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田駿是日本歷任華北派遣軍司令官中最殘酷的一個

2020-12-21 騰訊網

多田駿是日本歷任華北派遣軍司令官中最殘酷的一個,他針對八路軍的作戰特點,苦心研究出一套專門破壞敵後根據地的「囚籠政策」。

從1939年夏天開始,日軍針對根據地大規模修築封鎖工事,目的是將八路軍和老百姓分開,同時將敵後根據地分散割裂,讓八路軍失去遊擊活動區域,以 便各個擊破。如冀中軍區政治委員程子華給八路軍總部的電文指出:「日軍最近修路的目的與過去不同」,「一是以深溝高壘連接碉堡。由任丘到大成、河間的公路 修得比地面高五尺,兩旁溝深八尺到一丈……把根據地劃成不能相互聯繫、支持的孤獨小塊,部隊也不能轉移,便於敵人逐次分區『搜剿』。第二種修法是,汽車路 的聯絡向外連築。安國縣已完成三層,敵人汽車在路上不斷運動,阻擋我軍入其圈內。決不能讓敵人修成,否則將造成遊擊戰爭的極端困難。」

1940年,這種封鎖達到高潮。日軍利用公路鐵路部署火力強勁的機動兵團,小規模和孤立的攻擊已經無法打破。這種情況下,八路軍總部注意到日軍依賴 交通線和兵力部署分散的弱點,決心集中主力發動一次大規模破襲作戰,摧毀華北日軍對根據地的囚籠政策。這個作戰計劃最初的針對目標僅是正太路,計劃投入兵 力約22個團,實戰中因為取得相當戰果,故此戰役規模得到擴大,最終發展成百團大戰。

相關焦點

  • 二戰日軍六大總軍之中國派遣軍組建時所轄部隊,及投降時所轄部隊...
    【六大總軍成立時間概括】 1939年9月12日,日本陸軍部為因應中日戰爭的需要,將華中派遣軍及華北派遣軍合併為中國派遣軍,首任司令官為西尾壽造大將。 1941年11月6日,另編成「南方軍」,以利進軍南洋群島,首任司令官為寺內壽一大將。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的六大總軍
    總軍作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部隊的最高編制,其司令官一般為大將軍銜,下轄若干方面軍。從1939年至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期間,日本軍隊共設有關東軍、中國派遣軍、南方軍、第1總軍、第2總軍五大重兵集團。
  • 侵華期間,日本曾派遣三位總司令官來華,他們是誰?其結局如何?
    為了侵略中國,日本曾派三任派遣軍總司令官。這三人是誰?日本無條件投降後,他們的結局如何?第一任總司令官叫西尾壽造,是日本陸軍大將。他是鳥取縣人,從小給伯父西尾幸太郎當養子。他沒有上過陸軍幼年學校,畢業鳥取中學後才考上陸士。
  • 二戰日軍六大總軍之關東軍,全面抗戰中每年師團變化及投降時序列及...
    六大總軍為:中國派遣軍、關東軍、南方軍、第一總軍、第二總軍、航空總軍。 總軍轄若干方面軍,方面軍轄若干師團及旅團等。 【六大總軍成立時間概括】 1939年9月12日,日本陸軍部為因應中日戰爭的需要,將華中派遣軍及華北派遣軍合併為中國派遣軍,首任司令官為西尾壽造大將。 1941年11月6日,另編成「南方軍」,以利進軍南洋群島,首任司令官為寺內壽一大將。
  • 二戰時日本最悲催的大將,本是陸軍三巨頭之一,被俘待遇如同小兵
    二戰時期,日本陸軍中有三個最高職位,它們分別是:陸軍大臣、參謀總長和教育總監,統稱為「陸軍三巨頭」。在整個二戰時期,擔任過這三個職務的日本高級將領寥寥無幾,但有一個人卻十分特殊,他擔任教育總監的時間是所有將領中最長的,整整有五年之久,但隨著東條英機的下臺,他也隨即遭人取代,打發去了「偽滿洲國」。後來戰爭結束,他被蘇軍俘虜,隨即被押往蘇聯,此人就是末任關東軍總司令——山田乙三。山田乙三,日本長野縣人,早年曾先後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和陸軍大學,參加過日俄戰爭。
  • 日本陸軍第一美男子,打敗過麥克阿瑟,戰後央求寧可槍斃不要絞刑
    沒錯,但這個文藝男也是個二戰戰犯:日本第14軍中將司令官本間雅晴。 比如他愛看西方電影,愛繪畫寫詩,創作過《朝日飄香的櫻花》和《臺灣派遣軍之歌》兩首軍歌,算得上日軍中難得的「儒將」。
  • 日本侵華戰爭時期,日本兵108聯隊士兵照片冊
    日本侵華戰爭時期日本兵108聯隊士兵照片冊。1937年8月31日,日軍大本營撤銷中國駐屯軍番號,編成華北方面軍,以寺內壽一大將為司令官,轄第1軍和第2軍,直轄第5師團(坂垣徵四郎)、第109師團、中國駐屯混成第11旅團(鈴木重康)、臨時航空兵團。
  • 1937年,中國的一個軍和日本的一個軍,到底各有多少兵力?
    在前天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抗戰時期,我國一個師與日本一個師團的兵力、裝備對比。今天,我們看一下另一個編制,那就是軍,軍一直是比師高一個等級的編制。那麼,在抗戰時期,我國的一個軍與日本的一個軍,各自擁有多少兵力呢?在武器裝備方面,又有多大的差距呢?
  • 野村吉三郎:這個日本海軍中將曾在上海虹口公園被炸瞎一隻眼睛
    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前後,有一個名為野村的日本外交官,頻繁出現在美國外交舞臺上,這個人就是時任日本駐美國特命全權大使野村吉三郎,此人並不是普通的外交使節,而是曾經佩戴海軍大將軍銜的高級將領,中國人對其並不陌生,讓我們把時間拉回到上世紀三十年代之初。
  • 古賀峰一:飛向地獄之門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官
    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從拉包爾基地飛往前線視察時,因密碼洩露被美國海軍設伏「斬首」的,其繼任者是古賀峰一海軍大將,此人與山本五十六的命運也頗為相似,在1944年3月31日飛往菲律賓途中遭遇惡劣天氣而死於非命,在不到一年之內,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兩任司令官先後遇難,也預示著日本軍國主義的氣數已盡,本文就聊一聊古賀峰一其人,儘管他與山本五十六都曾被追授海軍元帥稱號
  • 鮫島具重:「一.二八事變」日本海軍陸戰隊侵略上海的急先鋒
    59名水兵組成的特別陸戰隊登陸上海,由此開創了日本向上海派遣地面部隊的先河,此後的兵員人數不斷擴大規模。,再加上海軍陸戰隊人數已經達到相當規模,下設3個步兵大隊和1個炮兵大隊,高峰時甚至達到了7個大隊的規模,一個大佐級軍官已經不能勝任,遂由植松練磨少將出任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官,而鮫島具重則改任參謀長。
  • 鏡頭下真實的日本鬼子,別再讓神劇忽悠了,圖7被押往日軍司令部的...
    圖1:鐵路,是交通樞紐中重要的一環,徐州鐵路是津浦隴海兩大鐵路線的交匯點,日軍最先控制住了此處,鐵路是在當時是送兵運糧最快捷的工具。照片中是當時的火車站場景,烏泱泱的都是日本鬼子,他們舉著國旗在慶祝搶佔了徐州的命脈之地。
  • 日本戰犯土肥原賢二:侵華間諜頭目被稱為「東方勞倫斯」
    19世紀,日本確定以中國和朝鮮為侵略對象的大陸政策後,在中國建立了許多特務機關。其中,最著名的是一脈相承的日本陸軍三大特務機關:清末時期的青木宣純機關、北洋政府時期的坂西利八郎機關和20世紀30年代建立的土肥原賢二機關。
  • 1932年韓國志士在上海投擲炸彈 炸死日派遣軍司令
    1932年韓國志士在上海投擲炸彈 炸死日派遣軍司令 2015-05-11 14:34:32來源:青年時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 日本投降儀式上美國大怒,細節揭露蔣介石意圖,何應欽登報解釋
    日本派遣軍中國總司令,坐鎮南京城的岡村寧次到底在做什麼?岡村寧次這個名字,從30年前起就如噩夢一般縈繞在中國人民耳邊。在二戰期間,日軍諸高級將領中,岡村寧次侵華的時間最久,他長期研究中國情報,在所有的重大侵華事件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可以說他參與了整個侵華戰爭。
  • 「萬家嶺」日軍屍橫遍野,眼看就全殲日軍一個師團,可惜天意弄人
    ,它是徵召的預備役人員臨時組建的,隸屬於日軍第十一軍,是該軍的二等師團戰鬥力相對較低。參加武漢會戰之前有16000人兵力,在沿南潯路一線作戰中,傷亡達到八千餘人,中、小隊長死傷過半,幾乎喪失了戰鬥能力,落的個日軍最弱師團名聲。師團長為日本陸軍中將松浦淳六郎。
  • 這5名日本陸軍大佐,造成美軍近10萬人傷亡,卻有一人活到戰後
    在喪失制海權和制空權的情況下,日軍的島嶼防禦戰註定沒有成功的希望,但是太平洋戰場上的島嶼爭奪戰卻成為二戰時期最殘酷血腥的陸戰樣式。值得注意的是,美軍登陸的大部分日佔島嶼,尤其是中太平洋方向,都面積相對較小,難以容納大量部隊,加上日軍兵力分散,守軍多以一個聯隊為基幹,具體作戰指揮則由大佐聯隊長負責。然而,正是這些級別不算高的鬼子軍官卻把日軍兇悍的戰鬥力發揮到極致,屢屢讓美軍頭破血流。
  • 最短命的首相
    從他的從軍經歷中,便可以深刻了解當年日本皇族的狡猾:既是侵略戰爭的的發起者和決策者,又不想承擔戰敗的政治責任,因為東久邇稔彥戰爭期間的兩次重要職務提名,均被裕仁否決,反而在日本投降後,很快就出任負責收拾殘局的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