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人間詞話》,遇見王國維心中的溫庭筠、韋莊、馮延巳

2020-12-12 詩詞那些事

"畫屏金鷓鴣",飛卿語也,其詞品似之。"弦上黃鶯語",端己語也,其詞品亦似之。正中詞品,若欲於其詞句中求之,則"和淚試嚴妝",殆近之歟?《人間詞話》第十二則

閒來無事,那就繼續說說《人間詞話》吧。

今天說第十二則,去品讀詞剛興起時溫庭筠、韋莊、馮延巳三位詞界大佬的風格。

所謂詞有詞品,人有人品,

王國維這裡分別從三人的詞作各取一句,去概括了他們各自的風格特性。

不得不佩服王國維的細緻,他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鑑寶大師,對每個人能一句點出他的貴氣之處。

我們先簡單看下:

「畫屏金鷓鴣」,畫屏上用金絲線繡成的鷓鴣,極其華麗,可卻像一朵塑料花,始終少了生機,無法飛起來。

「弦上黃鶯語」,黃鶯的一兩聲鳴叫,打破了靜的氛圍,仿佛池塘魚兒的遊動,打破了水面的平靜,突然便有了生機,有了活力。

「和淚試嚴妝」,則是強顏歡笑,欲說還休,這樣的情突然變得沉重,仿佛你我的故事在裡面,不僅具有了生命,更上升到了情懷。

我們看下這三首詞。

更漏子唐.溫庭筠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香霧薄,透簾幕,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不知。

譯文:

柳絲柔長,春雨霏霏,花叢外,漏聲不斷傳向遠方。

塞雁向南歸去,令人驚心,雜亂的城鳥尋覓著棲巢,我望著畫屏上對對金鷓鴣,令人格外傷感。

薄薄的香霧透入簾幕之中,美麗的樓閣池榭啊,再無人一起觀賞。

繡簾低垂,獨自背著垂淚的紅色蠟燭,長夢不斷,遠方的你!可知道我的衷腸?

溫庭筠的詞華美濃麗,缺少真性情,這裡也不例外,

好多景物的堆砌,讓你斷了思緒,

似乎一切的一切,都在重複地說,我想你不得,我現在好傷心,

但你無法身臨其境去體會,只能隔靴搔癢般看到憂傷,

不考慮時代背景,單論詞作,溫庭筠也的確只能算二流高手。

菩薩蠻唐.韋莊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勸我早還家,綠窗人似花。

譯文:

當時紅樓離別之夜,令人惆悵不已,香燈隱約地映照著半卷的流蘇帳。

殘月將落,天剛破曉時,我就要出門遠行,美人含著淚珠為我送別,寸寸柔腸,盈盈粉淚,讓人不忍離開。

臨別時她為我彈奏一曲如泣如訴的樂章,那琵琶杆撥上裝飾著用金製成的翠羽,雍容華貴;

那琵琶弦上彈奏著嬌軟的鶯語,婉轉動人。

那悽惻的音樂分明是在勸我早些兒回家,碧紗窗下,如花美眷在等著我。

我是喜歡韋莊的。

先讀溫庭筠,再讀韋莊的詞,腦海裡會靈光一閃,有種清新純粹的小女人的情懷在裡面。

一個是濃妝豔抹,雍容華麗,一個淡妝可愛,清新脫俗,後者像一個可愛的姑娘在向你訴說心事,讓你自然而然地親近,自然而然地接受。

「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與「畫屏金鷓鴣」其實都有些華麗之感,只不過前句的清新自然,讓韋莊這首詞突然靈動了起來,似清水芙蓉,自然不做作。

再看馮延巳的「和淚試嚴妝」。

菩薩蠻五代.馮延巳嬌鬟堆枕釵橫鳳,溶溶春水楊花夢。紅燭淚闌幹,翠屏煙浪遠。錦壺催畫箭,玉佩天涯遠。和淚試嚴妝,落梅飛曉霜。

譯文:

嬌媚的髮髻只是無心堆積在枕上,無心梳理,鳳釵橫陳。

楊花一夢,溶溶春水,紅燭流淚,芳心流沛。

時光飛逝,遠在天涯的你還好麼?

我梳妝打扮,願能掩飾這怕人看穿的憂愁,

冬梅輕落,曉霜紛飛,我渴望你噠噠的馬蹄響起,我希望是那個歸人,不是過客。

不同於溫詞的重複堆砌,不同於韋莊詞的別離傷感情節,這裡全是思念,讓你一看便明白她是一個有故事的人,等著她的良人歸來,由思及怨,哀怨斷腸,卻還要遮掩,撫淚強歡。

或者換一種說法來說,更明顯。

溫詞如珠翠滿身的貴婦人,行走時環珮輕搖,令人眩目;

韋莊詞如鄉下的妙齡少女,大膽直率又自然誠摯;

而馮延巳之詞,則是「盛年處房室,中夜起長嘆」的怨婦,美麗而哀怨。

這樣一來,高下便自然而出。

可文學一定要論高下麼?

拋開所謂的溫詞句秀,韋詞骨秀,馮延巳詞開北宋一代風氣之說,論喜愛,三人我更偏愛韋莊。

可能每個年齡對應每個年齡的文學,在韋莊身上,我總能讀到那種思念美好的小確幸。

韋莊的詞向來如此,他的一首《思帝鄉》我特別喜歡,

思帝鄉唐 .韋莊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

如清風拂面,樂而不浮,單讀此句,便是多麼美的畫面!

袁枚在《隨園詩話》裡說道:「佳句聽人口上歌,有如絕色眼前過,明知與我全無份,不覺情深喚奈何」。

我便是這種心情。

此時也仿佛有種淡淡的晏幾道《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的味道。

臨江仙宋 .晏幾道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那種「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清新爾雅,

那種「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的遺憾,

讓你微笑著微笑著眼睛不自覺地溼潤,仿佛在訴說自己的青春故事。

世間文字八萬個,唯有情字最殺人。

青春年少的故事似乎有每個人的身影,

能讀到自己的故事,想與作者共飲一杯,這便是我喜愛的文學。

相關焦點

  • 《人間詞話》:人間年年歲歲又何其相似
    朱光潛曾評價《人間詞話》:"近二三十年來,就我個人所讀過的來說,似以王靜安先生的《人間詞話》為最精到。" 王攸欣在《選擇、接受與疏離--王國維接受叔本華、朱光潛接受克羅齊美學比較研究》寫到:"王國維寥寥幾萬字的《人間詞話》和《紅樓夢評論》比朱光潛洋洋百萬字的體系建樹在美學史上更有地位。"
  • 《人間詞話七講》讀書做事等種種人生經歷的三個階段
    今天為你解讀的書本身就是一部說書稿,它就是葉嘉瑩的《人間詞話七講》。這本書從葉嘉瑩解讀王國維《人間詞話》的課堂講稿整理而來,所以比《人間詞話》本身更通俗易懂,也就更適合作為了解詞的入門讀物。在本的解讀中,我們可以在葉嘉瑩和王國維兩位先生的觀念碰撞裡體悟詞的妙處。
  • 聆聽書海丨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實驗學校高滈同學與您分享《人間詞話》
    今天來到我們直播間的是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實驗學校,初三1班的高滈同學,要給我們朗讀分享的是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今秋,吾偶然有幸閱得國學名篇《人間詞話》。此書為王國維先生所作,內述王國維先生對各朝詩詞的評析褒貶,其言辭之精闢,內容之豐腴,令吾受益良多,習得數種作文之良法。
  • 《人間詞話》:四首春天的詩詞與宋代美學對話
    但,我們可以翻閱古詩詞,在安全的房子裡,透過玻璃窗看著外面的綠色,拿著這本《人間詞話》,與那些個古老的春天對話。「境界」是《人間詞話》美學論述的核心,也是詞鑑賞的基準,更是王國維認為五代、北宋的詞之所以稱為優秀的關鍵所在。那麼,何為境界?
  • 追隨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的足跡,探密《人間詞話》的境界之美
    早就聽說過《人間詞話》在詩詞批評史上的盛名。年前逛書店的時候,無意在書架上看到了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便買了下來。當時一併買回來的還有《閱微草堂筆記》、《浮生六記》、《鏡花緣》、《傳習錄》等,同屬古代文學大類。近日閒來無事,閱讀了這本意境優美的《人間詞話》。
  • 王國維《人間詞話》妄評(八、九則)
    王國維此處舉的例子多偏向物境的大小,從物境大小的角度來說,確實比不出高下,也沒必要分出高下,各有各的美好。心境的「大小」同樣難以分出軒輊。誰能說豪邁、曠達的心境就一定比平淡、悽厲的心境更高一籌?因時因事訴求不同而已。
  • 韋莊《菩薩蠻》鑑賞
    ⑥詞人小傳韋莊(836年-910年),字端己,雖然出身貧困,但聰慧過人,讀書勤奮。韋莊參加進士考試的時候正值黃巢起義之際,他寫了長詩《秦婦吟》記述戰亂,其中有名句「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可謂觸目驚心。戰亂平定之後,韋莊因為這首詩而為達官顯貴們所重,被稱為「秦婦吟秀才」。唐昭宗乾寧元年(894年),韋莊進士及第,時年已有五十九歲,終於開始在朝廷做官。
  • 王國維《人間詞話》妄評(十九、二十、二十一則)
    馮延巳、李璟、李煜詞作的「堂廡」確實相較五代其他詩人大些。至於開北宋一代風氣, 主要還是指擺脫了詞本身狹隘的「類不出綺怨」的園囿,內容和意義開始豐富起來,為接下來詞在北宋地位提高、創作者增多、詞壇繁盛開了先河。王國維講的《花間集》不登此三人詞的原因是謬誤的。
  • 王國維《人間詞話》之中,三層境界:立守得,他用三句古詩詞名句
    王國維的死是中國文化界的巨大損失,雖然如今我們已很少關注他的作品,但王國維的成就卻是不可小覷的:他既有中國古典美學的氣質,又深諳西方美學體系,文史曲哲字略無不精通,被譽為新史學的開山之人,是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學者。此說法被王國維寫在《人間詞話》之中,三層境界分別是:立、守、得。
  • 國學大師王國維說錯了?細論人間詞話中的隔,學詩詞須搞懂這個字
    △ 王和尚細說王國維人間詞話之「隔」論比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第39則,批評南宋詞人姜夔寫景之句「如霧裡看花,終隔一層」,並且他舉姜夔詞中「在《人間詞話》第40則,王國維更細論「隔」與不「隔」。比如,他指出:陶淵明、謝靈運,蘇東坡之詩「不隔」,而顏延之,黃山谷等人之詩則隔。王靜安認為:寫景「語語如在目前,便是不隔。
  • 《人間詞話》中的「人間」是什麼意思?
    今天開始我們要討論一部非常經典的中國哲學作品,就是王國維的《人間詞話》,這部書看上去很通俗,內容也不多。但當我們還原到王國維的生活時代,認真閱讀的話,會發現《人間詞話》並不簡單。也正因為如此,「王庶文講壇」會以《人間詞話》為由頭,將幾部中外的哲學作品串講一遍,大概有:休謨的《人性論》、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叔本華的《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普羅提諾的《九章集》、張慧言的《詞選》、劉熙載的《藝概》等等。歡迎您持續關注,持續學習。說起《人間詞話》永遠繞不過去的彎是對它名字的解釋、在中國古代給所謂的「詞話」取名是有著傳統規矩的。
  • 葉嘉瑩: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
    這就是陳寅恪先生認為王國維為什麼自殺的原因了。 王國維生於1877年,死於1927年,去世時只有50歲。王國維生活的時代,正逢清王朝衰亡,列強正急於瓜分中國。 王國維18歲時,就是1894年,發生了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海軍完全失敗,以後籤訂了《馬關條約》。而1898年戊戌變法,是王國維22歲時發生的。
  • 王國維《人間詞話》:當文學遇上哲學,才是最唯美的人生三種境界
    最早聽聞《人間詞話》便是從這三句話開始的。那時人還年幼,只道詞是詞,詩是詩,美就可以了,怎還能上升到境界的程度。可如今再次偶遇這三句詞,卻也能夠品味其中的唯美與孤寂。王國維出生寒門,母親早逝,父親一人既當爹又當媽地將他撫養長大,一心想著他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奈何偏偏他厭惡八股文考試,止步秀才,便不再參加科舉。
  • 《讀書之間》——《人間詞話》
    與泰戈爾的《飛鳥集》不同靜安先生的《人間詞話》會讓你看到中國詩詞的獨到美我們經常說的「人生三境界」就是出自此書如果,你對詩詞感興趣,對美學感興趣,那麼此書可列為必讀書目王國維(靜安先生) 文學批評著作寫一程山水,春意翩翩
  • 人間詞話裡面的這些人物都是誰?淮海、小山、永叔、玉田、幼安
    今天我就把《人間詞話》中經常出現的幾個人物介紹一下。在這之前,我先把這幾個名字列舉如下,看看您認識幾個:永叔、同叔、小山、仇池、正中、端己....第一部分 1、嚴滄浪、阮亭【九】然滄浪所謂「興趣」,阮亭所謂「神韻」,猶不過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為探其本也。
  • 王國維《人間詞話》成大事者三種境界的那三句詩你讀懂了嗎
    王國維在他的《人間詞話》曾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 韋莊《菩薩蠻》5首賞析,與溫庭筠「平分秋色」之作!
    在《花間集》五百首歌詞當中,為什麼說溫庭筠和韋莊的詞最好?為何韋莊能跟溫庭筠平分秋色,合成「溫韋」?又為何韋莊能被稱為唐末「一巨手」?他的「秦婦吟秀才」稱號是怎麼來的?先從他的五首《菩薩蠻》說起。第一首《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勸我早歸家,綠窗人似花。
  • 《人間詞話》:國學大師王國維教你三步實現人生理想
    此處他將王國維比喻成自沉汨羅江的屈原,算是給先生正名了。當舊的時代一去不復返的時候,王國維所表現的是理想和世界觀的崩塌,這對一個以精神和文明為支柱的知識分子來說是十分慘痛的。他覺得自己作為一個文人是來守護中華文化之根源的,而現在根卻斷了,這使他無處可以立足。
  • 人間詞話:玉盤寸斷蔥芽嫩,鸞刀細割羊肩進
    王國維(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國楨,字靜安,亦字伯隅,初號禮堂,晚號觀堂,又號永觀,諡忠愨。漢族,浙江省海寧州(今浙江省嘉興市海寧)人。王國維是中國近、現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