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購買保健品再次被「套路」,神秘儀器通過洗腳就能排毒?

2021-02-07 細聞觀察室

王女士的母親從外面買回來一個「寶貝」,在水裡放一些鹽後,再把腳放進去就會有神奇的功效,可以排毒治癒疾病,什麼樣的「寶貝」能有如此的療效呢?

當王女士回家後,看到母親買了一個叫中科氫量平通儀的泡腳器。把儀器離子頭放在水中,然後再放一些鹽,用兩隻腳夾住儀器,再把腕帶戴在手腕上。這東西真的會有那麼神嗎?王女士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體驗了一下。沒過多久,盆裡的水就黑了,就像生鏽一樣的顏色。據母親表示,這些帶有顏色的水,就是身體內的毒素。也正是這樣明顯的效果,讓老人相信了這個產品的排毒的理論。但實驗過後所有人驚呆了,按照儀器的使用說明,在不接觸人體的情況下加入食鹽,水還是變了顏色。沒有接觸人體為什麼水會變色,這些所謂的毒素又是從何而來?

專家解釋說,這是一種常見的化學反應,腕帶和離子頭分為正極和負極。水裡放了鹽之後相當於電解液,由此形成了一個閉合迴路,通電後,正負極出現了電解水的化學反應,因此才產生所謂的「毒素」。

王女士的母親花了3000元買回家的就是這樣一件儀器,當王女士準備把貨物還給商家時,卻遭到了拒絕。商家表示:現在不能退,需要找到下家,把這件商品賣出去後,才能退錢。

隨後記者和王女士一起來到這家商店,巧的是還有許多老人到這裡體驗「排毒」,但在屋子裡卻沒有看到相關的營業執照。商家和老人是這樣說的:我這件產品準確率可以達到90%,有腫瘤的人都可以通過洗腳水看到,如果有腫瘤或癌症等嚴重疾病,泡腳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如果有支架、金屬的話就不能用了。

當記者問起店內的營業執照時,商家表示:「營業執照有FBA認證,一直都放在箱子裡。」記者又問道:「第一點規定是必須要有,第二點規定必須要公開出來,讓每一個人都能看見,為什麼不能給我們看?」對方開始支支吾吾、模稜兩可。

隨後記者聯繫了當地的市場監管部門,當執法人員趕到現場後,商家的說法卻又一次地發生變化,剛剛明明說可以治癒腫瘤,但現在卻說只能查出腫瘤。但狡辯是沒有用的,根據現場檢查,房間裡並沒有營業執照,銷售的商品也沒有相關手續,店主涉嫌無證經營和虛假宣傳,已經通知她攜帶相關手續接受調查,並退還了購買該儀器的3000元,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關於老年人購買保健品被「套路」的事件頻頻發生,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逐漸重視,形形色色的保健品也進入大家的視線。上門或電話推銷的、社區裡開講座的,各種銷售方式令人眼花繚亂。有數據顯示,保健品的年銷售額經歷了從無到超千億元的飛躍,並持續保持增長態勢。而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在保健品消費人群中,老年人佔了五成以上。老年人成為保健品生產商、銷售商的主要牟利對象,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老年人被保健品銷售商騙取高額資金的案件也常見於諸多報導。

對此,小編想提醒大家,子女一定要為老人樹立科學消費、文明消費、理性消費的理念,同時也要看住老人的「錢袋子」。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銀齡關懷④ | 為何老年人易陷保健品騙局?子女的陪伴,才是良藥
    策劃 / 沈瑤瑤文 / 王瑞璇11月中旬,江蘇淮安一名83歲老太突然離世,子女在整理遺物時,在其床下發現了一大堆保健品及保健儀器,總價超過14萬元。這些保健品有一大半都沒有拆封,還有一小部分已經過期,甚至還包括瘦身、提拉功效的面膜。
  • 推銷員忽悠老兩口11萬買保健品:幫洗腳 喊爸媽
    11月16日,張女士出示父母購買各種保健品的部分單據,金額接近10萬元。  2015年5月,國家衛計委發布《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5》稱,空巢老人佔老年人總數的一半,而獨居老人佔老年人總數近10%。  為了排解孤獨,一些老人選擇跳壩壩舞,一些人選擇看書看電視,還有一些人買保健品「保健康」。家住成都金牛區曹家巷的丁金全和老伴張冠秀就是其中之一,兩年前開始,他們不時起早貪黑聽「健康講座」,且不顧兒女勸阻,花了11萬元買保健品。
  • 老人花15萬買保健品10年吃不完,這三招"套路"提醒長輩知道!
    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供的這個案例是一個「典型」——免費做誘餌,會議當幌子,在感情和恐嚇雙重攻勢下,保健品和保健儀器營銷欺詐「受傷」的大多是老年人。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和保健儀器欺詐為何屢禁不止?記者展開了調查。
  • 無效的「保健品」,老年人被動參與的「健康騙局」
    使用理療床的時候會全身通電,類似於醫學上的「電泳療法」,使用初期對於老年人的皮膚問題,特別是老年斑的淡化效果是很明顯的,而這種改善在我們課件的包裝下,便具有了「排毒」、「清除血液垃圾」的神奇功效。因此分享過程中,叔叔阿姨們說起產品都滿面紅光,挨個分享、依次發言,氣氛很快熱烈起來,在群體效應下我們的理療儀器簡直無所不能。就在氣氛到達頂點的時候,領導趙總突然站了出來。
  • 2000億的保健品行業掏空老年人,子女的關心才是最好的「保健品」
    對於老年人的各種套路,層出不窮,我們農村這邊還好點,老年人一般不會在保健品這方面支出,但是只要一上當受騙,那就是全部的積蓄!8旬老人去世床下塞滿14萬保健品,很多都是過度推銷讓老人買的,真的特別恨這些個騙子,他們不讓老年人告訴子女在哪裡聽課,讓老年人瞞著子女。天天冒充大學教授講保健品好什麼的,關鍵是沒有人管!
  • 起底老年人「保健品」騙局:體檢報告隨意修改 婚慶司儀變身醫學專家
    通過開講座、贈禮品忽悠老年人購買毫無保健作用的保健品,這樣的騙局已經不是秘密了,但是上當受騙的老年人依然不少。吳老伯聲稱沒錢跟醫師卞某討價還價,最終敵不過免費旅遊和工作人員的情面,不得已選擇了最低檔,花13880元購買了36瓶國泰同康膠囊。詐騙圈定特定老年人目標群旅行結束後吳老伯才了解到自己是花錢最少的一個,有人甚至預支了養老費買了十幾萬塊的保健品。吳老伯思前想後覺得不對勁兒,他最終決定報警。
  • 男子發現獨居母親吃男性壯陽藥,老年人為何總是掉進保健品騙局?
    老年人買藥容易上當受騙、踩雷的情況並不少見,因為過度關注健康,加上缺乏知識儲備,老年人更容易誤入營銷騙局,花錢事小,若吃出毛病,後果不堪設想。為什麼老年人更容易上當受騙呢?這類所謂的「保健品」製造成本低,經過包裝,虛假宣傳,市場營銷手段不正常,那騙子究竟是通過什麼套路,誘使老年人以高價超量購買,花幾倍甚至十幾倍的錢?藥品,保健品營銷騙局一般都有哪些套路?
  • 騙子「套路」就三招 老人招招接不住!
    騙子用免費做誘餌,會議當幌子,在感情和恐嚇雙重攻勢下,保健品和保健儀器營銷欺詐「受傷」的大多是老年人。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和保健儀器欺詐為何屢禁不止?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去年面向社會徵集到上百條有關保健品和保健儀器欺詐的線索,通過梳理發現,上當的以老年人居多,雖然騙子的「套路」不外乎三招,但老年人招招都接不住。
  • 老年人到底該吃保健品嗎?老年人的健康該怎麼重視?
    但他們身邊往往沒有年輕家人的陪伴,在缺少親情關愛的情況下,很容易被某些銷售人員以親情牌搭關係送溫暖的手段,對其進行忽悠,可能叫一聲叔叔阿姨,認一個乾爸乾媽,就會讓老年人非常樂意花大價錢購買保健品3、老年人接受社會的最新訊息的速度都比年輕人要慢一些,對於一些騙人套路或者虛假廣告分辨能力有限,當面對身體健康下降的情況時,就很容易被虛假廣告的所謂賣點所蒙蔽4、保健品這個概念在我們國家興起較晚
  • 為保健品花費上百萬,遠離保健品詐騙,給老年人的三點建議
    阿姨想著如果能提高下自己的免疫力,就能少受罪了。於是2016年「偶然間」參加了一次"國家院士」的健康講座,又「偶然」遇到了一名婦女,被巧合地推薦了一款提高免疫力和睡眠質量的保健品,從此就經常性購買保健品,三年時間已經花費了150萬了。
  • 被捧上天的七種保健品,過年別再買給爸媽了
    大多數人走親訪友,都少不了送些保健品。頂著健康養生的名號,標配精緻高檔的包裝。送的人覺得不跌面子,收的人也感到用了心。種類繁多的保健品,到底是否值得購買?很遺憾,絕大多數保健品的功效,根本配不上它高昂的價格。
  • 什麼套路?為什麼很多老人都願意成千上萬的購買保健品?
    媒體也報導過多起了,在一些小區門口經常會出現穿著白大褂的會銷人員熱情地給老年人量血壓、普及養生知識、搞講座,在這些人的忽悠下,很多老年人不惜餘力地買保健藥品、保健器材。子女知道後震驚了,都是一些沒有實際功效的東西,價格還賣這麼高?
  • 老年人該不該吃保健品?
    同時,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嚴峻,老年人的保健意識不斷增強。然而這一龐大群體對保健品缺乏客觀認識、辨別不清,如何引導老年人合理選購保健品值得深思。老年人該不該吃保健品呢,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明確一個概念——保健品,全稱「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適用於特定人群,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
  • 從源頭對老年人保健品市場加強監管
    晨報訊(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嶽宇豔) 市人大代表劉德勝認為,老年人保健品市場主要存在三個問題,「坑老」保健品層出不窮。從最初的「牛、羊初乳」,到現在納米技術、破壁技術製作的保健品,從補充微量元素到增強免疫力、抗衰的保健品目不暇接,有的隨意誇大適應症,甚至功效全無,副作用驚人。
  • 消費- 老夫妻吃保健品後拉肚子老年人可不可以買保健品
    對於老人家的身體健康,不少人都會選擇購買一些保健品進行食用。但是食用保健品後出現問題的事例也不少,近日就又有一對老夫妻吃保健品後拉肚子的事情發生了,這不禁讓一些人重新思考老年人究竟可不可以買保健品,以及應該怎樣避免像老夫妻吃保健品後拉肚子這樣的事情。
  • 老年人該不該用保健品
    其實這個問題不應該局限於老年人,但是老年人這個群體有其特殊性,故單獨列出來討論討論。首先要明確兩個問題,多大年齡屬於老年人?一般來說60歲以上的為老年人。第二個問題,什麼是保健品?日常說的保健品一般是保健食品的通俗叫法。
  • 這些「兒子」的套路你能看懂嗎?馬上轉給咱爸媽↓
    大年三十,葛優「躺」上了春晚...
  • 幾毛錢的生薑、大蒜亂燉成上千元「神藥」 ,被騙的都是老年人...
    幾毛錢的生薑、大蒜亂燉成上千元「神藥」 ,被騙的都是老年人...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保健品套路老生常談
  • 哪有什麼包治百病,保健品的套路滿滿;口頭關愛不如常回家看看!
    說起保健品,還記得11年左右,筆者剛出社會找工作的時候,曾誤入過江城的某家保健品公司面試。公司的名字早就忘卻了,但依稀記得是看起來很高大上的那種,面試流程中也沒什麼問題,算是比較正規。然而,當和負責人一起到公司內部參觀的時候,就開始覺得有些不對勁了~裡面一進去就有個大會場,底下坐著的全是些白髮蒼蒼的老年人,而臺上正有一位熱情洋溢的女銷售在講解推介面前的一堆保健品,嘴裡面還說的是天花亂墜,神乎其神,似乎每樣東西都能包治百病,不藥而愈。末了,更是邀請臺下的老人們一同組團,隔天公司會免費包車帶眾人一起前去旅遊。
  • 老人沉迷保健品 花了17萬還想買
    說起保健品,老年朋友們似乎很容易掉進消費陷阱。本想延年益壽,結果花了錢不說,有的還因為過量服用損害身體健康。最近,上海市民張先生發現,母親偷偷在一家食品店購買保健品,半年裡就花去了17萬多,並且已經吃完了95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