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走棋爆火,但沉睡已久的MOD遊戲只融化了冰山一角

2021-02-15 遊戲陀螺

文 | 遊戲陀螺 傑克遜


導讀:

 

誰也未曾想過,2019年的第一個爆款是《DOTA2》平臺下的MOD遊戲《刀塔自走棋》,也未曾想過,巨鳥多多會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將「自走棋」玩法帶入到手遊的行列中——遊戲陀螺了解到巨鳥多多工作室放出消息,將與龍淵網絡、Imba傳媒攜手打造《自走棋》手遊,並且遊戲已經在官網開放預約。

 「自走棋」的成功凝聚了背後無數MOD開發者的汗水,經歷了十幾年的積累與沉澱,才有了今天的輝煌。鑑於不少玩家與從業者對「自走棋」的好奇,下面遊戲陀螺將回顧這個品類的「前世今生」,從更全面的角度了解一款遊戲的成功並非偶然。

 MOD的「玩家世界」

 

所謂的MOD遊戲,是原遊戲把編輯器開放,讓玩家擁有自主的修改權利,可以對遊戲之中的道具、角色、故事情節進行重組,簡而言之,玩家可以利用遊戲中的部分資料,設定出新的故事情節以及遊戲模型,使修改後的遊戲成為建立在自己規則下的「作品」。不少改動後的「作品」,擴充了原遊戲的玩法內容,甚至擁有了超越原遊戲的可玩性和耐玩度。

 

在早期的時候,《魔獸爭霸3》的MOD遊戲還未得到開發,所有玩家製作者都是處於摸索、思考階段。直到「冰封王座」版本的到來,《魔獸爭霸3》地圖編輯器得到了升級,大量優秀的地圖編輯器作者湧入,同時隨著浩方、U9等平臺紛紛加入,在2006年時,《魔獸爭霸3》的MOD遊戲迎來了井噴期,這個時期的作品無論是畫面還是質量都達到了很高的水準,而創意就成為了在眾多良作中殺出重圍的最強武器。

 

直到今天,《守衛劍閣》、《澄海3C》、《達爾文進化島》等經典地圖還擁有一定的受眾群體,而這些地圖也給予了無數遊戲製作人創意靈感。例如,《植物大戰殭屍》,其靈感來源便是《魔獸爭霸3》中以《守衛劍閣》為代表的塔防類MOD遊戲;在《達爾文進化島》中也可以看到「吃雞」玩法的雛形。


不少後來者,還可以在「前輩們」的基礎上,對地圖進行二次修改,《DOTA2》便是如此。《DOTA》的原型是一名國外玩家在《魔獸爭霸3》中製作的一張RPG地圖,而玩家冰蛙看到了這張地圖,並在其中進行優化升級,從而使得《DOTA》開創並引領了往後十數年的MOBA潮流。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魔獸爭霸3》中,MOD的開發已經成為一種遊戲文化,基於這種鼓勵玩家創作的開放平臺,讓不同的遊戲創意發生碰撞與融合,進化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體系。

「自走棋」成功非偶然 

 

實際上,經過多年發展,「自走棋」在玩法層面已經具備相對獨立與成熟的體系。在《魔獸爭霸3》中,《戰三國》(2013年)、《寵物小精靈防禦戰》(2014年)、《忍法戰場》(2018年)、等經典的MOD遊戲都是「自走棋」玩法的源頭。這套玩法的核心規則均是8個玩家在遊戲之中通過組合不同的棋子來進行防守,同時自身組合出的棋子陣容每一輪會向不同的對手發動進攻,這種遊戲方式,呈現給玩家的是一種全新的吃雞塔防遊戲。

 

談論「自走棋」為何成功,可能得從這類玩法中首個較為成熟的《戰三國》說起。


在《戰三國》中,玩家在開局階段便需要升級多個「基礎棋子」,並通過「買賣棋子」的方式進行經濟積累,同時,玩家還需要考慮在恰當的時機「攀升科技」以及「購買裝備」。而在《刀塔自走棋》中,玩家僅需要考慮「刷新、購買棋子」、「調整棋子站位」以及「升級人口上限三兩個操作。

 

可以看到,這種做法實際上會使得玩家損失了一定的操作感,但相對應的,也簡化了遊戲流程以及降低了玩家的上手難度。

 

這種「減法」同樣體現在棋子羈絆上,《刀塔自走棋》也做出了相應的優化。相比《戰三國》、《忍法戰場》棋子的最多擁有五個羈絆數,《刀塔自走棋》的棋子羈絆數只有兩個(特殊棋子有三個)。羈絆數的減少,也降低了玩家的入門門檻,然而,如果對策略玩法有更高要求的玩家,則會偏好《戰三國》等「老產品」,因為在陣容變換上有著更多的可能性。

 

可見,在《刀塔自走棋》前便體驗過「自走棋」玩法的玩家,會因為遊戲損失了一些操作感而降低了遊戲樂趣。《刀塔自走棋》為了彌補遊戲樂趣點,便在其中增添了遊戲變量——裝備。在遊戲中,玩家可以在固定回合內「打野怪」隨機掉落裝備,這種設定的優點在於,提升了遊戲的變數,一件好裝備的產出或許會使得劣勢方翻盤優勢方。

 

成功的另一個關鍵詞:IP

 

無論是《戰三國》、《忍法戰場》還是《寵物小精靈防禦戰》這些「自走棋」的遊戲,雖然沒有能夠突破MOD的束縛,獲取更大範圍用戶的擁簇,但他們在《魔獸爭霸3》平臺上每日最高在線人數都是在萬人左右。這些「自走棋」遊戲能吸引如此多用戶進場的因素,一方面是遊戲玩法本身更為硬核,另一方面他們還有一個關鍵詞:IP用戶。

 

「三國」、「火影忍者」、「寵物小精靈」這些IP,有著無數的粉絲擁簇,這些用戶願意為這些IP買單。而《刀塔自走棋》也是同樣道理,遊戲依附於《DOTA2》的體系之下,並且巨鳥多多工作室是忠實的DOTA玩家,所以他們選取了《DOTA2》的角色模型進行遊戲創造。

 

而DOTA這個IP本身也是由《魔獸爭霸3》的MOD遊戲獨立而來,從一個附屬玩法,變成了單獨的品類。所以,很多《魔獸爭霸3》玩家也很好的融入DOTA的IP之中,從而成為了「自走棋」的用戶之一。

 

同時,相比於《戰三國》等「自走棋」類遊戲,受眾僅限於國內玩家的問題在《刀塔自走棋》得到很好的解決。因為《DOTA2》伺服器是面向全球的,以至於他們有著更廣闊的受眾群體。所以,當海外玩家看到這樣一款集合了國內玩家智慧的「自走棋」遊戲後,遊戲也逐漸在海外玩家圈子發酵開來。

 

通過不少「自走棋」的創作迭代,到了《刀塔自走棋》這一最新「作品」意外走高,最終才有了這一類「國產遊戲」向外輸出的機會。

 

 不止境的「自走棋」

 

數十年的沉澱加上對MOD遊戲的熱愛,讓國人的遊戲智慧為世界所見,越來越多的從業者發現,「自走棋」並非一個小眾的產品,如果繼續加入更多的創新點,這個品類是否有機會邁向更廣闊的空間?

 

小眾,因仍受限「非獨立」、「特定圈層」

 

事實上,目前的「自走棋」遊戲,要走向更多的玩家受眾,仍受限與許多因素。比如在遊戲啟動上,無論是《戰三國》還是《刀塔自走棋》他們都是依附在遊戲平臺之上,玩家若想體驗遊戲,必須安裝《魔獸爭霸3》或者《DOTA2》。尤其是《DOTA2》,遊戲文件所佔據的內存高達23G,並且需要與《DOTA2》玩家共享伺服器,隨著遊戲玩家的不斷增加,伺服器問題也愈發嚴重,如今的伺服器就因為人數過多,導致在某些時間段會存在伺服器崩盤等因素,從而影響了玩家的遊戲體驗。

此外,DOTA的IP是否限制了「自走棋」受眾的擴充?無可厚非,因為DOTA的IP,《刀塔自走棋》吸引了一大批擁簇者,但對於新生代玩家而言,他們對DOTA並不熟悉,並不能很好的get到「棋子」之間的羈絆。從《戰三國》、《忍法戰場》等例子可以看出,「自走棋」玩法對題材有著極高的包容性,任何題材都可以很好的融入到「自走棋」玩法之中,甚至不同的IP題材本身就有可能給遊戲帶來更多元的玩法。當一款大眾題材的「自走棋」遊戲讓更多玩家所接受,「自走棋」的影響範圍會再次被放大。

 

突圍:需適應多平臺的玩法

 

在手遊化趨勢下,全球的玩家已經習慣了在移動端上體驗遊戲,今天,流行於大眾視野的產品,多基於全平臺開發,如《堡壘之夜》、《爐石傳說》。隨著「自走棋」玩法的火爆,將「自走棋」玩法移植到手遊之中,也成為了眾多廠商的課題。

 

在國內,也早有廠商這麼做了,但效果並不好。從《眾神領域》到《俠客自走棋》,這些「自走棋」玩法的遊戲在上線後便遭到了玩家的牴觸——經濟系統、棋子羈絆和對戰玩法上完全照搬;再加上遊戲畫面、界面UI與操.作方式上的簡陋,引起了玩家一致的批判。粗製濫造的手遊自走棋,即便是棋癮再大的用戶,也無法接受。

不僅僅是上述這兩款遊戲,早在今年一月份時,不少國內從業者借這股熱點勢頭,就已經上演「自走棋」商標的搶註,其中不乏騰訊、網之易、暢遊、電魂等上市遊戲公司。一時間,哪家大廠將會推出更高品質的「自走棋」手遊成為玩家新一輪討論的焦點,這無疑加快了巨鳥多多對於產品手遊化的進程。

此次巨鳥多多放出的手遊預約官網,明確的表達了與龍淵網絡及Imba傳媒的合作,從產品研發、技術支持及後續賽事開展等內容板塊,巨鳥多多似乎已經有了相當長遠的市場規劃。但是對於用戶而言,能否完美實現PC端的遊戲品質,乃至是否有更加符合移動端特點的產品優化才是他們關注的重點。

 

我們常說一款遊戲的天花板,取決於製作人的高度。如今,我們從《刀塔自走棋》中感受到「自走棋」玩法的創新力和市場突圍能力,而今天的玩家對遊戲內容也越來越嚴苛,那麼做遊戲的人需要做的就是去解讀與尋找玩家的語言,做出玩家喜愛的產品。

 

結語:

過去,一直都是國外向國內輸入遊戲產品,甚至我們可以看到玩家在Steam上向一些海外遊戲發布評論「I need Chinese」。誠然,國內遊戲市場落後歐美日韓十幾個年頭,在遊戲品質上,我們暫時製作不出類似《戰神》、《GTA5》等集優質畫面、豐富玩法於一體的高質量遊戲。但我們並不乏遊戲創意,近來Steam上湧現出的《太吾繪卷》、《中國式家長》等創意類遊戲都得到了海外市場的認可。

 

自走棋的成功,證明了一代又一代玩家創作者的努力沒有白費,它讓海外市場看到了中國遊戲的潛力,也讓我們看到了國產遊戲行業未來的希望。建立在MOD遊戲上的開發文化與匠人精神,不僅僅應該停留在玩家層面,更應為國內諸多遊戲廠商所學習。今天,玩家創作者們引領了國內遊戲行業的新風潮,並且打開了MOD遊戲在海外的市場缺口。明天,希望遊戲廠商能更多地關注以「自走棋」為代表的MOD遊戲發展,為更多的遊戲製作者創造機會,讓MOD遊戲的土壤更加肥沃,開創遊戲行業新的未來。

 

 

我要找遊戲陀螺:

商務合作/採訪/投稿:

西瓜(微信號 18659030320)

劉威(微信號 18948723460)

文靜(微信號 mutou_kiki)

行業爆料:boq(微信號 boq270756)

投稿郵箱:tougao@youxituoluo.com

2019國風+數字創意創新大賽,正火熱報名中

「好看」的同學都會升職加薪遊戲大賣~

相關焦點

  • 《刀塔自走棋》遊戲火了,「自走棋」商標註冊亂了
    《刀塔自走棋》,是巨鳥多多工作室開發一款休閒對戰遊戲,誕生於Dota2的自定義地圖編輯器,於2019年1月4日正式登陸Dota2自定義遊戲專區。1月13日《刀塔自走棋》同時在線人數首次突破10萬,次日,電魂網絡和龍淵網絡兩家公司申請了「自走棋」商標,這也是能夠查詢到的「自走棋」商標最早的申請記錄;
  • 刀塔自走棋手遊版《自走棋》正式公布 Q版畫風超萌
    《刀塔自走棋》開發團隊巨鳥多多正式宣布推出《自走棋》手遊 !這款讓大家心心念念的國產人氣作品終於推出了自己的獨立遊戲!該作將由龍淵網絡發行,並由 IMBA TV 進行市場開發和推廣。之前皮皮君還擔心是否會負氣中國海外發行,看到國服推出的消息真的讓人懸著的心瞬間落地了。《自走棋》手遊預計於3月下旬開啟首次限量刪檔測試。
  • 自走棋再向前邁了一步
    2019年初,我們發布了一篇報導《刀塔自走棋》的推文,對那一周突然熱度爆炸的自走棋玩法做了簡單介紹。之所以僅做簡單介紹,是因為自走棋在2019年就不算是個新玩法,早在遙遠的《魔獸爭霸3》時代就已有《寵物小精靈防禦戰》這種玩法差不多的RPG地圖。
  • 2018年「吃雞」,2019年自走棋,2020年什麼樣的遊戲會火?而它
    在2018年,此類遊戲悄悄地爬進了大型和小型網吧的計算機中。這項工作是由藍洞開發的絕地求生。遊戲的原始來源是日本作家高木裕樹(Takahiro Hiroki)所寫的同名小說,以及後來對電影的翻拍。 《絕地求生》的首席設計師布倫丹·格林(Brendan Green)極為喜歡這項工作。最初只是一名攝影師,他甚至開始學習如何自己製作mod,並在Armed Assault 2中製作了Battle Royale mod。此後,此mod的下載量超過了100萬。
  • 無限進化自走棋:起源於棋又超脫於棋,現代棋類遊戲的成功典範
    直到今天自走棋出現在了玩家眼前,它原本是一個小工作室按照DOTA2的設定製作出的一款小遊戲,誰知一經推出後立刻火遍全球。自走棋的玩法很簡單,玩家在對戰中可以獲得金幣,囤積的越多利息給的也就越多。玩家擁有金幣後則可以購買商店中的英雄來為自己作戰,湊齊三個同樣的角色便可升級,滿級後的英雄擁有極強的實力足以左右戰局的發展。
  • 《自走棋》開發大爆料!遊戲設計細節全方位問答
    一張地圖讓「下棋」成為流行語,讓無數遊戲主播「不務正業」,讓《DOTA2》淪為「啟動器」,甚至拉動了遊戲的在線人數,《刀塔自走棋》近期真的很火!
  • 《多多自走棋》保持原創初心,堅守自走棋玩法深耕不輟
    全新版本「龍脈覺醒」已於1月28日更新上線!在這個全新的版本之中,除了開啟S10全新主題賽季——「龍脈覺醒」以外,還會為大家帶來期盼已久的新棋子:熊貓人!基於之前《多多自走棋》PC版已在EPIC與WEGAME平臺開啟免費下載,自此《多多自走棋》將成為一款跨主機、PC、手遊三個平臺且戰鬥互通的公平競技策略遊戲。
  • 魔獸自走棋登場,LOL自走棋內測信息流出?
    當初刀塔自走棋火的時候,很多人都說這個遊戲只是曇花一下罷了,但是歷經了這麼長時間的洗禮,它不但沒涼,反而越來的火爆,遊戲的訂閱人數超過百萬
  • LOL自走棋公布之後,V社認真了...V社自走棋來了!
    今年,自走棋的玩法非常火爆,一時之間萬物皆可自走棋,許多遊戲都推出了自己的自走棋玩法
  • 當Moba遊戲都開始做起了自走棋,誰能成為下一個爆款?
    如此種種足以證明自走棋已經更為了新一代的「現象級」遊戲,當這種玩法火了之後自然會有人跟進,於是乎我們便看到了大量的自走棋遊戲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的冒了出來。因為自走棋身上帶有濃厚的Moba血脈,所以在這些自走棋遊戲的浪潮中我們可以發現,許多Moba遊戲都開始推出了自走棋模式,例如LOL與Dota2的官方自走棋。除開這兩個巨無霸之外,一些有著大量忠實玩家的Moba遊戲也摩拳擦掌準備進軍自走棋。那麼問題來了,「自走棋」這一玩法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引得無數廠商競折腰?一切的開始都得從《刀塔自走棋》的異軍突起說起。
  • 官方有意推出《刀塔自走棋》手遊!林俊傑也愛玩
    說到最近最火的遊戲,除了《Apex英雄》,就非《刀塔自走棋》莫屬了。這款遊戲雖然只是DOTA2自定義地圖中的玩家自制地圖,但是卻因為「下棋」一般的玩法,鬥智鬥勇的競技體驗,而爆紅遊戲圈。
  • 2020五大最火「自走棋」!各具特色!
    steam平臺好評率:84% 在線人數:第四位自走棋為什麼能火玩過的玩家都心知肚明——賭博加運營,雙重快樂,畢竟輸了可以甩鍋給運氣,贏了可以當自己是天選之子,但運氣也成為了自走棋的一個限制,幾個自走棋的高手都告訴我當你熟悉了遊戲中的各種套路之後,接下來就開始考驗運氣,運氣差的時候50塊錢都搜不來一個潮汐,
  • 周末玩什麼:《刀塔自走棋》很火,但也許它就要被「遺忘」了
    熊宇:「自走棋」,就是自己會走的棋最近,《刀塔自走棋》(「自走棋」 「刀棋」)火了,這款《Dota 2》的Mod在Steam的創意工坊中有120萬人的訂閱量,同時在線人數一度超過13萬人,甚至它還獲得了V社的贊助,將舉辦一個Mod的專屬比賽。《刀塔自走棋》是《Dota 2》的衍生作品,遊玩完全免費。
  • 這款曾霸榜TapTap的遊戲,創造了不一樣的自走棋玩法
    一年過去了,遊戲的版本號從1.0上升到了2.0。別看數字只動了1,期間經過了3次改頭換面的重大更新,25個大版本更新和上百個小版本更新。 而最近,他們又推出了一個重磅的更新:召合戰棋——基於《召喚與合成》原版玩法的自走棋玩法。
  • 移動端《刀塔自走棋》測試服火爆開放,搶先體驗!
    當然要屬《刀塔自走棋》。這款遊戲自 1 月 4 日正式登陸 Dota2 自定義遊戲專區以來,便迅速在玩家圈內爆紅,很大一批 DOTA2 玩家紛紛下水,沉迷於下棋無心 DOTA。那麼這款遊戲究竟有什麼樣的魅力,為何深受玩家的喜愛呢?首先《刀塔自走棋》是在 dota2 基礎上衍生開發而來的策略對戰棋牌遊戲。
  • 2019年流行起來的自走棋是否能掀起遊戲圈新一輪變數
    雖然家常菜在慣性惰性作用下,久吃不厭。但人是情感動物,偶爾也要嘗嘗鮮吧。2019年,有一種新形式的遊戲類型出現了,自走棋。說它是新形式遊戲類型,是因為嚴格意義上來講,之前的遊戲市場並沒有將這一玩法單獨拎出來製作成一個專門遊戲產品。自走棋一經問世,陸續有玩家「淪陷」了。
  • 兵家必爭自走棋
    《刀塔自走棋》這一「草根爆款」的出現,既是偶然,又是必然。一款遊戲只要有玩家自主編輯器,就充滿著無限可能。這一被遊戲界奉為圭臬的真理,在無數作品上得到了驗證。運營伊始,這款遊戲就早早上線創意工坊編輯器,「亂戰先鋒」,「鉤肥大戰」,「10v10」這樣的DIY地圖雖說沒能大熱,卻始終有著不俗的人氣。「現象級」的《刀塔自走棋》就誕生在這片沃土上。論核心玩法,自走棋脫胎於《魔獸爭霸3》的對戰TD,其出品小組「巨鳥多多工作室」也是RPG地圖《寶石TD》的製作方。《刀塔自走棋》並非無中生有的創新,而是對老元素的優秀整合。
  • 首測遭TapTap玩家瘋狂吐槽的《自走棋》手遊,真的只值2.7分嗎?
    一方面,在限量測試時,TapTap上未能獲得測試資格的玩家憤怒地將測試服評分刷至2.7;另一方面,《夢塔防》、《戰爭藝術:赤潮》等手遊已上線或即將上線自走棋玩法,有些廠商的二次元自走棋產品也已提上日程。
  • 多多自走棋這操作真迷了
    《多多自走棋》雖然玩法是獨立的,但本質上是衍生自《刀塔2》的玩家自製模組,甚至可以說前者之所以能火,都是靠《刀塔2》給了一個合適的舞臺。假設我們仔細分析一下MOBA遊戲的發展歷程就能知道,《多多自走棋》這一步走的雖然出人意料,但也算是順應了遊戲史的發展潮流,甚至可能給玩家更多驚喜。
  • 騰訊多多自走棋宣布停運 多多自走棋停運補償內容一覽
    《多多自走棋》停運公告騰訊多多自走棋在一年前上線,上線後風頭一時無兩,不過此後玩家不斷流失,在8月5日騰訊多多自走棋也宣布停運退市。為了補償玩過遊戲的玩家,騰訊也開展了補償策略。那麼這次的補償要如何領取呢?這裡就為大家帶來騰訊多多自走棋停運補償活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