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認識世系圖表,別說你懂家譜丨詳解家譜之樹狀結構圖

2020-12-16 悅華海音

世系圖表是記載家族成員信息的結構圖與表格,是家譜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也是編修(續修)族譜的中心工作。

編修者可能遇到過這種情況,把辛辛苦苦新修的家譜展現給族人時,族人的第一句話是:辛苦了!第二句話可能就是:我在哪一卷(冊、本)上,怎麼找不到呢?是不是把我落下了?編者:……

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尷尬狀況呢?主要方面是讀者沒有家譜查閱、檢索的常識;但編者也需要反思,我們在編輯世系圖表時,有沒有考慮到檢索的便利性?

要想讀懂家譜,首先要對世系圖表有個總體認識。

一、世系圖表的內容

通俗地說,世系圖表就是一個家族所有人員構成的大名單。而這個名單中的成員並不是雜亂羅列的,而是一個用血緣聯繫起來的系統。

首先,我們可以把其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視為系統的一個要素,他們按照「祖—父—子—孫」的關係構成了一個樹狀結構。

這個樹狀結構的最頂端(或者說根部)一般是一個家族的始遷祖(也叫肇基祖),也即血緣關係上的始祖。下面是一個個的層級結構,每一個層級上的成員(或者說「要素」)都是由他的子代、孫代、三代、四代乃至無窮代構成。

圖1:「家族樹」

表中的主體是成年男性,在他的名諱一側,還載有很多信息(下面是完全模型):

①他的字、號,職官,生卒年,墓地行穴方位;

②配偶的姓氏(或姓名),其父(或兄弟)姓名,籍貫,其生卒年;

③雙方子女數量,子名,女嫁某地某門,婿名(或甥名);

④對家族或社會有突出貢獻者的附傳。

圖2:女性信息在清代家譜中就存在了

二、世系圖表的形式

繁多的成員,豐富的信息,該用什麼形式體現出來呢?那就是世系圖表。其實,世系圖與世系表是表述世系的兩種不同的方式。

世系圖,是典型的樹狀結構圖,用家譜的術語叫「寶塔式」,或者「葡萄架式」,這是最適應家譜內容的形式。「祖—子—孫」以豎線連接,兄、弟以橫線連接,關係一目了然。如下圖所示:

圖3:世系圖

而世系表則是在樹狀圖基礎上發展擴充而成的,有牒記式的,如下圖,五世一提式的如文中圖2。

圖4:牒記式世系表

從原則上說,一個家族無論成員多少,都可以把他們的信息組織進這個樹狀圖中。可是實際上卻受諸多條件限制。

第一點,如果家族傳承時間久遠、成員眾多,這個圖表會很長,長到紙張容納不下。

做一假設:一個包含20000多個名字,傳了30幾代的家族如果用一張樹狀圖表達出來,您估計得準備多長的紙?

有個家族就試過了:他們把始遷祖至十八世這18代男性成員的名諱做成了一個折頁,結果這個折頁完全展開後長達15米!現在他們已發展至30幾代,如果都放進樹狀圖中,這長度不可想像。

圖5:長達15米的折頁式世系總圖

第二點,樹狀圖要素越簡單,結構越清晰,越讓人容易理解。

如圖3世系圖所示,除去主要名諱外,僅僅有右上角有「一二三四」等表示兄弟排行的數字及右下角表明傳承與遷徙的簡單說明。如果名諱旁再加上這一成員帶有的諸多信息,那麼結構會十分複雜,不僅讀譜人搞不清楚,連編修者也會陷入超密集信息所帶來的思維混亂中去。

那麼世系圖(樹狀圖),對編輯者與族譜修編有何作用,又應該如何合理使用呢?

第一、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存在。

首先,修(續)譜者,在頭腦中應始終存在著這樣一個圖,辨別縱向的親代關係與橫向的兄弟關係。

相關焦點

  • 【家譜隨筆】中國家譜概述10--世系
    近幾十年新修家譜,均按"男女平等"思想,無論男子、女子,都在家譜世系圖上有自己的位置,這是時代進步在家譜世系圖上的反映。世系圖從各家族的一世祖開始,依世次延續到編修家譜時的世次止,一般都有幾十代,有的甚至超過百代。在宋元以前,世系延續的圖表究竟幾世為一圖,並不規範。有的是十世一圖,有的是九世一圖。
  • 家譜|世系編修格式、形式、字體、人員信息格式詳解!
    家譜是中國歷史三大文獻之一,並且還是記載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記載的珍貴古籍。近年來,人們對於編修家譜的熱情逐漸高漲,但人們對於家譜的了解普遍不高,編修出來的家譜良莠不齊,不僅沒有很好的傳承家族精神,還無法讓後輩很好的學習家譜精神。
  • 正確認識家譜世系人物中史料的真偽問題!
    所見稿本《柔橋王氏宗譜》出於清代學者王棻之手,因其對本族舊譜中的世系,不但未沿襲陳說,而是在遵循「信以傳信,疑以傳疑」史家遣法的同時,詳加考辨,可供譜學研究利用者借鑑。筆者在相繼參與《中國家譜總目》、《浙江家譜總目提要》的編目過程中,對那些曾經秘不示人且散藏在民間的家譜得睹真容。毋庸諱言,一些家譜中攀附、杜撰的現象較為突出,因而被指稱為「天下最不可信之文藉」 ,為後世研究者所詬病。
  • 家譜「攀附」、杜撰「現象探析與辨偽
    民間家譜中也不乏治譜嚴謹者,清代王棻續修的《柔橋王氏宗譜》即是一例。因其博覽群書,講明譜學,古能自成體例。更為可貴的是對本族老譜世系人物的考辨,能「詳其居址,核其自出」而正其舛誤,克服了家譜中常見的「攀古人之顯者而祖之,系無所承,即向壁虛造不可知之人」 的弊端,亦為譜學研究提供了「辨偽」範例。
  • 家譜穿越時空的家族聚會
    從古至今,我們的先民們編制了難以數計的各類家譜,雖經歲月侵蝕,流傳至今的至少仍有三萬多種,其內容之豐,價值之高,很值得我們今天去了解與認識。家譜,給每人一個歸依的位置家譜,又稱族譜、宗譜、家乘、房譜、世譜等,是同宗共祖的男姓血親集團,以特殊的形式記載本族世系和事跡的歷史圖籍,內容包括姓氏源流、家族遷徙、世系圖錄、人物事跡、風俗人情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世系圖錄,即記載始祖、始遷祖以來的本家族歷代先祖名錄,這是確認是否是家譜的重要標誌。
  • 詹氏家譜 到底是什麼?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疑惑過這個千古以來的哲學難題?「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這也是清朝順治皇帝久久解不開的的心中大惑。誰讀懂了生命的來龍,生命也就成了一部深刻的書。到底「我是誰」?
  • 家譜:中華文化特有種類
    修譜反映了中國人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心理勵雙傑(家譜研究者,著有《中國家譜藏談》等):對修譜的重視,反映了中國人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心理。前人對家譜的理解是,「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也,古今士大夫必詳其譜系者,所以辨昭穆、別親疏,俾其後裔起尊祖敬宗之念,敦孝友雍睦之行」(王禧《常州董墅王氏宗譜序》)。
  • 文薈丨中國人為什麼必須有家譜?
    家譜,延續著家族的血脈,更傳承著祖上的遺訓和期望,一代代的接續,或綿延家風,或與時俱進,而為人孝悌,始終是治家的根本。如今,一本本家譜已成陳跡,流入廢品收購站、古玩店,或被圖書館收藏,很難再與家族的後人重逢。現在還講究這些的人不多了,於是起名字不按字輩,各地親戚回鄉過年,叔叔侄子相互分不清,長幼全都亂了套。
  • 這家譜有你的名字嗎?
    註:用百度APP點擊[關注]右上角【耳機聽筒模式】就可以收聽了問:什麼是家譜?答:「家譜」又稱族譜、宗譜、家乘、通譜、統譜、世譜、支譜、房譜等等,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跡的書。名稱各異,其內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區別而已,現在一般統稱家譜或族譜。家譜是系統記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緣集團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況的歷史圖集。而現今以「姓氏」為代表家譜、族譜、宗譜系統記載等!
  • 排家譜,並不是專業出版軟體的長項,不起眼的辦公軟體才更專業!
    在悅華的第一篇文裡已經說了第一條,那就是作為家譜編修者,您已經深入到印刷的整個過程中去了,與其花費那麼多時間與資金交給不精通家譜的錄入者,還不如自己動手DIY一下。悅華在長期摸索中發現,用Excel進行家族人員的錄入與世系圖表的預排,非常方便、實用。首先是Excel的行與列、單元格與家譜的世系圖表設計思想極度一致,只不過在Excel中錄入信息時自左列向右列排而己。其次,Excel信息容量很大,一個工作表能容納數以萬計的信息,非常適合家譜這種「信息密集型」文本。第三,Excel有方便的檢索功能,方便修改與校對。
  • 說家譜:蕭氏6種始祖的所指及其內在關係
    所以,我們強調,以嚴肅的態度編家譜,應以「宗系始祖」為族譜中世系圖表記載從現在到有世系「確實可知」的祖先為止,更遠的可以作為文化、作為信仰來闡述。事實上,我們的很多家譜都沒有達到這一點,包括我自己的支譜,當時從譜到譜,雖然明知有問題,但還是作為信仰而錄,顯然不是正確的態度。四、「遷入始祖」以遷居而另起隔段世係為基本條件。
  • 淺談宗譜、族譜、家譜、支譜有什麼不同?
    這裡可釋為別子本代稱其上為祖,而別子之後裔稱其上為宗。其概念是一祖之下的後裔劃分為不同類型。按「宗」的含義,實還是一祖之下所有的後裔。至於宗譜則應是同祖之完全譜牒,如缺其一支,或只記其一支,均還不為宗譜,這就是宗譜區別於家譜的地方。 什麼是族譜?
  • 新時代家譜,女子入譜的標準格式是什麼?
    家譜文化源遠流長,家譜是記載父系家族世系,以人物為核心的歷史文獻。家譜不僅能體現出中國人尊祖敬宗的優秀品德,還能教育後輩子孫。鞭策後輩成才。隨著隋唐五代的結束,修譜之風逐漸在宋朝從官方流向民間,出現家家有譜牒,戶戶有家乘的局面。蘇洵和歐陽修兩人創立的家譜體例,開創了家譜體例之先河。
  • 對家譜知識一問三不知,該如何修譜?
    家譜自古以來就有「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的說法,就是因為修譜一事太過於重要,家譜編修委員會一點也馬虎不得,所以才這麼慎重。如果隨意應付,在不知家譜相關知識的情況下,就盲目去編修家譜,等到家譜印刷完成,分發到族人的手中,才發現,世系是錯亂的,文字是錯誤的,人名也是錯誤的,就連始祖的世系都沒有搞明白。
  • 家譜排版只兩步:一建個模板,二把內容粘進去!比大象進冰箱容易
    舉個例子,比如墨線白描的先祖像,雖然是黑白色,但如果用掃描儀黑白制式掃描,原圖中其墨線的洇化、飛白等效果就出不來,無法還原原圖細節。而用彩色制式,解析度越高,細節保留越多,在列印、輸出前,將圖片改成灰度模式即可。
  • 修續族譜(家譜)的意義、周期和忌諱
    賀氏宗親 一、修續族譜(家譜)的意義 古代重視族譜(家譜)的延續,將修續族譜(家譜)的重要性概括為「敬宗收族」。「敬宗」,顧名思義,就是尊重敬仰祖宗。
  • 家譜鏈-家譜族譜製作
    家譜鏈-家譜族譜製作家譜記載著同宗共祖的血緣關係和人物事跡。是家族精神的傳承和瑰寶。一份家譜,就是一個家族的歷史書。
  • 蕭山來氏、孫氏、李氏家譜...都是這麼來的
    家譜是一種特殊的文獻
  • 辛亥百年後的滿族姓氏與家譜
    如康熙之子以「允」字始;雍正之子以「弘」字始等。 2、注重字義。這方面例子極多。 3、以數字為名。如:四十一(多鐸六世孫)、六十八(阿拜五世孫)。 4、崇佛取名。如:普照、鐵保、觀音布等。 國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譜。家族的譜書即是一個家族的歷史。
  • 家譜或許可以告訴你!
    我上班的地方,是一個少數民族地區,在這兒,很多傳統文化被相對完整的保存了下來,比如說家譜。一起工作的同事,說起他們家的家譜,總是要說很長時間,追溯到最後,就是居住在這裡的人,都是他的親戚。姓什麼,叫什麼,從哪兒來……這大概就是每一個談家譜的人,首先要解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