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認為書中「化胡為佛」之說,另有其意,並非指的是老子教化釋迦覺悟證道,相反指的是老子拜釋迦為師。
其實這部小說的創作,並非是嚴格依照宗教體系,而是以民間傳說和民俗信仰為基礎創作的。
朋友以為,化胡之說源出的《老子化胡經》是違經,作者不可能參考,何博士不以為然。
這部違經出現其實晚於「老子化胡」之說,老子化胡的公案在佛教初入中國之時,是兩教都認可的。佛教興起後,才展開了對這段公案的佛道之辯。
雖然在這場辯論中,佛教勝出,官方上對這段公案也有了造假的定論。但是,這個公案卻有深厚的民間基礎。所以吳承恩取材於民間並無不可。
第二,朋友以為「化胡為佛」指的是老子拜釋迦為師。其依據為《甄正論》。
這同樣是一部違經,為由道入釋的玄嶷所杜撰,以適應當時武則天消除李唐以道教為尊的政治方針,為武則天主持大統的地位造勢。
《甄正論》不僅是違經,也沒有引起廣泛的民間的關注,更屬於闢典。吳承恩更不可能以此為據。
《西遊記》中採用化胡為佛的說法,其實並不是為了貶低任何一個宗教,而是想表達佛道融合的一種思想,所以表達的也很含混,甚至不乏矛盾之處。
平頂山、火焰山、金兜山的章節是幾個相互呼應的故事,對佛道融合的思想傳達的較為清晰。即如在書中為道教神祇的李天王父子收服牛魔王夫婦後,卻要解給西方發落;有著佛教淵源的羅剎女卻有以老君陰陽團扇為原型的芭蕉扇,並與老君爐火化成的火焰山存在關係;金剛琢這一化胡之器為如來所忌憚(並無貶低之意,老君對自己這件寶物同樣有所顧忌)等等。
《西遊記》世界觀中,「化胡為佛」 即使從字面意義上去看,也不可能是老子拜釋迦為師,而只能是老子教導、啟發釋迦或幫助釋迦施行教化。
但是作者並沒有抬高或貶低任何一教的意思,這種說法也不過是順從民間信仰而來,作為自己佛道融合思想的一種表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