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收到這樣的留言:
我性格內向,怎麼才能變得外向活潑一點?
我膽小又拘謹,怎麼才能夠在別人面前款款而談?
我長得不好看,也不可愛,怎麼才能吸引異性?
……
這些問題,都在用不同的句式說同樣一句話——「怎樣才能變得像別人一樣好?」
每個人都可以變得更好,但是,不是要我們變成別人,而是變成更好的自己。
我們每一個人都想做一個更好的自己,但總是盯著自己的缺點不放,會讓你看低自己,失去自信,甚至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如別人,甘願安於現狀。
我們經常會在一些心理學的書上,看到「自我接納」這個詞。但很多人都這個詞都是有誤解的:來源:525心理網閨蜜今年25歲,家庭條件很好,碩士學歷,現在在事業單位上班,長得也不錯,但是,她卻頻頻地在相親中失敗。轉載:525心理網每次見完面,對方都很滿意,但是,在接下來的交往過程中,對方卻漸漸地冷下來了,並且,認為兩個人性格不和。細問下來才知道,閨蜜覺得自己已經很完美了,是不需要別人幫助的。男人呢,又天生喜歡幫助他人解決實際問題。所以啊,對方幾次好心的工作建議下來,閨蜜感覺到很是氣憤,在爭吵中不歡而散。閨蜜認為對方非常不可理喻。那有人就會問了,你說的這些和自我接納有什麼關係嗎?因為,閨蜜只能夠接納自己完美的地方,但是,卻不能夠接納自己不完美的地方。在這點上,大家是存在誤解的,接納自我,不是自我欺騙,畢竟沒有人方方面面都是完美的,但是,你忽視自己的不好,盲目認為自己各方面都足夠好,這可不是自我欣賞,而是自我欺騙。其實,這也是不能接納自我的表現。真正的自我接納,是允許自己有不足的地方。某女今年32歲,大專學歷,她說自己長得一般,身材肥胖,情商很低,做什麼事都會被自己搞砸,自己是一個很笨的人,自己根本就沒有人喜歡,這輩子都不可能脫單結婚了。她認為,自己是一個特別差勁的人,經歷的所有事情,都是上天安排好的,自己只能接受,不能改變。在幾次心理諮詢中,我試著去肯定她,讓她發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但是,她總是反覆地對我說:「老師,我知道,我哪哪都不好,我的人生就這樣了,我覺得,我是不可能有什麼改變了。」真正的自我接納,是在發現自己的不足時,也不會自責,自暴自棄,而是允許不足的存在,然後,用成長的心態和行動,去改變自己可以改變的,接受自己改變不了的。她的條件一般,家庭普通,長相普通,反正看到的和感受到的都很普通,但是,她會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很舒服。當她的工作忙得焦頭爛額了,她沒有抱怨,就笑著吐槽說,工作這個小妖精可真磨人。領導批評,有人會很牴觸,有人會很自責,但她會暗暗笑著,不好意思地吐吐舌頭,然後開始認真地做她的工作。「既然事情都發生了,那讓我們想想怎麼辦好吧!還沒有到最糟糕的時候吧,方法總比困難多。」
小妹的自我接納,是從內心散發出來的自信,和對自己的認可,面對困難,她會努力做到最好。比如,你知道自己的能力界限在哪,正確地看待自己,不妄自菲薄,不狂妄自大,這樣,辦不成事的時候,不會產生自責、自卑,或者很強的挫敗感,只會想著怎麼擴大自己的能力界限。在這裡,提供一個小技巧,大家可以做一個自我評價表,如下:比如,你說你是可愛的,那麼,有什麼事情可以表明你是可愛的,又有多少人贊同呢?又比如,你認為自己很糟糕,那有哪些方面讓你覺得你自己很糟糕,又有多少人同意呢?我相信,這個自我評價表,能夠很好地幫助你正確地看待自己。接納,就是看見,看見自己的優缺點,接納自己不能夠改變的缺點,比如年齡,身高。改變自己能改變的缺點,比如不夠細心,不夠自律等,這些都是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學習達到的。通過自己的努力變美,變富,變聰明,變強大,這非常好啊,不需要一定要接納糟糕的自己。但是,在這裡,也要給自己定一個合理的標準,畢竟,不是所有的高度你都能達到,要承認自己的局限性,不然,你可能會在不可能改變的領域裡,痛苦著,掙扎著。
自我接納技巧如何才能更好地與自己相處?可以從以下 6 個方面著手:當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一些多人相處時必須注意的事情就無關緊要了,可以由著自己的性子來,肆意一些。來源:525心理網不要過多的苛責自己,不必給自己施加太多的道德壓力,不需要非得讓自己繃緊神經去做什麼事情。因為孤單,我們有時難免會格外重視朋友,不要過分迎合身邊的人,一旦開始迎合,朋友關係就很難維持穩定平衡了。能在一起好好聊天就好好相處,一旦朋友之間有了疏遠或者友情開始變淡,在自己盡力維持的前提下,不要過分執念,該放下的就放下。這是最大的問題了,因為生活的重心就是自己一個人,所以時間久了就會不自覺地把自己放大,說話經常以「我想」「我覺得」「我認為」開頭,設身處地和站在別人立場想問題的能力就會變弱。我們是活生生的人,我們就有各式各樣的需求,不要覺得情慾是壞的,不需要對自己的自私行為施加道德壓力,我們是活生生的人。我有時候會跟人開玩笑說我人格分裂,擅長自己陪自己玩,也擅長自我感動。自己做了什麼事兒,自己會很感動,這本身沒什麼,也算是對正確事情的一種自我獎勵性反饋,但是習慣了,又怕會本末倒置,為了追求自我感動而去做錯誤的事兒。因為沒有其他什麼事來分散注意力,一件事發生後對你產生的影響就會變得更大,壞心情變得越來越壞,消極就越來越消極,難以消散,就好像一個深不見底的水潭。遇到這種情況,不要任由自己沉入,發現自己有這類問題的時候,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狀態,及時跳出來。當自己對某件事有了主觀看法的時候,確認偏誤,人會變得偏執,看不清事情的全貌,然後無限維護自己的觀點,遇到事多與人交流,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不要刻意讓自己變得消極,同樣也不需刻意讓自己變得活潑,自由一點做自己就好。
(本文內容摘自網絡,由騰翔教育綜合整理,若涉及侵權,請聯繫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