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海底撈 誰來買頤海國際的火鍋調料?

2020-12-23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不靠海底撈,誰來買頤海國際的火鍋調料?

摘要

【不靠海底撈 誰來買頤海國際的火鍋調料?】在火鍋底料市場已然琳琅滿目的情況下,能夠擠進去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已非易事,而頤海國際不僅成為國內第二大火鍋底料供應商,還是繼海天味業後第二個超越千億市值的調味料上市公司。(億歐)

  背靠著海底撈這棵大樹,頤海國際的火鍋底料生意做得順風順水。

  在火鍋底料市場已然琳琅滿目的情況下,能夠擠進去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已非易事,而頤海國際不僅成為國內第二大火鍋底料供應商,還是繼海天味業後第二個超越千億市值的調味料上市公司

  2016年7月,頤海國際赴港上市時發行價為3.3港元。截至2020年9月2日收盤,其股價已經漲至133.4港元,短短幾年時間漲幅超過3940%,大約是同一時期茅臺股價漲幅的5倍。

  但攀上頂峰後就是急劇下滑。10月以來頤海國際股價一度階梯下跌,從9月29日的最高128港元,最低下探至11月6日的86.7港元,此後一直在90港元左右徘徊。

  附生海底撈的故事,難以給投資者帶來更多的信心。頤海國際正在想像空間更大的調味料行業,尋找屬於自己的第二增長曲線。

  海底撈的東風做生意

  頤海國際是海底撈的關聯方,兩家企業的有著很深的淵源。

  海底撈的實際控制人張勇是頤海國際的大股東,擁有35.59%的股份。頤海國際的執行董事施永宏同樣也有著海底撈的部分股份,二人還曾是共同創立海底撈的創業夥伴。

  起初,頤海國際只是專門為連鎖品牌「海底撈」供應火鍋底料的子公司。2007年,頤海國際拿到獨家、免費、無限期的「海底撈」商標使用權,並且是海底撈唯一的火鍋底料供應商。

  有了海底撈做後盾的頤海國際「一路躺贏」,2013年從海底撈集團拆分,並於2016年先一步上市。2018年頤海國際在中高端火鍋底料市場市佔率達到34.7%,成為國內第二大火鍋調味料供應商。

  在C端市場,顧客對「海底撈」品牌的認可,讓頤海國際幾乎不必投入市場營銷成本。根據Chnbrand,在中式連鎖餐飲中,海底撈常年佔據最佳品牌排行榜第一名。

  在B端市場,海底撈不斷擴張的門店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訂單。數據顯示,2019年來自海底撈的銷售收入佔頤海國際整體火鍋底料收入的57%,而頤海國際過半的營收都來源於火鍋調味料。

  由於門店需求旺盛,海底撈甚至需要增加從其他第三方火鍋底料供應商的採購。這意味著,頤海國際已經不再是海底撈唯一的火鍋底料供應商。

  其實頤海國際也在試圖擺脫對海底撈的依賴。

  B端服務上,頤海國際正在逐漸降低關聯方的收入佔比,增加對外部客戶的供應。2020年上半年,頤海國際第三方銷售火鍋調味料產品收入同比增長89.5%,但從海底撈集團獲得的收入是下降的。

  C端市場上,頤海國際瞄準了更廣闊的調味料行業,在火鍋底料、中式複合調味料及方便速食領域全面出擊。

  全品類擴張的野心

  投資者對調味料行業一直趨之若鶩,因為這是一個典型的小產品、大市場的行業,空間大,增長穩定。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調味品消費國,雖然單味調味品的發展已經步入成熟階段,但複合調味品卻有極大的市場。

  複合調味品是指使用兩種及以上的調味品進一步製作而成,具有特殊風味或功能的調味品。

  在調味品發展較為成熟的市場,普遍以使用複合調味料為主。數據顯示,美國、日本、韓國複合調味品佔比分別為73.35%、65.79%和59.32%,而目前我國複合調味品滲透率僅為26%。

  顯然這個數字還有很大提升空間。B端市場餐飲連鎖化率、外賣滲透率的提升,C端消費者烹飪便捷化、簡單化、健康化的訴求,帶動著複合調味品定製化需求提升。預計到2021年,我國複合調味品市場規模或將達到1658億元。

  火鍋調味料和中式複合調味料是復調行業最優質的細分賽道,頤海國際正是其中的優勢企業。

  頤海國際共擁有61款火鍋調味料產品和37款中式複合調味料產品。2019年公司火鍋底料產品和中式複合調味料產品收入分別為28.13億元和3.95億元,收入佔比分別為65.7%和9.2%,兩者合計佔比達74.9%。

  火鍋調味料受益於近年來連鎖火鍋品牌的不斷增加,標準化和安全高效的要求促使門店使用包裝好的火鍋底料。而且火鍋調味料不僅能用於火鍋,還衍生至香鍋、麻辣燙,在B端和C端均有良好的市場。

  2018年火鍋底料市場規模接近200億元,頤海國際以13.4%的市佔率排名第一。作為行業龍頭這樣的市佔率無疑是十分少的,但也意味著未來有著很大的增長空間。

  中式複合調味品則是復調行業佔比最高、增速最快的子行業。民生證券研報顯示,其市場規模從2010年的128億元提升至2019年的46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5.5%,在復調行業中的佔比穩定保持在1/3以上。

  頤海國際在中式複合調料市場進行全面開花,產品線覆蓋魚系列調味料、小龍蝦系列調味料、佐餐醬等多種類別。

  頤海國際的野心不止在調味料,緊接著又闖入了方便速食行業,這是一個發展空間巨大且高速發展的行業。

  2017年海底撈推出的自熱火鍋走進大眾視線,迅速成為爆款。

  2017-2019年,頤海國際方便食品的營收分別為0.61億元、4.45億元、9.99億元。2019年,方便食品成為頤海國際第二大業務板塊,佔總收入的比重為23.3%。

  整體來看,頤海國際三大營收板塊中,火鍋調味料收入仍然佔比最多,達65.7%,方便速食收入佔比達23.3%,中式複合調味料收入佔比達9.2%。

  不過,從最初單獨為海底撈提供火鍋底料的工具型公司,到現在發展為覆蓋多品類調料的龍頭公司,頤海國際的想像空間正不斷擴大。

  口味創新才能持續吸引消費者

  足夠的市場空間之下,複合調味料行業的問題在於易被模仿複製,只有持續創新成為口味引領者才能享有豐厚利潤

  在2018年頤海國際推出產品項目制,引導員工不斷開拓新口味。員工可自行組隊提出產品創意、完成新品開發,主導從立項到上市的完整流程,項目組在產品上市盈利後可得到獎勵。

  全員都是產品人,帶來源源不斷的新產品。截至2019年,頤海國際擁有115種產品,是複合調味品行業中產品線最全面的公司。

  對比同屬調味料行業上市公司的頤海國際和天味食品,在2016年至2019年新品推出的數量上,頤海國際是具有明顯優勢的。

  調味料行業還具有「小食品,大流通」的特徵,渠道力決定著每一次新品推出送達到用戶手中的效率,其強弱決定了企業可以佔據的市場份額。

  頤海國際的經銷商渠道覆蓋中國31個省級地區、49個海外國家和地區,2013-2019年,其經銷商數量從116家迅速擴張到2400家。同樣對比天味食品,截至2019年其經銷商數量為1221家,約是頤海國際的一半。

  持續的研發投入加上完善的經銷體系,才能不斷推出新品並有效轉化成銷售額,為公司提供新的業績增長點。

  2016年頤海國際推出的麻辣小龍蝦調味料、2017年的自熱小火鍋、2020年的螺獅粉爆品,都經住了市場的考驗。

  尾聲

  享受過海底撈帶來的紅利,也要忍受「去海底撈化」帶來的陣痛。

  從2020年9月134.1港元/股的高位,跌落至11月86.7港元/股的低谷,2個多月的時間裡頤海國際股價下降幅度達30%。

  多家機構研報認為,關聯方因素導致的預期修正已基本完成,短期內仍有波動風險,但長期來看頤海國際的第三方業務表現值得期待,在複合調味品這一優質賽道有望培育出新的大單品。

  不過,前方不僅有巨大的市場等待開闢,還有天味食品的強勢競爭以及海天味業的試圖闖入。甩掉海底撈「光環」之後的頤海國際能否蛻變為更純粹的2C企業,還需要市場的檢驗。

(文章來源:億歐)

(責任編輯:DF537)

相關焦點

  • 不靠海底撈,誰來買頤海國際的火鍋調料?
    海底撈的實際控制人張勇是頤海國際的大股東,擁有35.59%的股份。頤海國際的執行董事施永宏同樣也有著海底撈的部分股份,二人還曾是共同創立海底撈的創業夥伴。起初,頤海國際只是專門為連鎖品牌「海底撈」供應火鍋底料的子公司。2007年,頤海國際拿到獨家、免費、無限期的「海底撈」商標使用權,並且是海底撈唯一的火鍋底料供應商。
  • 海底撈再加碼方便速食,頤海國際推衝泡粉絲和米飯
    新京報訊(記者 張曉榮)繼2月初推出方便菜之後,海底撈又在速食領域有了新動作。4月3日,新京報記者獲悉,海底撈調味品旗艦店上線衝泡方便酸辣粉、衝泡米飯兩款速食產品,其來自於海底撈關聯公司頤海國際。海底撈相關負責人表示,海底撈的調味品業務歸屬於其關聯公司頤海國際。公開資料顯示,頤海國際主要生產海底撈火鍋底料、中式複合調味料及方便食品,2016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2017年5月,頤海國際推出海底撈自熱火鍋,也標誌著其跨入休閒速食品類,此後相繼推出休閒零食品牌「哇哦」、半成品牌「筷手小廚」,產品則包含自熱米飯、零食等。
  • 頤海國際的2020年:賺足資本眼球,仍需跨越幾道溝坎
    其中火鍋底料收入主要是關聯方海底撈集團,高達60%以上。 從銷量增長角度來看,頤海國際火鍋底料銷售仍受益於海底撈加速拓店和穩健同店增長的紅利。 頤海國際收入及同比增速跟海底撈收入及同比增速具有一定相關性,目前海底撈採購量90%仍然來自頤海國際,頤海國際作為海底撈火鍋底料的獨家供應商,在海底撈於2018年上市後,由於其持續的高速擴店和穩定的翻臺率,為火鍋調味料銷量提供穩定增長來源,促使頤海國際股價開始持續發力,與海底撈的股價波動顯著趨同。
  • 火鍋受歡迎,春節前夕每天有超萬件火鍋底料被買走
    來自天貓的「全國年貨之王圖鑑」顯示,今年,火鍋底料成為了重慶的年貨之王,天貓多家店鋪月銷火鍋底料上10萬件,春節前夕每天有超過萬件火鍋底料被買走。對於中國人到底有多愛火鍋?這個數據也許可以告訴你答案。預計未來五年,火鍋底料行業增長速度仍將保持穩定,2020年市場規模或將達31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14.7%。目前,火鍋底料市場處於比較分散、集中度不高的狀態。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從市佔率方面看,2018年的排名前五的是頤海國際(13.4%)、紅九九(7.7%)、天味食品(5.0%)、德莊(3.4%)和紅太陽(2.9%)。
  • 安信證券:頤海國際(01579)「利空」基本消化,C端前景樂觀
    目前海底撈採購量90%仍然來自頤海國際,但是伴隨品類增加會定期向第三方供貨詢價,未來不排除該比例和關聯方供貨價格穩中微降。安信證券認為關聯方市場化定價會反向推動公司提高生產運營效率,為未來開展其他B端業務奠定更好價格基礎,另外近年來公司關聯方佔總收入比從2017年56%降至2019年39%,第三方業務實現了快速增長,由多品類驅動,市場應該更多聚焦公司2C業務產品創新打開市場空間和渠道拓展能力。
  • 自熱式火鍋成為消費新星 你吃的是火鍋還是火鍋底料?
    而說到吃火鍋這件事,就不得不提到兩家企業:海底撈和頤海國際;一個是火鍋連鎖店的領頭羊,一個則是「一口咬下去油湯湯都跟到冒」的火鍋底料銷售商。而且,兩家公司均已在香港上市。  但你可能不會想到的是,頤海國際正是好吃到「慘絕人寰」的海底撈火鍋底料的供應商。
  • A股首家火鍋底料上市企業,一年賣近20億,成都天味食品強在哪?
    沒有什麼事情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兩頓!尤其在無辣不歡的成渝地區,火鍋更是一個神奇的存在。 數據顯示,天味食品2018年的收入中48.5%來自火鍋底料,36.6%來自川菜調料,8.3%來自香腸臘肉調料,可見,公司就是靠川菜調料和火鍋調味料這兩大核心產品掙錢,業務很集中。
  • 海底撈火鍋入駐漯河,直接開兩家店之外還有個大項目!
    個人認為,一是疫情防控尚未完全解除,消費者還沒有恢復報復性消費信心,漲價來的太突然,復工復業後的餐飲行業面臨著人力、食材、消費等多環節的漲價,水漲船高,本是市場常見的事。二是海底撈是有擔當有責任的企業,保障全球768家約10萬員工有班上,有工資可拿,激活上遊食材供應鏈暢通,堅守初心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服務體驗。
  • 拼多多火鍋節前十榜單出爐,火鍋底料口味多元化加速
    其中火鍋底料前十分別為海底撈牛油火鍋底料、德莊麻辣底料、海底撈番茄火鍋底料、小肥羊清湯火鍋底料、大紅袍牛油火鍋底料、好人家菌湯火鍋底料、橋頭麻辣牛油火鍋底料、海底撈清油火鍋底料、德莊清一色火鍋底料、呷哺呷哺番茄火鍋底料。
  • 海底撈店長月薪12萬?原來全靠這一招
    此外,目前海底撈還在大量的開店中,由於店長最熟悉客戶,所以新店選址是由店長來做,開新店會參考多種指標。從新店範圍擴大到100多個城市來看,預計2020~2025年間海底撈將達到1000~1500家店。師徒制——讓火鍋再飛一會兒從上面的介紹就可以看到海底撈是採用的師徒制,而師徒制甚至被上述券商認為是公司成功的「核心競爭力」。
  • 海底撈:為什麼要「大魚吃蝦米」?
    曾有海底撈的前員工在知乎上發帖表示,「海底撈能夠獨樹一幟,主要是做到了下面兩點:一是對員工的尊重寬容和信任;二是對客人的理解和對人性的理解。說白了,就是老員工哄新人『籠絡人心』,新人哄客人取悅常來。」  這不失一種很好的邏輯,而在這一人性的邏輯背後,是嚴格的管理制度和相對高強度的工作效率。
  • 打出「差異戰」海天味業欲「攪動」火鍋底料市場
    結合產業端和消費端來看,海天味業布局火鍋底料的方向是正確的,但關鍵在於如何落地變現。」此次海天味業入局火鍋底料行業,最強勁的競爭對手當屬頤海國際(01579.HK)。作為海底撈的火鍋底料供應商,頤海國際目前市值已超千億,並同樣在調味品行業有所布局。
  • 「安靜」了一個月,海底撈終於有大動作了!
    17年前,「非典」來時,海底撈獨創「火鍋外賣」,向死而生。17年後,面對相似卻愈難之困境,它又玩起了新創意。 這次,海底撈還能順利渡劫嗎?為保障安全,此前海底撈推出的鍋具租賃、小哥上門等服務將暫停使用。 相比17年前,現在已經長成了火鍋屆「一哥」的海底撈,渡劫的方式、玩法多了很多。而當初處在非典陰霾下的它,只能靠著「火鍋外賣」自救。
  • 海底撈(06862)憑什麼成為中國火鍋餐飲霸主?
    繼續看好公司發展,競爭優勢愈發寬廣,門店拓展空間仍可觀,公共衛生事件影響過後成長黃金期仍在:1)我們認為公司已經形成了品牌、供應鏈和人才梯隊三大先發優勢,後來者難以超越:海底撈「服務好」的品牌已經根深蒂固,後來者難搶奪心智;公司擁有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其關聯公司頤海國際和蜀海供應鏈已經成長為行業標杆;人才梯隊難以復刻;2)公司開店數量尚有翻倍空間
  • 招商香港:頤海國際(01579)關聯方銷售價格承壓 降目標價至97港元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招商香港發布研究報告,將頤海國際(01579)目標價從111.4港元下調至97.0港元,維持「中性」評級。報告指出,頤海國際向海底撈銷售的價格或面臨下跌。因海底撈對關聯方定價採用更加市場化的定價,頤海對其姊妹公司海底撈(06862 )的銷售價格承壓。雖然公司沒有透露價格跌幅,但自2017年以來,向關聯方銷售火鍋底料產品和中式複合調味料產品的平均售價同比變化分別為下降3.5%和增加1.0%。對關聯方的銷售價格是按市場化的原則確定的,但通常比頤海對第三方的銷售價格要低,因海底撈不需要頤海提供包裝,而關聯方銷售也不需要頤海花費大量的銷售費用。
  • 麻辣火鍋不「香」了?TA靠「番茄鍋」融資數千萬
    近日,以番茄為特色的複合調味料品牌澄明食品宣布拿下6000萬元A輪融資,成了火鍋江湖中一匹黑馬。在鴛鴦鍋另一半——不辣的那一半選擇中,番茄鍋底料會是下一個可以深挖的藍海市場嗎?番茄鍋底幾乎成了火鍋店標配近日,河南商報記者在走訪了鄭州的海底撈火鍋、巴奴毛肚火鍋、湊湊火鍋、大龍燚火鍋等多家火鍋店後發現,番茄鍋底幾乎成了火鍋店的標配。
  • 比海底撈起步早上市晚,做火鍋底料的這對夫婦,如今身家345億
    實際上,在這份榜單上,還有一對夫婦沒多少人知道,卻是以做火鍋底料,一步步走進財富榜的。在網絡上,火鍋底料曾經是不入流、寒酸的代名詞,被很多人用來調侃和挖苦一些自己看不起的人或事物。能把火鍋底料做到極致,躋身百億富豪,這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盒馬海底撈都在搶的300億火鍋外賣市場,憑什麼讓吃貨奉上鈔票?
    入冬後,隨著寒冷氣候逼近,人們的火鍋食用量將大幅增加,而隨時隨地能吃上火鍋的服務也更能滿足人們的需求。零售君近日探訪了海底撈、呷哺呷哺、淘汰郎等,深入了解各家的外賣業務是怎麼做的,各家的做法會對火鍋吃貨們有什麼影響。不一樣的火鍋 這家海底撈並不尋常。
  • 那個做火鍋的海底撈出抱枕賣料理包了,不務正業的海底撈讓人害怕!
    海底撈在用它的步履告訴餐飲行業,跟著我一起走,大家才有肉吃,那麼我們來看看海底撈的最新動作。 別看這兩根辣椒玲瓏小巧,戴上它出街,誰敢不給漂亮小姐姐讓條路呢?
  • 海底撈深度解析:六問六答,尋找火鍋龍頭的第二成長曲線
    此外,雲貴地區的酸湯火鍋、菌類火鍋,以 及新興的海鮮火鍋、豆撈火鍋等派系均在火鍋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根據中國烹飪協會的統計數據,2017 年最受消費者歡迎的菜品味道依次是鹹鮮、麻辣、酸甜,分別達到了 23.3%、 17.2%、15.7%。辣味能夠讓人產生輕微痛感,大腦受到痛覺刺激時會釋放內啡肽來減少刺激,而內啡肽有一定成癮性。因此辣味食品成癮性強,麻辣口味逐漸成為跨越地域的主流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