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咖啡是咖啡中的勞斯萊斯

2021-02-14 Study4為愛而學

喝下第一口臺灣咖啡,淺嘗時舌尖微苦卻慢慢由苦轉為甘甜,那股香甜、甘醇、濃鬱在嘴裡久久不散,當溫度約略降至85℃時再入口,令人難以忘懷的滋味再度湧上心頭,也許帶著些微杏仁香,也許帶著些微核桃香。當這沁上心脾的獨特芳香似乎還停留在口中,那濃濃的甘甜已悄然地充滿整個喉韻,幸福的微醺感也隨之向人襲卷而來。 

其實真正喝過『臺灣咖啡』的人,會被臺灣咖啡多層次的口感所觸動,除了咖啡本身具有豐富的油脂、獨特的香氣之外,入口濃、純、香的層次非常豐富,而且回甘迅速,真可以說是咖啡中的極品,曾經有人形容臺灣咖啡是咖啡中的「勞斯萊斯」! 

臺灣咖啡以「黑金」姿態崛起,烘焙好的頂級豆子,一磅飆到4000、5000元臺幣高價,行情與高價位的麝香咖啡不相上下。只要冠上「臺灣咖啡」,價位馬上三級跳,咖啡廳裡,一杯臺灣咖啡要價200到300元臺幣,「烘焙好的最貴飆到一磅4000、5000元臺幣天價。國外高價位的麝香咖啡,在百貨公司一磅標價6000、7000元臺幣,其他通路管道不過3000、4000元臺幣就可買到。 

臺灣咖啡貴,不單因產量少、物以稀為貴,人工成本過高更是關鍵,臺灣女工工資每天起碼20美元,第三世界生產國卻往往不到1美元。這也是臺灣咖啡在大型咖啡商成本考量下,只願意進口而不願採購本土豆的原因。 

臺灣咖啡曾是日本天皇御用咖啡,古坑鄉農會供銷主任楊復原指出,臺灣咖啡有不苦、不澀、不酸、溫潤的層次感,海拔高者入喉格外香醇、滋味豐富。

依據古坑鄉公所網站數據顯示,目前臺灣咖啡產地有南投惠蓀林場和鹿谷、雲林荷苞山、臺南崁頭山、花蓮瑞穗農場、嘉義阿里山、屏東大武山,種植面積約七百公頃,年產量約百公噸,尚不足臺灣消費量的十分之一,所以咖啡豆絕大部份仍仰賴進口。由於進口咖啡豆價格遠低於產量稀少的本土咖啡豆,站在商業考量下,業者很難不將本土豆與進口豆混用,而堅持一豆不混的業者,則顯的艱辛孤獨卻更彌足珍貴。因為咖啡豆的特性,和茶葉其實是一樣的,每一座山所產出來的咖啡豆都有不同的風味,如果和其他進口豆或是較低海拔的咖啡豆混在一起,就會失去他原來的風味,所以真正的好茶與好咖啡是應該很純很純的。

由於產銷特性,臺灣咖啡雖貴為勞斯萊斯,主要的銷路卻是精品咖啡愛好者與鄉間休閒精品咖啡館,忙裡偷閒走一趟臺灣咖啡產地,南投惠蓀、雲林古坑、臺南東山、花蓮舞鶴、嘉義阿里山等農場咖啡館,欣賞帶有茉莉花香的咖啡樹小白花,由群山疊翠,到蔚藍海岸,悠閒喝杯咖啡,俯攬不同海拔美景,感動浪漫時刻!

鴻豆王國  

熟悉咖啡的人士都知道咖啡主要分為三大類:阿拉比卡(Arabica)、羅布斯塔(Robusta)與賴比瑞亞(Liberica),臺灣咖啡指的是阿拉比卡咖啡。

論及臺灣咖啡的歷史要溯及清朝時期,當時荷蘭人就曾少量引進。日本明治時期(1868至1912年),將咖啡栽種在小笠原諸島,而後更廣泛的栽種在衝繩和當時屬日本殖民地的臺灣,然而臺灣因氣候、緯度、土壤皆優於日本環境,故所生產的咖啡品質更優於日本。在2003年重新掘起臺灣咖啡熱之前,少數不放棄臺灣咖啡的有心人士保留著日據時期的原種咖啡──阿拉比卡咖啡,這些少數的擁戴者,為今日臺灣咖啡的捲土重來奠定了重要的根基。

古坑鄉荷苞山與華山,在日據時代就由經濟農場直營栽種約75公頃的阿拉比卡咖啡樹,當年這裡的咖啡品質特別好,曾進貢給日本皇室享用,尊榮的價值等同臺灣檜木。10幾年前,張來恩回到荷苞山家鄉,重新在荷苞山種植咖啡樹、開設的巴登咖啡,是最早為古坑咖啡打響名號的人,也是最早將「臺灣咖啡」商品化的咖啡廳。荷苞山與華山海拔約300到600公尺不等,屬沙質土壤、排水性良好,特別適合種植阿拉比卡咖啡樹。10年前荷苞山只種2公頃咖啡樹,去年暴增到100公頃,主要種植地點在華山、桂林及荷苞山;華山與桂林因能眺望嘉南平原,山頭開了50、60家的景觀咖啡,成為臺灣咖啡產地中擁有最多景觀咖啡的地點。

如何關注臺灣風土民情

讓你理解最真實的臺灣,讓你了解臺灣人在想什么


相關焦點

  • 今日亮點|咖啡機中的勞斯萊斯la Marzocco——街貓咖啡標配
    經常光顧街貓咖啡的朋友一定對這款機器不太陌生,當你站在侯餐檯等待街貓店裡的咖啡師給你做咖啡的時候,稍微留意一下就能記住吧檯裡的咖啡機有個性的外觀。這就是咖啡機中的豪華品牌——la Marzocco(譯名:拉.馬祖考/拉.瑪祖可)。
  • La Marzocco--咖啡機界的勞斯萊斯
    ,為了做出極品的咖啡,他們苦心鑽研出了今天的主角--有著咖啡機界勞斯萊斯之稱的La Marzocco。La Marzocco--咖啡機中的勞斯萊斯。如果你發現一家咖啡館放著一臺La Marzocco,至少可以證明一下兩點之一:1、這家店老闆不差錢;2、這家店咖啡很好喝。La Marzocco,1927年成立於佛羅倫斯,一個誕生了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等藝術天才的美麗城市。創始人為Giuseppe Bambi和 Bruno Bambi兄弟。
  • 臺灣咖啡隨筆 | 近在咫尺,又遠在天涯的臺灣咖啡
    想不到一枝筆,把我跟這個對很多香港人來說是咖啡啟蒙的地方再一次聯繫。上一次去,是咖啡館獵奇,而今次,則是去為當地生產者盡綿力。出席各式國際生豆評審活動不覺多年:跟陌生人同房、以冷水洗澡、食不知味、舟車勞頓、很多不同的待遇也試過。臺灣這趟規格很高,反映主辦方及當地政府對咖啡生產的重視和決心。他們邀請了來自中章投苗等地區咖啡參加,當中不少是星級咖啡農與及曾獲獎者。
  • 「臺灣咖啡原鄉」雲林古坑將辦國際咖啡節
    「2019臺灣國際咖啡節」將於11月9日至17日,在有「臺灣咖啡原鄉」之稱的雲林古坑舉行。導報駐臺記者從10月25日在臺北召開的記者會上了解到,由雲林縣政府主辦的臺灣國際咖啡節已邁入第17屆,今年規劃包括咖啡人說咖啡、咖啡野餐音樂會、咖啡創意市集、咖啡小旅行等系列活動,引領遊客用簡單、自然的體驗方式,認識咖啡的香氣與美好。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臺灣咖啡
    其實,除了茶葉以外,位於亞熱帶的臺灣也是咖啡的應許之地,我們跟著咖啡師的足跡,喝到各個不同海拔產區的臺灣咖啡,鮮明的風格,獨步全球、如茶香綿長的回甘後韻,不輸Kona與Geisha。也許很多人知道臺灣有種咖啡,但卻很少人知道要在自己國家喝到自己產的咖啡有多難得。
  • 咖啡書籍推薦:臺灣專業咖啡教學書《究極咖啡》
    出版社:青島出版社    編輯推薦    本書作者Silence在臺灣咖啡領域裡具有相當的知名度,為了讓更多喜愛咖啡的讀者,更進一步獲得專業、正確咖啡知識,他成立了醜小鴨咖啡師訓練中心,並在2年後,再次將完整且系統化的Barista教學體制與經驗,以專業咖啡教學書的形式呈現,讓喜愛咖啡的朋友學習到完整的咖啡知識——從揀選一顆生豆
  • 臺灣掛耳咖啡, 冰滴咖啡, 家用,商用咖啡機, 都備好了...
    [臺商總匯]商城特地引進來自臺灣由臺灣咖啡達人所炒焙的咖啡,現在只要按下面圖片裡的二維碼綠穗咖啡是臺灣惠光集團下的一家公司專營開發的新品,精選印尼阿拉比卡100%精品咖啡豆,三次人工挑選,蘇門答臘式半水洗方式處理,烘培度City Roast,氮氣封存,口感厚實、香氣濃鬱、咖啡最新風味。
  • 2013臺灣咖啡之旅Day4回顧
    而且,還在2007臺灣咖啡節裡搶下特等獎,在近幾年臺灣精品咖啡豆評鑑比賽更是拿下多次獎項,成為最受矚目的臺灣咖啡!Pazu Ho 曰:阿里山出名的咖啡園,主要是TYPICA的豆也有些CATURRA,可以看到樹上的咖啡豆,嘗到咖啡果的味道,看到一粒咖啡果裡面可以有一粒(圓豆),兩粒(正常豆),和三粒的。
  • 海南咖啡: 咖啡中珍貴的「少數派」
    有多少人知道海南也盛產咖啡,而且品質不遜於世界聞名的南美咖啡?海南是羅伯斯塔種咖啡生長的天堂,這種「少數派」咖啡味道濃而不苦,香而不烈,且略帶一點果味,堪稱咖啡中的上品。 咖啡中的「少數派」 全世界每年有50多個國家生產出3000多種咖啡豆,大體分為阿拉比卡(ARABICA)和羅伯斯塔(ROBUSTA)兩大類。從產量上來說,俗稱「中粒種」的羅伯斯塔種咖啡屬於「少數派」。
  • 在臺灣約咖啡有哪些好去處?
    偶像劇,青春電影,流行音樂,美景美食,在臺灣這樣文藝的地方,沒有咖啡怎麼行?那麼在臺灣喝咖啡有哪些好去處呢?那麼且聽小編說。
  • 臺灣咖啡的香味 , 似乎遠在天邊 , 其實近在眼前
    1895年,臺灣人還不知道咖啡是什麼,甲午戰爭日本侵佔臺灣後,咖啡屋慢慢傳入臺灣。臺北的咖啡記憶,一直就是充滿美好和憂傷,從100年以前就這樣。此後的100年,臺灣幾乎所有娛樂、民主運動,都在咖啡館裡醞釀,臺灣人的勤勉務實與不屈反抗都化在咖啡中,在風起雲湧的歷史裡以柔克剛,臺灣的咖啡就是這麼荒涼、貧瘠、殘缺的東西,是最原始的,是最真實的美味點擊下圖, 進入咖啡專區
  • 咖啡課堂:常見咖啡豆的烘焙機類型及烘焙機牌子介紹 咖啡工房
    IMAKECOFFEE    在影響一杯咖啡味道的因素中    一開始的火力設定很重要:在第一次吸熱反應過程中,火力和生豆量相比太過強烈,會造成第一次爆裂時間提早。若吸熱反應已經開始,調整火力就難了。從而將一爆和二爆點距離太近,無法辨別,烘出來的豆子大多會夾雜著草味和生豆味,這是由於豆子根本沒有烤熟導致的。    咖啡的風味和香氣單調:與直火相比,半熱風出來的豆子味道單一。
  • 世界太大,不如泡杯臺灣咖啡, 讀本書..
    當咖啡遇見花,讓疲憊的心慢下來、放輕鬆。深嗅這咖啡中的花香,感受生活帶給你的靜謐。 【臺灣深海咖啡故事簡介】臺灣海洋深層水系取自全球唯一珍貴無比,結合太平洋深古大洋環流與黑潮深層水湧升流,東臺灣太平洋深海600米以下之極品水源。
  • 專業名詞解釋 | 咖啡烘焙和咖啡烘焙機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    在影響一杯咖啡味道的因素中,生豆佔60%,烘焙佔30%
  • Travel+Cafe 探尋臺灣咖啡之旅 (上)
    我們是要去臺灣尋找一些精品咖啡店,拜訪一下臺灣咖啡行業裡面的牛人,去學習一下他們做咖啡、經營咖啡店的理念,品嘗何為精品咖啡。別看我喝過這麼多這麼多的咖啡,但實際上我認為自己還是很門外漢,我可能咖啡的好壞都分辨不出,更無法描述其豐富的口味,更別提什麼產地、製作方法,更是一問三不知,這次的咖啡之旅絕對是我學習咖啡知識的絕好機會啊。還等什麼?走吧!臺北 · GABEE
  • 全世界第一家貓咖啡,在臺灣!
    臺灣是全世界第一個擁有貓咖啡(Cat Cafe')的國家,是貓咖啡的始祖哦!全世界第一家貓咖啡創立於1998年,位於臺北的『貓花園』原本只是想提供繁忙的臺北人一個療愈心靈、放鬆舒壓的好地方,後來因為這個由貓咪坐檯的點子實在太棒,漸漸變成人聲鼎沸、一位難求且觀光客一定要來朝聖的地方,也被日本旅客列為臺灣必遊景點之一。
  • 硬貨來了,臺灣咖啡地圖,好贊!
    有人說臺灣的一半是海,另一半是咖啡店。藍湖曼特寧穩定乾淨,百香果香氣極甜(mahlkonig ek43研磨 聰明杯出品)工業風格的燈具、桌椅搭與強烈的用色配得很有味道,有機會來低調經營著的響板喝杯咖啡,頻率相同的訪客自是會愛上它。
  • 冰激凌中的勞斯萊斯&咖啡界的「奧斯卡」,這2家店有太多驚豔之處!
    他們家的咖啡多牛不是我隨口說的,是咖啡界「奧斯卡」認定的。稱他為:「咖啡館裡麵包最好吃、麵包店裡咖啡最專業的店」不為過吧。她以日曬卡杜拉SOE,做出的濃縮咖啡竟然讓我這個甜食愛好者喝出了甜葡萄酒、青檸的味道!
  • 遇到生命中那一杯咖啡,臺灣最妙咖啡館指南來襲…
    👇答案就在我今天的這篇分享中👇 隨著臺灣精品咖啡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關於臺灣的咖啡館攻略非常多。讓我寫這篇推文的原因主要有兩個:1.想與你們分享臺灣的咖啡文化我們的良師益友劉遠嵐建(bi)議(po)我寫的,可能因為她是前CTI的編輯,所以希望讓我們更多了解臺灣咖啡文化。
  • 「藍瓶咖啡」即將在臺灣開店!從美國紅遍全球的咖啡界Apple「藍瓶咖啡」哦!
    尤其是逐咖啡而居的咖啡狂熱分子,如果有機會到舊金山一遊,絕對會把藍瓶咖啡列入必逛景點之一,一探藍瓶咖啡究竟是什麼滋味,並拍照打卡留下寶貴的旅行回憶。        藍瓶咖啡的顧客不只有周邊居民,還有來自其他區域甚至是世界各國的旅客,店裡不曾間斷的人龍和喧鬧的人聲就是藍瓶咖啡熱潮的最佳證明。