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不靠海底撈,誰來買頤海國際的火鍋調料?
摘要
【不靠海底撈 誰來買頤海國際的火鍋調料?】在火鍋底料市場已然琳琅滿目的情況下,能夠擠進去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已非易事,而頤海國際不僅成為國內第二大火鍋底料供應商,還是繼海天味業後第二個超越千億市值的調味料上市公司。(億歐)
背靠著海底撈這棵大樹,頤海國際的火鍋底料生意做得順風順水。
在火鍋底料市場已然琳琅滿目的情況下,能夠擠進去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已非易事,而頤海國際不僅成為國內第二大火鍋底料供應商,還是繼海天味業後第二個超越千億市值的調味料上市公司。
2016年7月,頤海國際赴港上市時發行價為3.3港元。截至2020年9月2日收盤,其股價已經漲至133.4港元,短短幾年時間漲幅超過3940%,大約是同一時期茅臺股價漲幅的5倍。
但攀上頂峰後就是急劇下滑。10月以來頤海國際股價一度階梯下跌,從9月29日的最高128港元,最低下探至11月6日的86.7港元,此後一直在90港元左右徘徊。
附生海底撈的故事,難以給投資者帶來更多的信心。頤海國際正在想像空間更大的調味料行業,尋找屬於自己的第二增長曲線。
借海底撈的東風做生意
頤海國際是海底撈的關聯方,兩家企業的有著很深的淵源。
海底撈的實際控制人張勇是頤海國際的大股東,擁有35.59%的股份。頤海國際的執行董事施永宏同樣也有著海底撈的部分股份,二人還曾是共同創立海底撈的創業夥伴。
起初,頤海國際只是專門為連鎖品牌「海底撈」供應火鍋底料的子公司。2007年,頤海國際拿到獨家、免費、無限期的「海底撈」商標使用權,並且是海底撈唯一的火鍋底料供應商。
有了海底撈做後盾的頤海國際「一路躺贏」,2013年從海底撈集團拆分,並於2016年先一步上市。2018年頤海國際在中高端火鍋底料市場市佔率達到34.7%,成為國內第二大火鍋調味料供應商。
在C端市場,顧客對「海底撈」品牌的認可,讓頤海國際幾乎不必投入市場營銷成本。根據Chnbrand,在中式連鎖餐飲中,海底撈常年佔據最佳品牌排行榜第一名。
在B端市場,海底撈不斷擴張的門店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訂單。數據顯示,2019年來自海底撈的銷售收入佔頤海國際整體火鍋底料收入的57%,而頤海國際過半的營收都來源於火鍋調味料。
由於門店需求旺盛,海底撈甚至需要增加從其他第三方火鍋底料供應商的採購。這意味著,頤海國際已經不再是海底撈唯一的火鍋底料供應商。
其實頤海國際也在試圖擺脫對海底撈的依賴。
B端服務上,頤海國際正在逐漸降低關聯方的收入佔比,增加對外部客戶的供應。2020年上半年,頤海國際第三方銷售火鍋調味料產品收入同比增長89.5%,但從海底撈集團獲得的收入是下降的。
C端市場上,頤海國際瞄準了更廣闊的調味料行業,在火鍋底料、中式複合調味料及方便速食領域全面出擊。
全品類擴張的野心
投資者對調味料行業一直趨之若鶩,因為這是一個典型的小產品、大市場的行業,空間大,增長穩定。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調味品消費國,雖然單味調味品的發展已經步入成熟階段,但複合調味品卻有極大的市場。
複合調味品是指使用兩種及以上的調味品進一步製作而成,具有特殊風味或功能的調味品。
在調味品發展較為成熟的市場,普遍以使用複合調味料為主。數據顯示,美國、日本、韓國複合調味品佔比分別為73.35%、65.79%和59.32%,而目前我國複合調味品滲透率僅為26%。
顯然這個數字還有很大提升空間。B端市場餐飲連鎖化率、外賣滲透率的提升,C端消費者烹飪便捷化、簡單化、健康化的訴求,帶動著複合調味品定製化需求提升。預計到2021年,我國複合調味品市場規模或將達到1658億元。
火鍋調味料和中式複合調味料是復調行業最優質的細分賽道,頤海國際正是其中的優勢企業。
頤海國際共擁有61款火鍋調味料產品和37款中式複合調味料產品。2019年公司火鍋底料產品和中式複合調味料產品收入分別為28.13億元和3.95億元,收入佔比分別為65.7%和9.2%,兩者合計佔比達74.9%。
火鍋調味料受益於近年來連鎖火鍋品牌的不斷增加,標準化和安全高效的要求促使門店使用包裝好的火鍋底料。而且火鍋調味料不僅能用於火鍋,還衍生至香鍋、麻辣燙,在B端和C端均有良好的市場。
2018年火鍋底料市場規模接近200億元,頤海國際以13.4%的市佔率排名第一。作為行業龍頭這樣的市佔率無疑是十分少的,但也意味著未來有著很大的增長空間。
中式複合調味品則是復調行業佔比最高、增速最快的子行業。民生證券研報顯示,其市場規模從2010年的128億元提升至2019年的46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5.5%,在復調行業中的佔比穩定保持在1/3以上。
頤海國際在中式複合調料市場進行全面開花,產品線覆蓋魚系列調味料、小龍蝦系列調味料、佐餐醬等多種類別。
頤海國際的野心不止在調味料,緊接著又闖入了方便速食行業,這是一個發展空間巨大且高速發展的行業。
2017年海底撈推出的自熱火鍋走進大眾視線,迅速成為爆款。
2017-2019年,頤海國際方便食品的營收分別為0.61億元、4.45億元、9.99億元。2019年,方便食品成為頤海國際第二大業務板塊,佔總收入的比重為23.3%。
整體來看,頤海國際三大營收板塊中,火鍋調味料收入仍然佔比最多,達65.7%,方便速食收入佔比達23.3%,中式複合調味料收入佔比達9.2%。
不過,從最初單獨為海底撈提供火鍋底料的工具型公司,到現在發展為覆蓋多品類調料的龍頭公司,頤海國際的想像空間正不斷擴大。
口味創新才能持續吸引消費者
足夠的市場空間之下,複合調味料行業的問題在於易被模仿複製,只有持續創新成為口味引領者才能享有豐厚利潤。
在2018年頤海國際推出產品項目制,引導員工不斷開拓新口味。員工可自行組隊提出產品創意、完成新品開發,主導從立項到上市的完整流程,項目組在產品上市盈利後可得到獎勵。
全員都是產品人,帶來源源不斷的新產品。截至2019年,頤海國際擁有115種產品,是複合調味品行業中產品線最全面的公司。
對比同屬調味料行業上市公司的頤海國際和天味食品,在2016年至2019年新品推出的數量上,頤海國際是具有明顯優勢的。
調味料行業還具有「小食品,大流通」的特徵,渠道力決定著每一次新品推出送達到用戶手中的效率,其強弱決定了企業可以佔據的市場份額。
頤海國際的經銷商渠道覆蓋中國31個省級地區、49個海外國家和地區,2013-2019年,其經銷商數量從116家迅速擴張到2400家。同樣對比天味食品,截至2019年其經銷商數量為1221家,約是頤海國際的一半。
持續的研發投入加上完善的經銷體系,才能不斷推出新品並有效轉化成銷售額,為公司提供新的業績增長點。
2016年頤海國際推出的麻辣小龍蝦調味料、2017年的自熱小火鍋、2020年的螺獅粉爆品,都經住了市場的考驗。
尾聲
享受過海底撈帶來的紅利,也要忍受「去海底撈化」帶來的陣痛。
從2020年9月134.1港元/股的高位,跌落至11月86.7港元/股的低谷,2個多月的時間裡頤海國際股價下降幅度達30%。
多家機構研報認為,關聯方因素導致的預期修正已基本完成,短期內仍有波動風險,但長期來看頤海國際的第三方業務表現值得期待,在複合調味品這一優質賽道有望培育出新的大單品。
不過,前方不僅有巨大的市場等待開闢,還有天味食品的強勢競爭以及海天味業的試圖闖入。甩掉海底撈「光環」之後的頤海國際能否蛻變為更純粹的2C企業,還需要市場的檢驗。
(文章來源:億歐)
(責任編輯:DF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