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日本繪畫,你會想到什麼——
筆觸細膩的花鳥?姿態各異的美人?還是色彩濃重的妖怪?
2018年2月,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名為「自然之詩——日本江戶繪畫展」的藝術展覽,展出了埃斯特爾·本德和她已故的丈夫理察·菲什賓收藏的40餘幅日本江戶時期的繪畫。
這些畫作是私人藏品,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兼具,有幸去看展的小夥伴們一定收穫了滿滿的藝術飽足感。
由於時間地點局限未能參展的我們,不必為錯失它感到遺憾,這不,一本完全復刻這場大展的紙上藝術大師課,這就開講啦~
大都會博物館策展人專業解讀,
100+高清典藏珍品,
悉數日本傳統繪畫源流+發展,
詩意解讀日本繪畫史
[英]約翰·T.卡彭特 著
2021年12月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有書至美
了解日本繪畫藝術的窗口!書中的很多作品都是詩歌與繪畫相結合的,奏響了畫作和諧的旋律。
——Straus新聞網
書中展示了日本的畫家們如何用詩歌題詞將他們的畫作轉化為文學和視覺藝術的結合體。
——亞洲藝術網
書中收錄了很多罕見的作品,包括傳奇女畫家清原雪信的《緋連雀櫻竹圖》以及風外慧薰禪師充滿哲理的《指月布袋圖贊》等,展現了日本傳統繪畫藝術的風格多樣性。
——dreamideamachine網站
圖書本身也非常精巧,開本雖大卻不顯滯拙,仿若古樸的繪畫寶盒。
封面選取名作局部,特種紙高階映畫還原了柴田是真以漆作畫的質感和精細度,畫風質感優良:
圖書的面封取自柴田是真的作品《烏鷺圖屏風》,它展示的分別是兩隻正在小憩的白鷺和三隻飛行中的烏鴉,一白一黑,相映成趣。
柴田是真(1807—1891年)
《烏鷺圖屏風》,19世紀晚期
獨立屏風重裱為雙扇摺疊屏風;
金箔上施彩漆、白色顏料
每幅136.3釐米×91.2釐米
底封畫作取自曾我蕭白所繪《富嶽清見寺圖》的局部,精細的墨色漸變凸顯出山嶽的聖潔與重要性。
曾我蕭白(1730—1781年)
《富嶽清見寺圖》,18世紀70年代
立軸;紙本水墨 116.8釐米×51.1釐米
內文採用130克舒視雅印紙全彩印刷,畫質溫潤細膩,好讀不傷眼:
紙頁翻動間,仿佛徜徉在絕美繪畫之境,聆聽自然的風物詩。
策展人聯合研究專家詩意解讀,
100+高清館藏珍品,
讓你在家就能輕鬆獲得與逛展同等的視覺享受!
中村芳中繪 《牡丹圖扇面》
中村芳中 (?—1819年)
《牡丹圖扇面》,19世紀初
扇面畫裱立軸;紙本水墨
涵蓋日本各個畫派名家代表作品,
悉數日本傳統繪畫源流+發展:
狩野派丨琳派丨土佐派丨圓山四條派丨文人畫派丨浮世繪……
《漁村夕照圖》《八橋圖屏風》《月下孤鹿圖》《紅葉鹿圖》……
狩野探幽的《漁村夕照圖》展示了日本固有畫派對中國水墨畫的吸收與再創造——
尾形光琳的《八橋圖屏風》堪稱琳派裝飾性美學的高峰——
尾形光琳,《八橋圖屏風》,1709年之後。
六扇摺疊屏風一對;紙本設色、金箔,每幅163.7釐米×352.4釐米。
《月下孤鹿圖》中詩意的場景展現了俳句詩人兼畫家與謝蕪村獨特的寫意世界——
與謝蕪村繪 《月下孤鹿圖》
與謝蕪村(1716—1783年)
《月下孤鹿圖》,約1780年
立軸;紙本設色 124.5釐米×48.8釐米
圓山應舉的《紅葉鹿圖》採用了植物學記錄般的畫法,在詩意和寫實間找到平衡——
圓山應舉繪 《紅葉鹿圖》
圓山應舉(1733—1795年)
《紅葉鹿圖》,1787年
立軸;紙本設色 47.3釐米×81.5釐米
不但在橫向上
直觀展現日本的繪畫藝術
更在縱向上
點出傳統藝術流變中的關鍵點
[詩歌如何以複雜的方式貫穿於江戶時代的繪畫中]
[圓山派和四條派的源起、融合和發展]
讀完這本書,
帶你理清日本繪畫藝術的發展脈絡,
完全解讀,一脈全通!
剛剛提到,日本有狩野派、琳派、土佐派、圓山四條派、文人畫派、浮世繪……這麼多畫派!脈絡和源流、繼承和發展傻傻分不清楚?
或許你需要讀一讀這本書↓
按照畫派分類解讀,
階段特徵X代表畫家,
一本完全掌握!
狩野松榮,《四季花鳥圖》
室町時代,約16世紀 60年代
雙聯立軸;紙本設色,每幅 95釐米×46.6釐米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
狩野正信(1434—1530年)是京都狩野畫派的創立人,此後250年間的狩野派系都可以追溯到這位著迷於中國水墨畫的畫家。
狩野派水墨畫的標誌特徵為構圖中的留白,強調對筆法的控制,用書法般的線條描繪樹木、懸崖或人物形象。
在中日僧人畫家的題材和審美傾向的影響下,作品的題材方面曾拓展到宗教主題,如禪宗的重要人物,但大部分畫面背景仍舊是遙遠的中式風景,或真實,或虛幻。
狩野元信(1476—1559年)
《伯牙鍾子期圖》,室町時代
16世紀30年代,立軸;紙本設色
165.2釐米×87釐米
土佐派畫家最著名的作品是精緻而多彩的大和繪,他們一般取材於諸如《源氏物語》等日本文學經典。
土佐光起繪 《芙蓉白鷺圖》
土佐光起(1617—1691年)
《芙蓉白鷺圖》,17世紀中晚期
立軸;絹本設色 118.5釐米×56.3釐米
土佐光起聞名於世的還有他的鵪鶉與花草圖,本圖中流露出來自南宋的漢畫的影響。雖然這幅作品在土佐光起作品中算得上不同尋常,但是它在題材和畫風方面卻非常契合當時的時代背景。
江戶時代早期的清原雪信以「閨秀」(指在藝術方面有著極高造詣的女性)而聞名,她的畫作最有特色的是流暢的筆法和精妙的淡彩。
清原雪信(1643—1682年)
《緋連雀櫻竹圖》,17世紀晚期
立軸;絹本設色 99.4釐米×41.6釐米
圓山應舉,《蘆雁圖屏風》,1774年;
《柳月圖屏風》,1793年。
六扇摺疊屏風;紙本設色、金箔,
每扇153.9釐米×354.4釐米。
圓山四條派是圓山派與四條派的合稱。圓山應舉是江戶繪畫歷史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不僅吸收了當時盛行的京都狩野派畫風,還吸收了中式自然主義畫風、西方透視法、西式植物繪畫技法、琳派技法以及當時的其他畫派的風格。
他那多種風格技法兼收並蓄的繪畫方式逐漸形成了一種極具特色的自然主義日式風格,廣受歡迎。眾多弟子云集在應舉門下,形成了圓山派。
當時很多常駐京都四條通路的畫家也採用了這種合眾為一的風格——於是又形成了 「四條派」。
琳派的裝飾性美學特徵
文人畫派對中式詩意山水的追求
禪畫遠離塵世的清淨悠遠
浮世繪的雅俗並存
……
酒井抱一,《柿樹圖屏風》,1816年
雙扇摺疊屏風;紙本設色
143.7釐米×143.8釐米
書中不僅有畫作的賞析,
更逐一解讀了畫中的和歌、俳句等文學作品,
給予讀者雙重的藝術享受。
尾形乾山繪 《彩繪和歌陶板》
尾形乾山(1663—1743年)
18世紀 ,釉下彩琺瑯陶器
每個19.3釐米×18.3釐米×0.5釐米
在尾形乾山所繪的《彩繪和歌陶板》中,每一片陶板上都有尾形光琳的弟弟尾形乾山那風格鮮明的題詩。
和歌出自「三十六歌仙」中的四位之手,「三十六歌仙」是一份由宮廷歌人藤原公任(966—1041年)在11世紀初挑選出來的歷朝歷代知名歌人名單。
無論是以各列起筆高度錯落有致的「散書」書寫,還是用在繪有松樹苗的陶板上的那種規範的方式題寫,尾形乾山那奇特的書法與每一幅畫都很好地結合了起來。
酒井抱一繪 《四季畫贊圖》(部分)
酒井抱一(1761—1828年)
《四季畫贊圖》,1817年以後
立軸;絹本水墨淡色 133釐米×68.6釐米
在這幅立軸作品中,酒井抱一就捕捉到了不同季節之間細微的差別,除了這些微妙的圖像,他還親自創作了詩歌並優雅地題寫在了畫面中。
我們一般認為酒井抱一是琳派風格的畫家,但其實他可以用多種風格進行創作,並且他那簡潔流暢的書法也受到了極高的讚譽。
除了上述內容,書中還賞鑑了許多經典畫作的意涵和文字內容,乾貨滿滿。
池大雅,《秋社圖屏風》,約1763年。
六扇摺疊屏風;紙本設色
每幅160.7釐米×356釐米
歷史的煙雲散去,
那些立體鮮活的美,
在紙頁中被人銘記。
繪畫 X 詩歌 X 書法,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在書中賞畫品詩,獲得double快樂~
說了這麼多,這就是這本書的全部優點了嗎?NO NO NO……
它還
形式新穎,解讀專業,
獨特的展覽復刻形式及圖文結合的講解方式,
解答了日本繪畫藝術「檻外人」不了解的問題:
狩野派和土佐派其實難分難解?
採用水墨淡彩風格的畫家在日本被稱為「文化知識分子」?
禪師的畫作上會有禪門公案這種文字謎題?
「請到家中的專業講解員」,
紙上的藝術史大師課,
循序漸進解讀日本的繪畫藝術。
不同畫家不僅繪畫風格大不相同,
還有自身的專屬印鑑,「見印如見人」,
印鑑中也其實藏著畫家的巧思!
書後附帶印鑑解讀+參考文獻+索引,
方便讀者自行拓展、深度閱讀。
在這裡,
get有趣更有料的畫作知識,
深度體味本真的自然情懷。
[英]約翰·T.卡彭特 著
2021年12月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有書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