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教學法講究師生以及生生之間的實時互動,互動教學法能夠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能夠促使學生積極自主地探尋問題的解決方法。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多措並舉, 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在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1 導學案教學,增強課堂互動
高中數學相對於初中數學而言,難度有所提升。如果高中生不具備一定的學習基礎,那麼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就比較被動,學生就無法積極自主地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在課前設計相應的導學案,從而促使學生在課前展開有效預習,進而為有效的課堂互動做充分的保障。例如《函數與方程》,這節課旨在引導學生通過圖形結合的方式,理解函數零點與方程根之間的關係,並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抽象概括能力。導學案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幾個具體的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相應二次函數的圖像,具體可以是方程 x2-2x-3=0 與函數 y=x2-2x-3 , 以及方程x2-2x+1=0 與函數 y=x2-2x+1 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觀察與計算之後,展開函數零點的學習與探究。
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函數零點的意義探索函數零點的求法。導學案中,教師還可以出示簡單的數學問題,促使學生展開計算練習,從而促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檢驗一下自己是否有不明白的知識點。課堂上,教師可以檢查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學生可以用簡短的語言分享自己的課前學習過程,可以具體到某一道數學題目的分析與解決。學生也可以將自己課前總結到的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加以反饋。學生還可以模仿教師的語氣, 對其中的數學思想與數學學習策略加以總結等。教師則結合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展開針對性地引導和幫助,進而真正的做到以學定教。
2 小組合作,增強課堂互動
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能夠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也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因為學生有著不同的思維特點與學習基礎,很多數學問題與數學知識點,如果學生之間能夠互相解答,那麼就能加強學生雙方的思維鍛鍊。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提升學習效率。例如《函數模型及其應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 為單位,共同探索對數函數或者指數函數模型的運用與探索。
可以是具體的數學問題:某桶裝水經營部每天的房租、人員 工資等固定成本為 200 元,每桶水的進價是 5 元。銷售單價與日均銷售量的關係是 6 元與 48 桶,7 元與 44 桶,8 元與40 桶,9 元與 36 桶,10 元與 32 桶,11 元與 28 桶以及 12元與 24 桶等。小組合作模式下,每一個學生都要展開一定的自主分析,學生可以嘗試著列出日均銷售利潤 y 元與在進價基礎上增加 x 元的函數關係式,然後小組學生聚在一起, 互相分享交流,共同經歷函數運用的具體過程。小組學生討論之後,小組代表再進行一定的總結髮言,進而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在互動交流中發散思維,提升能力。
3 巧設問題,增強課堂互動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科學合理的數學問題既能促使學生展開深入的思考,又能促使學生在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強與同學以及教師的互動,還能全面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設計一些啟發性與發散性的數學問題。首先,是發散性的數學問題。如學生學習過函數單調性的相關知識之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函數單調性的判斷方法。那麼學生就會想到,可以通過函數圖像來加以判斷, 也可以通過函數單調性的定義來加以證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函數單調性判斷的題目來加以思考和分享。
其次,是啟發性的數學問題。如《函數與方程》,當學生計算出方程 x2-2x+1=0 的根,並畫出 y= x2-2x+1 的圖像, 以及其他幾種不同方程的根及其相應函數圖像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上述結論是否能夠推廣到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數?從而促使學生經歷由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考過程,進而促使學生在師生以及生生互動中展開數學性質定理的猜想、實驗與驗證。再次,教師要適時展開追問。如果學生在重難知識點部分表現非常好,那麼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講述他的思考過程。如果學生在某一知識點的學習與應用方面存在問題,教師同樣要引導學生講述他的思考疑惑點,從而在幫助學生理清學習思維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4 多媒體課件,增強課堂互動
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教師可以將多媒體課件巧妙地運用到高中數學課堂中,從而在發揮現代信息技術正價值的同時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首先,教師可以巧用多媒體課件來導入新課。多媒體課件的直觀性能夠促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形象化,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如指數函數,課堂伊始環節,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呈現某種球菌分裂時, 由 1 個分裂成 2 個,由 2 個分裂成 4 個的情景圖片,從而促使學生在建立分裂次數x 與細胞數目y 的函數關係的基礎上了解指數函數的圖像和性質。
其次,教師可以巧用多媒體課件來呈現系統化的數學知識。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呈現高中生學習過的二元一次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以及正切函數、正弦函數和餘弦函數的相關知識,從而促使學生在對比、總結的過程中構建系統化的數學體系。再次,教師可以巧用多媒體課件,促使學生展開個性化的學習活動。高中生由於多年的數學學習習慣以及數學學習認知,在數學思維能力以及數學知識運用能力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性。但是課堂教學是一個教師面對很多個學生,所以教師要結合班級學生的整體情況來決定教學進度。而多媒體課件能夠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機會,能夠促使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展開個性化的學習活動。
總而言之,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師要通過導學案教學、小組合作、巧設問題以及巧用多媒體課件等策略來增強課堂互動,從而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