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原董事長傅成玉:碳中和目標下,石油公司可分三步轉型

2020-12-23 界面新聞

記者 | 侯瑞寧1

「中國還沒有碳達峰和碳減排的統一規劃和管理協調製度。」在12月21日舉辦的第二屆跨越石油時代國際研討會上,油控研究項目核心組組長、中石化原董事長傅成玉表示,這是完成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必要基礎。

今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標;12月16日-18日召開的中央經濟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明年八大任務之一。

傅成玉認為,要實現碳中和目標,除政府政策驅動外,最重要的是要利用市場手段讓企業積極行動起來。企業應以「十四五」為起點,劃分階段性任務目標,為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夯實基礎。

為此,他建議,「十四五」期間企業應分兩步走。

首先,用一到兩年時間以摸清情況為主,開展碳普查,摸清各個行業、各個企業的碳排放量。

傅成玉表示,企業要想測算清楚自身的碳排放情況,需要針對不同設施、裝備和產品,開展不同的測算。其測算方法需要得到發改委和聯合國的認可。

其次,在摸清碳排放量的基礎上,開展大規模的碳減排行動。全面啟動能源轉型計劃,落實煤炭、煤電總量限制,部署落實石油達峰的有關措施和建議。

針對碳中和目標下國內石油公司的轉型問題,傅成玉稱,油企可以分為三步走:將石油從主業向主業之一轉型;將石油從主業變成非主業;將石油從燃料轉型為原料。

傅成玉認為,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從短期看需要進行大量的資本投入,但從長遠看受益良多。

他稱,碳中和將會帶來更多的新產業和新業態,帶動傳統產業技術升級、帶來新的裝備製造業和服務業等。期間,中國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技術、體系、規則都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並且引領世界。

油控研究項目核心組成員、自然資源保護協會高級顧問楊富強在會上指出,「十四五「是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的關鍵時期。期間,實現石油消費達峰對中國保障能源安全、實現碳排放儘早達峰具有重要作用。

楊富強表示,中國的石油需求將在2025年提前達峰,屆時石油消費量為7.2億噸。

此次研討會上發布的《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對經濟的影響分析》報告稱,油控情景下,中國的石油消費將在「十四五」後期達峰。如果措施得當,將會通過促進新能源汽車、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在「十四五」期間拉動經濟增長約0.2個百分點。

該報告認為,油控情景下,到2025年中國GDP總量有望在基準情景的基礎上增加1萬億元,到2050年有望增加3.3萬億元。

此外,研討會上發布的《「十四五」綠色金融支持油控路徑的政策研究》報告指出,新能源汽車、資源循環利用及綠色技術,應成為綠色融資支持的重點領域。預計未來五年,具有直接減油效果的關鍵領域所涉及的綠色融資需求約為4.3萬億元。

相關焦點

  • 觀察:碳中和時代,石油向左向右?
    近一段時間,越來越多的國家政府正在將其轉化為國家戰略,提出了無碳未來的願景。同樣,中國也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殼牌、道達爾等歐洲幾大油氣公司也隨之宣布不同程度地實施低碳計劃。一時間,傳統油氣業務何去何從、傳統油氣企業轉型與否等,油氣百年變局一系列問題擺在世人面前。正值「十四五」計劃開啟期,我們身處淨零時代,又該如何認識、如何對待?
  • 專家建言「十四五」:2025年前實現石油消費達峰
    本報記者 宋琪 吳可仲 北京報導「中國能源轉型勢在必行。」在2020年12月21日舉辦的「第二屆跨越石油時代國際研討會」上,中石化原董事長、油控研究項目核心組組長傅成玉做出這樣的判斷。《中國經營報》記者在會上獲悉,關於「碳中和」「碳達峰」等話題成為了與會專家熱議的焦點。
  • ...任中石化董事長,石油系統工作近30年!業內評價:視野寬闊、有魄力?
    12月9日,據中國工程院官網消息,應急管理部部長、黨委副書記,原中石化董事長,油氣田開發工程專家王玉普於12月8日逝世,享年64歲。據悉,王玉普有近30年的石油系統工作經歷。2015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間,他任職於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兼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2017年9月19日,中央組織部宣布中央決定,王玉普任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黨組書記。並且,其先後還擔任了第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八屆、十九屆中央委員。
  • 王志軒:碳中和與電力能源轉型
    習近平主席在9月22日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以下簡稱新NDC);10月29日中共中央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第「3」條提出「展望二O三五年……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第「5」條提出
  • 【深度】碳中和世紀大博弈開啟,可再生能源能否成就中國?
    1859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西部發現了石油。經過近一個世紀的更迭,世界能源格局在1960年代從煤炭時代轉向為石油時代。石油工業助力美國成為了世界頭號經濟強國,並通過控制石油美元體系,在全球範圍內掌握了最大話語權。如今,在應對氣候變化等因素的驅動下,各國相繼提出淨零排放的碳中和目標,加速了全球能源結構從石油時代向可再生能源轉型。
  • 財新雲會場 | 碳中和目標下的能源轉型路線
    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中國提出將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這一願景目標下,10月底召開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不僅將綠色低碳發展路線納入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也將綠色低碳發展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
  • 碳中和下,發電企業如何落地可再生目標?水光互補或是抓手
    在2020年9月我國提出2060碳中和、2030碳達峰的目標之後,碳中和在能源領域的落地方向和具體發展目標變得越來越清晰。2020年12月,《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發布。白皮書表示,中國把非化石能源放在能源發展優先位置,大力推進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 中國將如何邁向「碳中和」?
    交通行業以石油消費為主,目前貢獻了大概10%的化石能源碳排放。碳中和策略需要統籌規劃、分行業設計、分階段實施考慮到如此巨大的碳排放總量,中國在2030年左右實現碳達峰之後,需要在接下來的三十年內完成碳中和目標,這將推動中國能源系統發生顛覆性改變。
  • 中金公司: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我們認為這個目標將實現中國在能源領域的革命,不僅會重塑中國能源結構,也會對經濟產生正面的影響,帶來數位化轉型和智能化的應用在電力,交通的普及。而從一個更大的維度去看,中國進行能源領域的碳中和變革也是中國科技進步浪潮下的一個能源領域縮影。 碳中和=更經濟+更清潔+更安全的能源結構。
  • 環保專題報告: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因此相比西方經濟已經穩態而中國計劃在 2035 年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以及在 2050 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經濟增長目標下,能源需求的增長和碳排放下降的約 束將使得我國完成碳中和目標更具挑戰,需要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指引,但同時也將加 速中國的能源轉型、使得我國經濟最終受益。
  • 三井化學制定碳中和目標
    原標題:三井化學制定碳中和目標   近日,三井化學社長橋本修明確提出,
  • 各類能源融合發展推動實現碳中和
    論壇以「碳中和前景下的未來能源:選擇與路徑」為主題。與會專家積極為我國實現碳中和願景建言獻策,回答了各界共同關注的我國實現碳中和面臨哪些挑戰與機遇、選擇什麼樣的路徑實現碳中和、各類能源在碳減排過程中扮演怎樣的角色等一系列問題。
  • 中石化石油銷售公司正式運營
    本報訊 9月30日,中石化石油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第一份原油輸轉批次計劃與國家管網集團東部原油儲運公司(原中國石化管道儲運公司)確認後下達執行,標誌石油銷售公司正式運營。        為積極配合、穩妥推進國家油氣管網改革,做好管網改革後原油管道保留資產和管理業務的承接工作,確保煉油企業原油資源穩定供應,集團公司決定成立石油銷售公司,主要負責為相關煉化企業提供原油中轉儲存業務,與國家管網公司對接原油管道輸送計劃和運行協調工作,向華北、沿江等煉化企業提供原油採購、銷售和結算服務。
  • 說說碳中和的那些事兒
    在這一背景下,我國做出承諾,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願景。(小標題)問題二:怎麼才能實現碳中和?應對氣候變化,包括減緩和適應兩方面的工作。碳中和瞄準的是減緩氣候變化。如何才能實現碳中和?(小標題)問題三:怎麼看我國碳達峰、碳中和願景?不少發達國家已實現碳排放和經濟脫鉤。但我國仍處於碳排放增加階段,尚未達到峰值。與很多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要縮短幾十年。
  • 碳中和下節能服務的多維解構——日本經驗與啟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售電網訊:總書記提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以來,碳中和的概念在能源行業引起了廣泛討論,包括發展可再生能源、碳市場機制、發展氫能等多個方面,但是「能效是第一能源」的理念需要得到更多重視。能效是最為經濟、對環境破壞最少、最為清潔的能源。
  • 助力「碳中和」目標實現 我國電能替代進入深水區
    會議圍繞助力「碳中和」戰略落地實施,以「拓展電能替代廣度深度,提高全社會電氣化水平」為主題,與會專家共同探討了碳減排目標下電能替代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新機遇,並針對如何促進電能替代產業高質量發展進行了交流。
  • 2060年中國「碳中和」目標的路徑、機遇與挑戰
    可以將「碳中和」路徑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階段I(2020年-2030年)。主要目標為碳排放達峰。在2030年達峰目標的基本任務下,主要任務是降低能源消費強度,降低碳排放強度,控制煤炭消費,大規模發展清潔能源,繼續推進電動汽車對傳統燃油汽車的替代,倡導節能(提高工業和居民的能源使用效率)和引導消費者行為。
  • 中東部地區難憑一己之力實現「碳中和」
    根據《江西省2019年統計年鑑》,2017年江西全省能源消費總量達到8995.3萬噸標準煤,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氣分別佔比64.9%、17.5%、3.1%,化石能源消費佔比達到85.5%,省內可再生能源發電及省外來一次電力在能源消費中佔比僅為7.5%。
  • 歐美石油公司轉型:向左還是向右?
    在歐洲的倡導下,全球市值最大的30家石油公司先後制定了減排目標。如英國石油已高調宣布,未來十年將成倍增加投入低碳業務的資金,並削減40%的油氣產量。而美國石油公司則認為,向新能源轉型時機還不成熟,當下其仍屬於低利潤業務,大舉進軍並不明智。埃克森美孚(XOM.US)和雪佛龍(CVX.US)仍堅持以油氣資源為主要的投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