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高麗,很多人都會想到歷史上的高句麗和現代的朝鮮半島的朝韓兩國。其實這三者並不是一回事,因為歷史問題,三者有著巨大的區別。
那麼高麗、高句麗和朝鮮又是怎麼樣的一種關係呢?
朝鮮,對於中國人來說都不陌生,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古代朝鮮和今天的朝鮮完全不是一個意思,就好像古代的「中國」專指中原地區,並不包括中原以外的廣大地區。
今天人們說的朝鮮,通常指公元1392年由朱元璋確定的名稱,而在這之前的朝鮮,則應該稱之為「古朝鮮」。
需要指出的是,「古朝鮮」並非是一個政權,而是一個連續的時代。
從第一個政治實體「朝鮮」出現開始,直到漢武帝設置漢四郡為止,朝鮮半島北部大同江中心流域,雖然經歷了統治集團的嬗替,但「朝鮮」國號並未更改。這就好像我們說「古代中國」的時候,不論是秦漢,還是唐宋,都包括在裡面。
「古朝鮮」包括幾個時代:箕子朝鮮、衛滿朝鮮,以及神話檀君朝鮮。
公元918年6月,大將王建發動政變推翻弓裔自立,935年迫使新羅投降,936年更以8萬大軍消滅後百濟重新統一了半島。王建為自己的新王朝取名為「高麗」。
新建立的高麗王朝開啟了半島歷史上有一段穩定、繁榮的歷史時期。中國的科舉制度也在這一時期傳入半島。
「高麗太祖首建學校;光宗 以科舉選士,自此文風始興。大抵其法頗用唐制東方文物之盛,擬諸中華。」
高句麗,史書中記作「高句驪」,簡稱「句麗」或「句驪」,是公元前1世紀至7世紀時期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古代民族。
漢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扶餘人朱蒙在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建國,故稱高句麗。
高句麗在朝鮮半島確實有地盤,但這並不代表高句麗就是朝鮮的,因為高句麗起源於中國的東北,而絕非朝鮮半島。
在隋朝時期,隋煬帝為了消除高句麗的威脅,特意三次徵討高句麗,幾乎是耗盡全國之力打壓高句麗。
不過也正是這三次打擊,使得高句麗元氣大傷,隋末唐初,高句麗企圖進入中原,但遭到了唐朝的打擊。
所以它調轉槍頭,向朝鮮半島發起進攻,擊敗了新羅和百濟,佔據了不少領土。
由此可見,高句麗曾經佔領了如今的朝鮮半島地區,而高麗和今天的朝鮮、韓國,才算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