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初開票以來,2020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不少劇目一票難求,目前,崑劇《草橋驚夢》《315·回首紫禁城》與黃梅戲《浮生六記》均已售罄,《315·回首紫禁城》緊急加座。小劇場戲曲展演行至第六年,正贏得越來越多的市場青睞。
圖說:黃梅戲《浮生六記》
今年展演從3月中旬面向全國徵集小劇場劇目,共收到申報劇目68部,其中展演劇目59部、委約劇目9部,涉及京劇、崑劇、滬劇、越劇、評彈、黃梅戲、梨園戲、紹劇、豫劇、粵劇、川劇等25個劇種,劇目申報數量為歷年來最高,較去年增長了83.78%。
經過申報資格認定和專家評委的兩輪甄選,評劇《染》、婺劇《無名》、高甲戲《範進中舉》、越劇《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紹劇《莊公的煩惱》、川劇《桂英與王魁》、黃梅戲《香如故》《浮生六記》、崑劇《草橋驚夢》等12部劇目進入展演名單,劇種豐富,題材多元。
本屆展演除了12月9日至15日在上海長江劇場舉行展演,還有京劇《赤與敖》、崑劇《椅子》、越劇古戲樓版《紅樓夢》、淮劇《畫的畫》四臺劇目以祝賀演出的名義,分別在本市的劇場、社區、演藝空間演出。上海京劇傳習館還舉辦了2015年-2019年「戲曲·呼吸」小劇場戲曲回顧圖片展,持續到12月底。
今年,在展演開始前,主辦方為每一部展演劇目精心策劃了直播導賞。來自全國各地的劇種舞美道具都有哪些鮮明的地域特色?這些小劇場戲曲是如何創作出來的?黃梅戲名家黃新德、崑劇名家柯軍、川劇名家陳巧茹、導演倪廣金又會如何為各自的劇目打call?跟著臺前幕後的線上探班,未能到現場的觀眾也可以先睹為快,進一步了解戲曲的魅力。(新民晚報記者 趙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