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莞
喝早茶是很多人的習慣
無論是周末還是過年
一家人去喝早茶是必備節目之一
平時的茶樓總是很熱鬧
東莞人對於「飲茶」
是不分季節,不分早午晚的
一盅兩件,一壺熱騰騰的茶
三五好友坐著
一個上午就過去了
很多人還是一頓早茶
把早餐、午餐都解決了
但是今年碰上特殊情況
很多茶樓都調整休業
掐指一算
你有多久沒喝過早茶了?
👇
鳳爪是小編的最愛,每次一坐下點單,必須是兩籠,簡直連骨頭都不想放過。晶瑩剔透的餃子皮一看就韌勁十足,整隻蝦肉隱隱約約,令人垂涎欲滴。
蒸排骨明明就是一道普通的家常菜,但總覺得喝茶的時候吃,特別有風味。鳳爪蝦餃燒麥排骨腸粉
蘿蔔糕紅棗糕馬拉糕糯米雞
生滾粥叉燒包流沙包奶黃包...
還有哪些?
歡迎吃貨們補充!
最近想去喝早茶的話
趕緊往下看看
自東莞恢復限制性堂食後
近日來
讓東莞老街坊日夜惦記的
茶樓早茶堂食也逐漸恢復了
現在出去飲早茶
茶樓的防護安全措施做得如何?
一盅兩件要怎麼吃才會更安全?
記者今日帶你直擊現場
👇
今天早上十點左右,記者來到了位於萬江的這家已恢復堂食的老字號新福苑酒樓。
這裡的停車場入口進場,要經過嚴格的測溫登記,進入大堂之前服務員還會指引消費者,到門口的洗手池使用洗手消毒液清潔手部。記者留意到,大堂外的洗手池上方貼有醒目的大海報,內容包括了洗手的詳細步驟。
走進大堂時,能看見該茶樓設置了兩條單向通道,把入口和出口的人流有效隔開。上午10點這個時間段,在以往來說,可是喝早茶的「旺鍾」,但記者今日在現場並沒有看見排隊等位的長龍,大堂裡稀疏地坐著一些顧客。
而這些迫不及待喝恢復堂食後第一口早茶的人,幾乎清一色是講地道粵語的東莞街坊。消費者主要以40歲以上的周邊居民為主,年輕人較少,鳳爪、蝦餃、馬拉糕、糯米雞等很受歡迎。
記者進入到大堂發現,一樓大廳的布局與過往明顯不同,桌與桌之間明顯間距較以往大,目測超過1米。每張桌子上還放有一張醒目紅紙標識入座的限定人數,小桌限定一張坐兩人,大桌限定一張坐四個人。
大堂裡的每一位服務人員全程都戴有口罩和手套,在擺設餐具的時候,會配備公筷公羹,還有明確指示哪雙是公筷。
負責人何柱球告訴記者,即便已經恢復堂食,但出門飲早茶的消費者依然不多,早茶生意恢復了約兩成左右,而目前來堂食早茶的主要以周邊市民以及老顧客居多,每天開放20張臺以及十幾個包廂,而且只開放一樓。
消費者的人數減少了,何柱球說,目前茶樓的營業時間也隨之大大縮短了,早市從7點半到14點改為8點半到13點,晚市從17點到21點改為17點到20點。「在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的階段,我們會把重心放在對茶樓環境的消毒清潔和人員管理上。不過我相信生意會慢慢好起來的,我們都很有信心。」
你有多久沒喝早茶了?
疫情結束後
你想去哪裡喝早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