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該不該用保健品

2020-12-12 苦哈哈的岐黃徒

其實這個問題不應該局限於老年人,但是老年人這個群體有其特殊性,故單獨列出來討論討論。

首先要明確兩個問題,多大年齡屬於老年人?一般來說60歲以上的為老年人。第二個問題,什麼是保健品?日常說的保健品一般是保健食品的通俗叫法。保健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用於特定的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

保健品標誌

現階段的老年人出生於上個世紀60年代,醫療意識薄弱或者經濟問題等等問題,很多小問題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導致年齡大了之後,小毛病也成了大問題。接受了各種辦法,錢沒少花,罪沒少受,但是效果都不理想,這個時候便把目光轉到了保健品上,再加上一些廠家的廣告宣傳,使保健品迅速流行起來。各大廠家也迅速發現了這一市場,各種噱頭,營銷手段應接不暇,什麼外國高科技,純進口等等,讓人眼花繚亂,市場的產品質量更是良莠不齊,而且這類保健品大多價格較高,各大廠家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宣傳推銷上,產品的質量和作用有沒有進步?不得而知。

對於老年人來說,身體機能各個方面都在下降,各個指標低於正常值,以及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生,使老年人成了保健品使用率最高的人群。首先,假設咱們買到的保健品是正品,裡面含有人體需要的各種營養元素。但是,考慮到老年人的身體情況,營養元素進入人體後有多少能夠被真正的吸收利用並且發揮作用。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保健品的使用也呈現一種年輕化的趨勢。在上文中已經提到保健品屬於食品的一種,並不具有治療作用。但是在疾病發生以前使用一些保健品作為預防使用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舉一個最常見的例子,鈣片幾乎所有人都接觸過鈣片。有些老年人出現了腰酸背疼腿疼的,一些情況的時候,會認為這就是缺鈣了,然後自行購買鈣片進行使用,然後用了一瓶兩瓶,覺得效果不好就不用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採取了各種治療手段,以後覺著效果不理想,然後想用一些保健品來緩解一些症狀,以上的情況都是不可取的,如果想使用保健品,那就要長期使用,短時間內很難起到效果,還有如果各種治療手段都沒有起到效果的話,想用所謂的保健品來治療疾病也是不現實的。

黃帝內經中記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總結一下,在使用保健品時感覺到有效果,哪怕只是心理作用,也可以繼續使用,但是一定注意,在使用保健品是平時使用的藥物,一定要按時按量使用,不可自行調節藥物,控制飲食,按時起居。

相關焦點

  • 老年人該不該吃保健品?
    同時,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嚴峻,老年人的保健意識不斷增強。然而這一龐大群體對保健品缺乏客觀認識、辨別不清,如何引導老年人合理選購保健品值得深思。老年人該不該吃保健品呢,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明確一個概念——保健品,全稱「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適用於特定人群,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
  • 老年人到底該吃保健品嗎?老年人的健康該怎麼重視?
    ,比西醫還要晚,所以相應的法律法規都還欠缺,導致不法分子有機可乘5、輿論媒體的導向,在我國幾乎每年都可以在各種媒體上看到一些關於保健品的負面新聞,也很難看到有關於保健品的正向報導,這無疑更讓大家對其談而避之再說說保健品究竟怎麼樣,老年人到底應不應該吃?
  • 當老人用保健品填補精神需求的時候,我們該譴責誰?
    另一類則深陷到各種保健品相關的泥沼中,銷售人員用情感攻勢捆綁老年人,然後誘騙老人購買巨額保健產品;或者誘騙老人參與保健品有關的高回報「項目」,瘋狂宣傳親朋好友入夥,爆雷後又反目成仇;還有人因為使用虛假宣傳的保健品,耽誤了原本有機會救治的疾病…..保健品的迷局中,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深海是死亡恐懼,火焰則是無間地獄。
  • 坑騙老年人的幾個保健品營銷手段
    第一,利用「贈品」、「免費使用」等促銷手段吸引住老年人,許多老人最終是由於感覺過意不去,才選購其商品。第二,喊著新科技的旗號,以騙取老人的信賴。老人接納新生事物的方式比較有限,不可以鑑別真假,通常被銷售人員的口若懸河所蒙蔽,出了難題既沒有稅票也找不著店面,只有認栽。
  • 消費- 老夫妻吃保健品後拉肚子老年人可不可以買保健品
    對於老人家的身體健康,不少人都會選擇購買一些保健品進行食用。但是食用保健品後出現問題的事例也不少,近日就又有一對老夫妻吃保健品後拉肚子的事情發生了,這不禁讓一些人重新思考老年人究竟可不可以買保健品,以及應該怎樣避免像老夫妻吃保健品後拉肚子這樣的事情。
  • 老年人保健品安全之什麼是保健食品,它有哪些種類
    老年人保健品安全之什麼是保健食品,它有哪些種類 2020-07-20 10: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保健品花費上百萬,遠離保健品詐騙,給老年人的三點建議
    阿姨並非個例,受到保健品詐騙的老年人數不勝數。我們該如何防範老年人繼續遭受保健品詐騙?首先,教育提高老人自我保護意識,防範信息洩露對於一個準確了解自己信息和身體狀況的年陌生人要格外注意防範。據心理專家分析,這種被稱之社群運營的方式,對老年人是最有效果的,老年人由於社交圈小,會依賴網絡社交,和網絡成癮的的人很相似,在他們的感知裡,網絡上相互發消息的聯繫就等於現實聯繫。即使在現實社會裡他們能分辨陌生人,網絡卻將陌生的距離消失了。陷入這種網絡社交依賴症狀中,極易被詐騙。
  • 12315警示:老年人謹防保健品銷售陷阱
    家人發現該產品包裝上說明只是含羊奶成份的普通食品,請求幫助。無獨有偶,段先生致電12315反映其70多歲的母親參加商家組織的「保健講座」,聽信「專家」宣傳「健爾康」系列保健食品可以治療心血管等相關疾病,購買了5000多元該產品。段先生回家發現該產品只是保健食品,不具有治療功效,要求商家退款無果,請求幫助。
  • 2000億的保健品行業掏空老年人,子女的關心才是最好的「保健品」
    8旬老人去世床下塞滿14萬保健品,很多都是過度推銷讓老人買的,真的特別恨這些個騙子,他們不讓老年人告訴子女在哪裡聽課,讓老年人瞞著子女。天天冒充大學教授講保健品好什麼的,關鍵是沒有人管!不知道為什麼洗腦的這麼厲害,老年人對這些保健品這麼的相信,最後的結果是慢慢將自己的積蓄都掏空!說白了,子女對老人全方位的關心,才是最好的「保健品」!
  • 保健品再好,不如給老年人一份看得見的安全感
    叔叔是這麼認為的,賣保健品的業務人員呢口才好,老年人呢又是耳根子軟,一聲聲地「乾爹」、「乾媽」,叫的家裡的孤寡老人「心花怒放」,所以就經不起寒暄,便買下了不少的保健品,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以便於老人填補內心的空虛感。
  • 「保健品吹牛、忽悠營銷」,真的該消停了!
    4、以後保健品的零售價格整體會進入下降趨勢,利潤會相對降低。但是,老年人除了健康需求,還有心理需求,保健品結合老年再教育、老年娛樂,雖然單售保健品利潤降低,但是,盈利渠道會多樣化(比如聯合家政、真正的適合老年人的旅遊產品、養生學院、檢測機構等)。5、任何行業的發展都經歷過先亂後治,積極的看待問題,總會得到積極的結果。
  • 專家:防範保健品「精準詐騙」,老年人亦需提高信息識別能力並及時...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記者田曉航)隨著老年人對養生保健的需求不斷增長,利用老年人害怕疾病、渴望健康的心理詐騙財物的保健品詐騙案時有發生,嚴重侵害老年人權益。被告人王某麟和被告人任某霞設立公司,聘請多人為該公司話務員,利用非法購買的全國各地老年人信息和改號軟體,以偽造「上海康成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健康顧問的身份,給老年人撥打電話推銷保健品並誇大其功效,以此騙取老年人錢財,涉案金額高達500多萬元。
  • 老年人買保健品,這種現象還存在嗎?大家又是如何看待保健品的?
    自從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後,人們也對健康有了更高要求,然後就這一原因,前幾年很火的就是什麼保健品,吃完就可以治病什麼的,感覺這些藥都是神仙藥,而且大部分買的都是中老年人,但是這些藥真的有用嗎?保健品他到底是什麼,我們了解嗎?
  • 老年人購買保健品再次被「套路」,神秘儀器通過洗腳就能排毒?
    把儀器離子頭放在水中,然後再放一些鹽,用兩隻腳夾住儀器,再把腕帶戴在手腕上。這東西真的會有那麼神嗎?王女士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體驗了一下。沒過多久,盆裡的水就黑了,就像生鏽一樣的顏色。據母親表示,這些帶有顏色的水,就是身體內的毒素。也正是這樣明顯的效果,讓老人相信了這個產品的排毒的理論。但實驗過後所有人驚呆了,按照儀器的使用說明,在不接觸人體的情況下加入食鹽,水還是變了顏色。
  • 從源頭對老年人保健品市場加強監管
    晨報訊(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嶽宇豔) 市人大代表劉德勝認為,老年人保健品市場主要存在三個問題,「坑老」保健品層出不窮。從最初的「牛、羊初乳」,到現在納米技術、破壁技術製作的保健品,從補充微量元素到增強免疫力、抗衰的保健品目不暇接,有的隨意誇大適應症,甚至功效全無,副作用驚人。
  • 銀齡關懷④ | 為何老年人易陷保健品騙局?子女的陪伴,才是良藥
    我們是否思考過,為何年年都呼籲重視保健品詐騙,還是有不少老年人容易陷入保健品騙局呢?「空巢老人」是保健品推銷商的首選目標,兒女不在老人身邊時,銷售員趁機「上門家訪」,陪老人聊天、給老人端茶倒水、捶背洗腳,時不時給老人送水果和生活用品,叫聲「爹媽」,老人一高興,又會掏錢包買產品了。也難怪有老人會說「我知道他們(保健品推銷員)有時候是騙人的,但是我覺得他們說話貼心又對我好,所以我就能接受他的這個保健品,貴一點也沒關係。」
  • 男子發現獨居母親吃男性壯陽藥,老年人為何總是掉進保健品騙局?
    他不明白,為什麼賣保健品的人都專坑老人呢,真是防不勝防。當前我國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老年詐騙犯罪已成為普遍的社會現象。這類所謂的「保健品」製造成本低,經過包裝,虛假宣傳,市場營銷手段不正常,那騙子究竟是通過什麼套路,誘使老年人以高價超量購買,花幾倍甚至十幾倍的錢?藥品,保健品營銷騙局一般都有哪些套路?
  • 老年人最易遇到哪些維權難點?子女贍養、保健品詐騙等問題突出
    央廣網北京7月30日消息(記者孫冰潔)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怎麼辦?遇到保健品詐騙案件後如何維權?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發展,侵害老年人權益的現象也時有發生。7月30日,中國老齡協會公布全國老年維權十大典型案例,涉及贍養、住房、養老金、婚姻自由、土地承包等諸多方面。
  • 老年人群體不該成為「被遺忘的角落」
    事實上,像成都大媽一樣的人不在少數。中國網際網路網絡信息中心2018年的報告顯示,有七成左右的中老年人不會網上購物、使用導航,四分之三左右的中老年人不會繳納水電等生活費用的操作,而會網上掛號、購買車票等便利服務的中老年人比例則更低。很多我們看似簡單,不費吹灰之力的事情,往往成為他們擁抱智能時代的絆腳石。
  • 詐騙老年人!邢臺一保健品店主被抓……
    向上滾動瀏覽全文 信都區某保健品門市店主因經營不善,遂心生歹意,以免費用保健品、免費旅遊並返現為誘餌,詐騙60歲及以上老年人40餘人,涉案金額12萬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