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人間詞話》妄評(十九、二十、二十一則)

2020-12-21 文史醒言

〔十九〕馮正中詞雖不失五代風格,而堂廡特大,開北宋一代風氣。與中、後二主詞皆在《花間》範圍之外,宜《花間集》中不登其隻字也。

馮延巳的詞作雖然沒有脫離五代時的整體風格,但表現的內容要寬廣、豐富,開闢北宋一代風氣。他與南唐中主李璟、後主李煜的詞作都在《花間集》範圍外,《花間集》沒有選輯他們一首詞是有道理的。

五代詞整體上是什麼風格呢?五代詞內容多寫閨情、傷別、懷遠、宴飲,尤其是閨情和傷別,五代詞用語多綺靡、婉傷,意境或流麗或疏朗。馮延巳、李璟、李煜身處五代時期,早期詞風跟五代整體上沒有大的區別,只是他們身份、地位、所處環境的改變,導致南唐中晚期他們詞風的轉變。身為宰相或帝王,他們的憂患意識比五代那些偏安一隅的中下層官員詩人要強烈得多,因此表達人事無常和身不由己的內容就多些,進而讓他們的詞主題更寬廣,寓意更深刻。

馮延巳、李璟、李煜詞作的「堂廡」確實相較五代其他詩人大些。至於開北宋一代風氣, 主要還是指擺脫了詞本身狹隘的「類不出綺怨」的園囿,內容和意義開始豐富起來,為接下來詞在北宋地位提高、創作者增多、詞壇繁盛開了先河。王國維講的《花間集》不登此三人詞的原因是謬誤的。後蜀趙崇祚整編《花間集》主要還是以蜀地詩人或曾在蜀為官的詩人為主,當時的南方眾多國家割據,戰爭不斷,蜀唐遙遠,未採集馮、「二李」詞實屬正常,還有趙崇祚整編《花間集》時,「二李」一個剛成年不久,一個還是兒童,這跟王國維解釋的因為「堂廡」關係不大。

〔二十〕正中詞除《鵲踏枝》、《菩薩蠻》十數闋最煊赫外,如《醉花間》之高樹鵲銜巢,斜月明寒草,餘謂韋蘇州之流螢渡高閣,孟襄陽之疏雨滴梧桐不能過也。

馮延巳的詞作除了《鵲踏枝》、《菩薩蠻》十幾首最顯名於世外,像《醉花間》中的「高樹鵲銜巢,斜月明寒草」,我認為韋應物的「流螢渡高閣」、孟浩然的「疏雨滴梧桐」不能超過。

馮延巳《醉花間》晴雪小園春未到,池邊梅自早。高樹鵲銜巢斜月明寒草。山川風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卻老。相逢莫厭醉金杯,別離多,歡會少。韋應物《寺居獨夜寄崔主簿》幽人寂無寐,木葉紛紛落。寒雨暗深更,流螢度高閣。坐使青燈曉,還傷夏衣薄。寧知歲方晏,離居更蕭索。孟浩然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此詩不全)

王國維此則對比的三句詩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他此前一直強調的「無我之境」。三句詩都靜中有動,意境清幽,恰似「清水出芙蓉」。最大的不同是孟浩然和馮延巳的詩句表達的意境更立體和開闊,近景背後的遠景也清晰可見,而韋應物的詩句意境更暗淡一些,近景清晰,遠景晦暗。正像王國維自己所說的,境界不分大小,以真為上。三處詩句都「真」,自然有趣,不可妄分高下。

王國維此則的目的還是為了肯定馮延巳詞作的境界,順便借唐代的兩個大詩人提高下馮延巳的地位。

〔二一〕歐九《浣溪沙》詞綠楊樓外出鞦韆」,晁補之謂只一字,便後人所不能道。餘謂此本於正中《上行杯》詞柳外鞦韆出畫牆,但歐語尤工耳。

歐陽修《浣溪沙》詞中有「綠楊樓外出鞦韆」,晁補之說僅僅一個「出」字,就是後人所吟不出來的。我說這齣自於馮延巳《上行杯》詞中的「柳外鞦韆出畫牆」,只不過歐陽修的詩句更加精妙工巧罷了。

此則王國維還是想再肯定一下馮延巳詞的優秀,以示敬意,只不過是拿了個北宋早期詞壇的名家後生來對比。同時他要想通過歐陽修來暗示一下北宋詞跟馮延巳詞的淵源和傳承關係。王國維對兩句詞的評價比較準確,當然兩個詞牌對詞句的平仄和音韻的要求不同,也導致了兩句詞語法次序的迥別,其實意思上大同小異。

相關焦點

  • 王國維《人間詞話》妄評(八、九則)
    王國維此處舉的例子多偏向物境的大小,從物境大小的角度來說,確實比不出高下,也沒必要分出高下,各有各的美好。心境的「大小」同樣難以分出軒輊。誰能說豪邁、曠達的心境就一定比平淡、悽厲的心境更高一籌?因時因事訴求不同而已。
  • 《人間詞話》中的「人間」是什麼意思?
    今天開始我們要討論一部非常經典的中國哲學作品,就是王國維的《人間詞話》,這部書看上去很通俗,內容也不多。但當我們還原到王國維的生活時代,認真閱讀的話,會發現《人間詞話》並不簡單。我們來看清末三大詞話,也就是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況周頤的《蕙風詞話》和陳廷焯的《白雨齋詞話》。況周頤晚年號蕙風詞隱,所以他的詞集和詞話就叫做《蕙風詞》和《蕙風詞話》;陳廷焯的書齋名字叫做白雨齋,他的詞集和詞話叫做《白雨齋詞存》和《白雨齋詞話》;我們再來看看王國維的詞集,居然叫做《人間詞》,他的詞話又叫做《人間詞話》。
  • 追隨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的足跡,探密《人間詞話》的境界之美
    早就聽說過《人間詞話》在詩詞批評史上的盛名。年前逛書店的時候,無意在書架上看到了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便買了下來。當時一併買回來的還有《閱微草堂筆記》、《浮生六記》、《鏡花緣》、《傳習錄》等,同屬古代文學大類。近日閒來無事,閱讀了這本意境優美的《人間詞話》。
  • 王國維《人間詞話》:當文學遇上哲學,才是最唯美的人生三種境界
    最早聽聞《人間詞話》便是從這三句話開始的。那時人還年幼,只道詞是詞,詩是詩,美就可以了,怎還能上升到境界的程度。可如今再次偶遇這三句詞,卻也能夠品味其中的唯美與孤寂。王國維出生寒門,母親早逝,父親一人既當爹又當媽地將他撫養長大,一心想著他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奈何偏偏他厭惡八股文考試,止步秀才,便不再參加科舉。
  • 葉嘉瑩: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
    這就是陳寅恪先生認為王國維為什麼自殺的原因了。 王國維生於1877年,死於1927年,去世時只有50歲。王國維生活的時代,正逢清王朝衰亡,列強正急於瓜分中國。 王國維18歲時,就是1894年,發生了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海軍完全失敗,以後籤訂了《馬關條約》。而1898年戊戌變法,是王國維22歲時發生的。
  • 王國維《人間詞話》之中,三層境界:立守得,他用三句古詩詞名句
    王國維的死是中國文化界的巨大損失,雖然如今我們已很少關注他的作品,但王國維的成就卻是不可小覷的:他既有中國古典美學的氣質,又深諳西方美學體系,文史曲哲字略無不精通,被譽為新史學的開山之人,是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學者。此說法被王國維寫在《人間詞話》之中,三層境界分別是:立、守、得。
  • 《讀書之間》——《人間詞話》
    與泰戈爾的《飛鳥集》不同靜安先生的《人間詞話》會讓你看到中國詩詞的獨到美我們經常說的「人生三境界」就是出自此書如果,你對詩詞感興趣,對美學感興趣,那麼此書可列為必讀書目王國維(靜安先生) 文學批評著作寫一程山水,春意翩翩
  • 國學大師王國維說錯了?細論人間詞話中的隔,學詩詞須搞懂這個字
    △ 王和尚細說王國維人間詞話之「隔」論比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第39則,批評南宋詞人姜夔寫景之句「如霧裡看花,終隔一層」,並且他舉姜夔詞中「在《人間詞話》第40則,王國維更細論「隔」與不「隔」。比如,他指出:陶淵明、謝靈運,蘇東坡之詩「不隔」,而顏延之,黃山谷等人之詩則隔。王靜安認為:寫景「語語如在目前,便是不隔。
  • 《人間詞話》:人間年年歲歲又何其相似
    朱光潛曾評價《人間詞話》:"近二三十年來,就我個人所讀過的來說,似以王靜安先生的《人間詞話》為最精到。" 王攸欣在《選擇、接受與疏離--王國維接受叔本華、朱光潛接受克羅齊美學比較研究》寫到:"王國維寥寥幾萬字的《人間詞話》和《紅樓夢評論》比朱光潛洋洋百萬字的體系建樹在美學史上更有地位。"
  • 王國維《人間詞話》成大事者三種境界的那三句詩你讀懂了嗎
    王國維在他的《人間詞話》曾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 《人間詞話》:四首春天的詩詞與宋代美學對話
    但,我們可以翻閱古詩詞,在安全的房子裡,透過玻璃窗看著外面的綠色,拿著這本《人間詞話》,與那些個古老的春天對話。再聽聽作者王國維怎麼說,翻開《人間詞話》開宗明義第一則便是: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 邂逅《人間詞話》,遇見王國維心中的溫庭筠、韋莊、馮延巳
    《人間詞話》第十二則一閒來無事,那就繼續說說《人間詞話》吧。今天說第十二則,去品讀詞剛興起時溫庭筠、韋莊、馮延巳三位詞界大佬的風格。二不得不佩服王國維的細緻,他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鑑寶大師,對每個人能一句點出他的貴氣之處。
  • 《人間詞話》:國學大師王國維教你三步實現人生理想
    此處他將王國維比喻成自沉汨羅江的屈原,算是給先生正名了。當舊的時代一去不復返的時候,王國維所表現的是理想和世界觀的崩塌,這對一個以精神和文明為支柱的知識分子來說是十分慘痛的。他覺得自己作為一個文人是來守護中華文化之根源的,而現在根卻斷了,這使他無處可以立足。
  • 聆聽書海丨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實驗學校高滈同學與您分享《人間詞話》
    今天來到我們直播間的是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實驗學校,初三1班的高滈同學,要給我們朗讀分享的是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今秋,吾偶然有幸閱得國學名篇《人間詞話》。此書為王國維先生所作,內述王國維先生對各朝詩詞的評析褒貶,其言辭之精闢,內容之豐腴,令吾受益良多,習得數種作文之良法。
  • 人間詞話:玉盤寸斷蔥芽嫩,鸞刀細割羊肩進
    王國維(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國楨,字靜安,亦字伯隅,初號禮堂,晚號觀堂,又號永觀,諡忠愨。漢族,浙江省海寧州(今浙江省嘉興市海寧)人。王國維是中國近、現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
  • 《人間詞話》禮盒版咪咕中信獨家發售,引領品質定製書新趨勢
    《人間詞話》禮盒版全網獨家發售作為3月重磅圖書,咪咕中信書店聯合浙江文藝出版社,推出了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定製禮盒版。在這份「書禮」中,紙書的版本以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王國維手定稿為底本,參校民國十五年(1926年)樸社定本,譯註者系詩人周公度。這本《人間詞話》全本全譯全注本,深入淺出地將國學經典進行細緻詮釋。
  • 王國維《人間詞》《人間詞話》,全文收藏版!
    生平概述王國維(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諡忠愨。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代享有國際盛譽的著名學者、學術巨子、國學大師;徐志摩、穆旦、金庸等人與其俱為同鄉。甲骨四堂之一。
  • 中國近代最負盛名的詞話著作
    《人間詞話》作者:王國維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王國維是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人間詞話》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中國近代最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在中國近代文學批評史上具有崇高地位。書中,王國維以簡雋明晰、深入淺出的條分縷析,講透了中國古典美學精髓。
  • 王國維《人間詞話》妄評(三六至三八則)詠物神作之比較
    此則其實算是為後面幾則王國維「境界說」中「隔」與「不隔」的主張做鋪墊,同時也暗含有「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的區別。周詞詠荷偏向「無我」,姜詞詠荷偏向「有我」。客觀公正地講,周詞詠荷句確實比姜詞詠荷句好一些,更得荷之神韻。但姜詞也有不一樣的風趣,極具藝術想像力,同樣不失為一流的詠荷佳作。
  • 大師王國維:「言有盡而意無窮」是一種怎樣的體檢
    作者 木子飛揚王國維畢生從事學術研究,《人間詩話》是其在文學研究方面最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之一,王國維認為,文學是超越功利的純粹藝術,文學的審美功能是其價值的根本體現,而境界正是從審美層面對詩詞藝術提出的審美標準。《人間詞話》提出:「詞以境界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01「境界」具有「言外之味,弦外之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