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不如朋友?為何我們的關係越來越疏離……

2020-12-15 唐蘇話情

與妻子結婚10年,張明總感覺兩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總會為生活中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比如我拿了東西沒放回原位,炒菜的時候鹽放多了,家裡買的某樣東西不合她的心意了……」張明有些困惑,「我現在感覺和朋友相處反而更輕鬆一下,好多話寧願跟朋友說,都不願跟對方交流,這是為什麼呢?」在一段婚姻中,兩個人相處久了,難免不會有摩擦和衝突,婚姻的質量也會逐漸下降。有句話叫至親至疏夫妻,這個疏就是挑剔,越親密的人對彼此就越挑剔。

對另一半的挑剔與指責投射了對自己的不滿

結婚的時候夫妻大都抱著美好的期望,希望有一個幸福的生活。然而現實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結婚以後,不僅沒有獲得幸福與滿足感,反而增加了痛苦與無助。

從兩性關係中說,夫妻之間的關係是互為鏡像的,對另一半的挑剔與指責實際是投射了對自己的不滿,人都是改變別人容易改變自己難,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做不做,我卻希望對方能做到,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真實的對方,抱著不切實際的期望去改造對方,結果是,越控制,越失控,夫妻之間行成了競爭關注,充滿了矛盾與爭吵。

在親密關係中,女性需要傾聽、分享和鼓勵,但多數男性並不了解。親密是一種依附關係,但對男人而言,有時依附反而是一種壓力,是責任和不自由。所以,妻子越想要通過爭吵來改變丈夫,丈夫就越抗拒。

男女思考方式的不同導致溝通障礙

其次,從男女思考方式的不同看,女人的大腦是E型,偏共情式,溝通中重視情緒與感受;而男人的大腦是S型,偏系統式,重視分析與結果。思考方式的不同導致不同的表達方式,造成了需求錯位。比如,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男女之間這樣的對話:

女人問,你是不是不愛我了,在外頭有別的小妖精了?

直男會說,你要這麼想,我也沒辦法……

於是,一場戰爭開始了……

這個對話裡,女人的質疑其實不是真的質疑,她需要的不是結果是安撫和被偏愛,有共情思維的男人會立馬意會到,會馬上給予讚美與肯定,比如回答說,「你這麼好,天天愛都來不及,外面那些女人都入不了我的眼。」女人如果聽見男人這麼說,就算嘴上繼續嗔怪,心裡也是樂開了花。如此,還能給夫妻之間增添點樂趣。

當焦慮性遇上迴避型矛盾不可避免

最後,從依戀關係看,如果雙方都是不安全型依戀模式,比如老婆是焦慮型,老公是迴避型(這種依戀模式源從小的養育方式和家庭環境),通常老婆對待的一句話或者一個行為特別敏感,而老公卻不以為然,以迴避的方式來應對,結果兩人的關係就陷入惡性循環。

女人的情緒是波動的,當她沉到谷底的時候她希望得到男人的撫慰,而男人則是,當他鬱悶的時候他會躲到「洞穴」,以其他方式來轉移,比如遊戲、飯局。所以,當低谷期的女人正好遇到洞穴期的男人時,互相都不能理解,矛盾也因此產生。

基於以上這三點,我們就能明白,為何有時我們會感覺跟朋友相處比跟自己愛人相處更輕鬆。與朋友相處,我們知道是朋友,在心理上會有安全距離,有這個邊界讓我們不會去過度幹涉控制對方,相處更自在。如果我們能把對待朋友的這種心態轉化到伴侶身上,相處是不是會輕鬆一些呢?

既會理性分析,又能理解他人,系統和共情能力平衡,才是一個充滿智慧又溫暖的人。所以,男人要有一點女性思維,學會與他人共情,往往生活中懂得女性思維的男人會更受歡迎;女人要有男性思維,從客觀實際出發,分析事實,以結果為導向,不被情緒控制,生活會和諧很多。

努力讓婚姻變成雙方共贏的狀態

成熟的婚姻有三個功能:一是互利,二是分享,三是並存。

「互利」是雙方都能從婚姻裡得到所需,實現自我生命的意義並完成對價值的追求。「分享」意味著互助和互相給予的一種歸屬感。「並存」是一種高度尊重,願意保持一種邊界,尊重雙方的差異。當你了解兩性的性別差異後,學會從對方角度考慮問題,肯定、感謝老公對家庭的付出,與他就家庭模式達成共識。改變他的認知,當女性不必囿於「賢妻良母」的人設時,男性自然也不用為獨立成為「家庭支柱」而費力傷神。男性也要跟上時代步伐,調整自己對家庭模式的認知。婚姻是漫長的,每一個階段有每個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兩害之中,取其輕;兩利之中,取其重。努力讓婚姻變成雙方共贏的狀態。

總之,世界上沒有天生一對,更沒有所謂的完美婚姻。完美就是在不完美中尋求完美,婚姻關係就像一個寶藏,需要我們用心去發掘它的好,看看彼此能達到什麼樣的境界。

相關焦點

  • 疏離在婚姻中的可怕
    在所有人類親密的關係中,疏離就像傳染病一樣,侵蝕人們的親密關係。此外,每年一百多萬對夫妻合法離婚,其中很多似乎牢固的婚姻往往都因疏離而破裂。一位心理學教授在《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雜誌撰文指出:據我所知,世上沒有比疏離更強勁的殺手了...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疏離給人們造成的生理及心理上的破壞性影響,是其他因素無法比擬的。
  • 朋友的疏離,是從你空空如也的朋友圈開始
    很多段關係的疏離,正是從朋友圈開始的。記憶裡很多關係不錯的「朋友」,最終都消失在了「朋友圈」的大段空白裡。儘管大家發朋友圈的顧慮多了、次數少了,但我還是建議你,永遠不要讓你的朋友圈空空如也。朋友圈,降低了我們交到朋友的「成本」。而一片空白、一條灰線,卻給成年人的社交砌上了牆;隔出一個個隔間,無形地增加了我們的社交難度。大二有一天晚上,我在圖書館自習。對面的同學跟我打了聲招呼,讓我替他借一本書。
  • 為何我們總是渴望親密,卻又不斷疏離?
    這種互動模式其實我們非常熟悉,報喜不報憂的乖巧是一種,一見面就煩躁也是一種。和男朋友特別膩歪,形影不離互相取悅是一種,兩天小吵三天大吵的也是一種。約翰發現健康的家庭互動模式,往往孩子有較強的自我意識,不過分依附父母,又容易建立起健康親密的關係。
  • 知己情,不是夫妻勝似夫妻
    作家三毛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朋友這種關係,最美在於錦上添花;最可貴,貴在雪中送炭;朋友中的極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澀,清香但不撲鼻,緩緩飄來,似水長流。知己的情誼,是所有感情中最特別的一種。它沒有圓滑的客套和疏離,也沒有似火的熱烈和奔放,它僅僅只是淡淡的一朵蘭,散發著清幽的香氣,這香氣撲鼻,卻不引得人抗拒。
  • 千裡難尋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當我們有壓力時,朋友願意幫助
    俗話講:「千裡難尋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除了自己的親人,每個女人的身邊都有一群感情深的夥伴,都有幾個閨密。她們和你沒有血緣上的關係,卻因為相似的志趣和愛好與你走到了一起。她們願意和你分享快樂和感動,就像是你的親姐妹一樣,在你的人生旅程中,她們無疑是你身邊至關重要的一群人。
  • 適當的疏離感會讓我們更自在
    其實我們並不需要那麼多親密關係,適當的疏離感會讓我們更好達到自我關懷的目的。
  • 朋友和戀人一樣的,相處與疏離
    年長後,她們逐漸疏離,後來斷交,幾乎老死不相往來。一個在美國孤獨度日,一個在日本快意人生。  炎櫻曾在信裡問,為什麼莫名其妙不再理我?張愛玲說:我不喜歡一個人和我老是聊幾十年前的事,好像我是個死人一樣。
  • 月亮水瓶座為何難以進入真正親密關係
    佔星學中,太陽、月亮、金星的相位反映了一個人與父母的關係,通過月亮星座能夠看到你童年的成長經歷和生長環境。一個人的童年經歷對他的性格養成,內心情感需求和畢生追求產生不可磨滅的重要影響。日座跟升座的表現都是從稚嫩到成熟的過程,隨著你整個人越來越成熟,兩者正面的態度與表現也就越來越明顯。月座可以被理解為內心永遠的「小孩」,也是黑洞。 與月摩羯從小在一個不允許任性,只能講道理的家庭環境中成長不同,月亮水瓶從小在家中感受到的是被忽略。
  • 「新型婚姻關係」刺痛無數夫妻:床上室友,床下網友
    《為何愛會傷人》中提到:我們的心有三層結構:保護層創傷最深處的真我和諧的親密關係都是用真我在相處,而現實生活中的很多夫妻,卻是用像這樣的婚姻並不少見,甚至是很多夫妻的生活模式。說他們是室友,可是卻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聯與期待,說他們是朋友,可他們的疏離真的連朋友都不如。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經營著同一份婚姻關係,兩個人卻有無法跨越的鴻溝。沒有什麼共同話題,不願意跟對方表露情緒,相看兩相厭,關係中充滿了不信任與不安。他們沒有離婚,可也不能親密。
  • 為什麼夫妻到了中年以後,關係變得越來越冷淡了?
    導語;夫妻感情是幾十年的關係,也是一個人身邊陪伴最長的人,有的人是青梅竹馬,有的人是談戀愛然後自由結婚,有的人是經人介紹認識以後結婚的,有的人則是半路夫妻。不管怎麼說都是陪伴時間最長的人。夫妻之間多則一輩子,幾十年。少則幾個月的都有,年輕人談戀愛結婚後那感情的非常好的,如膠似漆的。可是過了甜蜜期以後,感情明顯慢慢的變淡了。那要是再過幾年以後,幾乎沒有了感情,只有一點親情的關係維持了。兩個人要是有孩子的話還好,起碼中間有感情的橋梁,不會讓兩個人感情直接變淡甚至離婚。
  • 親戚之間日漸疏離,原因很現實
    01曾幾何時,我們發現,昔日交往甚密的親戚,已經日漸疏離,越走越遠了。很多親戚,如今都不如自己的鄰居、同事或者朋友。因為鄰居還經常見面打招呼,同事間還會互相幫助,朋友還時不時聚一聚,聊聊天。親戚之間更好面子:攀比財富、家境、甚至引起利益衝突,從而導致親戚之間越來越疏離。02小時候,是親情味、人情味最濃的年代。那時候,大家的家境都差不多。
  • 夫妻關係中的蹺蹺板
    在婚姻中,夫妻之間的感情要是一直達不到一個平衡點,就會形成一方太強一方過弱的蹺蹺板關係,如得不到改善,那麼有一方會失去尊重和平等的權利,最後這種不平衡的壓抑和不認同感,會讓婚姻最終分崩離析。夫妻之間只有相互尊重,擁有平等話語權,婚姻才是比較理想和諧的。今天的案例,告訴我們一個婚姻中比較真實也很現實的道理:家庭中誰佔主導地位,誰更有話語權。
  • 增進夫妻感情的三個動作,每天保持,關係會越來越親密
    記住這三個動作,每天保持,關係就會越來越親密。一起吃飯,給他夾菜愛情裡最高級的幸福,就是煙火氣。結了婚之後,除非是分居兩地,否則,不管平日裡有多忙,夫妻倆都要儘可能地抽出時間,回到家裡,一起吃頓熱飯。飯桌,其實是最能增進夫妻感情的地方。彼此靠得那麼近,品嘗著家常美味,各自給心愛的人夾上一筷他最愛吃的菜,愛情就在這小小的飯桌上相互傳遞。
  • 情人是上輩子的夫妻,夫妻是上輩子的....
    作者:燕歸來來源:南師國學堂(ID:NHJGXZH)編輯:慈懷讀書會(ID:cihuai_dushuhui)情人是上輩子的夫妻,夫妻是上輩子的恩人。人生際遇很奇妙,夫妻是人海茫茫之中,兩個互不相識,沒有血緣關係的男人和女人,共同走進了一扇門,成為這個世界上最親密無間的人。夫妻結合,始發於愛情,取決於理性。兩者的契合,歸功於智慧。那些看似越不相配的夫妻,可日久情長,兩人愈發和諧。
  • 活得越來越酷,朋友丟了一路
    最終,在她的軟磨硬泡下我妥協了,打開門的那一瞬間,她們齊刷刷地抬頭看向我,熱情地問候我,恍惚我們從來不曾疏離過。她們說,已經很久沒有看到我的動態了,也好幾年沒有見了,以前我們的關係還是很好的,我笑了笑,說已經很久不玩QQ了。
  • 生活中為何一些夫妻能吵著過一生,她卻因為一個抹茶冰激凌而離婚
    但很多夫妻步入婚姻後的生活都會變得平淡,柴米油鹽醬醋茶,少了浪漫和激情,多了瑣碎事務,因而免不了爭吵,為何一些夫妻能吵著過一生,她卻因為一個抹茶冰激凌而離婚。她是實力派演員劉敏濤。婚姻夫妻是互相陪伴最久的兩個人,從青年到中年再到垂暮,一塊兒哺育孩子、贍養老人。幾十年的夫妻生活免不了爭吵,為何一些夫妻能吵著過一生。這跟夫妻間的關係處理和性格有著很大的關係。
  • 做父母不如做朋友?交朋友並不是放縱,家長明確界限是關鍵
    但是我們都能看到,有一些孩子,正是由於父母的這些「清高」而對父母十分冷漠。同事就是一個很注重長輩威嚴的人,所以在孩子面前他很少和孩子一起放肆的玩。我們都知道他對孩子的愛是很深的,但是隨著他家孩子漸漸的長大,父子間的關係卻越來越僵,越來越冷漠。
  • 朋友關係最長久,曖昧關係最相思,戀人關係最在乎
    三種情感關係分析1.朋友關係男女之間到底有沒有純友誼,這是我們一直在討論的問題。周迅認為有,她認為她與陳坤的關係就是純潔的朋友關係。怎麼才能做到「純潔」呢,就是對對方沒有要求。 當我們談戀愛時,我們希望對方能夠關心自己、體貼自己,每天早安、晚安問候,每天行程、活動報備,每天情感陪護,每天噓寒問暖。
  • 離職後跟同事的關係就疏離了?這4點早已透露,太現實
    大多是人在新公司之後,就會就開始和舊公司的同事有了疏離感,漸漸的不再聯繫,甚至從此徹底成為平行線的陌生人。同事關係明明是我們擴展人脈的重要手段,並且也是組成自身交際網的的一部分,一個好的同事關係往往能有效幫助事情的發展順利,反之亦然。
  • 俗語「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是啥意思?
    一句俗語叫做,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很多人對這句話不能夠完全理解。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簡單的來說,半路夫妻也就是,單身後或者離婚後再找的配偶。年老的時候,如果身邊有一個老伴兒,比兒女們在身邊要強得多。什麼是搭夥過日子呢,就是沒有結婚證,而兩個人長期同居,而這種夫妻關係有事實存在。但前提是這兩個人又各自都是單身,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的搭夥過日子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