃炎發生相關
情緒因素
焦慮、抑鬱等情緒障礙及高勞動強度等因素可誘發萎縮性胃炎發生,
此外,右心功能衰竭、肝硬化、尿毒症等疾病導致胃黏膜淤血缺氧也可誘發胃黏膜萎縮。
目前在輕中年患者中也常見,在臨床上30歲不到就發生萎縮性胃炎者不少!
萎縮性胃炎並不可怕,及時發現積極配合正規治療,很多萎縮性胃炎患者能夠好轉或者至少保持現狀,所以信心也是很有必要的,不要被網上虛假或不完全的信息嚇壞了,緊張恐慌的心情反而會加重病情。
未完待續
敬請關注下一期:萎縮性胃炎的生活和飲食需注意哪些?
主治醫生,擅長胃腸道疾病、消化道腫瘤、胰腺炎、肝膽胰疾病等臨床常見疾病及重症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熟練掌握胃腸鏡檢查、內鏡下各種微創診療和超聲內鏡檢查技術,對消化道早癌篩查、Hp根治治療、妊娠期哺乳期胃腸病治療、疑難疾病診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