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佛教從中國傳入日本後,佛教在日本發揚光大,並建有諸多寺院,目前在全日本佛教的十三宗派中有近七萬五千座寺院,二十七萬五千名僧侶。在長達1047年中,京都一直是日本的首都,作為政治和文化中心,積澱下太多的歷史文化遺產,其中包括一千五百多座佛教寺院。在這大大小小寺院中,有這麼一間小寺十分雅致幽趣。
勝林寺是京都一千五百座的佛教寺廟之一。它不是國寶,也不是重要文化財,而是日本寺廟的一個縮影。勝林寺是臨濟宗修道院的一個典型特徵。這是東福寺的一座小寺廟。它由高嶽第205代靈歌於1550年建立。它被稱為「東福寺的昆沙門天」,因為它致力於保護佛教和北部被困沙門氏菌的美麗地圖。
它位於京都的一條小巷裡,與低矮的住宅交織在一起。當進入山門時,一個精緻的庭院突然出現在公眾面前。樹木繁茂,小徑蜿蜒,整齊有序。它看起來像一個鳥語花香的小院。它有一種幽靜的意境和一種自然形成的靜謐的心境。它不僅能讓人回憶起大唐的遺產和中土的優雅,也讓旅途格外美麗。
寺內有石塔、藏經、魚等雕塑,非常有趣。據說寺廟裡的崑山天雕像可以追溯到10世紀下半葉,歷史悠久。在它被發現之前,它一直藏在東福寺佛教寺廟的天花板上,直到江戶時代寺廟的創始人高嶽告訴松託夢找到它。
勝林寺很小,像一個庭院,帶有日本唯美主義。很多當地人和遊客會特地來這裡體驗冥想,但大多數時候,他們不受外界幹擾。即使走到這裡,也不敢大聲呼吸,言行和意境都很安靜。古剎因禪而具有審美傾向和特殊意境,因其稀有而充滿歡樂。
如果說高野山是真言派的根據地,比叡山是天台宗的根據地,那麼京都無疑是禪宗的根據地。無論是臨濟宗,還是曹洞宗,誰是最繁榮的日本,留下了豐富的思想和經驗痕跡在這裡。勝林寺是臨濟宗神廟的典型。
為什麼要讚美日本這麼小的寺廟?在我的眼裡,我分明是看到了唐宋之品味,中土之風雅,本是我中國的美好禪學,卻是被日本人學了又留了下來,還傳承得如此精緻,終而形成了日本式唯美意識。
日本禪宗,是在中國宋朝時期傳過去的,還包括有茶文化等。在禪宗思想中有一份美學理念,古代中國人對美學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將禪學與生活融合在一起,如喝茶、點香、插花、彈琴等等, 並在建築、庭院、雕塑、繪畫、書法中加以進一步的詮釋與演繹,逐漸形成了影響東亞文化與文明上千年的茶道、香道、花道與琴道。
現在,你可以在這個小勝林寺看到它。佛寺裡的人們正在體驗冥想和冥想。不清楚他們是遊客還是本地人。但當他們在外面看衣服和鞋子的時候,大多數都是日本人。雖然冥想和冥想也是從中國學來的,但它們現在已經成為日本本土冥想的一種「和式坐禪」。通常,坐在地上,即使在城市裡,其冥想環境也有回歸自然的意境。
勝林寺的感染力,在於以小見大,以美見長,是非常值得推薦一去的日本臨濟宗寺院。寺院不收門票,可以拍照,距離東福寺不遠。如果想要體驗禪坐,可以提前去問問是否需要預約,但可能會另外收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