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外出就餐的時候
有沒有這個習慣:
倒一杯開水
然後把筷子放進杯中燙一燙
認為這樣就有高溫滅菌的作用
那麼,事實真是這樣嗎?
為保障大家舌尖上的安全
十堰廣電記者近日
跟隨湖北醫藥學院的專家
進行了高溫、紫外線
殺菌消毒實驗
結果如何?一起看看吧!
01
實驗一:高溫水煮消毒
為保證實驗的真實有效,湖北醫藥學院微生物學博士位秀麗,從不同的家庭和場所徵集來500雙筷子,有竹筷、不鏽鋼筷子和樹脂筷三種材質,再分別通過煮沸、紫外線兩種消毒方式進行消毒結果比較。
湖北醫藥學院微生物學博士位秀麗:水已經開了,我現在把手裡的筷子放進去, 對它進行煮沸消毒 ,然後計時5分鐘。
5分鐘過去,取出筷子晾乾後,位博士對筷子進行採樣。
湖北醫藥學院微生物學博士位秀麗:在筷子頂端的表面處進行擦拭,擦拭長度大概是5公分左右,擦拭完後就在培養皿上接種。
採用同樣的方法,位博士還分別對未消毒,消毒30秒,1分鐘,3分鐘的筷子做採樣。
那麼,不同的消毒方式
對實驗結果又有什麼影響呢?
02
實驗二:紫外線消毒
緊接著,位博士又對紫外線消毒後的筷子分別進行採樣。
在所有的採樣中,每個標本採集3個樣本,最後把30個樣本放入37°的恆溫箱。
03
菌落數0—468!結果差別極大
專家介紹,常在筷子中「安營紮寨」的就是黴菌。尤其是筷子上的小裂痕,會聚集食物殘渣、油汙、水漬,如果使用者懶得消毒,細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可就找到溫床了。
不同材質,不同消毒的筷子,菌落數會怎麼樣?經過24小時的實驗,結果出來了!
為保證實驗的嚴謹性,在所有的採樣中,每個標本採集三個樣本,最後取菌落數的平均值。
01
不同高溫水煮時間下
竹筷消毒實驗結果
專家表示,高溫水煮確實能起到滅菌的作用,但是日常生活中,只是簡單用開水燙洗一下的方式,很難有效地殺菌滅菌。不同材質的筷子,菌落數區別也很大。
02
未消毒時
不同材質筷子上的菌落數
未消毒的竹木筷的黴菌是不鏽鋼、樹脂筷子的5倍以上,因為它們結構疏鬆,表面的凹槽、細紋更容易藏匿細菌。
此外,通過紫外線消毒,筷子上的菌落數從80個減少到4個,但是勺子上的菌落數還有272個。
專家表示紫外線穿透能力比較差,只能對物體表面進行消毒,有遮擋的地方無法達到消毒目的,採用這種消毒方式時,最好把餐具單層擺放,儘可能分散消毒。
04
日常家庭如何給餐具消毒?
位博士介紹,日常家庭給餐具消毒,可直接用開水去煮。但在煮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用足夠多的水,把餐具全部充分地浸潤到裡面,最好保持沸騰一分鐘以上,再拿出來晾乾,充分晾乾後,再把餐具收納起來。
好吧
原來我們平時用開水燙筷子
只是圖個心理安慰而已
不過,比起我們「二次消毒」
最重要的
還是餐飲單位自身能保證
餐具的清潔、衛生呀
— 全媒體中心 —
來源:十堰廣電
編輯:鄭建超
審核:徐秀娟
終審:孔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