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老人猛買保健品,另一邊卻是做子女的因家裡老人被非法保健品坑騙的舉報,「打爆」了全國各地工商局投訴舉報中心的電話。
工商局一位工作員告知,如今收到例如「姥姥晨煉遭受健康保健早教託班」、「借健康養生講座之名強取豪奪……」的舉報,早已見怪不怪了,每一年總要有幾百起。徐華鋒對於此事表明:「實際上,這種謀取權益的非法生產廠家多是商販,大多數打一槍換一個地區,應用的矇騙方式也很類同,要是稍稍注意,就不會太難鑑別。一般來說,她們會採用下列幾類方法坑騙顧客。
第一,利用「贈品」、「免費使用」等促銷手段吸引住老年人,許多老人最終是由於感覺過意不去,才選購其商品。
第二,喊著新科技的旗號,以騙取老人的信賴。老人接納新生事物的方式比較有限,不可以鑑別真假,通常被銷售人員的口若懸河所蒙蔽,出了難題既沒有稅票也找不著店面,只有認栽。
第三,在小區喊著「名中醫義診活動」的稱號,讓業務員穿上白大褂工作服當作「醫師」,用虛假的檢驗結果,坑騙老人選購、服食保健品。
第四,在有很多群眾主題活動的城市廣場採用「完全免費出行」的促銷手段,接送車老人,免費領取快餐,小食品,而小小饋贈後邊掩藏的確是一把銳利的「宰人刀」。
第五,在酒店進行各種各樣「權威專家專題講座」,老年人不明就裡,認為是有關健康養生健身的專題講座,結果通常是穿白大褂工作服的「權威專家」在敘述某某保健品實際效果怎樣奇妙、有多少榮譽資質,多少名人推薦等。
第六,在公園採用會員制度的促銷手段,吸引老年人選購保健品。「會員制度」有諸多益處,會出現「權威專家」高度關注老人的健康狀況,並騙取老年人的電話,以做到今後市場銷售的目的。
第七,在大型商場大門口採用「抽獎」的促銷手段,讓老人獲得「特惠選購某保健品」的巨獎。
第八,利用老人期盼真情的心理狀態,常常關心體貼,在了解以後採用死纏爛打的方法,讓老人上當受騙。
不論是哪個零售點,順手舉起一張產品手冊,都是發覺該商品誇大眾多作用,例如,健康養生、緩解疲勞、防衰老、調理內分泌作用、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壓等,乃至抗癌、防癌全是經常可以看到的關鍵字。但實際上,沒有一種保健品是能夠『一箭多雕』的,越發感覺商品越不靠譜。自然,這些年,伴隨著保健品製造行業的逐步標準,靠譜生產廠家坑騙老百姓的狀況大大減少了。可是,也存有著誇大其詞功效、業務員資質證書不足等難題。
為什麼上當受騙的多是老年人
一方面,老年人對健康的需求比較高,提高自身生活質量的願望比較迫切,有些騙局的確專為老年人所設。
另一方面,老年人心理上的一些弱勢也給了騙子可乘之機。
第一,老年人接受信息時,往往缺乏批判精神。通常是別人說什麼就相信什麼,特別容易相信來自「權威」專家的聲音。
第二,老年人的信息處理能力較差,一些銷售商往往會講一些讓他們不大懂也弄不明白的專業知識,讓老年人覺得問題嚴重,不馬上買藥就不行。
第三,老年人的面子觀念比較重。有些人覺得,我都享受了別人提供的服務,不買心裡過意不去。
第四,缺乏交流讓他們面對別人的噓寒問暖時,感情防線容易崩潰,因而落入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