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文,是從江縣加勉鄉擺格村黨支部書記。因受交通、習俗文化以及地理條件等諸多因素的阻礙和影響,擺格村村民過著極為貧困的生活。
記得我小時候,擺格村早婚早育等陋習腐蝕著人們的心,孩子不願意上學以及父母不讓子女上學現象很普遍,所以村裡有高中文憑的人口幾乎為零。不過很幸運的是我和龍正鵬兩人是我們村有始以來,唯一的一屆高中生。
為了讓我的家鄉脫離貧困,2011年,我回到了家鄉當起了村幹部,誓要帶領家鄉脫離貧困標籤。
第一件事就是想辦法修通村公路,於是我一方面帶領群眾自籌資金3萬餘元,另一方面向上級反映情況,爭取交通部門的幫助。2011年底在縣委縣政府、鄉黨委政府及縣交通局的支持幫助下修通了通村公路——土灰路。
廣播宣傳政策
那時,擺格村所有住房都是人畜混居的老舊木房,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我一方面動員群眾修建新房,一方面向鄉黨委、政府申請資金補助,於2014年全村共實施36戶危房改造,其中28戶爭取到了危房改造資金補助,當人們住進新房時臉上露出喜悅的笑容,這一改變徹底打破了擺格村幾百年來一直居住人畜混居老舊木房的傳統,同時為擺格村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6年加勉鄉被列為全省20個極貧鄉之一後,擺格村又是全鄉20個貧困村中的一類貧困村,貧困發生率為78.6%,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貧困面廣,面對幾百年來窮款潦倒的村寨,作為村黨支部書記,怎樣當好排頭兵,怎樣帶領鄉親們擺脫貧困共同過上富有的生活,路在何方?
入戶宣傳政策
但是空想是無任何作用的。在擔任擺格村黨支部書記一職期間,我從村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千方百計為各組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題。
我沒有什麼高的文化水平,沒有什麼豐富的工作經驗,也沒有什麼驚人的舉動,我只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個共產黨人的錚錚誓言,在「5+2」「白加黑」的脫貧攻堅實踐中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的為民情懷。
慰問貧困村組幹部
「發展蘊含希望,奮鬥贏得未來。」2020年,是深入實施「十三五」規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2021年,是深入實施「十四五」規劃,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啟之年。
新的一年,我們將找準發展的方向、突破口和著力點,以堅如磐石的決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秉持求真務實、勵精圖治的作風,全面推進我村鄉村振興戰略各項工作,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昂首邁步小康社會,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的擺格新篇章!
【人物小傳】
王文,於1984年4月出生,200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1年1月參加工作,先後任擺格村民委主任,汙弄中心村副主任等職,於2017年1月任擺格村任黨支部書記。個人多次被加勉鄉黨委政府授予「優秀村幹」「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於2019年7月被從江縣委評為「全縣脫貧攻堅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榮譽稱號。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夏華 整理
編輯 黃昕蕊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