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小劇場人氣大爆棚!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1/4劇目未開演先售罄

2020-12-11 新民晚報

自11月初開票以來,2020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不少劇目一票難求,目前,崑劇《草橋驚夢》《315·回首紫禁城》與黃梅戲《浮生六記》均已售罄,《315·回首紫禁城》緊急加座。小劇場戲曲展演行至第六年,正贏得越來越多的市場青睞。

圖說:黃梅戲《浮生六記》

今年展演從3月中旬面向全國徵集小劇場劇目,共收到申報劇目68部,其中展演劇目59部、委約劇目9部,涉及京劇、崑劇、滬劇、越劇、評彈、黃梅戲、梨園戲、紹劇、豫劇、粵劇、川劇等25個劇種,劇目申報數量為歷年來最高,較去年增長了83.78%。

經過申報資格認定和專家評委的兩輪甄選,評劇《染》、婺劇《無名》、高甲戲《範進中舉》、越劇《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紹劇《莊公的煩惱》、川劇《桂英與王魁》、黃梅戲《香如故》《浮生六記》、崑劇《草橋驚夢》等12部劇目進入展演名單,劇種豐富,題材多元。

本屆展演除了12月9日至15日在上海長江劇場舉行展演,還有京劇《赤與敖》、崑劇《椅子》、越劇古戲樓版《紅樓夢》、淮劇《畫的畫》四臺劇目以祝賀演出的名義,分別在本市的劇場、社區、演藝空間演出。上海京劇傳習館還舉辦了2015年-2019年「戲曲·呼吸」小劇場戲曲回顧圖片展,持續到12月底。

今年,在展演開始前,主辦方為每一部展演劇目精心策劃了直播導賞。來自全國各地的劇種舞美道具都有哪些鮮明的地域特色?這些小劇場戲曲是如何創作出來的?黃梅戲名家黃新德、崑劇名家柯軍、川劇名家陳巧茹、導演倪廣金又會如何為各自的劇目打call?跟著臺前幕後的線上探班,未能到現場的觀眾也可以先睹為快,進一步了解戲曲的魅力。(新民晚報記者 趙玥)

相關焦點

  • 第七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圓滿閉幕
    第七屆小劇場戲曲藝術節的展演劇目中特別策劃了京劇展演單元。《桂英與王魁》劇照《染》作為中國評劇院第一部原創戲曲小劇場劇目,為評劇藝術增添一抹新的色彩;崑曲《憐香伴》觀其復版造型參照清朝昇平署戲曲人物扮相圖復原再現;評劇《楚雲》講述2020開年的疫情把耄耋老人楚雲的90
  • 當戲曲走進小劇場:劇場年輕了 戲曲青春了_娛樂頻道_中國青年網
    「很忐忑,老祖宗創造了這麼好的戲曲藝術,我們這樣做到底行不行。」楊陽說,「但我們還是要去探索邊界,為的是尋找崑曲的源頭,尋找崑曲的未來。看似先鋒,其實是追尋中國傳統戲曲基因裡的DNA。」   而為《319·回首紫禁城》這樣的實驗戲曲創作提供展示平臺的上海小劇場戲曲展演,到2020年也已走到了第六個年頭。
  • 小劇場戲曲:繼承是本 創新是魂
    小劇場戲曲前行的動力,仍然在於利用小劇場的特點進行創新。1、最吸引人的就是創新中國小劇場戲曲源於20世紀80年代初的小品熱潮。2000年以後,北京京劇院的《馬前潑水》《浮生六記》《惜·嬌》《昭王渡》等小劇場京劇系列,直接推動了小劇場戲曲的發展。什麼是小劇場戲曲呢?
  • 小劇場大空間,當代戲曲嘗試更多「打開方式」
    三位女演員共飾一角,身穿改良版藍色長裙時而低眉垂眼,時而翩翩起舞,在現代音樂的伴奏下用傳統越劇唱腔,將《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主角對於感情的執著和深情娓娓道來;在滇劇《馬克白夫人》裡,「梅花獎」得主馮詠梅以主人公的意識流程撐起全劇,在40分鐘的獨角戲裡,完成了舞臺全新的結構方式;實驗崑劇《319·回首紫禁城》開場後,崇禎帝的扮演者楊陽才從觀眾席緩緩起身上臺……在「2020年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
  • 小劇場戲曲也在內捲化?
    11月10日下午,繁星戲劇村正在上演中國評劇院原創小劇場評劇《染》,目測上座率已經接近防疫政策要求的峰值。與此同時,「首藝聯2020戲曲電影展映」正好在相距不遠的西單首都電影院放映經典評劇電影《楊三姐告狀》,票圖顯示上座率大約三成。這場電影的票價在各APP上只要9元,繁星的小劇場戲曲節各種惠民活動所費亦不甚高,一條長安街之隔,冷熱有別。
  • 音樂劇開票後3分鐘售罄 「演藝大世界」歲末紅火形態也在變
    伴隨評劇《染》、婺劇《無名》同時在長江劇場開演,「2020年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昨天拉開帷幕;700米外的人民大舞臺,音樂劇《第一次約會》中文版上海站首演。今晚,一步之遙的上海大劇院迎來懸疑劇《深淵》。
  • 「北京故事」展演劇目《浮世三生夢》精彩上演
    由北京市文化局主辦、寬友(北京)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辦的2016年「北京故事」優秀小劇場劇目展演已經於8月2日開始在各個小劇場上演,本屆入圍劇目共20部,其中「北京故事」版塊11部,「小劇場戲曲實驗粵劇《浮世三生夢》將於8月10日、11日在國話先鋒劇院連演兩場,劍雪浮生,絕代風華,「任白唐」是一段不老的佳話。喜歡粵劇、喜歡「任白唐」三位大師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 融入青春元素,時尚戲曲在南京「出圈」
    這位年輕的導演叫李卓群,正是她編劇、導演的小劇場京劇《惜·姣》掀起了近年來小劇場戲曲的風潮。2013年看了《惜·姣》之後,王珏產生了一個大膽的念頭:「七年前,那時候還沒聽說過小劇場戲曲的概念,有天突然發現媒體鋪天蓋地地報導一部小劇場京劇作品——《惜·姣》,後來看完這個戲,給了我很大觸動,它很時尚,年輕人很喜歡。」
  • 中國戲曲學院2020年度研究生跨系部聯合創作劇目開幕 推動戲曲藝術...
    人民網北京11月17日電 近日,中國戲曲學院舉行2020年度研究生跨系部聯合創作劇目開幕式暨京劇《碩鼠》首演。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冉常建表示,全校師生要紮實繼承傳統,在繼承傳統上守正創新,推動戲曲藝術向新時代邁進。
  • 2020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明日開演具體時間劇目戳全文
    2020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明日開演具體時間劇目戳全文 作者: 來源:微涼山 時間:2020-11-06 09:14:31 閱讀量: ​​11月7日(周六)【火空間】火把廣場金鷹大劇院:19:30 民族歌劇《聽見索瑪》 涼山文旅集團藝術生活館
  • 保利首度引入小劇場劇目 李宗熹兩部話劇連演
    2月4日到7日,北京保利劇院將首度引入民營劇團的原創小劇場劇目,並將其「改造」成適合保利劇院演出的形式。此次登臺的是哲騰文化推出的由臺灣導演李宗熹執導的《我的祖宗十八代》和《PS我愛你》。  《我的祖宗十八代》從2011年3月16日在北京首演至今,已巡演了12個城市,此次在北京保利登臺後,該劇的演出場次將超越百場。
  • 聚焦南京小劇場內容創作 賦能城市文化發展
    「南京就像是一個戲劇文化的『大碼頭』,劇院就像是碼頭的『泊位』。一旦碼頭有了魅力,不論大船還是小船,都願意停泊在碼頭的泊位裡」,南京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紀增龍表示,如何將小劇場的建設與城市更新相融合,發揮小劇場空間更緊密的互動性;如何發揮小劇場投資成本相對較少、劇目內容更加靈活多樣的特點進行藝術探索,打造藝術精品;如何基於小劇場的業態形成創、演、觀、評的良性互動機制,培養出一批年輕的戲劇從業人員,形成南京厚度等都是亟待研究的課題。
  • 湖南地方戲曲經典劇目傳承人群研培班順利結業
    7月27日,「2020年度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湖南地方戲曲經典劇目(祁劇《秦瓊當鐧》漢劇《思凡》)傳承人群研培班」在湖南藝術職業學院舉行結業匯報展演。學員們在進行結業匯報演出。結業匯報展演現場。
  • 何瀏:淺析國內小劇場發展態勢
    相比較於大型劇場經營環境的惡劣,國內小劇場在豐富多變的戲劇文化的影響下,承擔了實驗先鋒者低成本藝術實驗田的重任。在小劇場的舞臺上,中國傳統戲曲與西方戲劇理念混合交融,一大批有個性的青年導演展現出自己的特異與才華,吸引了大批年輕人的目光。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媒體等新型媒體方式開始出現,使得小劇場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大眾視野之中,國內小劇場的發展前景變得廣闊。
  • 《寶蓮燈》《雛鷹展翅》 浙江省優秀傳統戲曲劇目傾情獻演
    目前,2020「浙江省優秀傳統戲曲劇目展演季」正在全省各地的戲曲劇場熱鬧上演。9月15日、17日晚,浙江京昆藝術中心(京劇團)的《寶蓮燈》、《雛鷹展翅》兩臺京劇專場將先後在浙江勝利劇院傾情獻演。這一次的《雛鷹展翅》京劇專場是浙京青年演員今年第二輪傳承匯報演出,接下來,第三輪傳承學習計劃也將全面鋪開,《金山寺》、《借扇》、《四傑村》、《賣水》、《泗州城》、《鍾馗嫁妹》、《金玉奴》、《八大錘》等京劇經典折子戲將依次排練。我們仍採取『請進來、送出去』的學習方法,特邀史依弘、王平、張峰、閆巍、孫亮等京劇名家前來傳承教授,這輪劇目將在下半年繼續向杭城戲迷觀眾進行匯報演出。」
  • 戲曲和繁華鬧市夜間經濟結合 上海首創戲曲夜市
    第二屆「日暉有戲」戲曲文化節當天開幕,熱鬧的戲曲主題夜市吸引不少市民駐足。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上海京、昆、滬、越、淮、評彈等各大院團將在斜土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徐匯區中小學及樓宇商圈帶來連臺好戲,市民不僅可以在家門口賞戲,還有機會走進上海京劇傳習館、上海滬劇院新址等專業場所體驗戲曲魅力。  「在這麼繁華的鬧市區,有戲曲,又有這樣的夜市,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
  • 枝繁葉茂百花盛 荊楚戲曲魅力新 ——第四屆湖北地方戲曲藝術節回眸
    展演中,多部廉政主題的原創劇目受到觀眾好評。湖北地方戲曲藝術節自2008年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3屆,成為全省戲曲院團和劇種展示風採、相互交流、共同成長的重要平臺。本屆藝術節,除了漢劇、楚劇、花鼓戲等大劇種有精彩的作品呈現,如《黎明》《我的美麗村莊》《大將軍吳祿貞》《戒石碑》等,一些不大為大眾所熟悉的劇種,亦獻上優秀作品。11月8日晚,由竹谿縣山二黃劇種保護傳承展演中心新創的大型山二黃現代戲《山茶花》鳴鑼開唱。
  • 到香港「中國戲曲節」看戲去
    本報記者 宋佳烜6月3日,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人頭攢動,新老戲迷歡聚一堂,共同迎來一場香港戲曲界的盛會——香港「中國戲曲節2011」。在文化部的大力支持與配合下,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不斷努力以及內地與香港戲曲界老中青三代藝術家的堅持和協助下,傳統與創新並重、展演與推廣活動同行的香港「中國戲曲節」逐漸發展成為中華傳統戲曲文化的交流與展示的窗口,作為一項日趨品牌化節慶活動,推動著更多的優秀戲曲劇目走向世界。
  • 四大劇目巨獻淄博 2020「北方神韻」山北區域優秀劇目展演8月啟幕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9日訊 7月9日,由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主辦,保利院線山東東北區域事業部承辦2020《「北方神韻」保利院線山東東北區域優秀劇目展演》新聞發布會在淄博大劇院音樂廳拉開帷幕。閃電新聞記者從會上了獲悉,「北方神韻」保利院線山東東北區域優秀劇目展演活動將於8月正式開演,展演共挑選出4部優秀民族傳統精品劇目,囊括原創五音戲、評劇、民族歌劇、音樂劇等藝術形式。
  • 小劇場戲曲來了,《小謝與陶望三》,從聊齋裡幻化出的雋永小詩
    看到媒體上宣傳說《小謝與陶望三》是首部聊齋題材小劇場五音戲,由淄博市五音戲藝術傳承保護中心、中國戲曲學院共同創作。這個戲裡的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叫寧洋縣的地方發生了洪澇災害,百姓鬧饑荒,餓殍遍地,小謝在逃荒路上因飢餓倒在路旁。剛剛上任縣令的陶望三路過看到,沒有將她的性命救回,於是將她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