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M-56式105毫米榴彈炮,用二戰技術打造,服役超半個世紀

2020-12-13 丹書戰史

上世紀50年代,南斯拉夫開始設計一種105毫米拖曳式榴彈炮,當時的南斯拉夫具有不錯的工業基礎,在一些常規武器方面具有自主研發能力,而這款榴彈炮就是該國在二戰老舊火炮技術上研發而來的。

火炮在1956年批量生產,因此得名M-56,它的設計參考了兩款二戰經典榴彈炮:德制leFH 18榴彈炮和美制M101榴彈炮,兩者口徑也為105毫米。

最初型號在1951年問世,被命名為SH-1,由軍事技術學院設計,該院在1955年又設計了第二款原型火炮,被命名為SH-2。這兩款原型火炮為M-56打下了技術基礎,在1956年時定型量產。

火炮外形與leFH 18榴彈炮很相似,起初火炮採用28倍徑炮管,最大射程只有13千米,後來更換為30倍徑炮管,之後又更換為33倍徑的炮管,這一型號也是該系列火炮最普及的,被稱為M-56A1。

M-56A1戰鬥重量2370千克,有帶駐鋤的開式炮架,發射分裝式彈藥,炮管俯仰角度為-9°~65°,射程在2千米~18.1千米之間,戰鬥射速6~8發每分鐘。33倍徑的炮管經過強化加固,設計使用壽命可完成18000次射擊。

作為一種戰後研製的輕型榴彈炮,M-56無疑是非常成功的,和AK-47這些經典武器一樣,它沒有什麼明顯的長處,但也沒有什麼明顯的短板,各項性能指標都在及格線以上,適合廣大的第三世界國家使用。

M-56榴彈炮雖然是上世紀50年代定型的,但是卻一直使用至今,哪怕南斯拉夫已經不存在了,塞爾維亞也在繼續生產這款火炮,並且以它為基礎研製了M-09式105毫米自行榴彈炮,這是一種卡車式自行火炮,具有直瞄射擊和間接射擊能力,安裝有比較新式的集成火控系統,具備基本的防禦能力,以及安裝了一挺12.7毫米重機槍用於自衛,隨車攜帶60發炮彈和若干機槍子彈。

或許很多人並不知曉這款火炮,但它確實是一款服役範圍很廣的火炮,僅在1998年至2004年,就生產了超過1500門,它們除了塞爾維亞自用,還出口到墨西哥、薩爾瓦多、瓜地馬拉等十餘個國家,在中東地區的一些戰鬥中也有它的身影,可以預見這款火炮很可能還要在部分國家或地區服役多年。

相關焦點

  • 進擊的謝爾曼,二戰後出現的一些M4改進型坦克
    這種改裝在技術上是湊合,在性能上是倒退,所以一旦以色列從外界獲取到正規火炮後,這些謝爾曼·克虜伯就又被改回安裝75毫米火炮或105毫米火炮的比較正常的型號。1960年左右以色列再次進行升級,從法國引進了105毫米CN-105-57火炮,這種炮是AMX-30坦克所用火炮的縮短版。安裝105毫米加農炮的型號被稱為M-51超級謝爾曼,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較為活躍,其發射的破甲彈可以擊穿蘇制T-62坦克正面。
  • 罕見的二戰德國35.5釐米M1攻城榴彈炮,出門要帶龍門吊
    二戰期間德軍裝備了五花八門的重型火炮,其中大部分都為人所熟知,例如著名的800毫米古斯塔夫巨炮、卡爾臼炮等,不過也有一些不那麼出名的重炮,例如德國在二戰中曾少量裝備的M1式35.5釐米超重型攻城榴彈炮。
  • 如果斯柯達220毫米攻城榴彈炮,可能最後都成為德軍攻城利器?
    在20年代,斯柯達公司認識到許多歐洲中小型國家實際上並不需要重型機動榴彈炮,而是需要一種口徑適中的大口徑榴彈炮,用於防禦縱深較小的國土,或在某些衝突中用於轟擊敵人要塞等目標,斯柯達公司決定研製220毫米口徑攻城炮。
  • 志願軍的武器:美制155毫米榴彈炮,直接從敵人手裡繳獲
    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在朝鮮戰場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進行了長達2年零9個月的艱苦戰鬥,付出了重大犧牲,最終贏來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紀念偉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抗美援朝戰爭,我們不定期推出系列文章,介紹有關於志願軍和抗美援朝的方方面面。
  • 二戰不只有史達林之錘,元首也有他的小錘錘-Mrs18型210毫米重炮
    二戰蘇聯B-4榴彈炮以其巨大的破壞力,被士兵們稱為「史達林之錘」,在多場攻堅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於衷愛重型火炮的元首來說,當然不能容忍蘇軍單方面風光,在二戰前也研發了類似的武器裝備--Mrs18型210毫米重型榴彈炮。
  • 為什麼還保留122毫米榴彈炮?口徑統一為155毫米不好嗎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PLZ07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將在不久的將來取代中國裝備了幾十年的152毫米榴彈炮和130毫米加農炮,成為中國未來旅級單位的骨幹。這些槍自動化程度高,射程遠。他們可以輕鬆地向18公裡外發射122毫米手榴彈。如果他們使用底排火箭,射程可以達到27公裡,這在美國不低於155毫米口徑。
  • 二戰不只有史達林之錘,元首也有他的小錘錘——Mrs18型210毫米重炮
    二戰蘇聯B-4榴彈炮以其巨大的破壞力,被士兵們稱為「史達林之錘」,在多場攻堅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於衷愛重型火炮的元首來說,當然不能容忍蘇軍單方面風光,在二戰前也研發了類似的武器裝備--Mrs18型210毫米重型榴彈炮。
  • 火力才是王道:從M7到M41,二戰美軍中小口逕自行火炮進化之路
    戰前的嘗試 其實美軍關於自行火炮的嘗試最早可以追溯到一戰末期,當時在萬能的霍爾特拖拉機底盤上,美國人為其裝備了M1916型75毫米野戰炮和M1920型105毫米野戰炮,雖然這些效率極低的自行火炮最終未能進入美軍服役,不過卻為美軍以後發展更加先進的自行火炮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儲備。
  • 印度將部署155毫米榴彈炮,射程36千米,曾是我們渴望的裝備
    據印度《金融快報》網站表示,印度軍隊已經開始準備在中印邊界地區部署FH-77B型155毫米榴彈炮。這款榴彈炮原產國為瑞典,發射特殊彈藥時,最大能夠達到36千米的射程。由於該炮誕生於1980年,所以總體技術在現如今的時代下已經落後。
  • 中國155毫米牽引式榴彈炮,為何現在只有39倍徑一種?其他的呢?
    66式為28倍徑152毫米加農炮為了改善當時中國炮兵的裝備質量,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從西方進口了全套的155毫米45倍徑牽引式榴彈炮技術,在與當時自己的152毫米加農炮進行對比之後,發現西方的155毫米45倍徑榴彈炮在性能上全面佔優,於是決定以西方進口的技術為基礎,發展出國產版本的155毫米45倍徑火炮家族。
  • 俄羅斯2S7M型203毫米自行加農炮升級
    2S7M型203毫米自行加農炮    近期,俄羅斯烏拉爾運輸機械公司完成2S7M型203毫米自行加農炮(簡稱2S7M)的現代化升級,即將交付俄軍部隊繼續服役。然而,在遠程壓制火炮領域,203毫米口徑早已落伍,取而代之的是52倍徑155毫米自行榴彈炮。那麼,為何俄羅斯仍死抱這種「冷戰恐龍」不放手呢?    203毫米巨炮    上世紀30年代,為彰顯蘇聯軍事工業的進步和蘇聯紅軍的強大,在史達林的親自過問下,蘇聯推出B-4 M1931型203毫米重型榴彈炮(簡稱B-4榴彈炮)。
  • 中國公開新一代車載122毫米榴彈炮,適合高原山地作戰,戰場生存能力強
    在軍方已經建立了一個新型的集成移動榴彈炮的武器設計,通過嚴格的地面機動和122毫米炮,此舉有可能提高使攻擊戰術的新水平。 軍方公開的報導將其描述為「一種新型榴彈炮,該榴彈炮似乎是基於六輪東風猛士越野突擊車開發的,它的車頂上有一門122毫米炮。這種榴彈炮是在2020年下半年與部隊一起調試的。
  • 俄羅斯2S7M型203毫米自行加農炮升級
    ↑2S7M型203毫米自行加農炮近期,俄羅斯烏拉爾運輸機械公司完成2S7M型203毫米自行加農炮(簡稱2S7M)的現代化升級,即將交付俄軍部隊繼續服役。203毫米巨炮上世紀30年代,為彰顯蘇聯軍事工業的進步和蘇聯紅軍的強大,在史達林的親自過問下,蘇聯推出B-4 M1931型203毫米重型榴彈炮(簡稱B-4榴彈炮)。該炮全重15.8噸,比許多坦克還重。
  • 09式122毫米輪式自行榴彈炮不香了,新的122輪使用新一代越野軍車
    09式122毫米輪式自行榴彈炮是我國在本世紀初期研發的一款先進火炮,09式大約在2009年服役。這款火炮的性能非常突出,比如越野機動性能,可靠性能等等。在我國氣象條件複雜、地形複雜的青藏高原地區,09式122毫米輪式自行榴彈炮就表現出了優異的綜合性能,尤其是可靠性。這款自行榴彈炮,至今仍是我軍主力火炮之一。
  • 二戰德軍的野牛、黃蜂、蟋蟀再到野蜂,現代自行火炮的開山之作
    該炮炮身長1680mm;最大射程4700m。 在發展反坦克用的自行火炮的同時,德國人也對自行榴彈炮予以足夠的重視,先後進行了不同口徑、不同身管的火炮的裝車試驗,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德國軍隊對波蘭和西歐發動「閃擊戰」取得成功,特別是進攻蘇聯之後,德軍統帥部深感牽引式火炮跟不上坦克推進的速度,要求加速研製和生產自行火炮的呼聲甚高。因此,德國便同時開始研製自行反坦克炮和自行榴彈炮。
  • 二戰時期各國火炮裝備介紹德軍二戰時期系列火炮最為強勁且實用
    說到了二戰時期各國裝備火炮裝備,首先要必須介紹兩個國家火炮,那就是瑞典和捷克這兩個國家是火炮裝備雖然在二戰中性能不是最突出的但卻是裝備在各國裝備中火炮中最廣泛和實用的,瑞典的福博斯火炮,曾經在二戰中一共裝備了超過50個國家,其中包括福克斯75毫米步兵炮35倍徑和40毫米的福克斯通用高射炮
  • 冷戰怪獸來了:世界最強大自行榴彈炮重新服役,俄軍大炮兵甦醒了
    據悉,隸屬俄羅斯技術集團烏拉爾車輛廠的烏拉爾運輸機械公司正在對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自行榴彈炮--馬爾卡自行榴彈炮進行現代化改造,其火炮口徑達203毫米,還可以遠距離發射混凝土爆破彈、化學炸彈甚至戰術核炸彈。
  • 俄研製全球最強大自行榴彈炮完成改裝,一記錄遠超美M110自行火炮
    2S7M 自行榴彈炮是俄羅斯20世紀80年代生產的2S7「芍藥」型自行火炮的改進型。2S7自行榴彈炮仍被視為目前世界上威力最強的火炮之一。這種遠程火炮裝備部隊後,顯著提升了蘇軍地面遠程壓制火力,特別是能向北約部隊的戰線後方發射戰術核炮彈。
  • 射程高達40公裡,使用鈦合金打造,小身材大威力的M777榴彈炮
    輕便火炮的發展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英國維克斯造船與工程有限公司計劃研發一種射程足夠大但是重量不像二戰一樣普遍過重的牽引式大口徑火炮,當時這家公司的目標是為了競標美國陸軍的火炮方案的,但是最後美國海軍陸戰隊卻盯上了這款火炮,並最終發展出了一款兼顧高機動力性和超遠射程的遠程火炮-M777榴彈炮
  • 美國海軍陸戰隊發射強大的M777 155mm毫米榴彈炮
    美國海軍陸戰隊發射強大的M777 155mm毫米榴彈炮 製造商:英國宇航系統公司 服役:美國陸軍,USMC 口徑:155毫米 重量:7,500磅 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