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體位法精講全文!瑜伽常見問題解答!

2021-02-23 遇見瑜伽瑜見你

瑜伽體位法的練習跟體育健身的練習是不同的。它是一種講究在靜態維持狀態下,配合深長的呼吸,用身體的重量去拉伸,扭轉,擠壓,按摩身體各個部位的練習方式。

靜態維持是瑜伽體位練習的一大特色,甚至有瑜伽師認為:維持就是瑜伽體位。

一、瑜伽體位是非競技性練習;

二、瑜伽體位是在靜態中利用自身重量去練習;

三、瑜伽體位練習要求配合深長的呼吸;

四、瑜伽體位練習要求在維持的時候放鬆;

五、瑜伽體位練習要求感受身體緊張的部位;

六、瑜伽體位鍛鍊的核心是脊柱。

《瑜伽經》說,控制意識的波動就是瑜伽。瑜伽體位練習的過程都是在練習者的控制下進行的。然而,在實際練習過程中,練習者總是迫不及待的將動作擺到特定的位置等待教練的口令,自己看書練習的人更是容易追求體位的結果。


這種省略過程的練習方式看起來沒什麼問題,實際情況是,也許在這不知不覺的省略過程中,瑜伽練習的內涵也在被我們省略。慣性練習是瑜伽練習者經常性出現的問題之一。藉助慣性可以幫練習者完成很多有難度的動作,練習者心中有成就感。所以,哪怕是教練強調在練習過程中要控制自己的身體也往往會充耳不聞,我行我素。

實際這個控制是瑜伽體位鍛鍊的核心內涵:身體的感受往往會影響人的意識,控制身體就可以間接的達到控制意識的作用。

到位,這是瑜伽教練在教學過程中經常使用的專業術語。所謂到位,實際就是在練習中儘可能挖掘體位練習的細節,提高該體位的練習效率,這樣才能更有效鍛鍊該部位。

比如,三角伸展式,是瑜伽體位裡為數不多的脊柱側彎類動作,到位的練習方式就是圍繞這個脊柱側彎——如何使脊柱側彎練習最有效率。有些練習者在練習過程中,看見其他練習者彎曲的幅度挺大,潛在的攀比意識促使身體不斷下沉,結果手指可以觸地了,練習者沾沾自喜,很有成就感。


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練習者在追求側彎幅度的時候不經意的將臀部後推了。雖然正視圖看過去很厲害,側視圖一看,身體並不在一個平面內。既然身體不在一個平面內,由脊柱承受的上身重量也因重心的轉移而發生變化,移到髖部區域了……這樣,原本鍛鍊脊柱的意義就沒有了。從鍛鍊脊柱的角度看,這種練習方式就叫沒到位!

正確的到位方式是,練習者將臀部內收,逐漸將身體擺在一個平面內,雖然因為臀部的內收,身體的擺平而使身體的位置抬高了,沒有手指觸地的成就感,但對身體來說,這才是最有益處的鍛鍊。因此,瑜伽體位練習不要單純追求形式,而要在進行體位練習前,搞清楚相關體位鍛鍊的部位,努力提高效率上的到位。但是,體位做到位也要講究方法。

比如雙腿背部前伸展式,這是一個坐姿脊柱前彎類的動作。通常練習者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總是用力將身體前傾,以期望能夠貼近雙腿。對於韌帶比較緊,脊柱不是很柔韌的初級練習者來說,這樣的練習方式反而會適得其反,練習很長時間也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甚至有可能拉傷韌帶,使自己原本彎曲的脊柱變得更加拱起……


回想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開動一輛載重汽車,往往是先往後倒開一下,再向前行駛。物理學告訴我們,運行中的摩擦力是小於靜止狀態時的最大靜摩擦力的。用後退的方式使汽車由靜止轉為運動,由最大靜摩擦力轉為摩擦力,再向前牽引就變得比較容易了。

同樣的道理,要想身體前傾變的比較容易,我們也可以先後仰一下,克服脊柱,韌帶的「最大靜摩擦力」,然後再前傾,就變的容易的多。另外,說到到位,很多朋友可能認為一定要做到教練示範的程度才是,這種認識也是不正確的。瑜伽裡的到位,是指按正確方式擺好之後,利用身體的重量,做到身體的極限。

明白了瑜伽體位的到位意義,在實際練習過程中就沒必要去跟人攀比,自己做自己的,自己跟自己比。今天我能前彎二十度,過兩天我能前彎二十一度,這就是進步。這種進步比那些輕鬆貼到腿部的人要有意義的多——因為你做到了身體的極限,他們卻沒有。

很多長期進行瑜伽練習的朋友,脊柱,韌帶,關節都慢慢打開了,這些朋友做一些體位已經感覺不到挑戰性,因此會經常要求教練教學高難度動作,或是自己去找一些印度人、歐美人寫的瑜伽書尋找高難度動作。這種認識已經偏離了瑜伽練習的目的了。我們知道,動作實際是瑜伽藉助的一種形式,一種方便。瑜伽是通過動作等形式達到對意識的控制,從而在調整身體的同時,對精神進行升華。所以,那些已經能輕鬆自如的練習一些難度體位的朋友,可以嘗試著將練習的重點側重到身體的感受、呼吸和冥想中來。

這種認識已經偏離了瑜伽練習的目的了。


我們知道,動作實際是瑜伽藉助的一種形式,一種方便。瑜伽是通過動作等形式達到對意識的控制,從而在調整身體的同時,對精神進行升華。所以,那些已經能輕鬆自如的練習一些難度體位的朋友,可以嘗試著將練習的重點側重到身體的感受、呼吸和冥想中來。

但是這種建議是很難被接受的。筆者曾經碰到過一位瑜伽愛好者,這位愛好者能將強度、難度比較大的阿斯湯伽瑜伽第一級輕鬆的做下來。她向筆者請教還有什麼更有挑戰性的動作?筆者告訴她,動作已經做的很好了,可以練練呼吸和冥想。結果這位愛好者帶著失望的表情遺憾的離開了……

在動作到位之後,瑜伽體位練習一般都有一段維持時間。

這個維持過程可以給肢體創造足夠的反應時間,使肌腱、脊柱、關節能充分伸展、打開,同時血液也能充分滋養被拉伸、擠壓區域,能夠給予拉伸,擠壓部位足夠的調整時間,恢復該區域的彈性與活力。

在會所瑜伽課程中,由於要兼顧所有練習者,所以瑜伽體位一般只有五個呼吸的維持時間。不過對於一般練習者來說,五個深長的呼吸已經足夠身體反應了。


不過現在瑜伽市場上流行的,被熱捧的並不是這種練習方式,而是一些快節奏的練習方式。

從反饋回來的大量信息中分析,很多瑜伽愛好者對瑜伽是這樣的一種認識,因為藉助慣性,可以使自己的動作難度做的大些,同時運動量加大,往往一堂課下來,一身汗水,很有成就感。

這是用典型的體育健身觀替代瑜伽健身觀的練習方式。

一種不良模式能夠面積推廣與傳播,可能有兩個方面的引導。

一是傳播者本身,大量的是這種認識。

二是練習者自己並沒有接觸瑜伽的內涵,僅僅是從動作的角度去理解瑜伽,想當然的就和體育運動掛上勾了。

其中傳播者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經營者,也就是一些瑜伽教練培訓機構,追求利益,將教練的培訓期不斷的縮短,省略學生系統的基本功訓練時間,使學生對體位練習沒有足夠的感性認識;同時忽略理論課程,或照本宣科的讀一些大家似懂非懂的東西。培訓老師本身也是被這種模式培訓出來的,不能用自己練習瑜伽的感受進行引導,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生背誦口領詞上。當學生能將一堂課程的口令詞背熟後,發張印滿洋文的證書,就成了「國際認證的瑜伽教練」了。

還有一些人本身是其他運動,比如健美操,舞蹈等的教練,為了拓寬自己的就業機會,多掌握一門技能,也進入了瑜伽教練的行列。

這些本身是教練的人,僅僅是看看別人怎麼上課,然後去書店買本瑜伽方面的書,運用自己原來健身的理念,進行瑜伽教學……

可以說不負責任的瑜伽教練培訓機構是瑜伽練習最大的誤導因素,而他們培訓出來的教練,包括一些用自己原來的健身理念教學的健身教練是直接的誤導因素。

另一方面是練習者本身的原因造成的。

在會所進行瑜伽練習的瑜伽愛好者中,有大量的是被明星代言的廣告引進瑜伽館的。這種明星代言形式的廣告,很容易使練習者潛意識裡產生一種誤導——以為交了錢就有明星般的身材。


當嘗試練習一段時間後,投入所產生的效果跟自己的期望值不成正比,這時,練習者一般有兩種主要的心態:

一是放棄——這是造成瑜伽練習群體波動的一個主要因素。

二是急噪,急功近利的想達到自己的期望。教練也被這種期望的壓力所迫,兩種合力迅速將瑜伽練習方式轉向為體育化——將原本包含有精神調控內涵的瑜伽練習變成了蹦蹦跳跳的體操。上海人把瑜伽練習稱之為「跳瑜伽」,就應該引起我們足夠重視了。上海是全國開展瑜伽健身最早的城市之一,參加瑜伽練習的人相對文化層次也較高,也是外教,「國際大師們」比較密集的地方。按理說上海應該是對瑜伽練習最有感受的地方,產生這樣的瑜伽認識觀,讓人費解。那麼,是誰誤導了上海人的瑜伽練習?

體育式的練習方式能夠大量的消耗人體內的能量,快速的塑造體型,比瑜伽塑身的效果確實來的快——使一些練習者,甚至教練本人也覺得,這才是有效的瑜伽練習方式。但是這種藉助慣性的浮躁練習方式,很容易給韌帶,關節,脊柱帶來練習的隱患,促使它們硬化、老化。在大醫院裡甚至有了一個新職業病名稱——瑜伽病!

為什麼本來挖掘出來,為現代人服務,解決現代人亞健康的古老健身術,反倒成了一種新疾病的來源呢?這難道不該引起我們對自己練習理念的反思嗎?

做肢體運動的時候,肌肉緊張是人的本能反應。肌肉一緊張便約束了氣脈裡的能量運行,氣息因此無法暢通,瑜伽練習也由順應肌體的自然變成了強予,會因此造成一系列的運動問題。

有很多瑜伽愛好者說,我也知道應該放鬆,但不知道該如何放鬆。甚至會反問一句,將身體維持一個特定的姿勢,本身就在做功,怎麼可以放鬆呢?

這實際上是對瑜伽放鬆概念的不理解。

我們知道,瑜伽的所有技術都是為了達到「控制意識轉變」的目的,人的肢體緊張是由人的意識控制的,也就是說意識緊張造成肌體緊張。如果我們在練習的緊張過程中嘗試放鬆身體,實際上是嘗試對意識進行控制——使它由緊張態變成輕鬆態。意識一放鬆,肌體自然放鬆,肌體放鬆,氣脈就暢通,氣脈暢通就滋養了我們的五臟六腑,身體的各個系統——身體也就自然得到了有效調整,使身體進入了良性循環狀態。

瑜伽體位法的練習是講究呼吸配合的,正因為在練習過程中配合了呼吸,使得身體內的能量流通順暢,體位練習變得自然,幽雅,協調。

而且呼吸本身就是在攝取宇宙生命能量,如果沒有瑜伽能量的概念,最起碼科學觀也認為深長的呼吸可以幫我們攝取大量的氧氣。氧氣是維持人體正常新陳代謝的基礎,人體新陳代謝正常則體內的廢物、毒素都排出了體外,自然身體康健。

但是,瑜伽練習中的呼吸是要講究原則的,並不是隨意的呼吸。

而且不同的鍛鍊目的可能對呼吸的要求也不一樣。

如果剛開始練習掌握不好瑜伽的呼吸,那也不要著急,只要將自己的呼吸加深,就是一種簡單的,且沒有任何危害的呼吸法!

各種呼吸法只是瑜伽師們根據長期的實踐積累的更有效的呼吸方法,雖然在攝取能量、氧氣量上有異,但跟我們加深普通呼吸的原理是一樣的。

記得筆者有個學生到上海浦東一家會所面試後告訴筆者,他在面試後那家會所的主管對他說:你還是用腹式呼吸法!這種呼吸法早過時了,我們都是用完全式呼吸法調息。


筆者告訴這位疑惑的學生:瑜伽沒有什麼過時不過時的說法,只有適合自己練習和不適合自己練習的說法。另外,時尚的東西才會過時,瑜伽是一種體現東方智慧的古老的文化,不是什麼時尚的運動。按那位主 管先生的時尚觀點,瑜伽流傳了幾千年,早就過時了——包括他運用的完全式呼吸。

從這段對話大家可以看出,為什麼瑜伽會體育化?因為一些瑜伽傳播者也是體育化、時尚化的認識觀。他們對瑜伽的認識並不是一種流傳了幾千年的文化,而是從國外引進的一項時尚運動!

因此,那怕是到會所去健身的瑜伽愛好者也應該多看一些瑜伽方面的經典(不是時尚的瑜伽書),了解一下瑜伽方面的原理,不要盲目迷信教練,防止被「時尚瑜伽教練」誤導。

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感受身體緊張部位。

人的思想平時是散亂的,這種散亂容易造成情緒上的波動,能量上的彌散。人的思想是很難被控制的,猶如古人說的「心猿意馬」,不受約束。

但人是很容易被身體的感受所牽引的——

餓了,馬上四處為這個身體找吃的;渴了,馬上為這個身體四處找喝的;冷了,馬上找衣物為這個身體禦寒;熱了,馬上找有空調的地方降溫,還不忘記買杯冷飲;臉上有點瑕疵,可以站在鏡子前一兩個小時去處理;碰到了熱的東西,身體會馬上條件反射的作出縮回的反應;什麼地方搔癢,馬上伸手過去撓兩下;……


筆者告訴這位疑惑的學生:瑜伽沒有什麼過時不過時的說法,只有適合自己練習和不適合自己練習的說法。另外,時尚的東西才會過時,瑜伽是一種體現東方智慧的古老的文化,不是什麼時尚的運動。按那位主 管先生的時尚觀點,瑜伽流傳了幾千年,早就過時了——包括他運用的完全式呼吸。

從這段對話大家可以看出,為什麼瑜伽會體育化?因為一些瑜伽傳播者也是體育化、時尚化的認識觀。他們對瑜伽的認識並不是一種流傳了幾千年的文化,而是從國外引進的一項時尚運動!

因此,那怕是到會所去健身的瑜伽愛好者也應該多看一些瑜伽方面的經典(不是時尚的瑜伽書),了解一下瑜伽方面的原理,不要盲目迷信教練,防止被「時尚瑜伽教練」誤導。

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感受身體緊張部位。

人的思想平時是散亂的,這種散亂容易造成情緒上的波動,能量上的彌散。人的思想是很難被控制的,猶如古人說的「心猿意馬」,不受約束。

但人是很容易被身體的感受所牽引的——

餓了,馬上四處為這個身體找吃的;渴了,馬上為這個身體四處找喝的;冷了,馬上找衣物為這個身體禦寒;熱了,馬上找有空調的地方降溫,還不忘記買杯冷飲;臉上有點瑕疵,可以站在鏡子前一兩個小時去處理;碰到了熱的東西,身體會馬上條件反射的作出縮回的反應;什麼地方搔癢,馬上伸手過去撓兩下;……


(摘選自李思遠《瑜伽教練》)

 微不足道的轉載:

我們知道瑜伽體位鍛鍊的核心是脊柱,瑜伽認為這條脊柱的髓道是人體最大的氣脈——中脈。在這條中脈的最底端,是人體的一個巨大的能量倉庫。瑜伽把儲存在這個能量倉庫裡的能量形象化的比擬為一條三圈半的靈蛇,認為各種瑜伽練習的目的就在於激活這條靈蛇,使它向上衝發到梵天輪,進而與梵合而為一,達到三摩地的境界。

我們搞瑜伽健身雖然不追求什麼三摩地,但在相關練習過程中,必然也會激活海底輪的能量。如果沒有這個概念,活開了就活開了,不去理會,那活化的能量也就彌散了。雖然我們得到了韌帶拉伸開的快感,但失去了能量還是得不償失的。

因此,作為瑜伽愛好者應該養成練習過程收束或在練功完後收束的習慣,防止好不容易積蓄的能量彌散。

在瑜伽會所,特別是一些健身機構的瑜伽房裡,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體位練習完後做休息術時,往往有個別會員拎包走人。有些會員雖然出於對教練的禮貌不好意思離開,但也表現出不是很情願的樣子,這實在是個誤解。


一堂編排良好的瑜伽課程,往往考慮到了身體的各個環節,配合呼吸,能夠有效促進上下身的血液循環,攝取宇宙生命能量普拉那。一堂課下來的勞累感很容易使躺下來做攤屍式放鬆的練習者深度放鬆。這種深度放鬆能夠使人的後天意識鬆弛下來,從而使人的先天大靈啟動,充分吸收通過體位、呼吸鍛鍊攝取過來的宇宙生命能量。可以說,休息術並不是單純的休息過程,而是一堂瑜伽課出成果的階段。如果說我們前面的調息、熱身、體位等練習屬於播種,耕耘,那麼休息術就是採摘瓜果的收穫階段——這個時間段離開,聚集的能量有可能就彌散了,只起到了肢體伸展的效果,實在是可惜!

1、瑜伽能治病嗎?

答:瑜伽是一種綜合性健身比較好的身體調整技術。它的健身特點在於提高自身能量,激活身體潛能,利用自身的潛能進行自我調整。在調整過程中,一些疾病也有可能被治癒。筆者在廣東教學時就碰到有位喉癌晚期,醫生說只能活半年的會員,通過長期堅持不懈的瑜伽練習而痊癒的案例。這個案例說明,通過正確的、長期的瑜伽練習,一些疾病是有可能被調整好的,但並不能認為瑜伽能治某種病——治療跟調整不是同一概念!現在有些人,特別是一些瑜伽經營者,在向諮詢者介紹瑜伽時,經常將瑜伽的效果有意無意的擴大化;一些瑜伽書籍也列出了一系列的治療方案,實際是將瑜伽由健身技術向前推進了一步,宣傳成治療手段了。列寧說:真理再向前一步就變成了荒謬!


2、那生病的人能不能通過瑜伽康復?

答:祖國醫學認為,最好的醫生不是會開什麼秘方的人,而是可以充分調動病人自身的康復能力的人。瑜伽正是這樣一種充分激發自身康復能力的技術!在生病期間,正常看病吃藥的同時,配合做瑜伽的呼吸法,冥想法能加快自身的康復過程。如果身體明確的給出不再想吃藥的信號,說明身體自我康復機能已經能獨立面對身體的問題,那時才可以將醫藥停下來。

3、生病期間可以練習體位法嗎?

體位法只是瑜伽眾多技術的一種。生病期間,只有意識清醒,一息尚存都可以進行瑜伽練習,不一定非要進行體位練習才叫練瑜伽。因為瑜伽,是控制意識轉變的過程。至於能不能練體位,要看是什麼病。有些疾病使人活動困難,那就不要老惦記體位,做呼吸,做冥想也是瑜伽練習,甚至是更為高效的練習。等身體康復到能活動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簡單入手,嘗試體位練習。記得在練習時要傾聽身體的語言,一旦身體有不適應的反應就應該立即停下來休息。


4、經常坐辦公室造成肩頸、腰背部位的酸痛該怎樣練習?

答:可以常做頭頸功、肩部旋轉、脊柱前彎、後彎、弓步開胯類的動作。同時要配合深長的呼吸。能量、氧氣攝取量不足也是加強身體不適感的幫兇。

5、瑜伽能減肥嗎?

答:前面我們已經專門研討過這個問題。嚴格說,瑜伽不是減肥運動,而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調整運動。這種調整是雙向的,就是不管是偏肥的人偏瘦的人,瑜伽都可以將他們調整到自然美的體態。減肥是單向,而且有可能對人體造成潛在的危害,反彈也快。瑜伽雙向調整過程沒有危害,但比較慢,不練反彈也比較慢。

合理的瑜伽編排都有這種雙向調整效果,不要盲目迷信什麼動作是可以減肥的宣傳。另外在瑜伽練習過程配合瑜伽的飲食要求,也是大有裨益的。


6、瑜伽能增高嗎?

答:在人體發育期,配合瑜伽練習,是有可能幫助身材矮小的人達到正常身高的,這些在前面中脈七輪與腺體的章節裡已經介紹的很清楚了。人體的身高除了遺傳因素外,後天努力也很重要,尤其是人體內分泌系統的健康與否,直接關係到人體的發育。瑜伽體位練習對腺體有很好的調整作用,所以對生長期練習者的身體發育有很大的幫助。已經過了發育期的愛好者,特別是一些養成了窩胸駝背習慣的人,藉助瑜伽練習能將身體恢復自然挺拔的狀態,一般也能增高几釐米。關鍵還是瑜伽鍛鍊培養出來的氣質,即使身高不是很理想,但那股挺拔的氣質也很能煥發青春魅力,吸引眾人的目光。

7、飯後可以練習瑜伽嗎?

答:幾乎是所有瑜伽會所都強調飯後起碼一到三小時才能進行瑜伽練習,但這一般是指會所課程。如果是自己在家練習,飯後也是可以練習的。比如在飯後採取雷電坐坐姿打坐,反到有幫助消化的效果。當然飯後練習應該儘量避免激烈的彎曲、扭轉、跳躍等體位練習,原理大家應該也清楚。

8、練習瑜伽後可以馬上進食嗎?

答:最好不要馬上進食。因為瑜伽體位畢竟是肢體運動,在運動過程中,大量的血液流向肌肉組織,消化系統的血液供應很少,胃部因血液減少而收縮,胃液的分泌也減少。突然進食,會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甚至會使消化系統受到傷害。所以最好在練習後半小時再進食。


9、高血壓患者怎樣練習瑜伽?

答:瑜伽練習可以使人心跳放緩,血壓降低,所以高血壓患者通過瑜伽練習有很好的調整效果。但在頭朝下類的體位練習中,最好減少維持時間或乾脆不要做,有時間做做瑜伽呼吸法,冥想法效果更好。

10、扁平足怎麼練習瑜伽?

答:扁平足患者由於足弓塌陷,很容易造成腳掌的疲勞。在做瑜伽站立姿勢,特別是單腿平衡動作的時候會感覺比較困難,甚至是痛苦。在練習站姿體位時,扁平足患者可以努力將足弓弓起,使腳心脫離地面,腳的外側觸地。平時也可以經常練習雷電坐,英雄坐,對扁平足有很好的恢復作用。

11、女性生理周期可以練習瑜伽嗎?

答:女性生理周期容易心情浮躁,最好自己靜坐調息。如果不想間斷體位練習,也請不要練習將下身置於頭部上面的動作,如肩倒立、頭倒立等等。

另外收束法之類的能量提升功法也不要練習。

12、椎間盤突出患者可以練習瑜伽嗎?

答:椎間盤突出,是指脊椎之間的「軟墊」脫離原來位置外凸,常見的是腰椎間盤突出。這類患者最好不要練習前彎類動作,以免病情加劇。可以經常做些力所能及的後彎動作,如眼鏡蛇式,人面獅身式等等,以幫助椎間盤復位。


13、瑜伽和一般的伸展動作有什麼不同?

答:控制意識的轉變就是瑜伽。其他伸展運動並不強調對意識的控制,這是瑜伽跟與其他運動的根本區別。所以,如果您在瑜伽練習過程中東想西想,那就把瑜伽練習變成普通伸展運動了,而不在於你做的是不是瑜伽動作。

14、工作壓力大,整天焦躁不安,練瑜伽可以緩解嗎?

答:可以。前面呼吸法章節裡介紹的很詳細。情緒跟呼吸之間是互動的,改造呼吸就可以改變情緒。在瑜伽練習中要配合深長的呼吸,很容易將平時焦躁的呼吸節奏打破,而改變心態。同時瑜伽要求感受身體緊張部位,也能幫助練習者將思想從引起壓力的問題中轉移開,從而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15、瑜伽必須素食嗎?

答:素食對身體有很大的好處,前面的章節裡我們已經談過,所以,瑜伽提倡素食。當瑜伽愛好者身體淨化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身體會自動表現出喜愛素食的傾向。當身體的本能反應還不足以克服自己日常飲食習慣的時候,還是可以按自己的日常習慣飲食的。瑜伽提倡素食,而不是強迫。

16、為什麼練習一段時間,身體反而變壞呢?

答:首先找有經驗的老師諮詢,是不是練習過程沒有按照瑜伽的理念練習造成的問題。如果是正確的瑜伽練習理念,造成身體反而變差甚至生病,說明身體自我調整機制已經激活了,身體潛在的病根被激發。這時,可以繼續堅持練習同時配合看醫生,能起到加快康復的效果。

17、瑜伽會練出大塊肌肉嗎?

答:瑜伽側重的是人體關鍵環節的一些小肌肉的練習,幫助疏通身體內的氣脈,促進能量的流通,而不是象健美運動那樣側重大肌肉的練習,因此不會出現大塊肌肉的現象。前文已經說過,瑜伽對人體是個雙向調整過程,可以將身體調整為自然美的體形。

18、做呼吸法的時候為什麼胸口會疼痛?

答: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不良習慣會壓迫胸腔,造成體形的變化;同時較淺的呼吸方式沒有開發到肺部深層,身體內氧氣、能量供應不足,相關氣脈容易堵塞。當進行瑜伽呼吸法練習的時候,引起形體對呼吸的約束以及能量流通和通道不暢的尖銳矛盾,從而體現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的現象。解決的方法可以嘗試將呼吸同擴胸運動同時進行,可以較快的解決上述問題。

綜上所述,練習瑜伽切忌不要有投機思想,期望短期投入有多大的回報。建議腳踏實地的練習,將瑜伽變成日常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你熱愛瑜伽,瑜伽才會真正熱愛你。(摘選自李思遠《瑜伽教練》)


 微不足道的轉載:

您就是瑜伽最好的傳播者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版權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喜歡乾貨,請關注慧雪yoga哦,您的支持是慧雪前進的動力,namaste、

請掃描慧雪YOGA公眾號二維碼: 

: 

相關焦點

  • 瑜伽體位Yoga Asana訓練——身體平衡健康的科學
    還有,如果一個人不能夠按照瑜伽健康養生方式生活與遵循瑜伽規範原則Sadhana,這樣的練習對人來說無異於「猴子扳掰苞米」一樣沒有任何益處。例如:一個一邊通過瑜伽練習增加身體活力、充實精力的人;又一邊沉溺於過度縱慾和性生活的感官享樂之中,耗費寶貴的生命能量,這樣的人實際上並不被瑜伽傳統所承認,並不是一位真正的瑜伽師Yogi。
  • 在瑜伽練習中找到Yoga Asana瑜伽體位法的深層含義: 體位是一種神聖的圖形,它讓我們於神性合一
    公眾號主頁向下拉第八條視頻每日固定檔收看編輯選的精彩瑜伽視頻。我們練習瑜伽,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練習的都是傳統上的Yoga Asana。根據很多瑜伽的古籍,特別是《瑜伽經》和《哈他瑜伽之光》,Yoga Asana - 瑜伽體位法有著很多深層的含義,而我們如果可以在我們自己的瑜伽練習中發掘這些深層的含義,就可以讓我們的練習更加接近這種可以改變身心靈的古代生物高科技。
  • 關於瑜伽體位練習法的6大禁忌,命中一條還不如不練
    瑜伽體位是任何人都可以練習的嗎?有什麼禁忌沒有?原則上講,瑜伽體位練習並沒有任何年齡和體能方面的限制。但是,對於某些處於特定階段的人來說,應該注意以下事項:1.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和眩暈症的人不宜做高強度的動作,特別不要去做任何倒立的動作。
  • 你是在瑜伽運動還是在瑜伽修行
    做瑜伽的人很多,大多數人瑜伽愛好者都是在做瑜伽體位法運動;作為一個靈修而習練瑜伽的人很少,把瑜伽作為一個來自傳統修行的人鳳毛麟角
  • 為什麼瑜伽練習者要練習拜日式?是進入其他瑜伽體位的基礎
    現在社會伴隨物質生活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身體健康,瑜伽運動就再次蓬勃發展起來,瑜伽館的開設開始遍布了街頭巷尾。對於瑜伽初學者來講,有一個瑜伽姿勢是不可少的環節,那就是拜日式,為什麼瑜伽初學者一定要練習這個姿勢呢?這個姿勢有什麼作用?什麼是拜日式拜日式簡單來講就是向太陽致敬的意思。
  • 讓前輩Mark Darby帶你入門深入阿斯湯加瑜伽-網絡直播阿湯初學體位工作坊 9.20-9.25
    然而9月這期 (9.20-9.25)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機會,這一期Darby老爺子以初學者為對象設計了一個阿斯湯加瑜伽體位精講的直播工作坊, 把他擅長的體位要素講解搬到了線上,而且老師還會親自演示細節,直播課後你要想回顧講過的細節可以在一年之內無限次回看。和現場工作坊類似,直播工作坊也有現場中文同步翻譯,所以不用擔心語言問題。
  • 適合初學者的瑜伽app pick每日瑜伽入門精講課程
    目前瑜伽已經成為全世界普及的健身方式,越來越多的人想要通過瑜伽來改變自己的體態,但是現在瑜伽軟體種類繁多,初學者很難做出正確的選擇。每日瑜伽作為行業典範,不僅是一款適合專業瑜伽愛好者的綜合軟體,也是一款適合初學者的瑜伽app。為了幫助初學者能夠正確的學習瑜伽,每日瑜伽特別推出21天入門體式精講課,讓初學者更加輕鬆正確的踏上瑜伽之旅。
  • 中醫與瑜伽相結合元瑜伽知行體系51屆(二階)招生|元和堂
    如果你已經有了不短的授課或者習練經歷紮實的基礎瑜伽體位知識良好的授課講解能力私教成單率卻遲遲提升不上去會員對你的課並不是非你不可會員流量無法提升而且自己的身體也因頻繁授課日漸虛弱那麼你一定是缺乏以下兩大能力深度的底層邏輯
  • 艾揚格瑜伽牆繩的妙用
    ,強調體位動作的精準,有矯正和恢復身體的效果,在練習過程中有時候需要藉助工具完成相應的體位練習,給人以安全感,更適合入門學習者和身體僵硬的人練習。很難想像如果哈他瑜珈中沒有Iyengar的貢獻會變成如何,尤其是在對每一體位法精確細節的解釋及有系統的連接,他的研究進入到治療的應用,其多階層及精確嚴格的訓練系統深深的影響後來的瑜珈老師。
  • 高溫瑜伽體位精準教學培訓小班課招生
    高溫瑜伽26式固定體位:1.站立呼吸法 2.半月式 3.笨拙式 4.鳥王式 5.站立頭觸膝式 6.拉弓站立式 7.戰士第三式 8.站立分腿伸展式 9.三角側伸展 10.加強側伸展式 11.樹式 12.腳尖式 13.屍體放鬆式 14.除風式 15.仰臥起坐動態伸背式 16.眼鏡蛇式 17.蝗蟲式 18.全蝗蟲式 19.弓式 20
  • 青蜓瑜伽研究中心
    阿斯湯加理療瑜伽傳承者印度調息大師Yogi  Buddhi Prakash嫡傳弟子現任江南養生文化村瑜伽研究院院長《馬諾奇·傳統哈他瑜伽教程》主編及體位示範者;   ③常見疾病的飲食幹預;4、瑜伽中級體位法:學習掌握約50個瑜伽中級體式及引導詞;5、瑜伽冥想;6、瑜伽休息術理論及語言引導;7、瑜伽體能訓練;8、複習、回課;1、瑜伽的三脈七輪;2、瑜伽潔淨功法(哈他六業);   3、瑜伽收束法及契合法;4、瑜伽高級體位解析及練習
  • 深度理解哈達瑜伽
    許多人對瑜伽的理解可能是單一的。但事實上,瑜伽不是單一的東西,而是應該用複數來表達,或者瑜伽構成了一個家族。在這個家族裡,常見的成員有:哈達瑜伽、行動瑜伽、智慧瑜伽、虔信瑜伽、勝王瑜伽、昆達裡尼瑜伽、曼陀羅瑜伽等。而大家熟悉的哈達瑜伽,還構成一個獨立的亞家族,包括:艾揚格瑜伽、阿斯湯伽瑜伽、陰瑜伽、熱瑜伽等。
  • 瑜伽種類那麼多,怎麼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瑜伽?常見8種瑜伽
    確實,練瑜伽好處不少,不僅能夠有效的塑形,更能夠修身養性,提升整個人的氣質。但是瑜伽種類那麼多,作為初學者的我們,應該如何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瑜伽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款健身房最常見的瑜伽種類,經過這篇文章,相信你對瑜伽會有一個初步的認識,至少會知道自己現階段適合哪種瑜伽~
  • 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瑜伽教練?只需這幾步!
    首先你必須熱愛瑜伽,帶著一份傳道授業的心去對待自己以後要從事的這一個職業。還要有一個樂於分享、不怕艱苦的心。因為教授瑜伽並不是我們看的那麼光鮮,他們在上課的時候邊做邊講也是對身體的一種消耗,是需要課後的調養的。大多數課程也是在午飯晚飯時經行的,所以都不能按時吃飯。
  • 京美國際瑜伽全日制(一對一)高級瑜伽教練培訓開始招生
    200小時線下教培,系統精講10大模塊,涵蓋初中高級近百個體式原理及變體精講、艾揚格正位理療、身體解剖、呼吸、瑜伽哲學,同時注重實踐,融合口令引導、手法矯正、課程編排,助力零基礎小白、瑜伽愛好者完美蛻變優秀瑜伽教練!
  • 哈達瑜伽簡述
    當今人們談論的瑜伽往往比較刻板,即瑜伽就是那些體位,練習體位就是練習瑜伽。(《哈達瑜伽之光》2:78)傳統哈達瑜伽的理論基礎涉及吠檀多哲學,涉及「梵我合一」。但是,哈達瑜伽與密教或坦特羅關係也很密切。這種思潮的源頭要追溯到吠陀經和奧義書。事實上,這樣的思潮特別關注人的能量問題和宇宙的能量問題。根據吠檀多不二論,能量是摩耶。吠檀多重點關注生命的覺醒和解脫這個主題,而對於摩耶問題及其實踐似乎重視不夠。
  • 每日瑜伽21天入門精講課 帶初學者高效入門瑜伽
    過程中擁有的很多疑問也沒有人幫助解答,致使問題越來越多,越練越迷茫,甚至想放棄。所幸慧慧偶然在每日瑜伽App翻到了「 21 天入門瑜伽精講課」,這套課程讓她發現自己看視頻練習和跟隨有講解的課程練習的差別。
  • 瑜伽傷害
    [2]近代印度,瑜伽體系化的理解要歸功於第一個把瑜伽傳播到西方的思想家斯瓦米·辨喜。辨喜提出四類瑜伽的觀念,即智慧瑜伽、行動瑜伽、虔信瑜伽和勝王瑜伽。這些詞語也是歷史的產物,也曾在歷史中使用。但辨喜基於我們人的心意之功能對瑜伽進行分類,這被視為這是他對瑜伽傳統的理論貢獻。同時,我們還可以注意到,辨喜第一次在吠檀多哲學中加上了一條新的瑜伽之路:勝王瑜伽。
  • 今日被賤賣成拉伸擺Pose的瑜伽體位法曾經是古代秘不傳人的生物高科技 - 瑜伽體位法的前世和今生
    其實說到瑜伽,大多數人都以為瑜伽就是做動作(體位法),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學術範兒」的爺們(肯定自己是不練瑜伽體位法的了)他們的看法正好相反,這些人非常看不上瑜伽體位法Asana - 一張口就是三摩地,覺醒之類的,要不就印度哲學六大體系呀,四禪八定,天人合一之類的一張口都一套一套的;總之就是說你們練的這Asana體位法太初級了,聽我來把你一路侃進三摩地吧。
  • 正本清源,瑜伽體位法的真正目的
    請注意,本文講述的體位練習是來自古典哈達瑜伽體系,是依據傳統的瑜伽練習方法和瑜伽經典來論述;和深受西方運動學影響發展出來的現代瑜伽體系,側重從人體解剖學來理解體位練習的方式是有明顯不同的。01首先我們重溫帕坦賈利的瑜伽經的八支瑜伽定義:持戒 ( Yama ):講求慈悲、不貪婪、正直、純淨、不受欲望束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